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陕西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实地调查法、文献研究法及综合分析法,从农村建设用地整治、资金筹措、土地整治三方面,设计了生态移民模式、"空心村"整治模式、城镇化模式和村镇体系化模式4种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模式,并深入研究各模式适用范围。研究结果表明,这4种模式符合陕西省实际情况,因此,可在拓展农村发展空间、缓解城市发展对土地用地需求的同时保护耕地和完善农业生产条件,优化产业布局。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八大提出"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以提高城镇用地效率、完善城镇功能、推动城镇转型发展为核心目标的城镇建设用地整治——城市土地整治,将成为我国实现新型城镇化目标以及城镇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工具。但我国城市土地整治在理论研究、技术规范、组织运作及相关政策等方面与新要求相比明显滞后。有必要系统梳理城市土地整治的由来、发展、内涵及其模式,以期对城市土地整治向纵深推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生态用地整理,是指以生态保护区域内的建设用地为整理对象,采用行政、经济、工程、技术等措施,调整土地利用方式,增加生态用地数量,优化生态用地结构,提升生态服务功能的土地整治活动。近年来,为应对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冲突日益严峻的形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圳市以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为契机,探索出"协调保护与发展"的生态用地整理模式,并开展了建设用地清退专项行动。协调保护与发展的生态用地整理制度  相似文献   

4.
<正>土地整治是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促进耕地保护、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的重要手段,是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土地资源保护、落实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的重要举措。全国土地整治规划主要制定我国土地整治的方针政策和总体目标,是开展一切土地整治活动的基本依据和行动指南,是落实全国国土规划战略布局和细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安排的实施性规划。"十三五"全国土地整治的基本思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十三五"期间,因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建设占用等因素,预  相似文献   

5.
正一直以来,上海都将土地整治工作作为落实耕地保护、优化用地结构、锚固生态空间,促进区域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平台和抓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资源环境紧约束的形势下,针对建设用地资源不足、生态环境压力增加、郊区发展短板等问题,上海市启动了市级土地整治示范项目、郊野公园建设和建设用地减量化工作等试点,积极推动土地整治与艺术、体育、自然教育等跨界融合,逐步形成了"土地整治+"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6.
<正>按照《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部署,各地不断创新、拓展土地整治的模式与内涵。土地整治的范畴由农用地和农村建设用地拓展至市地整治、再到城乡全域一体化综合整治;目标则由保护补充耕地和建设基本农田,演进至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推动产业升级和新农村发展,再到支撑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实现了跨越升级。土地整治夯实农业基础、锚固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7.
海伦市长华村在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过程中,以"精准扶贫"为导向,探究提出村土地利用现状评价、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科学划定村域空间、三生用地内部分类详细规划、全域土地利用综合整治规划、村土地利用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等村土地利用规划的主要内容。在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改造基础生产生活设施、改善居住环境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结论:在以精准扶贫为导向的村土地利用规划中,应统筹农业农村各项土地利用活动,优化耕地保护、村庄建设、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等用地布局,细化土地用途管制,引导农村形成生态环境优美、农田集中连片、村庄集约紧凑的田园景观风貌。  相似文献   

8.
村庄压煤区土地综合整治技术优化体系及实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推动村庄压煤区土地资源与矿产资源协调利用,促进开采规划与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方法]文章论述了压煤区土地整治转型中的转型方向、整治内容和整合技术,并以泽州县4个压煤村为综合示范区进行实证。[结果]基于"地—矿"资源协调利用优化路径及其驱动下集成的压煤区土地综合整治技术应用于实践,结果表明整治后示范区耕地面积增长17.79%,粮食产能增长率33.33%,耕地质量提高等级1个等级,平均地块面积变化率为261.54%,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面积增长13.72%,田间路网密度增加量12.88m/hm~2,煤炭压覆面积干扰度减少3.12%,煤炭可采量提升率4.56%,机耕面积增长率为17.79%,农村建设用地复垦统筹城镇建设用地率71.97%,农地地均年收入变化率33.33%,集约用地面积增长3.9%,工矿废弃地面积减少100%,复垦后土地再利用率100%,生态用地面积增长率6.345%,植被覆盖提高率3.8%,风景休闲用地面积提升0.007%。[结论]在压煤区"地—矿"资源利用冲突逐渐加剧的背景下,协调"地—矿"资源利用关键在于田块修筑、压煤村居民点整理、工矿废弃建设地复垦、资源循环再利用及生态修复等项目联动实施,而基于以上内容的土地综合整治技术体系优化,能够为压煤区"地—矿"资源协调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正>上海市以土地整治为抓手,以建设用地"减量化"为契机,推进统一政策平台下的乡村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的全面重构,创新乡村更新的多元化实现模式。以土地整治促进乡村更新,需要在乡村规划优化、涉农项目对接、农民参与动员、社会资金整合等方面完善,以重建乡村文明。  相似文献   

10.
<正>国务院日前批准实施的《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十三五"土地整治规划),是继《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年)》出台后又一个重要的国土专项规划。战略提升国土资源治理能力"十三五"土地整治规划在"十二五"土地整治规划实施情况评估基础上,根据"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与坚持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的要求,提出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和"建设用地整治节地"两个战略,  相似文献   

11.
建设用地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载体,城镇化的发展必然导致建设用地的扩张,分析建设用地扩张特征对于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江苏省为例,利用江苏省2005年至202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从建设用地扩张速度、扩张强度两方面对建设用地扩张时间特征进行分析;通过构建标准差椭圆得出建设用地重心,从建设用地重心迁移距离、重心迁移方向、重心迁移速率等方面对建设用地扩张空间特征进行分析。最后提出江苏省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对策建议,研究成果为区域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积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从"十一五"初期开始,新疆塔城地区推动良田建设工程,以土地整治项目为载体,以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为抓手,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通过村庄搬迁、集中居住、旧村复垦,全区新增耕地1.92万亩,节省了60%的建设用地。然而,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要尽快解决。发挥土地整治规划"统"的作用项目实施过程中,农村土地整治规划"统"的功能不够,深度不到位,其现实性和准确性不  相似文献   

13.
为了挖掘"十三五"规划期间河南省农村建设用地的整治潜力,有效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形势,减少闲置废弃地、低效用地等的浪费现象,采用人口预测模型、人均用地指标法和多因素综合法等,测算全省124个县(市)的综合整治潜力并提出各县(市)在新一轮整治规划中可整治的指标分配任务。结果表明:现状农村建设用地面积利用粗放,到2020年全省理论整治潜力非常大;全省到2020年农村建设用地综合整治潜力远远高于规划目标整治面积,各县(市)之间的综合潜力差异性也较大。研究提出在"十三五"期间充分发挥农村建设用地的整治潜力,提高整治能力和管理能力,为土地整治潜力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通过对乡村振兴中的农村产业发展特征及其用地需求进行分析,提出农村产业用地制度创新对策,为实现"产业兴旺"提供用地保障。研究方法:综合分析与系统推理。研究结果:乡村振兴中农村产业发展有其自身的特征和用地需求,主要表现为产业融合需要用地的综合供给;结构优化需要村土地利用规划的区域统筹;"绿色发展"需要更加严格的用地约束。研究结论:为了保障乡村振兴中农村产业发展的用地需求,一要加强产业用地的制度供给,规范用地行为;二要落实"藏粮于地"战略,保障粮食安全;三要以土地整治为抓手,提升用地保障能力;四要以村土地利用规划为平台,统筹区域产业发展及其用地保障。  相似文献   

15.
汲取政府主导城镇化模式的教训,走出一条市场驱动的乡村城镇化新模式,对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成都市福洪镇以市场化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土地综合整治,将村庄整理与乡镇改造相结合,走出了一条"既化地又化人"、村镇融合发展的新路。与政府主导模式相比,市场驱动模式在产业发展、人口集聚、土地取得、资金筹集方面更具持续性和内在合理性。乡村城镇化转型面临着一系列制度瓶颈与问题,迫切需要加快相关制度的创新与供给,包括构建市场化土地整治与建设用地指标交易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制度体系、破除人口跨乡镇聚居的制度藩篱、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等。  相似文献   

16.
<正>就土地整治来说,通过创新可以推动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区域协同发展;也可以优化用地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因此,深度分析土地整治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很有必要。目前土地整治存在的几个深层问题对土地整治的本质认知和总体定位不高。当前,对于土地整治本质和功能的基本认知依然不够准确全面,以至于在实践中过分关注土地整治对耕地数量、质量的贡献,弱化了土地整治的本  相似文献   

17.
<正>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情况纳入政府年度考核指标体系,不断加大单位GDP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长消耗新增建设用地的考核权重,并与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分解下达、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等挂钩,严格约束土地盲目开发、粗放利用,走出了一条以节约集约用地促进城乡持续均衡发展的成功之路。依托规划优化布局按照"城乡一体、全域管控、部门协作"的要求,亭湖区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城镇总体规划以及工业、交通、  相似文献   

18.
<正>上海作为国际性特大型城市,在转型发展和推进"四个中心"建设过程中,面临资源、人口、环境的"紧约束",建设用地规模接近极限,土地供需矛盾突出,土地利用布局和结构不合理,耕地保护形势严峻,生态文明建设需求迫切。为有效破解土地资源瓶颈,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深化土地制度改革,以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促进上海转型发展,2014年初,上海市确立了"总量锁定、  相似文献   

19.
在对紧凑城市理论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将其应用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之中,提出了"以高密度开发为准则、重视城镇建设用地内涵挖潜,以分散的集中为引导、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布局,以混合用地模式为指导、优化各类用地的空间组合,以和谐舒适为目标、合理安排基础设施用地"的规划思想.  相似文献   

20.
<正>为适应经济新常态和发展新特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上海土地整治主动转变思路,充分发挥土地综合整治的平台作用,以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促进城乡转型发展,进行全域土地整治创新与实践。通过联合攻关、自主创新、开放协作,上海在土地整治理论研究、规划创新、路径选择、机制建设和整治实践等方面取得了全链式创新成果。全域土地整治的提出上海土地整治工作起步较早,且进行了较多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