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5 毫秒
1.
以天津港保税区2022年通过高新认定的226家高新技术企业为例,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从整体视角、级别视角、领域视角等多维度对企业创新效率进行评价,并采用托宾(Tobit)模型对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结果表明,保税区高新技术企业中有15.49%达到最佳有效,73.01%的企业达到一般及以上能力水平,创新效率仍有提升空间;创新效率主要受纯技术效率限制;科技领军型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效率最高、普通型次之、瞪羚型最低;不同技术领域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效率差异明显;股权集中度、企业规模促进了创新效率提升,税收负担抑制创新效率。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了天津港保税区提升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效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从价值链角度出发,运用三个阶段链式关联网络 DEA 模型,选取 2010-2019 年的面板数据,测算中国 30 个省(区)市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整体创新效率以及三个阶段的创新效率。研究发现,近十年来我国工业企业在创新的三个阶段产生了协同创新效应,创新效率在提升,但创新效率偏低。基础性创新阶段效率相对较高,整体创新效率和成果转化创新阶段效率都偏低。广东等 9 个省份在三个阶段的创新效率较高,黑龙江等 6 个省份很低,其它省份至少有一个或两个阶段的创新效率较低。通过 Tobit 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影响工业企业整体创新效率的因素有 4 个,企业规模等 2 个因素与创新效率正相关,企业所有制结构等 2 个因素负相关。影响基础性创新阶段效率的因素有 5 个,企业研发意愿等 3 个因素与创新效率正相关,政府支持等2 个因素负相关。影响研发性创新阶段效率因素有 5 个,政府支持等 5 个因素全部正相关。影响成果转化创新阶段效率因素有5 个,市场开放程度等 2 个因素正相关,政府支持等 3 个因素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湖南省2015—2019年各地级市科技创新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进行测度,并采用Tobit模型分析科技创新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15—2019年湖南省各地级市科技创新效率整体水平有所提高,但各城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综合效率及纯技术效率较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科研人才、政府支持力度、产业结构对科技创新效率具有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配置经济资源、引育高水平科技人才、积极发展高技术为主的第三产业以促进湖南省科技创新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从社会、经济和生态的角度出发,运用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对赤壁市的土地利用效率进行静态和动态评价。结果显示,1996-2009年赤壁市土地利用效率总体水平不断提高,部分年限出现恶化,其中,规模效率低下是影响综合效率的主要原因,技术变化水平是影响全要素生产力的主要因素。根据Tobit回归模型得出赤壁市土地利用效率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5.
唐丹 《特区经济》2023,(3):90-95
基于2011—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本文利用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来全面反映微观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水平,并梳理出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八个特征事实,分析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显著提高企业创新效率。异质性检验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效率的作用在东部地区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国有企业、内资企业、主板上市企业、有研发背景高管的企业样本中更明显。  相似文献   

6.
文章选取2010—2020年A股上市企业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分析数字化转型对非工业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我国非工业企业生产效率有显著促进作用;传导机制结果显示,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技术创新来提升非工业企业的生产效率;从异质性分析来看,中型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生产效率的显著性高于其他规模企业,国有企业的显著性高于其他所有制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的显著性高于其他密集型企业,东部地区企业的显著性高于其他地区企业;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五个行业企业生产效率有显著促进作用,对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两个行业企业的生产效率有显著抑制作用,对教育等七个行业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数字化转型是国家数字化战略的重要建设内容。本文以我国A股2010—2021年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COM-B行为决策理论考察了数字化转型对公司税收遵从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了公司税收遵从水平,该结果在经过内生性、稳健性测试后仍然成立。影响渠道研究表明,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提高信息透明度和信息传递效率(信息渠道)、增强内部控制有效性(治理渠道)、提升现金流水平和融资能力(资源渠道)促进公司税收遵从。异质性检验发现,在外部审计质量低、高管权力大和银行竞争度低的情境下,数字化转型对公司税收遵从的正向影响更明显。拓展性研究发现,良好的数字金融环境和强有力的税收征管是数字化转型提升公司税收遵从的重要外部条件。研究结论对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国家税收资源配置、改善收入分配、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运用DEA-BCC模型,对2013年浙江省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各要素密集型行业的创新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①综合来看,浙江省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整体的创新效率较低,78.95%处于非DEA有效;②从要素密集度看,资本密集型行业的综合效率均值最好,达到0.986,技术密集型行业最低,综合效率均值为0.804;③从松弛变量看,浙江省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的创新效率不高,主要是由于投入产出不匹配造成的。基于上述分析结果,对浙江省制造业创新效率提升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2001~2005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构成的面板数据,运用Tobit模型考察了影响中国企业创新活动的因素。以研发密度衡量创新活动,我们发现企业的创新与规模、市场竞争之间均呈倒U型关系,一定程度的规模和市场竞争有利于促进企业创新;与其他所有制企业相比,国有企业具有更多的创新活动,并且这种相对优势伴随企业规模变大而更加显著;国有企业的创新效率较低,私营企业的创新效率较高。我们特别区分了市场势力和市场集中度,发现后者可能不适合作为衡量市场竞争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文章依据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基于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模型对30个省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算,接着使用三阶段DEA模型对各省份创新效率加以测量,最后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就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和溢出效应做检验分析。研究发现:发展数字经济对提升区域创新效率影响显著;发展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效率的溢出效应为负,即本地区数字经济发展会抑制邻近地区创新效率的提升。上述结论经过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依然成立。据此,各地区在向数字经济转型过程中,应注意区域间数字经济均衡发展,以实现我国整体创新效率最优化,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张继宏  王婷  栗勇 《科技和产业》2021,21(12):261-266
高新技术企业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生力军,对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转型发展视角,通过构建企业及地区性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DEA方法对山西省高新技术企业的规模效益、创新效率进行分析,并结合因子分析法对企业创新模式进行分类。运用三阶段DEA法对山西省高新技术企业地区性创新绩效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发现,山西省多数高新技术企业的资源配置水平不高;各企业创新超效率值集中分布在低数值区域;低效率型企业占绝大多数;山西省各地区高新技术企业的效率值呈虚高状态。最后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为全国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生态效率是测度高耗能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当前,技术创新对高耗能企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引人关注。以火电企业为例,构建了火电企业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PCA-DEA组合模型测度生态效率,运用Tobit模型分析研发投入强度、技术改造投入和研发人员投入等技术创新因素对火电企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基于华能国际和大唐发电两家企业2010-2016年的实证结果表明,研发投入强度、研发人员投入对提高企业生态效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技术改造的影响则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数字化转型能够为企业提升创新水平同时节约成本费用,从而对企业绩效产生积极的作用,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选取2013—2020年我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从理论与实证角度探讨了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绩效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提高企业的反应速度和灵敏度,从而对企业绩效产生正向的促进作用。通过中介效应检验得出,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提升企业的创新水平和降低成本费用进而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创新水平和成本节约发挥了中介作用。研究结论对于中国制造业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15—2019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59家上市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产出数据,在技术创新效率测度的基础上,利用Tobit模型对中国集成电路上市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集成电路上市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总体处于低水平阶段,且呈下降趋势;知识生产效率明显高于成果转化效率,成果转化效率低是造成技术创新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政府补助、R&D人员投入强度、R&D经费投入强度、企业规模4个指标负向影响技术创新效率;金融支持力度正向促进技术创新效率提升;盈利能力对技术创新效率影响较小。在此基础上,为促进中国集成电路上市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提升提出了针对性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文章基于面向竞争的DEA对抗型交叉评价模型和具有动态评价功能的差异驱动模型,运用2004-2012年的面板数据,对合肥、芜湖、蚌埠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动态评价,发现合芜蚌各区域技术创新效率差异较大,且近年来呈下降趋势。运用Tobit模型实证分析合芜蚌各区域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发现劳动者素质、政府支持度、企业主体地位对合芜蚌各区域技术创新效率具有显著性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鉴于中国民营企业创新主要依靠自有资金的特征现实,文章以企业内部资金为例,将内部资源不确定性纳入到现有的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与企业创新研究框架中,探讨企业在不同内外部不确定性组合状况下的创新行为反应。理论矩阵模型揭示,内部资金资源不确定性对企业创新决策的影响超过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在企业创新行为选择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而且内部资金不确定性与企业创新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这一理论推论得到了企业微观调研数据的实证支持,并且相比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创新对内部资金资源的不稳定性更敏感。研究表明,政府激励民营企业创新的政策,当以稳定企业内部资源、提高企业收入帮助企业拥有稳定资金流为主要着力点,在具体政策工具上,税收减免比研发资助补贴等措施在激励企业研发、改变民营企业创新能力低动力不足方面更有效。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提供的企业数据,构造了中国装备制造业创新生产的地区面板数据,运用Battese和Coelli[1]的随机前沿模型,对2005-2008年中国大陆30个省份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地测算与分析。研究发现,三大区域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表现为:中部>东部>西部;30个省份可以被进一步划分为四种不同的创新模式;在2006-2008年间,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呈现出明显的先升后降趋势,各地区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变动主要是由企业规模、产权结构及劳动者素质等因素的变动导致的。  相似文献   

18.
中小企业参与PPP模式与技术创新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红军 《改革与战略》2011,27(5):155-157
随着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大,为了解决政府资金短缺、建设和运作效率不高的问题,政府广泛采用了目前世界上较为流行的公私合作(PPP)模式进行项目运作。中小企业参与PPP模式并获得技术创新的发展是值得长期关注的研究问题。文章以参与PPP模式的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对这些企业的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小企业的研发投入对于企业技术创新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企业规模、企业所在区域和企业管理者信用都会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9.
This study evaluates the impact of privatization on the technical efficiency of six privatized enterprises, thre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six private enterprises competing in three oligopolistic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in which privatization took place between 1984 and 1991 using panel data between 1970 and 1997. Technical efficiency scores are computed using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 based on the ‘intertemporal frontier’ approach for panel data. The results show that privatization in Malawi is associated with high mean technical efficiency in privatized enterprises and competing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private enterprises. If we account for other sources of technical efficiency, in the full sample we find evidence that the competitive process is more important than privatization in increasing the technical efficiency of all enterprises competing in the same industries. However, the results of the subsample of privatized enterprises show that privatization significantly increases the technical efficiency of privatized enterprises, although we cannot ignore the role of domestic competition, capital intensity, multinationality and structural adjustment programmes as sources of technical efficienc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