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金融具有两重性,即它一方面起着沟通经济和风险防范的作用,是经济运行的润滑液和稳定器;但另一方面,它又成为经济危机之源,是经济危机的助燃剂和引爆器。由于金融对经济的作用具有二重性,所以,在发挥金融积极作用的同时,还应采取多种措施,如抓紧制定严格监管金融产品尤其是金融衍生产品的新规则、对金融业加强监管等等措施来有效地控制金融的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文化全球化对中国文化发展影响的现实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的提出源于经济领域,但绝非局限于经济领域,它是一个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领域的不可逆转的进程。文化全球化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文章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分析当代中国文化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3.
旅游的快速发展给地方和民族文化的传承带来了正负两方面的影响,本文从旅游对旅游地的社会文化发展的积极作用、旅游对民族文化的消极作用以及发展旅游应该扬长避短,加强管理三方面来谈旅游发展对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张玥 《魅力中国》2014,(18):220-220
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运动员对自身身体和技、战术的调节,或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或起着消极的阻挠作用。  相似文献   

5.
合资企业中文化冲突的双重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深入发展和合资企业的大量建立,文化冲突成为合资企业经营发展的一个严峻考验。文章首先对合资企业中文化冲突这一概念进行了界定,而后分析了其特点、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最后详细论述了它对合资企业成员及合资企业的消极、积极两方面的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境遇下的文化冲突中,我国的本土文化受到一定的冲击和挑战,影响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接受和传承;全球化过程中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冲击着大学生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全球化条件下西方的生活方式、价值理念也影响着大学生社会主义道德观的形成.在全球化境遇中突出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强化大学生民族文化的自我认同,从而培育其深厚的民族精神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把培养和树立大学生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作为工作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7.
心理是思想形成的基础和发展的先导。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对象和被教育对象都有着复杂的心理活动,所存在的各种不同类型的心理效应,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起着积极或消极作用。正确认识和利用心理效应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心理效应的积极作用,避免消极作用。因此,科学把握受教育者心理规律,借鉴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南风效应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性和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发展的视角下具有一定的优劣两重性.中国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提供了大量的文化基础,但是正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两重性,在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也给其造成了一定的困境.那么如何以发展的眼光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审视,结合目前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使中国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更好的助力作用,是我们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两重性做了简单的介绍,然后着重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两重性"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困境与出路.  相似文献   

9.
面子观是礼貌原则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在人际交往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面子”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西方人表现更多的是“消极面子”,他们不希望把别人的言行强加于自己,自己的行为不受别人干涉;而中国人表现更多的则是“积极面子”,他们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赏、尊重.这种状况主要是由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差异造成的.只有真正了解并掌握了中西方面子文化各自的特点和差异,才能进行有效而顺畅的跨文化言语交际.  相似文献   

10.
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近年来,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被重视,普遍的看法是优秀的企业文化有利于企业发展,但没有看到其消极影响。作者认为,任何一个企业的文化都有不利于企业发展的因素。本文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分析了企业文化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并就如何克服其不利影响,提高核心竞  相似文献   

11.
张家界具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张家界在旅游快速发展过程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与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的利用与开发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与保护带来了积极影响,同时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环境、原真性及传承人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应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的建设、政府的主导与监督职能、有效的旅游利用模式等对策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并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利用2005-2013年我国30个省市及自治区(西藏除外)的面板数据,分析了各种因素对文化产业集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传统经济地理因素对文化产业的集聚发展起着积极作用,在加入另外两个因素后则变得不再显著;新的经济地理因素如人力资本、城市化、消费需求和文化市场经营机构数都对文化产业的集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产业政策因素中的财政支出和政府规模指标显著性对文化产业的集聚发展分别具有正向和负向作用,而金融发展指标则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可见其对影响文化产业的集聚发展的作用尚未完全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13.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the use of the term ‘community’ in South Africa's land reform programme has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s on the beneficiaries. Effects are positive when they help focus policy on the needs of poor people, but negative when they force conflicting groups together in a manner which results in the rights of a weaker group being trampled on by the actions of a more powerful group. The article briefly reviews different ways of looking at the concept ‘community’, and then analyses in detail a case from the Wild Coast, where a Spatial Development Initiative (SDI) has raised questions about who should benefit from land reform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t is concluded that a detailed understanding of local reality, even if it takes time to develop, should be seen as essential to both land restitution and the rights enquiry processes which government policy proposes to employ for resolving conflicting and overlapping claims to tenure rights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文化产业发展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基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选取文化产业和居民消费的样本数据,利用Stata软件基准回归模型就文化产业不同细分产业类别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文化批发零售业和文化服务业对居民消费促进作用显著;文化服务业对全国居民消费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文化产业发展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作用确实存在区域异质性。  相似文献   

15.
宗教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正功能有:在经济发展中,宗教信仰特别是基督信仰作出了巨大贡献;宗教信仰在社会秩序整合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宗教信仰有力地克服了市场经济的不足之处。负功能主要有:政治方面——部分宗教组织和势力反对现存社会制度和秩序,对社会及宗教团体内部的整合与发展起到瓦解作用;经济方面——宗教信仰世俗化中过分的功利主义动机带来了部分信徒和宗教组织的非法敛财聚等行为,客观上破坏了部分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经济秩序;文化方面——宗教信仰的非理性主义直接冲击,阻碍了科学教育、科学知识及科学世界观的普及。  相似文献   

16.
采用2013-2021 年我国30 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 模型测算区域绿色经济效率,分别在经济地理嵌套矩阵和经济距离空间权重矩阵下,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来检验文化产业集聚及空间溢出效应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文化产业集聚能够明显提升本区域绿色经济效率,对邻近地区存在正空间溢出但效果并不显著;在文化产业不同集聚模式下,专业化集聚对本地和邻地绿色经济效率均具有积极影响,而多样化集聚对本地和邻地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均显著为负;异质性检验表明,文化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综合效应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和文化制造业、文化批发和零售业的表现更明显。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加强产业集群的建设、促进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完善文化产业集群的制度环境和竞争机制以及加强区域间的产业联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苏宝芳 《改革与战略》2011,27(2):111-113
金融危机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而言可谓挑战与机遇并存。文章阐述了后危机时期我国文化产业所处的背景与现状,提出了经济危机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契机这一观点,认为我国应当抓住机遇,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推动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正进入利益博弈时代,城市社区也不可避免地陷入种种利益矛盾中。而利益博弈对社区自治具有积极和消极双重影响。积极影响是合作性博弈有利于社区和社会利益的整合,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公民社会的发育;消极影响是追求利益最大化,易使社区利益主体的政治参与发生畸变,不利于社区乃至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通过改革现有的劳动力、土地和提供公共物品等相关制度来增加农民的实际收入,是当前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9.
和谐社会的构建要求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着偏重学业指标和物质文化建设的问题。近十几年来兴起的积极心理学理论强调对人性优点和价值的研究,兼顾个体和社会层面以及重视积极的预防工作,符合和谐文化的方针。借鉴积极心理学理论,在增强师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培养积极的人格特质和提供积极和谐的校园氛围三方面,论述具体的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策略,以期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使其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