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4 毫秒
1.
《经济师》2017,(4)
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消费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较快,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业务体系。但是,同样是因为起步晚,因此时至今日,我国商业银行在很多方面依然处在探索时期,因此也要面对很多方面的风险。商业银行的消费信贷业务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初步发展,并且逐渐发展成较为完善的管理机制,但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的信贷风险也开始逐步显现。因此,针对商业银行的消费信贷业务风险的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在银行全力发展信贷业务的同段时期,还能够注意到如何避免信贷业务带来的各种风险,进而使用各种方式方法控制风险的发展和蔓延,这不仅能够保证银行信贷业务的顺利进行,还可以为银行供给规避信贷风险等方面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2.
研究消费信贷及其发展规律,并提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发展策略,对加快我国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分散信贷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的现状,进而分析了消费信贷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风险,最后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3.
论发展消费信贷的若干理论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信贷是以刺激消费,加快居民生活质量为目的,以未来收入为担保,由金融机构向消费者提供的以特定商品为对象的贷款消费;在消费品、农产品、生活资料供给大于需求,信贷资金又较为充裕的供给环境下,城乡居民又具有潜力巨大的住房、汽车、家电、农业生产资料消费需求的条件下,发展消费信贷有助于提高消费倾向,扩大内需,有利于增强经济增长动力,有利于改善银行经营效益,也有利于完善宏观调控机制;中国现阶段发展消费信贷,应以住房、汽车、中高档耐用消费品、教育、旅游、农业机械等关联度大的品种为重点,以中等收入群作为对象,选择从城市到农村、先大城市后中小城市的市场发展定位;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居民预期收入信心,改变银行经营观念,不断完善厂商的售后服务体系,建立良好的社会信用观念,应该是促进消费信贷健康发展的配套条件  相似文献   

4.
宁君 《时代经贸》2013,(18):71-71,73
研究消费信贷及其发展规律,并提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发展策略,对加快我国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分散信贷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的现状,进而分析了消费信贷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风险,最后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
美日消费信贷模式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晓霞 《生产力研究》2006,(5):150-152,213
文章从个人信用中介服务机构、个人信用信息的开放度、消费信贷的法律体系、消费信贷品种、消费信贷供给者和政府所起的作用等方面,对美日消费信贷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政府应积极引导、大力推动消费信贷的发展,构建政府推动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消费信贷模式,尽快建立健全消费信贷的法律体系,培植多类型、多层次的消费信贷体系,不断拓宽消费信贷品种。  相似文献   

6.
李炜 《经济经纬》2004,(4):133-135
中国是一个消费信贷起步较晚,并且很不充分的国家。一方面这与人们的消费习惯有关,同时也与收入不平衡和信贷政策有关。要大力发展消费信贷,就要从建立个人信用制度、加强防范信贷风险等基础性工作着手,加强消费信贷风险的管理。  相似文献   

7.
论消费信贷与收入、经济增长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消费作为收入的函数,它随着收入的变化而变化,消费信贷作为负债消费,也必然与收入密切相关,在不同的收入水平下消费信贷的发展状况是不同的。消费信贷的发展对解决由于有效需求不足而导致的经济增长缓慢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我国目前正处在经济转型时期,来自观念和体制方面的因素影响了消费信贷的发展,因此我们应采取措施创造良好的信贷环境,促进消费信贷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金融市场日趋复杂、衍生金融工具不断发展,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暴露开始成倍增长,性质也更为复杂.对于我国,目前金融市场自由化还处于初级阶段,贷款仍占银行总资产的绝对比重,因此,商业银行面临最大的风险也是信贷风险.我国的商业银行在信贷组织结构、信贷运作流程、信贷支持体系中以及业绩考核体系等方面仍有不足,还不能真正实现风险收益最优化的银行经营目标,同时也加大了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和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9.
林晔 《经济师》2006,(5):221-221
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消费信贷队伍的建设,并严格信贷准入制度,规范信贷操作程序。要在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及时增加信贷人员的同时,对他们进行业务知识、法律知识和操作规程的培训,这对拓展消费信贷业务和防范信贷风险起到关键作用。同时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将责任落实到客  相似文献   

10.
张展 《时代经贸》2010,(24):226-227
全球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目前经济形势低迷,出口大幅度萎缩,国家号召大力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而其中发展消费信贷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首先阐述了我国消费信贷的现状,然后分析了消费信贷发展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最后提出,要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增强居民承贷能力;健全法律法规,为金融支持扩大消费创造良好的法制和监管环境;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优化消费信贷发展环境;改进消费信贷业务市场营销手段,提升消费金融服务水平等方面发展消费信贷。  相似文献   

11.
基于AHP的商业银行个人信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信用风险作为商业银行主要的业务风险,其不确定性往往会造成市场分析不充分而导致信贷质量下降,业务缩减。针对影响商业银行个人资信评估的各种因素,本文利用层次分析与模糊数学方法建立了层次式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并用该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2.
小企业信用评估的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我国东部某银行小企业信贷数据,使用Logistic模型与因子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构建小企业信用评估体系的思路。研究结果表明,财务因素中资产负债率与违约概率正相关,非财务指标中对违约概率影响最大的是基本存款账户是否在本银行和银行客户类型。与以往研究相比,文章综合考虑了财务与非财务指标,研究结果对构建小企业信用评估指标体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黄湃 《经济经纬》2003,(3):83-85
国有商业银行“惜贷”折射出信用环境不佳,信贷风险大和管理机制缺陷等问题。尽管有其经营行为理性的一面,但对银行自身和社会都是不经济的,尤其是央行刺激内需,缓解通货紧缩压力的政策意图准以得到有效贯彻。解决“惜贷”问题的关键是加大国有商业银行深层次改革的力度,构建完善的信用担保体系和企业征信系统,依法规范社会信用关系。  相似文献   

14.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要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张卫国  刘伊生 《技术经济》2008,27(12):109-115
从银行信贷项目全面风险管理概念的内涵出发,构建了银行信贷项目风险控制要素的概念模型,并对银行信贷项目风险控制要素对银行信贷项目风险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环境因素并不是银行信贷项目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对信贷项目风险有显著影响。据此提出如下建议:中国银行业在金融风暴中应通过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来加强传统信贷业务的风险管理,以保证银行业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5.
信用风险模型的新发展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天芸 《经济与管理》2006,20(11):74-77
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其直接影响商业银行持续经营的能力。《新巴塞尔资本协议》鼓励商业银行在进行信用风险管理时更多地使用内部模型,这意味着建立有效的信用风险模型应成为商业银行的重要任务。中国银行业要健康、稳定地发展,需要借鉴西方信用风险模型,对风险进行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16.
对贷款用途、客户信用和担保效力三要素构成的信贷风险结构进行了分析,并从系统科学角度分析了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形成机制,得出三个方面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信用风险已经成为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严峻挑战。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需要解决基础数据、科学评价客户信用、建立信用风险管理文化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大原因是商业银行在选择授信对象时具有“授信给中小规模企业风险大”的贷款偏好.从而在信贷业务操作中表现出对中小企业的歧视。那么实际中小企业还贷履约行为如何?以商业银行和融资企业为对象,本文建立信贷交易博弈模型并实证检验融资企业的规模大小与其还贷履约行为的关系。结果表明:考虑到违约成本,相比较大规模企业的还贷履约情况,中小企业选择按时还贷履约的概率更大,还贷履约情况更好。  相似文献   

19.
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业银行贷款风险,是指银行贷出去的款项,借款人到期偿还不了形成逾期、呆滞或根本无法偿还成为呆账贷款,银行蒙受损失具有可能性。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风险主要表现形式是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呆账贷款。商业银行贷款无法收回主要是由于借款人不愿或无力归还借款,所以商业银行贷款风险来源于借款人。  相似文献   

20.
界定了金融支撑体系的内涵及其构成,阐述了国内外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从理论层面分析了财政税收、商业银行、创业投资和资本市场对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相关研究假设。以2010—2012年中国46家物联网上市企业的数据为基础,建立面板数据混合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不同金融支持方式对物联网上市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留存收益、财税、股权和创业投资4种金融支持方式与物联网上市企业的绩效显著正相关;商业银行信贷支持与物联网上市企业绩效正相关但不显著,说明信贷资金利用的有效性有待加强。最后提出完善金融支撑体系以促进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