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银行间网络关联和经济波动是形成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重要来源。本文从经济波动影响内生于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视角出发,将SCCA模型与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相结合,量化系统性风险中银行间网络关联和经济波动的影响,并分析不同风险来源受不同类型银行的影响程度。本文以14家上市银行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发现银行间网络关联发挥风险承担和风险溢出的功能,且网络关联风险与内部脆弱性风险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而经济波动主要发挥“增效器”的作用。同时,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是大型国有银行风险和中小型银行风险的组合,系统性风险中的内部脆弱性风险和经济波动影响主要来源于中小型银行,网络关联风险主要来源于大型国有银行。因此,本文建议针对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不同来源使用不同监管工具,并注重监管工具之间的配合,还需要结合具体风险来源,针对不同类型的银行制定差异化监管要求。  相似文献   

2.
影子银行体系与商业银行密不可分,影子银行体系积累的风险会危及商业银行、 增加商业银行系统性金融风险.本文基于2007—2017年中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的微观数据,运用条件风险价值(CoVaR)法测算了商业银行系统性金融风险水平,研究了影子银行业务对商业银行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及其深层次根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货币政策对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在全样本下,影子银行业务会显著增加商业银行系统性金融风险水平;通过将影子银行业务进一步分解为同业业务和委外投资业务两种成分,发现其委外投资业务是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直接和主要诱因,而同业业务的影响效应相对较小.其次,异质性分析显示,不同的银行类型和不同的公司治理效率下,影子银行业务对商业银行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效应存在差异.具体而言,对于规模较小和公司治理效率较差的商业银行,影子银行业务的不利影响更加明显,其中又以委外投资业务最为显著.最后,货币政策对影子银行业务与商业银行系统性金融风险之间的关系存在显著的逆向调节效应,且对委外投资业务的调节效应明显强于同业业务.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强化影子银行的有效监管、促进金融体系去杠杆、防范和化解商业银行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政策制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完善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是我国金融业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研究发现,2014年针对买入返售业务的影子银行监管政策(银发[2014]127号)显著地降低了银行杠杆率,并使影子银行活动的风险显性化,抑制了银行破产风险。但监管政策实施后,银行创新出同业投资、同业链条的新模式,继续从事影子银行活动,使期限错配问题加剧,流动性风险提高。这表明,影子银行的业务模式在金融创新和监管政策的博弈过程中不断演变,政策制定具有时间局限性,难以一劳永逸解决未来的所有风险。本文研究的政策含义在于,监管政策应遵循“疏堵结合”的思路,在规范化、透明化影子银行业务的同时,拓展正规信贷业务,保障银行盈利来源,从而提升金融监管的效果,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银监会把债权激励作为银行业薪酬制度改革的重要方向.理论上讲,债权激励存在防范风险、稳定金融的作用;而现实中,债权激励是否降低了银行系统性风险,其影响机制如何?文章利用CoVaR方法,测度了中国上市银行的系统性风险,构建非观测效应面板模型分析了债权激励影响银行系统性风险的直接与间接效应.研究发现:(1)债权激励能够显著降低银行系统性风险,存在直接影响效应.(2)债权激励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间接影响效应有两种渠道:其一,通过缓解期限错配,弱化银行间借贷关联,抑制银行系统性风险;其二,提高非利息收入(尤其是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比,强化银行的收入稳定性,达到降低银行系统性风险的目的.而衍生金融工具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原因在于监管部门和银行业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使用过于谨慎.文章的结论对于中国银行业薪酬激励方案改革、优化审慎监管方向、防范银行系统性风险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关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研究层出不穷,“风险溢出效应”备受关注.本文以中国金融行业中的银行业为研究对象,在VaR方法的基础上,运用CoVaR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方法预测了中国银行业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贡献程度及银行间的风险溢出程度.研究发现:(1)当股票市场波动率增强时,股份制银行更加敏感;(2)国有制银行对于“期限利差”的敏感系数基本为正,而股份制银行基本为负;(3)银行存在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其中国有制银行的风险贡献度比股份制银行高;(4)银行间也存在风险溢出效应,其中国有银行发生风险时,对其他的股份制银行有一定的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复杂网络关联影响模型,对银行倒闭引发银行间借贷资产损失和关联投资产品价格下降引发关联银行损失的现象进行了研究,报告了银行系统风险有来自银行间借贷的直接风险也有来自银行投资关联的间接风险的现状,通过采用建立银行间借贷网络和银行投资关联网络进行冲击传染的数值模拟方法,结果发现通过银行间资产损失传染引发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因素主要是银行间资产与银行资本金的比例,还有银行间的借贷网络结构.提出市场投资种类和银行持有资产在一定的小范围内,才会引发银行投资资产的关联传染的实际现象,研究结果指出银行投资资产损失关联传染和银行间借贷损失传染叠加,会使风险冲击加强,银行倒闭传染加速,很容易形成银行系统性风险.  相似文献   

7.
李雪  龚飞  刘坤焱 《财经科学》2023,(11):33-47
金融危机往往伴随着资产价格繁荣和萧条的往复循环,探究资产价格泡沫在系统性风险累积中扮演的角色,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从跨部门视角出发,分别考察股市泡沫和房市泡沫对银行间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在2006年12月—2007年12月和2015年3月—2015年6月存在正向股市泡沫,在2012年、2013年底、2015年和2016年以及2022年的多个阶段存在正向或负向房市泡沫。股市泡沫和房市泡沫的存续均会显著提升银行间系统性风险;银行资产规模的扩大和主营业务比率的提高有助于缓解银行间系统性风险。此外,个体银行的风险贡献和风险敞口受不同类型因素影响:银行的风险溢出度更多地受银行个体特征(如盈利能力)影响,而银行的风险接收度则更多地受宏观经济金融环境(如GDP增速、利率、通胀率以及投资占GDP比重)影响。本文研究揭示了资产价格泡沫与系统性风险间的因果关系,为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因素识别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8.
正1.强化并表监管和集中度风险监管机制,弱化影子银行对传统银行的影响。传统银行与影子银行之间存在的复杂联系使得影子银行的风险很大程度上会转移到传统银行体系。因此要通过监管措施在识别传统银行支持的非银行机构基础上加强这类机构业务的合规性,有助于对影子银行传递给传统银行的风险的识别,增强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2006—2013年跨国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资本监管、存款保险制度对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限制非银行类业务和提高一级资本比率能够减少系统性风险的积累;显性存款保险制度会提高系统性风险的水平。进一步的研究表明,银行规模与关联性会增加系统性风险。为防范系统性风险,监管机构应加强对银行业务的限制,提高一级资本比率,重点关注规模较大、关联性较高的银行。  相似文献   

10.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监测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成为各国监管机构的工作重点。本文构建了一个反映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中国金融压力指数(FSIC)。基于此,本文研究不同所有制结构的商业银行将如何调整影子银行业务以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实证结果表明,当金融压力上升时,相较于国有银行,非国有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显著上升。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一差异与两类银行对影子银行这一风险业务的调整有关。当金融压力上升时,国有银行会显著减少影子银行业务,而非国有银行的影子银行业务不会减少。本文提出了国有银行的双重职能这一观点来解释实证研究的发现。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指导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1.
苗子清  张涛  党印 《金融评论》2021,13(5):58-74
本文运用传统金融数据和互联网文本信息,建立机器学习高斯图模型(GGM),量化分析24家A股银行的关联关系和银行体系的系统性金融风险传染情况.研究发现,不同银行机构间存在错综复杂的关联关系,系统性金融风险能在银行间相互传染,通过金融市场、尾部风险渠道传染相对明显,通过投资者情绪渠道传染相对不明显.总体上国有大型银行处于风险传染网络中的核心位置,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的风险传染性也不容忽视.国有大型银行的系统重要性程度最高,其次是股份制商业银行,一些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也具有一定的系统重要性.中国银行体系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演进趋势与内外部经济运行情况、银行体系运行情况高度吻合.进一步的宏观审慎监管中要关注"太关联而不能倒"的风险,并综合运用大数据处理方法,提升风险监测水平和调控能力.  相似文献   

12.
马克 《当代经济》2021,(7):16-20
近年来,我国同业市场快速发展,商业银行间关联性经由资产负债渠道明显提升.受此影响,银行间市场系统性金融风险也随之上升.针对银行间关联性不断上升的问题,我国金融监管部门进一步加大了银行同业业务的调控力度,有序压降同业理财规模,并对商业银行同业负债占比进行限制,以控制银行间系统性风险.本文采用商业银行数据,模拟测算了近年来我国银行系统的系统性风险变动趋势.实证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对银行同业市场规模的限制,显著降低了样本内银行间的关联性,系统重要性银行破产对金融系统的冲击明显下降.基于研究结论,本文建议应提升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监管标准,对金融系统性风险状况进行高频监测,以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  相似文献   

13.
自2008年美国爆发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后,人们开始意识到影子银行的存在,不受监管的影子银行被认为是引起这次危机的导火索,经济学家开始注重对影子银行的研究.本文主要讲述了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状况以及目前存在的金融风险问题,影子银行不仅能对经济增长带来有益的推动作用,同时,如果不能适当地对待和监管它所存的系统性风险等问题的话就对经济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本文从影子银行的定义、现状、风险等方面来分析影子银行的发展,并提出一些战略性对策.  相似文献   

14.
我国经济近年处于下行期,金融风险不断上升,央行、银监会等相继提出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通过金融政策来防范风险是常规之举,但多重金融政策之间可能存在不一致性.文章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比较分析表明,在资本监管要求下,取消银行存贷比约束或银行间市场的政府隐性担保等弱化流动性干预的措施,将起到一定的逆周期调节作用;当经济金融领域遭受各类负向的外生冲击时,就减缓资本监管的顺周期性而言,取消政府隐性担保的措施更为稳健.可见,应重视不同的银行流动性干预政策对资本监管宏观审慎性的影响,通过政策之间的兼容匹配来强化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作用.文章的研究对于评价现有政策效果以及提升我国金融政策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由银行间资金融通所产生的银行风险传染是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核心问题。本文通过统计15家商业银行2006年-2008年资产负债袁中披露的信息项目,利用矩阵法原理,通过madab进行数据仿真模拟,分析了银行间资金融通可能发生的传染风险。  相似文献   

16.
影子银行的概念在不同金融结构下具有不同的涵义。总体看,中国的影子银行与欧美国家有本质的不同。虽然中国影子银行具有流动性转换和信用风险的特征,但总体上已被纳入正规的监管体系内,并不具备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的高杠杆和期限错配的特征,同时其规模和风险也尚未对系统性风险产生巨大的影响。当前的影子银行更多的是金融结构发展、融资多元化进程中的一个表现。应逐步淡化"影子银行"的概念,对这些金融创新的风险特征和功能效率分类讨论,采取不同的风险监管政策,在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同时促进金融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17.
文章采用最大熵方法估计了2007-2013年我国银行同业网络,在区分债权银行和债务银行的前提下,以网络联系强度为权重计算了各银行同业业务对手的总风险,进而考察了同业业务对手总风险对自身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债务银行风险对债权银行风险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债权银行风险对债务银行风险无显著影响,说明同业网络中存在由债务银行向债权银行的风险传染.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杠杆率高、同业资产占比高、同业资产集中度高的银行更容易受到传染.文章的研究提供了我国银行同业业务引致风险传染的证据,而且对于增强银行抵御风险传染的能力、防范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影子银行已成为我国金融发展中新的风险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12年10月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中,明确将影子银行问题列为中国金融风险的主要问题之一。中国式的影子银行的快速扩张,潜在风险不容忽视。文章通过对影子银行的涵义、功能、风险以及发展现状进行剖析,提出了将影子银行纳入金融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健全影子银行法律法规,完善金融机构内控制度、风险"防火墙"隔离机制、公开信息披露制度以及影子银行保险机制等监管对策。  相似文献   

19.
朱波  杨文华  卢露 《财经研究》2016,(12):96-107
文章基于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对信息披露、存款保险制度与系统性风险之间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使用2006-2014年24个国家137家上市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考察。研究发现,提高银行的信息披露程度,有助于降低融资成本和存款保险缴费费率,引导其减小银行间资产的相关性,从而降低系统性风险;存款保险的金融稳定效应不明显,提高信息披露程度有效缓解了存款保险制度的道德风险,两者在降低银行系统性风险方面存在协同效应。设计合理的存款保险制度、经验丰富的监管当局和严格的监管体系有助于发挥市场约束作用,限制存款保险的道德风险,从而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因此,在我国正式实施存款保险制度的背景下,监管部门应加强银行信息披露和优化存款保险设计,以更好地防范我国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  相似文献   

20.
影子银行的风险之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使人们意识到影子银行的危害性,开始闻虎色变.而中国的影子银行与西方的影子银行处于完全不同的意义范畴,在对其保持警惕性的同时,也不能简单地对其全盘否定. 影子银行不特指机构 影子银行,广义指在传统银行体系之外涉及信用中介的活动和机构,狭义指可能引起系统性风险和监管套利的非银行信用中介机构.然而在国内这—概念仍没有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