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波动率角度建立了含水平效应和跳跃项的异方差GARCHLJ短期利率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短期利率的异方差主要是由水平效应和跳跃成分造成的.GARCHLJ模型能解释我国短期利率的异方差性、均值回复、尖峰厚尾性以及波动的连续和非连续变动的统计特征,结果显示了较好的拟合与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2.
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正在推进过程中,在存贷利率管制完全放开之前,货币市场利率在货币政策传导方面正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研究我国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机制的有效性。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1)作为准市场利率的货币市场利率对部分实体经济变量有较强的解释能力,甚至优于M2的解释能力,但对另外一部分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不显著;(2)货币市场利率对通货膨胀率的短期调控能力较弱,货币市场利率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通胀预期的引导;(3)利率管制是利率传导机制部分失效的重要原因,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入,利率传导机制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3.
文章运用新凯恩斯框架下的DSGE模型对中国货币政策的福利损失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名义利率对通货膨胀的反应越是敏感,则福利损失越小,因此,货币当局应该充分利用利率政策稳定价格水平;(2)名义利率对产出的反应越是敏感,则福利损失越大,因此,货币当局不宜运用利率政策影响经济增长速度;(3)利率平滑对福利的影响不大,货币当局的利率政策应该直接针对通货膨胀,而不应该追求利率本身的稳定;(4)在一定条件下,不同的利率政策规则造成的福利损失差别不大,货币当局可以从便利的角度出发,根据上期的通货膨胀率和产出水平来设定当期的名义利率;(5)与利率变动相比,货币供应量的变动造成福利损失更大,因此,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应该逐步由货币供应量转向利率。  相似文献   

4.
人民币利差汇率的货币分析法的实证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法分析中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对于中国货币市场和汇率市场的短期影响。结合2009年12月到2010年4月的利率和汇率的有关数据,采用ADF检验和协整检验分析出利差变动和汇率变动的关系,并用投资者预期变动的关系来解释实证分析得出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我国货币政策正处于数量型调控方式向价格型调控方式转型的时期,传统的泰勒规则未能成功捕捉中国利率的波动,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货币政策反应函数十分必要。因此,在传统泰勒规则基础上,引入区制转换机制,提出货币供给和信贷需求双因素框架来解释中国三大基准性市场利率的波动。具体来说,扩展的货币政策反应函数服从一个基于区制转换模型的时变参数规则,其中区制按照货币供应和信贷需求的变化划分,并充分利用货币供给和信贷需求信息。研究结果发现,加入区制转换模型后,该框架可以解释短期利率75%、中期利率91%和长期利率89%的相关波动。  相似文献   

6.
银行信贷与中国经济波动:1993-2005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1993—2005年的季度数据,本文在一个包含银行部门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中,讨论了银行信贷和中国经济波动的关系。模拟结果和实际数据的对比表明,引入银行贷款渠道和价格粘性的经济周期模型对中国经济波动有很好的解释力。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的结果表明:(1)技术冲击解释了大部分产出、投资以及长期消费的波动;(2)信贷冲击解释了大部分短期消费、贷款以及货币余额的波动,对产出、投资的波动有一定解释力;(3)货币需求冲击影响不显著,仅对通货膨胀、贷款以及货币余额波动有一定的解释力;(4)货币政策冲击解释了通货膨胀的大部分波动。  相似文献   

7.
一国基准利率对于资本市场的发展十分重要,而中国货币市场的基准利率尚处于培育和发展阶段.本文根据基准利率的属性,借助因果关系检验与脉冲响应函数法,构建检验一种利率在货币市场运行中是否具有基础地位和稳定性的理论分析框架.基于理论分析框架,以2007年1月至2008年3月SHIBOR运行以来的经验数据,检验了SHIBOR作为中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可能性.结果表明,SHI-BOR经过仅仅一年多的运行,初步成为货币市场利率变动的风向标,同时SHIBOR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初步具备作为金融产品定价的基础.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最后提出了尽快将SHIBOR培育成为中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在新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理论基础上引入影子银行存量规模对货币供给和利率的影响,从而得到一个包含影子银行、货币供应量、利率、CPI和GDP的动态系统模型。在考虑时间聚合问题后,利用混频抽样数据结构向量自回归(MIDAS-SVAR)模型分析了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目标的影响。LR检验的结果显示MIDAS-SVAR模型优于季度SVAR模型。对比MIDAS-SVAR模型和SVAR模型中GDP方差分解的结果发现,影子银行在MIDAS-SVAR模型中对GDP预测方差的贡献要高于S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的结果显示,影子银行对货币供应量M2的影响要强于利率R。季度内第3个月份影子银行存量规模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和最终目标变量的影响与季度内第1个月和第2个月的影响存在差异。央行在利用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时,应充分考虑不同月份影子银行存量规模,保证货币政策效果不被扭曲。  相似文献   

9.
我国债券市场货币政策传导效应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柱斌 《经济论坛》2006,(14):44-47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描述了货币当局借助于货币政策工具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作用过程,它是货币政策有效发挥作用的基础。一、相关文献综述托宾(Tobin,1969)认为在存在资本市场的条件下,货币政策的变动会通过货币供给和利率结构的变动而改变货币与真实资产的相对吸引力,从而使资产发生明显替代,最终导致投资及收入的变化。莫迪格利亚尼(Modigliani.Franco1971)认为消费者…  相似文献   

10.
本文构建EGARCH模型分析了2007年1月4日至2010年9月30日的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市场的隔夜拆借利率,确定其具有时间序列非正态性、自相关和条件异方差的特点,并发现EGARCH模型对SHIBOR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和一定的预测能力,从而确定了适合同业拆放市场的利率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1.
经过简化的基于总收益形式的指数模型被经常用来估计证券贝塔,但这个模型没有理论依据。由于我国无风险利率的方差与市场收益的方差变动比较起来非常小,短期无风险利率的实际变动对贝塔估计值影响很小,因此,从“预测”的角度看,用总收益形式的单指数模型估计贝塔值可以完全替代具有理论基础的超额收益形式的单指数模型估计的贝塔。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不同用途物业类型细分房地产市场,在VAR模型基础上,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方法,分别从住宅、办公楼和商业营业用房三方面进行我国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开发投资影响的实证分析,结论如下:(1)货币供应量对住宅、办公楼、商业营业用房开发投资的正向影响大于利率的负向影响;(2)货币政策对住宅开发投资的影响持续时间短于办公楼、商业营业用房;(3)货币政策对住宅开发投资的影响强度大于办公楼、商业营业用房。  相似文献   

13.
利率市场化改变了货币需求和利率传导的现实环境,对货币政策调控模式具有深刻影响.本文构建了包含家庭、厂商和货币当局在内的一般均衡模型,比较利率市场化改革推进过程中总需求、总供给以及货币需求三类冲击对于货币当局目标函数取值的影响,揭示了中央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倾向于选择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模式的内在机理.进一步,构建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基于我国1996年第1季度至2014年第3季度的宏观经济数据进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结果显示: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数量型货币政策调控模式的局限性将日益突出,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模式的优越性则会逐渐显现.  相似文献   

14.
中国货币供应量的产出、通货膨胀效应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中国1978~2008年的年度数据,运用VAR模型实证分析中国货币供应量政策对总产出和通货膨胀的效应。主要进行了脉冲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并结合中国货币供应量政策的特点,得出以下结论:(1)中国货币政策在短期内对产出有影响,在长期是中性的;(2)货币供应量无论在长期还是短期内都对物价具有系统性影响;(3)中国货币政策有效,但效果有限;(4)中国货币供应量受到物价和产出变动一定的影响,即货币供给具有一定内生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SVAR框架下构建一种混合识别法以考察主要货币政策工具(公开市场业务、准备金率、利率工具)实施的冲击对产出和价格的影响。研究发现:(1)紧缩性货币政策冲击对产出和价格施加负向影响;公开市场卖出或提高准备金率引致的冲击对产出有更强的影响;利率工具冲击使价格经历一个更持久的下跌过程;(2)准备金率冲击和公开市场冲击对产出预测方差有更大解释份额,而利率冲击对价格的长期限预测方差有更强解释力。  相似文献   

16.
刘冲  庞元晨  刘莉亚 《经济研究》2022,57(1):122-136
强化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协调,统筹考虑各类政策的溢出效应,是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内在要求。货币市场短期利率向债券利率的传导是央行利率调控体系的重要一环,然而鲜有研究探讨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对前述传导路径的影响及交互作用。本文利用债券市场交易数据,基于中期借贷便利(MLF)担保品扩容、资管新规政策,使用双重差分模型对该问题进行考察。研究发现,资管新规出台后,货币市场短期利率向债券利率的传导效率显著下降,MLF担保品扩容则对目标债券起到反向调节作用,助力其传导效率恢复。本文结论表明,结构性工具有助于疏通利率传导,缓和金融监管冲击,维护金融稳定。  相似文献   

17.
在双轨利率体系下,本文旨在研究货币政策在不确定性冲击下的传导效率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通过测量中国宏观不确定性,采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对不确定性冲击下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及其对经济活动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同时,从理论角度通过将双轨制利率体系特征和随机波动率冲击纳入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对实证结果进行深入阐释。研究结果显示,宏观不确定性的增加将导致产出和价格水平显著下降,促使货币当局采取积极的货币政策,表现为货币市场利率的下降。与此相比,金融市场的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的响应较小,且具有一定滞后性。通过预测误差方差分解,揭示了宏观不确定性冲击对经济衰退的重要贡献。此外,对隐性存贷款利率管制的放松将促使货币政策传导更加畅通,显著削弱了不确定性冲击的影响。总体而言,理论模型成功解释了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利率传导不完全会导致不确定性冲击对经济周期波动的放大效应。本研究为完善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以及提升市场化利率传导效率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8.
汇率变动对货币政策操作变量的影响是开放条件下货币政策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它关系到开放条件下货币政策目标和工具的选择,以及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的协调和配合。本文从理论上梳理了汇率变动对货币政策操作变量(即利率和基础货币)的影响渠道,并以货币政策规则模型为基础,对中国1996-2007年的数据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基础货币和利率都对中美实际汇率的变动作出了显著的反应,中美实际汇率升值引起基础货币增加而名义利率上升,这意味着我们在构建新的宏观调控框架时要考虑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之间的相互影响,货币政策的操作过程中不能轻易地放弃汇率目标而专注于通货膨胀目标。  相似文献   

19.
成本渠道与中国短期通货膨胀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引入Schmitt-Grohe和Uribe的假设,即企业的工资支付面临CIA约束来模型化成本渠道,并利用GMM估计量检验该渠道是否有助于解释中国的短期通货膨胀动态。基于中国季度数据的实证研究显示,利率直接进入通货膨胀变动和产出变动的短期权衡,影响短期通货膨胀动态,从而支持成本渠道的存在。本文的研究结论初步表明,货币政策在中国具有不可忽视的供给面效应。  相似文献   

20.
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央票利率为货币政策变量,以动态Nelson-Siegel模型为基础构造动态因子模型,采用卡尔曼滤波估计利率期限结构因子,与货币政策变量一起建立误差修正模型,以此分析货币政策对利率期限结构的短期动态影响和长期均衡影响;同时基于中国银行间市场债券交易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货币政策和利率期限结构之间的短期动态影响表现出非对称性,即债券市场对货币政策变化的反应较为迟缓,但货币政策对市场利率的变化反应敏锐。而长期均衡关系则表明,货币政策对银行间债券市场利率期限结构有显著影响,但银行间债券市场对央行的利率调控目标不敏感,不能形成明确预期。另一方面,货币政策对目标利率的市场引导效果十分敏感,银行间市场债券交易信息是央行制定货币政策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