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3 毫秒
1.
张军 《当代经济》2002,(11):21-22
伴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逐步推进,国有企业经理人员的经营自主权逐渐得到加强,经理人员由其工作性质以及经理人员与权力主体相互依赖关系的特殊性,使其在企业所有权中获得了更多的企业控制权,成为企业经营实践中的“权力主宰”,如何完善经理人员的激励机制问题始终是公司治理中面临的重大问题。从国有企业经理行为的特殊性来看,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激励模式,解决政府与经理人员之间以及经理人员与企业之间的双重激励问题。  相似文献   

2.
刘璐  董丁 《经济论坛》2004,(11):76-77
1.内部因素。内部因素是指企业内部有关利益主体之间采取管理收益行为的动机,主要是企业经理层为实现自身的利益而对企业所有者采取的管理收益行为。现代契约经济学认为,企业是以一系列自由契约形成的,其中股东与经理人员签订的报酬契约是最重要的契约之一。根据威廉姆森的行为性假定,人都是契约人,股东和经理人员都是效用最大化的追求者。由于股东和经理人员具有不同的目标函数,在报酬契约的执行过程中,经理人员会对收益产生管理控制的动机,以谋取自身的利益。  相似文献   

3.
经理人员行为选择的动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裴潇 《经济问题》2002,(1):53-54
按照经济学理性经济人假设,所有者和企业经理人员都是理性的经济人,所有者和企业经理人员的行为选择都是受经济利益支配的,他们的行为选择原则是预期期望经济利益最大化,所有者在委托代理中投入的是物力资本,而经理人员在委托代理中投入的人力资本,他们在这场委托代理的博弈中遵循着不同的收益规则,所有者遵循物力资本的资本资产计价模型,经理人员遵循的是人力资本计价模型。  相似文献   

4.
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国有企业的“内部人”是谁?钱颖一(1995)认为,国有企业的内部人就是指企业的经理人员以及企业的职工,因为在企业自主权逐步扩大的过程中,经理人员要想取得对企业的控制权需经过职工公开的支持和默许,他们更易与职工结成联盟。其直接证据是经理经常屈从于职工增加工资的压力(在这一点上经理与职工的利益是一致的),导致职工收入的增长与企业绩效成负相关关系。王志强、肖善认为,内部人控制具有不同的国别特性,在英美等主要  相似文献   

5.
建立健全对国有企业经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是搞好国有企业的关键环节 ;要做到这一点 ,前提是要创设三权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 ,建立经理生成和评价的市场化机制 ;要在新条件下提高对经理进行有效激励必要性的认识 ,设计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综合激励模式 ;同时 ,要强化对经理职业行为的监督约束机制 ,发挥企业董事会、监事会 ,经理市场和资本市场 ,以及企业内外其他方面的监督约束职能 ,共同完成好这一重要社会职责。只有激励和约束机制真正到位 ,国有企业的发展才有希望。  相似文献   

6.
国有企业隐性激励"双重缺位"问题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企业隐性激励是由外部市场竞争性激励和企业内部劳动市场隐含契约性激励共同组成的。转轨时期国有企业由于所处的外部市场竞争不充分和企业内部劳动市场的扭曲。因而存在企业隐性激励机制“双重缺位”现象。国有企业内外部隐性激励机制“双重缺位”是导致国有企业经理人员行为短期化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7.
国有企业经理掌握着一定的企业控制权,接受着替代性的控制权激励.但这种激励机制存在着理论弊端.我们必须建立一种新的激励机制,使国有企业经理能够获得与其人力资本产权相称的收益,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经理激励问题.  相似文献   

8.
国有企业隐性激励"双重缺位"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认为,企业隐性激励是由外部市场竞争性激励和企业内部劳动市场隐含契约性激励共同组成的.进而指出,转轨时期的国有企业由于所处的外部市场竞争不充分和企业内部劳动市场的扭曲,因而存在企业隐性激励机制的"双重缺位"现象.国有企业内外部隐性激励机制"双重缺位"是导致国有企业经理人员行为短期化的根本原因.最后,文章给出了简要总结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国有企业行为目标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科学的企业行为研究是企业体制改革和产业组织调整的理论基础。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尚处在理论推演阶段的企业行为研究(特别是国有企业行为研究)还不能很好地担负起这一理论使命。为了适应日益迫切的国有企业体制改革和组织调整的要求,我国的企业行为研究必须对一些重大问题,如那些建立在理论演绎基础上的关于国有企业行为的绪论是否符合实际、10余年市场取向改革对国有企业行为到底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我国的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在行为特征上有些什么确实的差异、影响国有企业行为有哪些确定的因  相似文献   

10.
转轨时期国有企业经理激励约束机制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国有企业经理激励与约束存在低效率问题,要解决低效率问题,仅从提高代理人收益,出让部分剩余索取权的角度解释是不够的,可以微观的角度,引入博弈分析方法,探究转归时期国有企业经理激励约束机制的制度特征,进而得出阻碍旧制度变革的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民营企业与经理人价值取向差异影响后者的进入。而民营企业与经理人在职业的发展机会与空间、雇主信用、现金收入与福利水平、企业规模与形象等因素的价值取向上存在差异。民营企业需要重视其与经理人之间的价值供求失衡。  相似文献   

12.
选用全部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讨了企业内部晋升激励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内部高管晋升激励抑制了企业创新项目投入和产出,员工晋升激励则促进了企业创新水平提升;在企业研发投入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高管激励仍会抑制企业创新产出,员工激励则会显著正向促进企业创新绩效提升;进一步研究发现,晋升激励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因企业成长性水平不同存在较大差异。研究重新认识了晋升激励这一心理契约对于创新绩效的影响,对企业采取科学的激励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李梅  刘豪 《经济问题》2007,(12):114-116
虚拟企业是一种全新的组织形式,与传统的企业相比,它在财务管理等方面表现出了许多新特点;由于参与市场的利益分配,虚拟企业不可避免地受到市场及自身风险的威胁,这使其财务风险客观存在并具有特殊性.为防止虚拟企业财务危机的出现和扩大,虚拟企业有必要建立合适的财务预警系统.通过对虚拟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构建,旨在提高虚拟企业防范风险的能力,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意识.  相似文献   

14.
企业成长的经济理论概述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企业成长经济理论的发展演化过程和主要观点,文章从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后凯恩斯主义、企业制度变迁理论、彭罗斯的企业成长论、演化经济学、管理者理论八个方面对企业成长理论进行了梳理和评价,以期为我国企业成长管理实践提供理论借鉴,并认为利用自然科学新的研究成果——复杂性科学来重新审视企业的成长过程将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创新能力是天生国际化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特征,根据天生国际化经典理论,结合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实际,筛选符合条件的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获得高质量的公开数据,实证分析以研发密集度、员工教育水平、管理者海外背景和管理者行业经验表示的创新能力对天生国际化企业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由于研发投入转化为生产能力提高的程度较低、研发质量不高等原因,研发密集度对企业绩效没有显著正向影响;员工受教育水平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这是因为以高素质员工为代表的人力资本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源泉;管理者海外背景对企业绩效没有明显影响,管理者行业经验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这是因为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创立者和领导者一般均具有所在行业多年工作或研究经验,熟悉行业国内外市场和技术情况,海外背景的管理者面对中国市场可能存在水土不服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边际产出确定经营者薪酬"的经济学基本原理出发,首先设定了中国上市公司经营者薪酬合理度的计算方法,然后从整体上以及行业和地区的角度对上市公司经营者薪酬的合理度进行了实际测定和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论,本文提出了今后改善中国上市公司经营者薪酬激励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笔者运用江苏高技术上市公司的年报数据来综合考察股权结构、经营业绩与高管报酬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国有股比例与经营业绩呈现正方向影响,企业规模与经营业绩呈现负方向影响,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均与高管报酬呈现高度正相关,高管年度报酬与企业经营业绩、企业规模并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国有股比例的负相关程度也不显著.高技术企业应构建基于经营业绩的高管人员综合激励制度.  相似文献   

18.
陈宜安 《经济管理》2006,(10):39-43
职业经理人是以经营管理企业为职业的职业管理者,他们在企业中担任中、高层要职,在很大程度上行使着企业的领导职能,因此,这一群体的人格特质尤为重要.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的兴衰成败。本文应用卡特尔人格测试量表对福建、江苏两省312名职业经理人进行了测试.对测试结果进行的t检验显示.职业经理人群体在人格方面存在显著特征。与普通成人常模相比,在统计学意义上差异显著。因此,在选拔职业经理人时.应将人格特质作为主要参考依据.同时.要注重对经理人职业人格的培育。  相似文献   

19.
任辉 《科技进步与对策》1984,37(21):110-117
基于有限理性假说,构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保险购买意愿影响因素分析框架,运用Probit模型对广州市274家高新技术企业调查问卷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管理者受教育程度、风险态度,企业类型、注册资金、信用,企业风险认知、对科技保险政策的了解程度、对保险保障水平的认知,以及行业竞争程度、政府支持本行业的满意度、是否参加行业协会等因素对企业科技保险购买意愿具有显著影响。此外,对当前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保险参保率低的原因作出解释,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政府应从增强企业风险识别和评估能力、提高保险保障水平、丰富保险产品品种和发挥保险融资功能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推动科技保险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任辉 《科技进步与对策》2020,37(21):110-117
基于有限理性假说,构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保险购买意愿影响因素分析框架,运用Probit模型对广州市274家高新技术企业调查问卷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管理者受教育程度、风险态度,企业类型、注册资金、信用,企业风险认知、对科技保险政策的了解程度、对保险保障水平的认知,以及行业竞争程度、政府支持本行业的满意度、是否参加行业协会等因素对企业科技保险购买意愿具有显著影响。此外,对当前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保险参保率低的原因作出解释,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政府应从增强企业风险识别和评估能力、提高保险保障水平、丰富保险产品品种和发挥保险融资功能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推动科技保险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