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3 毫秒
1.
本文从毒奶粉等食品安全事件说起,由于食品风险事故的频繁发生,食品安全已成为当前我国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食品事故的发生也是源于商家与买方的信息不对称,这便产生了"柠檬"市场.本文分析了我国食品行业的现状以及其造成"柠檬"市场的原因.得出的结论:要想改善中国食品安全问题,消除"柠檬"市场,根本出路还在于严厉打击假冒伪劣,提高消费者对食品产业的信心;成立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委员会:加大消费者的知情权.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外部经济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对国际贸易中环境壁垒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分析了环境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农产品食品安全问题成为制约我国食品出口的主要原因;环保意识的增强使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及环境指标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贸易保护主义影响我国农产品出口.提出了积极推进标准化认证,转变生产模式及观念,及时掌握国外新的法律法规等中国农产品突破国外环境壁垒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由于信息严重不对称,食品安全市场存在不同程度失灵。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需求是通过对食品安全的支付意愿向企业传递信号的,并以此激励企业提高食品安全水平。部分食品价格上涨是消费者增加食品安全需求的反应。借助案例研究发现,政府对食品价格管制将增加市场的不确定性,食品价格管制与食品安全管制目标间存在冲突。食品安全危机重重,政府应慎用价格管制。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政府应明确管制职能定位,放松食品价格管制,切实有效地加强食品安全管制。  相似文献   

4.
韩杨  乔娟 《技术经济》2009,28(4):37-43,53
本文在依据消费者对可追溯食品需求函数确定消费者购买决策准则的基础上,运用Logistic二元选择模型实证检验并分析了北京市消费者对可追溯食品的态度、购买意愿及影响因素。主要结论如下:消费者对可追溯食品的认知度较低,对可追溯食品的购买意愿不显著;除了价格是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主要因素外,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是否是家庭主要食品购买者、收入水平、对安全信息的关心、年龄、对可追溯食品的认知、食品安全责任人重视程度等是影响消费者对可追溯食品购买意愿的非常显著性因素。  相似文献   

5.
崔彬  伊静静 《经济经纬》2012,(2):115-119
近年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使我国食品安全面临严重的信任危机。笔者在对消费者食品安全信任形成机理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江苏省862份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消费者食品安全信任受消费者对食品供应各有关主体的信任、消费者对相关机构监管作用感知的显著影响。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的结果也从消费者感知角度反映出政府部门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被动地位和食品质量信息披露中的角色缺位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彭海兰 《技术经济》2006,25(12):76-81
目前,消费者对肉类食品安全状况表示担忧,消费者对兽药残留、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的不舍理使用,以及病畜肉问题关注程度较高。对风险程度较高的微生物污染关注程度较低。在购买肉类食品过程中。颜色、气昧等易于直接识别的特征是消费者用于判断肉类食品质量常用的质量信号,对价格、食品标簦所提供的质量信息的信任程度不高。政府应加强食品安全信息披露体系建设,为肉类食品生产者的安全生产行为提供激励。  相似文献   

7.
食品消费在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但当今中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因此研究消费者面对食品安全问题究竟会作何反应,在理论和实证上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次探讨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信息的反应,并将扩展后的QAIDS模型应用的中国乳业的分析上。利用似乎不相关回归(SUR)进行计量分析。  相似文献   

8.
为完善我国食品安全规制,根据食品生产企业产出变化率以及食品安全风险感知度不同的两类消费者效用函数,在食品安全规制较弱和较强两个不同环境下建立效用最大化模型,得出食品供需均衡数量及其影响因素,然后利用演化博弈分析了含有安全隐患食品生产企业的演化稳定性,最后提出食品安全规制环境、安全与非安全食品的生产成本差额、消费者适当的食品安全意识以及市场对食品安全性的有效区分将是解决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9.
食品安全信息有效传递是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发挥作用的基础,建立良好的食品安全信息传递机制对解决食品市场失灵问题具有积极意义。研究表明,我国当前的制度环境和生产经营者利益行为对食品安全信息有效传递既缺乏积极的激励作用,又缺乏刚性的约束作用。真正实现食品安全信息充分、及时、准确、有效的传递,要不断健全、完善政府发布食品安全信息的体制机制,明确食品生产经营者强制性披露信息和自愿性披露信息的范围与责任,营造优质优价、诚实守信的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加强消费者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食品安全政府规制政策的设计如何找准关键点是一个极为迫切的问题。本文以建立一个安全的食品市场为目的,基于食品生产企业和消费者的微观行为构建了一个重复博弈模型,分析了企业愿意一直生产安全食品的条件,由此提出了政府规制政策设计的关键点。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价格补贴、安全食品生产成本降低、消费者培训和信息公开等将是食品安全政府规制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1.
食品安全问题及其规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品的经验品和信任品特性,加剧了食品市场的信息不对称。该文从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食品质量特性、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机会主义行为、食品安全信息不对称对食品市场的影响出发,分析了食品安全问题,并进一步探讨了食品安全问题的政府规制及其完善,提出中国食品安全的“规制论”。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全新视角从信息不对称、外部成本内部化、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等方面查找我国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产生的原因,认为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违法成本太低。文章通过考查我国食品安全违法成本的量化问题,认为我国食品安全违法成本除了包括传统的法定成本,还应该包括信用成本和机会成本。文章结合对食品安全违法成本进行量化分析,比较我国食品安全违法成本与违法收益。本文最后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提出提高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预期违法成本;建立信用等级制度;建立第三方评分机制;加强信息收集,完善可追溯体系;食品生产企业签署食品安全责任书等建议,为健全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和监管体制提出制度建议。  相似文献   

13.
品牌国际化是我国食品企业生产经营向更高标准规划发展的标志,是食品行业迈入成熟期的开始.近年来,我国食品经济迅速发展,市场上丰富的食品种类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但食品安全事件的不断发生,极大地影响了我国食品企业的国内外信誉,严重损害了中国食品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阻碍了我国食品企业品牌国际化的进程.本文结合我国食品企业品牌国际化的现状,论证了品牌国际化对于食品企业、食品行业和消费者的意义,并基于食品安全视角提出我国食品企业品牌国际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刘利萍  李伟 《时代经贸》2011,(20):42-43
食品安全是食品企业的首要社会责任,近年来接连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凸显了我国食品企业在食品安全方面社会责任的严重缺失。本文在介绍了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并提出了增强我国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耿香利 《经济论坛》2013,(8):149-151
不法生产者制造“问题”食品不外乎减少有益成分以降低成本、添加不益成分以增强特色、使用有害物质以提升品质指标等三种手段。而消费者认知不足和不良偏好是上当受骗的主要原因,一些产销者利欲熏心,不断翻新造假售假花样则增加了治理难度。为此,管理者抓食品安全问题任重道远,重点在于对生产者长期有效的监督,对消费者进行经常性的食品安全教育。  相似文献   

16.
《经济师》2015,(8)
食品安全领域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政府需要进行有效规制。文章对沈阳市3145名消费者进行食品安全领域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对沈阳市食品安全的满意程度不高,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意识不强,进而从政府、消费者、行业协会和企业自身四个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食品安全是一个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问题.食品供给者缺乏社会责任心和长远的眼光,唯利是图,会减少他人和社会的福利;信息不对称是产生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食品安全的负外部性的存在导致食品安全规制的产生与发展.食品安全规制政策的选择是消费者、农户、食品制造商、食品零售商、政府、纳税人等利益集团博弈的结果,不同利益集团对食品安全规制的诉求不同;主体间利益关系的博弈可能会导致食品安全规制部门不断改进规制方法,但也可能会导致其被食品生产企业所“俘虏”;各种规制方法的不同成本和效率成为改进实施方法最直接的动因.全球食品安全问题不容乐观,构建和完善食品安全规制的体系和体制亟待进行.总的来看,食品安全规制的研究正日益注重博弈论和数理经济学的相关方法的应用,注重相关策略和标准的成本一效率分析,向客观理性的深‘层次研究迈进;国内有关食品安全规制的研究滞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研究,亟需结合实践,开展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8.
赵荣  乔娟  陈雨生 《技术经济》2009,28(1):53-56
根据关于北京市海淀区的消费者消费可追溯性食品的调查数据,考察了消费者对可追溯性食品的认知水平和购买意愿,并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虽然消费者普遍关注食品安全问题,但是对可追溯性食品的认知程度较低;消费者的教育程度、收入水平、健康状况和对可追溯性食品的关注程度、认知程度、信任程度以及对食品安全因素的重视程度是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食品供应链综合管理的核心内容是质量认证与跟踪管理,其思想为解决我国食品供应链中的安全问题提供了基本的思路。本文在分析我国食品供应链中存在的与食品安全相关的问题基础上,对我国实践食品安全供应链综合管理进行了思考,提出了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上进行食品安全供应链综合管理的框架,并对食品安全供应链综合管理中的信息集成与共享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可追溯体系在食品供应链中的应用与探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食品可追溯体系是一种旨在加强食品安全信息传递,控制食源性疾病危害和保障消费者利益的信息记录体系,目前已成为很多国家管理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本文在介绍可追溯体系内涵和在食品供应链中应用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在我国食品行业实施可追溯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