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从事顾问行业多年.看到企业每年随着世界趋势进行不同的活动.从ISO到TS16949,从QCC(品管圈)到TQM(全面质量管理).从六西格玛到精益六西格玛或是精益生产.从ERP(企业资源规划)到SCM(供应链管理).所有的活动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持续改善。当然,更重要的是导入了一个重要概念,就是凡事都以流程来看待。  相似文献   

2.
实施六西格玛管理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企业只有达到一定条件才能够实施。虽然目前六西格玛体系的发展已趋成熟,但真正将其应用到企业管理中也并非万能,企业如何引入六西格玛?在什么时候引入六西格玛合适?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惠普质量管理学院的定位是要为企业持续改进创造价值,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这样的定位下,帮助企业高层特别是CEO考虑如何使自己的现状有所创新和改变,实际上就是为企业的业绩提升、流程再造和优化找到一个切入点,帮助客户打造世界一流的企业。具体方法主要是六西格玛等理论和方法论,惠普多年来一直在实践精益六西格玛,质量管理学院的成立可以为客户提供系列性的、全面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陈勤业 《上海质量》2006,17(11):54-56
文章明确了精益六西格玛的涵义,划分了精益六西格玛解决问题的种类;提出了关注系统、重视文化建设等6项实施精益六西格玛的关键成功因素;精益六西格玛实施中,对于简单问题,可以直接用精益生产的方法和工具解决,对于复杂问题,给出了实施精益六西格玛项目的DMAICII流程和14个步骤.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在中国质量协会倡导下,大中型企业普遍推行精益六西格玛.这种西方舶来的管理方法是精益生产与六西格玛管理的结合产物,其本质是优化流程、细化操作、追求卓越.鉴于管理依附性影响,其实施效果往往在企业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评价不一,亟待审计单位出具权威意见,统一认识,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持续推进.本文结合徐工集团做法,就精益六西格玛项目审计评估进行探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锦新  致远 《上海质量》2004,(4):47-49
六西格玛正在形成一股热潮,于是,如何正确认识六西格玛就成了很重要的一个问题.不少人在问六西格玛是一种"时尚"吗?在如今崇拜时尚的年代,提出这样的问题是不足为怪的,况且在质量领域的时尚不比别的领域少.那么,应该怎样认识六西格玛呢?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Rick L.Edgeman博士和David1.Bigio博士在<质量进展>今年第1期上,发表了题为"Six Sigma In Metaphor HeresyOr Holy Writ?"的文章,认为对六西格玛的未来进行有益的探讨似乎是很困难的,因为质量变成了一个非常广阔的领域,所以没有人能够在这个领域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他们在文章开始借用圣经中的一个故事,来比喻六西格玛是"异端"还是"神话",他们的回答是既都是,也都不是.仔细阅读该文章,对如何认识六西格玛的意义和作用颇有启发.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析了港口供应链物流管理模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介绍了精益六西格玛管理思想的概念及特点,根据精益六西格玛思想对物流管理的影响与作用,提出了应用于港口供应链的精益六西格玛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企业管理实践中,如何在既定物质条件下,通过人与物的最佳结合,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力,已成为企业管理重要的工作内容。精益六西格玛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理念、新工具。精益六西格玛是精益生产与六西格玛管理的结合,其本质是消除浪费。目的是通过整合精益生产与六西格玛管理,吸收两种生产模式的优点,弥补单个生产模式的不足,达到更佳的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9.
《中国质量》2012,(4):91
近年来,精益六西格玛作为一种集成了精益生产、六西格玛管理两大重要管理理论和技术的改进方法论,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关注并采用。通过运用精益六西格玛方法,可以有效地帮助企业减少浪费和消除质量波动。为满足企业管理需要,中国质量协会于2012年4月举办精益六西格玛黑带培训,培训采取"课堂授课+项目辅导"的形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我国企业现状出发,针对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的企业文化根基薄弱、统计技术应用不普及这两大薄弱环节,提出我国企业推行精益六西格玛循序渐进的可行步骤,即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必须把推行精益六西格玛作为企业发展的战略,积极参与,制订并部署长期发展规划;从推行精益生产入手,结合企业实际情况,逐步改善工作流程,减少浪费;对于关键性的流程或重要项目要积极应用六西格玛的改进工具进行改善,减少变异;这期间特别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及统计技术的应用,在时机成熟时,引导企业全面实施精益六西格玛管理,加速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以保持企业永续经营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当前,人类发展所需的不可再生资源正在快速枯竭,这将导致资源价格呈几何级数提高,从而也带来企业成本呈几何级数增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对成本快速增加的压力,企业却很难将产品销售价格同步提高。因此,亏损将会是一种普遍的经济现象,多数企业难以生存也会是一种普遍现象。在此背景下,选择既能满足质量要求,又能快速降低成本且快速满足顾客要求的精益管理模式,就会成为一种普遍的企业追求。精益管理因此也就贯穿了企业运营中的各个环节,包括:企业战略、营销、运营、计划、生产、物流、服务、质量、财务、人力等。但是我们发现,只在单一企业中追求精益管理是无法解决整体供应链中的浪费的。于是对精益供应链管理的研究也愈来愈多。在众多研究中,笔者没有发现精益思想对供应链绩效评价的影响方面的研究,事实上,这是个非常重要的课题,研究意义深远。在下文中,笔者将着重介绍精益思想,以及精益思想对供应链绩效评价理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大部分精益六西格玛项目评选评价混乱无序的现状,本文设计了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充分利用层次评价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两者的优势,通过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的思路,来评价精益六西格玛项目的可实行性,为企业在精益六西格玛项目挑选评价提供了一个科学的评判依据。  相似文献   

13.
1 引言 精益六西格玛是精益生产与六西格玛管理的有机结合,其本质是消除浪费。精益六西格玛管理整合了精益生产与六西格玛管理,吸收两种生产模式的优点,弥补单个管理模式的不足,真正地实现了企业利润最大化和顾客满意的双赢目的,因此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的青睐。  相似文献   

14.
关于我国企业推进六西格玛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晓芬 《上海质量》2003,(11):11-14
二十一世纪是质量的世纪.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发展,依靠质量取胜已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只有努力追求卓越,不断提高质量竞争力才有可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从国际质量管理的发展潮流和我国企业的质量管理实际状况来看,中国企业迫切需要六西格玛;从我国企业推行六西格玛的历程来看,中国企业可以成功实施六西格玛;从我国企业的历史使命来看,中国企业应当有效拓展六西格玛.  相似文献   

15.
蔡兵科 《物流科技》2010,33(4):125-126
六西格玛管理和精益生产都是先进的两种企业管理理念。深刻理解六西格玛和精益生产的管理思想是有效实施这两种管理方法的前提基础。通过分析精益生产和六西格玛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异同点和理论基础,在企业中整合应用六西格玛和精益生产.以达到1+1〉2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精益生产理论与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在最终目标、应用领域、业务管理等方面有诸多相通之处,可相互借鉴、相得益彰。精益六西格物流即精益思想与六西格玛管理相互融合后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其致力于消除供应链网络中的一切浪费,追求尽善尽美。文章在对精益生产理论与六西格玛管理方法进行简析的基础上,对二者的异同点进行了分析,并对精益六西格玛物流的实施过程、应用工具及实施条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天津市自来水集团已开始在水厂和污水处理厂推行5S精益化管理,作为自来水集团下属施工型子公司今后也要在施工管理上逐步推行精益管理。但是作为施工型企业,每个项目都有不同的要求和自身的特点,每个项目都具有唯一性和特殊性,因此只采用精益管理就不太适用,要在立足于集团5S精益管理模式的指导下,结合施工企业的企业特点,运用精益管理理论和六西格玛管理理论,探索出适合施工企业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包菊芳 《物流技术》2008,27(2):35-37
首先分析了精益、六西格玛对物流的影响,根据精益和六西格玛的相辅相成的关系,进一步探讨了精益六西格玛与物流的结合,并详细分析了精益六西格玛物流的基本特征及其运作。  相似文献   

19.
美国麦格劳·希尔教育出版集团(McGraw-Hill)的六西格玛系列专著中,又推出的新著《精益六西格玛》(Lean Six Sigma)向人们展示了精益生产与六西格玛的完美结合,东西方管理文化的珠联璧合.  相似文献   

20.
小改进(Small Improvement)在精益生产中又称为改善(Kaizen).很多六西格玛标杆企业现在都在实行精益六西格玛,其特点之一就是更加注重小改进.笔者在现场工作多年,发现很多小改进能解决大问题.以下3个典型的小改进案例,与大家共享.在这些案例中,改进工具都很简单,改进成本都很低,但作用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