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在商业广告英语领域中模糊语言被大量使用,模糊性词语使广告隽永、含蓄、充满诱惑力,也使消费者在轻松愉悦的无限遐想中接受商品信息.本文以大量广告英语为实例,分析其中存在的模糊性词语的特点并探究其翻译策略,从而达到广告诉求目的  相似文献   

2.
广告英语中使用模糊性词语,使广告隽永、含蓄、充满诱惑力,也使消费者在轻松愉悦的无限遐想中接受商品信息。但认知环境与文化差异使得原文作者意图假设有时不能与读者产生共鸣。本文探讨在关联理论框架下如何最大限度地翻译广告英语模糊性词语,帮助消费者找到原文与译文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从而达到广告诉求目的。  相似文献   

3.
庄洁勤 《中国广告》2010,(11):148-149
受众似乎已开始对植入式广告产生抗体,大部分受众对于目前的植入式广告贬过于褒。植入式广告。以后的路该如何走?  相似文献   

4.
受众是广告设计与传播的既定对象,基于广告对产品与服务进行的宣传,主要目的是促进消费并能产生较大的品牌效应。而广告传播效应,会直接受到受众主观因素的影响。因此,需明确卷入的构成因素,且基于卷入的理性模型,深度剖析受众卷入对广告传播效果产生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并提出具体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文章探讨了信息流广告的间接效应,即在广告带动下,有更多用户通过算法推荐、商家发布的信息流内容产生订单。基于短视频平台数据,文章测算用户在信息流内容下产生的订单增量,检验广告投放量对订单增量是否存在显著作用。结果表明,信息流广告存在两类间接效应:其一,信息流广告对广告受众存在种草效应,算法后续会为广告受众持续推送商家发布的信息流内容;其二,信息流广告对商家发布的信息流内容具有加热效应,算法将热度更高的内容推送给更多非广告受众。此外,文章也揭示了间接效应的重要调节因素,即广告原生性与商家发布的信息流内容数量,这将有助于商家衡量信息流广告的真实效果,以及优化广告间接效应的表现。  相似文献   

6.
孟俊  姚学 《商业研究》2004,(20):180-181
现代商业媒体的运作离不开广告的支持,在没有时间因素加入的情况下,媒体与受众、广告体与媒体受众由于只是单方面的支付而构成市场。广告主最终购买了媒体受众的时间,而媒体在这桩交易中只是起到了一个中间人的作用。正外部性的产生就在于对那些广告需求弹性可以忽略不计的受众群体,这部分受众搭了便车,使得广告主和媒体受众市场中存在的正外部性所导致的市场失灵。  相似文献   

7.
王春月 《商场现代化》2007,(36):181-182
东北的地域文化特质是由其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发展过程和人口形成史所决定的,其同时也形成了东北特色的广告受众接受心理,即对广告由认知反应相对迟缓,到对广告产生兴趣、喜爱、品味,甚至参与其中,无不体现出东北文化因素对广告受众的作用与影响。以东北文化为桥梁使企业、广告受众在广告活动中进行互动,无疑对东北文化的革新与建设和东北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摇滚成为一种流行文化,不仅源自其迅速扩张的感染力,更因为其独立的文化内涵。将摇滚应用于广告营销传播中,充分发挥、利用其对受众产生的巨大感召力和影响力,把受众对音乐的好感转移到广告所要传达的产品信息上,将对达到广告目的产生巨大推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广告标题的分类着手,阐述了不同类型的广告标题产生不同的效果,以吸引广告受众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10.
广告传播中,有时会出现广告的受众心理效应超越企划者本意的现象。其实质是广告在受众心中的印象和意味与企划者意向中的广告印象和意味产生了偏差。这一偏差带来了出乎意料的广告效应。这一出乎意料的广告效应,有些是积极的,有些是消极的或有害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全面发展,企业广告营销变得愈加重要,广告用语以其独有特色装裱着企业所要宣传商品。英语性广告营销用语作为新兴的企业宣传手段,在丰富广告宣传形式的同时,也因一些英语方面的模糊性使用,造成以消费者为主的外界群体阅读障碍。本文针对企业广告营销中英语模糊性词语的形成原因和使用情况,从多个不同角度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广告受众接收广告的心理机制出发,以信息理论为依据,阐述广告受众对广告信息的最佳接收准则,探讨广告受众对广告信息的最佳接收模型,为广告制作与传播的实践活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广告传播在本质上是与目标受众沟通的说服过程,21世纪初期初露端倪的隐性沟通成为一种新型广告传播策略。隐性沟通与显性沟通的重要区别既解决了受众对广告狂轰滥炸的高频率投放的反感、受众对广告信息的可信任度的质疑等若干问题,但也同时引发了广告传播主体与受众之间的利益冲突、公益广告传播中商业信息的隐性诉求等问题,对隐性沟通的立体化认识与纵横性思考有利于学界与业界进一步了解和把握广告对受众复杂的作用方式与过程,并为广告说服受众策略的制定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广告创意的失误,会使目标受众对广告创意主题、品牌形象产生不良的心理感受;而造成巨大的损失。下面是受众对广告创意的三种常见反映: 一、对广告塑造的品牌形象的感受广告把客户的产品塑造成什么样的个性,其结果会大不一样。在美国五  相似文献   

15.
本文按照地铁广告受众的出行目的进行细分,依据广告受众的时间压力和接受广告的意愿将其定位,对不同出行目的的受众的特点进行分析,并阐述了针对不同出行目的受众的特点采用何种地铁广告形式能够更好地提高地铁广告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品牌》2017,(5)
随着当代网络、大众传媒的不断发展,植入式广告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各种媒体。调查结果显示,植入式广告以其投入成本低、目标受众针对性强、产品及品牌信息传递较为隐匿,相较于传统广告更易于被受众所接受。本文主要探讨植入式广告在当下影视、综艺作品中的传播效果及影响因素,对植入式广告的基本特征、植入类型、广告效果,对受众产生的影响等几个维度进行分析,探索植入式广告在整个广告营销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并挖掘未来植入广告可能的发展趋势,以期为行业更好地了解植入广告,为企业在大众传媒中更好投放植入广告提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广告作为商品经济社会竞争游戏的重要策略,已经过漫长的历史演进,信息时代的来临和快节奏的生活,改变了受众对广告的态度,提高了消费者主动选择权,植入式广告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产生的。但如何提高植入式广告,尤其是影视剧中植入式广告的影响效果,却不是简单的情节拼接和信息传递,而是集产品定位、受众分析、剧本研究为一体的系统工程。本文以近年来植入广告案例为对象,从广告营销的视觉探讨植入式广告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8.
李鹏 《市场研究》2007,(9):54-55
<正>生活在广告海洋中的现代人容易对广告产生抵触感,在某种程度上抵消了广告宣传的效能,这就迫使广告人去寻求化解受众抵触心理的良方妙药。无论是商业广告还是公益广告,都不具有任何强制受众接受的力量,它们所能做的,只能是以某种方式吸引受众注意,受众自觉自愿地接受广告的信息。为了做到这一点,广告常常采用某种含蓄委婉、迂回曲折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图,并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受众,收到宣传推销的效果。广告人费尽心机创造了各种各样的含蓄委婉的表达方法,这些方法可以从语用的角度加以说明,从而揭示其间的规律。  相似文献   

19.
孙波  粟娟 《商业文化》2004,(B09):56-57
比较广告就是要比较广告中的产品跟其它同类产品的异同,以突出产品某方面的特性,并向广告受众展示这些不同点带来的不同结果,诱导他们对广告产品产生好感,使受众接受该品牌,从而发生购买行为。比较容易显示出产品的优点,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相似文献   

20.
食品广告随处可见,大大的提高了食品的知名度,同时也带动了大众消费。在绚丽多彩的广告中,运用到了许多修辞手法,这样使广告更具有吸引力,本篇文章就一些广告语中修辞格的使用进行了简要的探究,以此来分析食品广告的效应及对受众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