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投资者行为研究是行为金融学的一个重要研究主题,而投资者的反应过度和反应不足一直是研究投资者行为的一个重点。反应过度是指随着一系列好消息的到达,股价的平均收益低于一系列利空消息到达后的平均收益的现象。简单描述为在一系列利好之后,投资者变得过度乐观,认为下一次的信息仍是利好。结果,这种过度反应将股价推向过分的高度。而事实上,随后的信息极有可能与其乐观预期相悖,从而引致一个较低的收益。而与反应过度对应的是所谓的反应不足,它是指,在公司宣布利好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公司股票的平均收益要高于宣布利空之后的平均收益率。也就是股价对新的信息反应不足,反应不足在接下来的时间得到纠正,价格并没有被充分调整到位,消息逐步反应到价格中去的。  相似文献   

2.
我国证券市场回报率过度反应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过度反应是证券市场异象之一,国际金融界已多有研究。近期发表论文认为我国证券市场不存在过度反应。但我们研究发现,形成期和检验期的时间跨度选择、样本的选择和事件研究法的应用,影响了理解和实证检验国内股市过度反应现象。通过沪市1993年-2001年的交易数据,我们检验出显著的过度反应,并从投资者认知心理角度给出解释。  相似文献   

3.
徐嫄 《生产力研究》2004,(10):42-43
本文从行为金融理论的角度出发 ,对诸如过度交易、过度反应、反应不足之类的投资者行为异象做出了解释  相似文献   

4.
我国股累市场以个人投资者为主,心态和行为都不成熟,目的不纯,存在一定程度的过度自信;反应不足和反应过度较为严重;存在着严重的嗓音交易和羊群效应;政策依赖心理严重;情绪周期变化较快.建立在传统标准金融理论上的投资策略,给股民造成了巨大损失:1.现代投资组台理论的分散化策略可以降低非系统风险,但不能降低系统风险,况且我国股市的非系统风险特小,投资分散化策略往往造成股民牛市时不赚熊市时巨亏.2.通过利用系统性风险来定价的CAPM应用策略在我国实证无效.行为金融学投资策略是对传统标准金融学投资策略的革命,包括反价值策略、反技术策略、反行为控制策略,大致可以细分为8大具体策略.其中,反向投资策略、小盘股投资策略和动量交易策略比较适合我国投资者特点.  相似文献   

5.
许多研究表明,我国证券市场反向策略在短期内获利性较为显著,而动量策略在长期内可以获得超额收益,即中国股市具有短期反应过度和长期反应不足的双重特征。这一现象不仅动摇了有效市场假说的理论基础,而且对现有的行为定价理论模型构成了强有力的挑战。本文尝试从投资者情绪和投资者异质性两个角度对这一异象进行解释。研究发现,在投资者情绪高涨(或低落)阶段,市场更容易反应过度(或反应不足);对于不同类型的投资者,他们的信息反应模式也不尽相同,各自主导了市场在短期内和在长期内的整体表现。这一发现为中国股市在市场非理性反应上所呈现的独有特征提供了很好的阐释。  相似文献   

6.
投资者认知偏差与实物期权的行为定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投资者理性及诸多严格假设条件为前提,Black-Scholes公式解决了金融期权的定价问题。但在实物期权实践中,投资者存在诸多系统性认知偏差,从而可能导致定价偏误。本文从比较静态分析的角度,讨论了过分乐观、过度自信、短视、损失规避等认知偏差对投资者实物期权定价的影响,并以这种行为定价思想逻辑地解释了投资、公司治理等实物期权实践中一些典型的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7.
股票市场的异常现象:基于行为金融理论的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阐释了行为金融理论的五种行为模型,然后运用这五种行为模型解释股票市场中传统金融理论难以解释的过度反应等异常现象。行为金融理论为理解我国股票市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分析视角和新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8.
消费文化、认知偏差与消费行为偏差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本文放松了理性经济人假设,在行为经济学双曲线贴现模型框架下,以"自我控制"认知偏差及相应的模型参数设定对东西方消费文化差异进行了技术表达,进而阐明了消费过度(欧美国家)和消费不足(东亚国家)这两类消费行为偏差的形成机制。本文采用全球48个国家和地区1978—2007年的面板数据,以儒家虚拟变量和性生活指数作为消费文化的替代变量检验了文化与消费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解释东西方消费率差异时,预防性储蓄等传统理论的解释力远低于不可观测的国家个体效应。儒家虚拟变量和性生活指数能分别解释国家个体效应的28%和58%。这表明消费文化等不随时间改变的个体因素比传统变量更能解释各国居民的消费差异。实践层面上,双曲线贴现模型中锁定技术能有效纠正"自我控制"认知偏差,从而消解儒家文化对消费的深度抑制,可为扩大内需政策创新提供思路启发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价值股与成长股不同市场表现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国外大量的实证研究发现价值股的市场表现显地化于成长股,对这个现象的解释主要分为过度反应假说和风险改变假说两大学派。本以上海证券交易市场A股为样本,以B/M(权益的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比)为标准划分价值股组合和成长股组合;实证结果发现价值股组合的收益明显优于成长股组合,而且两种组合的收益各自都呈现出反向修正的模式,符合过度反应假说;同时本采用资产资本定价模型来检验两种组合,实证结果不支持风险改变假说。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上市公司的连续并购行为出发对DHS市场反应模型加以修正,并以2000—2009年我国所发生的并购事件为样本对理论模型进行检验,从而实证研究了中国资本市场对于上市公司连续并购行为的短期反应。  相似文献   

11.
金雪军  徐宏伟 《技术经济》2006,25(12):115-121128
采用1998年-2004年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试图从行为金融的角度出发,立足于反应偏差的研究,对股票股利的股价效应厦反应偏差演变进行研究,包含即对股票股利公告后股价在二级市场的反应以厦从纵向的角度来看,分析反应偏差程度的演变规律。研究发现:对于股票股利公告在公告的当天对股票价格产生显著的正超额收益率,并且对于股票股利公告普遍存在反应偏差,反应偏差度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中国A股市场为例,系统剖析了过度反应效应在中国A股市场的存在形式,并通过不同模型指出反向收益的主要影响因子是风险调整后收益率和市场风险溢价,且规模效应的影响不显著.2003-2013年中国A股市场的描述性统计和t检验结果表明,在赢家和输家投资组合中,过度反应效应不是一直显著存在的;在逆向策略投资组合中,过度反应效应一直显著存在.在使用四因子模型分析反向收益时发现,其解释效果并没有比三因子模型显著加强.  相似文献   

13.
企业可持续增长作为一种超越增长不足或增长过度的理想增长状态,成为当代企业的追求目标。可持续增长率是由企业当前的经营效率、资本结构和盈余分配政策决定的内在增长能力。相对于利润指标,可持续增长率对企业盈余持续性的研究和预测更有说服力和解释能力,但中国对二者实证研究不多。本文选取2008-2012年在上交所上市的A股企业33家,调整了盈余反应系数基本模型,加入相关变量,并加以分析,研究发现上市公司保持可持续增长提高了企业的盈余质量。  相似文献   

14.
集群创新系统入群企业行为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的入群行为取决于企业加入集群后所获得创新优势的大小。在分析企业入群动力机制基础上,基于CAS理论的思想研究了企业在集群创新效应的激励下加入集群的行为,建立了一个入群企业的刺激——反应行为系统模型。从理论上解释了企业进行集群式创新的入群机理和行为模式,同时为入群企业在实践中如何选择优势集群提供了决策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个体证券投资者交易行为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83,自引:1,他引:83  
对证券投资者的投资行为进行研究 ,是探究证券市场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运用行为金融学理论 ,根据某证券营业部 7894位个体投资者在 1 998年 7月至2 0 0 1年 1 1月期间的交易数据 ,分别对我国个体投资者的“政策依赖性心理”、“过度自信心理”及投资者的“过度交易”是否损害个人财富等方面进行了实证检验 ,结果表明 ,我国的个体投资者确实存在上述认知偏差。针对这些偏差本文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介绍的认知失调理论是众多行为金融学分支里面比较重要的理论发展,许多行为金融学的观念和观点可以通过认知失调理论得到统一。我国证券市场中大量小投资者的参与是最显著的特征之一。由于认知失调理论主要应用在解释个体的行为,因此值得我国学者深入分析和应用。初步介绍了认知失调理论的基本观点,并将其应用在对一些证券市场现象,特别是小投资者投资决策行为的分析和解释上。  相似文献   

17.
任凤玲  解国政 《技术经济》2011,30(6):115-118,130
运用尖端突变模型对组织反应行为动力学进行研究,有力地解释了在组织设计和外部环境压力的共同作用下不同组织会产生相同或不同的反应行为这一组织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了可具操作性的定量化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8.
行为金融理论述评及其在中国股市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兵 《经济管理》2002,(22):86-91
行为金融学研究将心理学、尤其是行为科学的理论融入到金融学之中,为现代金融理论完善和发展提供了很好的补充。本文介绍了其研究主题:直觉驱动偏差、框架依赖和非有效市场及其理论基础。中国股票市场中存在着普遍的运用传统金融理论难以解释的现象,如过度反应、外围效应、噪音交易和羊群行为,而行为金融理论可以对此做出圆满的解释。  相似文献   

19.
赵纪省 《经济师》2007,(4):32-34
行为金融学作为一种金融理论创新目前已经成为发达国家金融理论研究前沿,对传统金融理论带来了巨大挑战。文章首先介绍了行为金融学产生形成的背景,接着阐明了其心理学基础和理论观点,然后介绍了几个行为金融学模型和行为组合理论,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从感知反应角度对企业集群创新系统结构进行探讨,阐述了集群创新系统的感知反应特征,用数学模型对集群创新系统结构的感知反应过程进行了描述。从系统可变边界视角构建了企业集群创新系统结构模型,并具体解释了各个子系统中行为主体的感知反应行为。从感知反应的角度研究整个企业集群创新系统结构是一个新的切入点,为企业集群创新系统结构的理解提供了宏观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