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5 毫秒
1.
随着“灵活用工”模式与平台经济的蓬勃发展,促使灵活就业群体呈现规模性增长,灵活就业作为吸纳就业“蓄水池”和维护稳定“减压阀”作用日益突出。而网约车司机群体在灵活就业群体中占比极高,为社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因此在新就业形态下支持与规范网约车行业是一个重大课题,而正视网约车司机群体的利益诉求则是重中之重。近几年在新冠疫情背景下网约车行业面临巨大冲击,这也使得更多的网约车司机越来越重视自身利益与劳动保障。但传统的用工模式已经不适用于此行业的发展模式,如今网约车司机群体面临劳动关系界限不清、薪酬较低、疫情期间安全保障较少以及工作压力过大的工作现状,以此通过网约车平台与政府两方面着重分析网约车司机群体当前形势下的利益诉求,并以群体自身、平台、政府为主体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价值工程》2017,(25):109-111
网约车的安全隐患及其服务不规范等问题制约着网约车的进一步发展,为了规范和促进网约车的发展,论文提出了基于NFC的网约车诚信系统,该系统可以通过NFC技术实现乘客对网约车的识别和信息查询;通过手机端的网约车诚信评价、投诉系统实现对网约车司机的评价和投诉;通过网约车监控管理中心实现对网约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许可流程和车辆准入审批流程的审查以及网约车司机犯罪、交通违规情况的管理,该系统的建立不但有利于乘客权益的保障,也有利于网约车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平台经济从2011年的萌芽状态到如今对包括正餐、蔬菜水果、鲜花蛋糕在内的几乎各个日常生活产生的全覆盖,一方面符合我们所追求的高效便捷的价值,另一方面也带动了大量的就业。以美团为例,2019年通过美团平台获得收入的骑手总数为398.7万人。然而绝大多数网约工以非正规就业的方式提供网约服务,表现在他们和网约平台之间未签订劳动合同、平台未为其未缴纳五险一金以及不能获得最低工资的保障等方面。因此在网约工劳动关系认定的问题上我们需要引入三元框架来规范网约劳动用工,从而在顺应经济发展的同时,保障网约劳动者的劳动权益。  相似文献   

4.
徐艺萄 《现代企业》2011,(11):53-54
劳动保障是针对劳动者的生存权、就业权、报酬权、保护权、参与权、教育与培训权等权益进行的保障。劳动者权益是劳动者作为人力资源所有者所享受的权益,只有在劳动者权益得到充分保护的前提下,才能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社会各种组织才能健康迅速地发展,社会经济才能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新业态是指以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新就业形态,这是互联网、大数据行业与传统行业结合发展的产物。新业态从业人员是指依附在新业态形势下就业的劳动者,伴随着平台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新业态从业人员的数量大幅增加,群体画像主要为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等。广大新业态从业人员的辛勤工作显著提高社会生活的便捷度,但新业态从业人员本身却面临着职业伤害风险高、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劳动关系界定不清等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诞生了依托互联网平台就业的从业人员。为保障新就业形态下劳动者的权益,2021年7月16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为维护新业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提供了制度支持。但要使这些制度落地,还需要明确劳动法的基本理论,在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方面达成共识,从而用这些理论指导实践,解决现实中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7.
甄彬彬 《人力资源》2024,(2):120-121
<正>劳动争议解决机制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维护劳动关系稳定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有效性进行分析,探讨其在解决劳动争议方面的作用和局限性,提出完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方法,进而提高其有效性和适应性,以更好地保障劳动者权益和促进劳动关系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8.
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是事关民生福祉的两个基本领域,劳动保障领域的法制建设直接关系到劳动者的就业权益与福利权益,以及劳动关系的规范、稳定与和谐。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实质上是劳动保障法制建设取得  相似文献   

9.
近日,湖北省劳动者权益保障促进会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促进会是由湖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等单位发起,省劳动保障监察总队、省建筑业协会等190家单位和48名个人成为首批会员。促进会的成立旨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使用人单位更好地贯彻落实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引导用人单位建立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协调的用工管理制度,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平台企业与网约工之间的关系属性,基于心理契约理论及相关研究,开发了互联网平台企业网约工心理契约的结构化问卷。以网约车司机和网约配送员为调研对象,在15个城市获取367个样本数据,采用潜在类别分析技术(LCA)对平台企业网约工心理契约的潜在类型进行细分,分析平台企业网约工的心理契约差异。结果发现,网约工心理契约分为3种类型:低期望型、高期望型和随机期望型。3种心理契约类型在文化程度、工作类型、工作平台和工作感受4个指标上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研究建议:平台企业要关注网约工的心理诉求,根据网约工的心理契约类型采取多元化雇佣模式;网约工要认识到网约工作的风险,做好经济契约和心理契约管理;政府部门要督促平台企业履行雇主责任与社会责任,保障网约工的基本劳动权益。  相似文献   

11.
<正>“因为货运司机能多跑多得,我才干这一行的。现在的问题是单价太低,而不是劳动时间太长。为了多跑两单增加收入,我们不得不主动延长劳动时间。”“谁都不想早上6点出门,风中来雨中去,晚上十一二点回家,到头来养不活自己……”随着货车司机、外卖员、快递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规模的日益扩大,其权益未得到合法保障等现象愈发受到各方关注。  相似文献   

12.
以平台经济为主流的数字化新业态正仍处于迅速发展阶段。平台经济下,劳动模式的多样化与灵活化,在稳定就业、提升劳动者收入和推动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与此同时,平台经济从业者的劳动权益保障面临极大挑战。新形势下,应从政府与第三方组织监管、社会保险、从业者维权渠道以及人力资本提升等层面,加快构建和完善从业者权益保障体系,推动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实现真正的共同富裕目标,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2022年,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人社局紧紧围绕县委“4556”发展战略,认真落实人社领域稳经济稳就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立足县域产业发展和劳动力资源优势,以打造“静宁果农”国家级劳务品牌为契机,以快递员、外卖送餐员、网约车司机、直播销售员等从业人员为重点,积极探索建立符合新就业形态领域职工特点的服务新方法和新模式,充分整合就业资源,实施全方位人社服务,赋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全省劳动保障监察监督工作坚持以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己任,以促进劳动保障各项政策法规落实为重点,不断加强监察执法力度,创新监察执法手段,完善监察执法制度,有力地推动了全省劳动保障事业的发展。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劳动保障监察工作还面临着许多挑战和矛盾:一是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维护劳动者平等就业权的任务繁重。二是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维护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的任务繁重。三是工资支付方面问题还比较突出,维护劳动者工资报酬权的任务繁重。上述这些问题的存在,迫切需要采取包括加大监察执法力度、强化基金监督在内的一…  相似文献   

15.
我国目前的劳动者权益保护依然存在问题,保障监察部门对法律的执行与维护力度不够,执法能力和水平与国家的政策精神相违背,不能适应人民群众的利益呼声。有关劳动者权益的纠纷此起彼伏,仲裁机构人员紧缺,矛盾突出,必须加大对劳动者权益的监察,完善国家法律法规,研究出有利于缓解劳动争议的机制,增强劳动者的维权意识,才能更好的保护劳动者权益。  相似文献   

16.
就业与社会保险的关系社会保险是建立在就业基础上的。要想建立社会保险关系首先就要建立劳动关系。劳动者就业后,雇主要按照社会的要求为其建立社会保险关系,以保障其在遭遇年老、工伤、失业、患病、生育等各种社会风险时的基本生活权益。社会保险是就业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7.
新《劳动合同法》对我国劳动用工制度作出了更为符合新形势的修改和完善,进一步明确了用人单位的职责和义务,使劳动者合法权益得到了有效保护,尤其是确保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权益,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但是也应注意到其负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一、我国劳动者权益受损现状 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劳动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劳动者权益受损现象非常突出。目前,我国各类劳动争议的数量急剧增加.并日趋复杂化.危及到劳动者的人身财产安全乃至社会的稳定。仅2005年,全围各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立案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就有23万余件,涉及劳动者84万多人,呈逐年增长态势。企业职工权益受损的主要表现为:劳动关系难规范.用人单位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未能得到有效落实。特别是个体、私营企业,其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不到40%,即使签订劳动合同的也很不规范;超时劳动成为普遍现象;劳动安全缺乏保障,有的民营企业工作环境恶劣,工伤事故频繁发生;侵犯职工经济权益问题严重,表现为分配不公,  相似文献   

19.
侯志杰  赵青云  李勇 《活力》2023,(4):112-114
当今平台经济蓬勃发展,平台新型用工方式悄然兴起,其吸收了大量就业人员,对于实现充分就业、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这种新型就业模式的灵活性和弱从属性等特点,以传统认定标准难以简单纳入劳动法调整范围,相关劳动者权益保障难题愈加凸显。对于突破平台劳动者权益保护困境的路径选择,劳动法学界产生了热烈讨论。本文基于湖北某地平台用工的三个主要特点及其劳动权益保障面临的难题,结合当前学界主要观点,提出调整劳动关系认定标准、加快建立行业工会和集体协商机制、调整社会保障机制和强化政府责任等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国就业》2013,(2):4-6
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工作。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增强失业保险对促进就业的作用。健全劳动标准体系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争议调解仲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