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港口建设与腹地经济发展是相互促进的。长江口的苏南和杭嘉湖地区,经济发达,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建有商港发展对外贸易,而一江之隔的江北地区,却反差明显。因此,本文建议在苏北沿海,开发吕四港;建设洋口港;开辟长江口北支深水航道,建设港群;加速扩建南通港,用以振兴苏北经济。  相似文献   

2.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然而,宽阔的长江口将中国东部沿海一分为二,给该地区的经济更快更好地上一个新台阶带来极大的影响。浦东——崇明——南通越江工程的实施,对促进地区经济的交流与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首先,以它为骨架而构筑的“交通大走廊”将使中国东部沿海连成一体,从而增强浦东开发开放的幅射力,推  相似文献   

3.
林业企业在投资项目时,往往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了投资项目带来的外部性效益。在理解外部性涵义的基础上对木材加工这一项目的外部性进行研究,针对木材加工所产生的负外部性进行分析。从安全隐患、噪音和粉尘污染这三方面来研究木材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外部性,其中安全隐患产生的对资源和大气的影响,噪音产生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粉尘产生的对大气、人体健康及农作物等的影响。并针对出现的外部性问题提出建议,包括加强企业管理,避免杜绝安全隐患;针对行业污染特点,制定指导性技术规范;更新机械设备,加强员工自身保护工作,使外部性成本内部化,建立外部性补偿机制以及建立一套较完善的法律体系来确保综合防治的各项措施得以实施。  相似文献   

4.
基于灰色关联模型的内蒙古自治区土地整治综合效益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土地整治的重点区域,但各地级市差异明显,各类整治工程效益迥异。根据不同盟市发展与地区定位,从自治区层面综合分析不同类型土地整治综合效益,确定地区土地整治目标和重点,对部署土地整治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使用灰色关联模型,选取经济、社会和生态3方面共10个评价指标,应用层次分析法,对内蒙古自治区"十二五"期间12个盟市的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工程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价。[结果]内蒙古整理工程综合效益最显著的地区位于东部的赤峰市、通辽市、兴安盟和呼伦贝尔市4盟市,复垦工程综合效益最显著的地区位于通辽市、兴安盟和西部的巴彦淖尔市和鄂尔多斯市等传统煤矿产区,开发工程以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和通辽市综合效益最为显著。依照不同类型土地整治工程综合效益位序排列,内蒙古12个盟市可划分为4类,其中第I类为均衡发展重点整治区域,第Ⅱ类为土地整理工程效益优先区域,第Ⅲ类为土地复垦工程效益优先区域,第Ⅳ类为复合类型整治区域。与第I类区域相比,后3类区域各类工程综合效益略低,但具有明显的优势类型。[结论]作为我国土地整治的重点区域,内蒙古土地整治工作应考虑不同区域发展条件的差异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域差异,因地制宜,适度整治。  相似文献   

5.
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综合结构效益分析,对南通地区的产业结构现状进行剖析,分析影响其产业结构发展的因素,评价南通市经济产业结构优劣及潜在发展能力,据此进行产业结构的动态调整,确定南通未来一段时期内的发展方向.分析结果表明,(1)南通市现有的产业结构之间存在诸多不合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难题依然存在,产业结构与就业人口比重...  相似文献   

6.
姜志成 《水利经济》2017,35(1):17-20
针对河道整治工程影响评价的特点,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模糊综合评判法构建河道整治工程影响的评价模型,从对经济发展影响、社会发展影响、社会环境影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影响4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组合赋权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以黄河濮阳段河道整治工程为研究对象,分析计算该工程的影响程度,评价结果表明工程实施影响为Ⅱ级(较好)。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江苏省南通市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土地综合整治的方式方法,坚持"三个聚焦"(即聚焦粮食安全、聚焦富民增收、聚焦生态建设),注重管理创新,大力实施各类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为推动南通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土地资源要素支撑。聚焦粮食安全,耕地"数质"双提升充分挖潜耕地后备资源。多年来,南通大力开展土地复垦开发整理,充分挖掘耕地后备资源潜力,狠抓土地整治项目和新增耕地建设,连续20多年  相似文献   

8.
沈俊  金峰 《中国土地》2023,(8):18-20
<正>核心提示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是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试点地区之一。本文以秀洲区的相关实践为例,分析了该区在推进城乡融合过程中面临的困难,总结了其以土地综合整治促进城乡融合、推动“千万工程”建设的实施路径,以期为其他地区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9.
<正> 一项旨在重新恢复长江口地区水生生态平衡的工程,目前正在上海紧锣密鼓地实施。有关专家认为,这项工程的实施,表明在长江口地区新一轮开发热潮中,将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置于非常重要的地位。由长江口地区新一轮开发中第一项大工程的实施单位——长江口深水航道建设有限公司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等单位联合进行的“水生生态修复工程”,首期已人工放流了3080尾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接下来计划投放五至十吨的底栖生物,以逐步改善长江口水域底栖生物的  相似文献   

10.
"房中房"是擅自更改房屋结构出租的一种居住现象。"房中房"存在着强烈的负外部性影响,政府进行整治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政府的强行整治行为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房中房"问题,并且还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如住房租赁市场的"市场失灵"等。只有针对根本问题,即我国的住房租赁市场现存出租房源不足问题进行整改,才能使"房中房"现象得到彻底的解决。  相似文献   

11.
利用PSR模型对南通市生态安全空间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南通市区整体生态安全空间稳定向好,市区生态安全综合值在2014-2018年稳定上升,且上升幅度没有明显的走缓。作为一个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战略发展中的城市之一,南通未来的发展不仅要依靠经济,更要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保证南通城市生态安全空间格局处于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12.
在经济增长日益受到土地资源供给量和环境承载力的严重制约背景下,将资源、环境问题纳入综合的社会经济分析框架中,全面分析外部冲击或政策变动所造成的影响对如何科学地调控土地资源非常重要.在传统社会核算矩阵的基础上引入土地资源方面的核算账户,基于2005年相关数据构建南宁市土地-社会核算矩阵,对土地利用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分析中纳入对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刻划,从宏观角度对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影响进行分析,建立了一个具有较强通用性的分析工具,为政府部门采取有效的土地资源调控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基于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要求,从水量、水效、水质、水生态4个维度构建了江阴市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评价指标分级标准。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江阴市2011—2016年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江阴市水资源承载能力逐年增强,并从超载向临界超载转变。最后,针对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地下水埋深三大水资源承载能力限制因子,提出了江阴市水资源调控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4.
湖南“3+5”城市群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湖南省"3+5"城市群为研究对象,从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城市基础设施以及外部支撑力6个方面入手,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信息熵方法对"3+5"城市群城市综合承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3+5"城市群城市综合承载力呈现出明显的梯度差异,长沙市以综合得分1.715分居于城市群之首,益阳市为1.410分最低,且"3+5"城市群承载力总体状况不容乐观;从城市综合承载力承载力各要素来看,经济承载力是制约城市群城市综合承载力提高的首要因素;资源、环境承载力低下成为城市群共同问题;科技创新与区际交流对城市综合承载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框架,构建城市洪涝韧性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基于实数编码加速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模型(RAGA-PP)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江苏省各市洪涝韧性进行总体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13个地级市城市洪涝韧性指数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南通、镇江、徐州、泰州、扬州、连云港、淮安、盐城、宿迁;江苏省城市洪涝韧性呈现明显的两极分化趋势,苏南优于苏北;防汛物资储备调拨能力、公众灾害应急意识、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三产业占比、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排水管网长度和高等院校毕业生数等指标对城市洪涝韧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6.
徐雪红 《水利经济》2006,24(1):55-57
分析太湖流域水利管理与长江三角洲区域的特殊关系剖析当前太湖流域水利管理面临的基本问题:防洪减灾能力低,水资源调控能力低,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低,流域水利管理综合水平亟待提高,经济社会发展对流域水利管理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提出太湖流域水利管理在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中的战略定位:建立以区域发展需求为导向的流域水利管理,水利管理要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促进区域一体化进程、适应区域城市化发展、顺应区域市场化改革,继续推进流域“引江济太”水资源调度,促进流域新一轮治理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17.
采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计算1980-2002年惠州市相对水资源承载力、经济资源承载力和综合承载力及其变化过程。研究表明:与全国和广东省的区域对比,惠州市相对资源承载力都处于富余状态,而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相比则处于超载状态,除1993年外,惠州市相对水资源承载力和经济资源承载力保持了较协调的发展,水资源还有较大的承载潜力。  相似文献   

18.
建立咸阳市秦都区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咸阳秦都区被列入国土资源部第一批土地利用规划信息系统建设试点示范县(区)之机,提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建立土地利用规划信息系统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9.
伊清岭 《水利经济》2012,30(1):40-43
漳卫南运河是海河流域南部防洪骨干水系,担负着保护京津的防汛职责;而素有"神京门户"的德州市,扼据漳卫南运河四女寺枢纽及其下游的减河、岔河、南运河三条河流。采用辩证思想,论述在城市化进程中,既要利用原有河道美化城市,更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防汛思想。就漳卫南运河德州市城区段在利用河道美化城市的过程中,出现的人河争地、跨河工程、景区建设以及防汛队伍建设等方面出现的诸多问题展开分析,提出从信息工程、分洪工程、堤坝工程等工程措施和防汛队伍建设、防汛安全宣传教育等非工程措施方面寻求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0.
济南市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动力学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系统动力学原理,在全面分析济南市水资源承载力系统的基础上,建立了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了在自然延续型、经济发展型、节水型、协调发展型4种方案下济南市2001~2020年水资源承载力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协调发展型方案是提高济南市水资源承载力,保证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最可行方案,该方案下模拟的2020年济南市水资源可承载的工业总产值和城镇人口分别为4 989.21亿元和515.55万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