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7年由美国房价下跌导致的次贷危机,让美国经济遭受衰退危险,并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百年未遇的金融危机,到现在仍然没见底,给全球经济增长带来严重负面影响。基于此,本文在分析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防范金融危机风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2007年由美国房价下跌导致的次贷危机,让美国经济遭受衰退危险,并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百年未遇的金融危机,到现在仍然没见底,给全球经济增长带来严重负面影响.基于此,本文在分析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防范金融危机风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2007年下半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迄今已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在痛苦而漫长的去杠杆化的进程中,危机对全球金融领域和实体经济的影响仍将进一步加深,对我国的影响也将进一步加重。并为我国恰当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冲击、加快经济转型、促进经济金融平稳健康发展,提供政策性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李恒兴 《时代经贸》2008,6(19):85-86
2008年世界跌宕起伏,出现了许多重大事件,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面金融危机。2008年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宣告破产,标志着美国的次贷危机演变成全面的金融危机。金融危机迅速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发展中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领域。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美国、欧盟和日本三大经济体陷入衰退。  相似文献   

5.
2008年席卷全球的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带来前所未有的考验.我们不仅仅要应对因美国金融危机造成的在美国直接投资的损失,更要应对因金融危机导致美国经济衰退甚至全球经济大萧条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因此,研究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2007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进一步从金融层面传导到实体经济层面,进而演变为金融危机,危机的国际传导效应增大了全球经济的风险,国际经济形势更趋复杂。在此背景下,中国的出口贸易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通过部分统计数据分析和思考了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我国外向型中小企业,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和珠三角,曾经这些企业都是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引擎,然而随着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向全球蔓延,越来越多的影响到实体经济,从而也引发全球经济的衰退,全球国际贸易额的急剧下滑.  相似文献   

8.
爆发于美国的金融危机有愈演愈烈之势,并向全世界扩散。中国经济已经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究竟美国金融危机是通过哪些渠道影响国内经济的?本文对此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9.
2007年由美国房价下跌导致的次贷危机,使贷款人和债权人遭受巨大损失,让美国经济遭受衰退危险,在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下,已造成对全球流动性的不利影响,这给全球经济增长带来严重负面影响。本文在分析金融危机的贸易传染效应的基础上讨论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际贸易影响及我国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美国经济负增长,全球经济也陷入了深深地衰退,我国的经济发展也受到了重大影响。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对发达国家的影响更为严重,面对不断蔓延的国际金融危机,为了稳定国家金融和经济发展,保证我国经济的正常运行,有关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当前的金融体系和家经济体系进行有效改革和全面的经济刺激计划。面对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本文阐述了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并进一步分析了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从而提出降低影响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金融自由化是我国金融改革发展的主要特征。金融自由化导致金融系统趋向于脆弱,传统金融监管手段明显不足。文章在分析我国金融自由化趋势基础上,探讨金融自由化导致的金融脆弱性,提出我国金融监管改革与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2.
金融体系结构与金融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跨国实证分析,系统考察了金融体系结构和金融危机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决定因素.实证结果表明:(1)金融体系结构对金融危机的发生概率具有显著影响,"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的国家比"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的国家更容易发生金融危机;(2)金融危机期间不同国家经济受冲击的程度也与金融体系结构密切相关,在那些具有"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结构的国家,一旦发生金融危机,其GDP增长率受到的负面冲击将更大;(3)从金融体系结构的内部构成来看,金融危机的发生概率随着一国金融市场规模的增大而显著升高,同时随着一国银行业规模的增大而显著降低.上述事实倾向表明,在金融体系结构的两个主要构成部分中,银行在某种程度上扮演着金融稳定器的角色,而金融市场则内含着某些诱发不稳定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对于财政平衡及赤字,从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角度,自定义性的分析开始,作了分层次的通盘考察,涉及到赤字的口径、比重、弥补方式、财政收支安排原则等等,并展开到财政平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关系的勾画,以及财政赤字经济影响的分析,最终得出结论:财政赤字本身其实无所谓好坏,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成为一种财政政策工具,利用得当可以对经济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 目前我国的金融风险处于风险积累到风险加剧的过程中, 通过有效防范金融风险是可以避免金融危机发生的。全文对一些国家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 并提出了我国防范金融风险、避免金融危机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金融全球化是其发展的主要内容和高级阶段。金融的全球化会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更优越的金融条件,但与此同时也必然会带来金融风险的变化。金融全球化对世界经济和国别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国家金融安全的影响同样深刻,使国家金融安全问题更为突出。鉴于我国目前在金融安全领域存在的问题及国际上的经验教训,我国在制定发展战略、融入全球化浪潮时,对金融安全问题必须超前研究对策,做到趋利避害。  相似文献   

16.
金融全球化与中国金融安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小娟 《生产力研究》2002,(2):141-142,147
本文分析了金融全球化的实质影响及在当前影响我国金融安全的因素 ,并提出相关的战略措施 ,即寻求必要地合理保护、彻底改革国有商业银行、强化金融监管机制、提高金融宏观调控的有效性、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健康运行、加强国际金融协作等  相似文献   

17.
财政赤字与积极财政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赤字是宏观调控的手段,对其评价,关键是看宏观经济状况和社会总需求小于总供给,财政赤字就是好的;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就不能搞财政赤字。因此,对于积极财政政策淡出的时机及其进度,需要认真选择。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金融脆弱性进行分析,对金融体系金融脆弱性进行界定,阐述了形成金融脆弱性的原因,并通过对我国金融体系脆弱性表现分析,提出抗脆弱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论弹性监管与金融效率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蒋海 《财经研究》2001,27(9):38-42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揭示,非弹性的金融监管会造成金融效率和社会福利的损失,只有实施弹性监管才能实现金融体系的帕累托效率,增进社会福利,最后,文章提出了实施弹性金融监管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