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关于在上市公司中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已经颁布施行快三年了,钢铁板块35家上市公司也按照《指导意见》的要求,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希望籍此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公司运作,克服一股独大的弊端,增强中小投资者的信心。但是,独立董事一直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那么,是什么阻碍了独立董事制度的发展呢?  相似文献   

2.
2001年8月,证监会公布了《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填补了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制度空白,对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结构治理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相对而言,独立董事却非新生事物,但在指导意见出台以前因制度缺乏而实际无法发挥作用。应该说,指导意见仅是我国对于规范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框架文件,《公司法》还没有给独立董事以存在的空间和条件,独立董事制度的完善尚需制度本身之修改和相关配套制度的跟进。  相似文献   

3.
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运行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以来,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上市公司逐步得到推行。专业化、知识化、年轻化、多元化的独立董事队伍在强化董事会内部制衡机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各种配套制度和外部环境的不完善,建立仅3年的独立董事制度仍存在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4.
信息不对称环境下独立董事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郝洁 《经济前沿》2002,(6):62-64
中国证监会于2001年8月21日出台了《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对我国的独立董事制度做出一定的规范。其目的是提高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水平,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  相似文献   

5.
侯丽艳  许彩云  赵洋 《经济论坛》2003,(21):29-29,23
2001年8月21日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中规定“各境内上市公司应当按照本指导意见的要求修改公司章程,聘任适当人员担任独立董事”,以期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促进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发挥独立董事独立客观判断的作用,维护公司整体利益,保护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通过一年多的实践,我们看到独立董事制度的引入,对解决上市公司一股独大、权力滥用问题,对于保证董事会决策的公正、合理,对于维护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也不难发现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的适用…  相似文献   

6.
宋力  许宏梅  刘时兵 《经济论坛》2004,(21):105-106
众所周知,我国上市公司业绩增长较为缓慢,并且存在信息披露不充分甚至弄虚作假的行为,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公司的治理结构存在缺陷。为此,证监会借鉴英美等西方国家的经验,将独立董事制度引入了我国上市公司。从设立独立董事的动机考虑,其设立的行为可分成自愿设立和政策规定设立两类。2001年5月31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且于2001年8月21日颁布了《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上市公司在2002年6月30日前建立独立董事制度,至少设立两名独立董事,其中必须有一名会…  相似文献   

7.
设立健全的独立董事制度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鹿亚芹  李名威  张存彦 《经济师》2002,(10):119-119,121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缺陷 ,致使中小股东的权益受到损害。 2 0 0 1年 8月 2 1日 ,中国证监会颁布《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 ,旨在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维护中小股东的利益。独立董事制度能否真正起作用 ,关键在于独立董事制度是否健全  相似文献   

8.
浅谈我国的独立董事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 立董事制度来自于西方 ,在以英美为代表的公司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独立董事的监管与制衡机制已被西方企业确立为一个良好的法人管理模式的基本原则。据科恩 -费瑞国际公司 2 0 0 1年 5月 2 2日发表的有关研究结果 ,《财富》杂志披露的美国公司 10 0 0强中 ,董事会的平均规模为 11人 ,内部董事 2人 ,占 18 2 % ,外部董事 9人 ,占81 8% ,独立董事在公司董事会中的人数成为判断董事会独立性和公司治理机制合理性的一个重要标志。我国首次引入独立董事的概念是在 1999年 3月 ,国家经贸委、证监会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促进境外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和深化改革的意见》中要求境外上市公司设立独立董事。近年来 ,资本市场上著名的ST猴王事件、中农信倒闭、株洲有色巨亏、琼民源事件 ,以及去年轰动一时的三九医药“资金黑洞”等事件 ,都从一个侧面暴露了我国企业在法人治理结构方面存在严重的缺陷 ,特别是在董事会中缺少独立董事的制衡机制。为此 ,证监会在 2 0 0 1年 8月 16日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 ,标志着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已经步入实施阶段。该指导意见指出 :各境内上市...  相似文献   

9.
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立董事制度起源于西方。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2001年8月21日颁布的《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这标志着我国开始在上市公司中实施独立董事制度。建  相似文献   

10.
苏丽娜 《经济论坛》2004,(16):106-107
2004年3月,乐山电力的两名独立董事为了了解该公司贷款风险担保的实际情况,根据2001年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中第五条的规定“独立聘请外部审计机构和咨询机构”,聘请了某会计师事务所对其进行调查,却遭到了公司高管的重重阻挠。独立董事制度在中国正式实施已近三年,独立董事遭受了  相似文献   

11.
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已几年了。文章就在此期间这一制度对于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所起的积极作用以及所暴露出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应从五个方面加以改进以使我国的独立董事制度真正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监督制度现状及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我国上市公司被“掏空”以及造假问题的接连曝光,如何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如何完善上市公司的监督机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为了改变监事会监督不力的局面,2001年8月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布了《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以后,在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发挥监督职能的就有了监事会和独立董事。二者的职能成为我国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的核心内容。一、我国上市公司内部监督制度的现状我国上市公司的监事会是股份有限公司的必设机关,由股东代表与适当比例的公司职工代表组成。监事…  相似文献   

13.
独立董事能否成为新时代英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魏雅华 《经济管理》2001,(15):25-27
2001年5月31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申明:上市公司应当建立独立董事制度,境内外各上市公司应当在2002年6月30日前修改公司章积,聘任适当人员担任独立董事,独立董事应当独立履行职责,不受上市公司主要股东,实际控制人,或者其他与上市公司存在利害关系的单位或个人的影响,独立董事每年为上市公司工作的时间,不应少于15个工作日,董事会成员中应当有1/3以上为独立董事,其中至少应当有1名会计专业人员。  相似文献   

14.
姜瑾 《经济论坛》2003,(16):18-19
2001年8月21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标志着独立董事制度在上市公司的正式确立。那么,为什么要在现有公司内控机制———监事会制度的基础上再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分别源于两种不同公司治理模式的监控机制并存又会带来什么样的问题,这两种公司内部监控机制如何相融,这一系列的问题,国内理论界与实务界人士都十分关注,本文想就此谈一些个人的粗浅看法。一、独立董事制度引入的背景根据1994年7月1日生效的《公司法》,国内上市公司实质上采用了日本式的“二元制”治理模式,即由股东大会分别选举产生董…  相似文献   

15.
王庆军 《经济论坛》2002,(24):17-20
为了改善上市公司董事会结构和存在质量以及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减少内部人控制,强化对内部董事及经理层的约束和监督,保护中小股东及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增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上市公司的信任度,促进上市公司规范运作,中国证监会于2001年8月22日发布了《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对独立董事制度的运作提出了具体的规范与政策支持。这一规范性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正式建立,并且成为人们广泛讨论的话题和各方面关注的焦点。本文拟就我国上市公司引入…  相似文献   

16.
论董事会的独立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晓晖 《经济师》2004,(8):123-124
各国公司治理改革的重点是董事会的改革。而董事会改革的重点和目的则是加强其独立性。但独立性只是董事会有效发挥治理功能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研究表明 ,改革后的董事会是否充分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仍然是不确定的。我国的公司治理改革已进行多年 ,特别是实施《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后 ,董事会独立性提高。文章通过对 2 0 0 2年末上市公司董事会构成的研究发现 ,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的独立性与公司绩效间不存在显著关系 ,独立董事制度仍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17.
熊莉 《经济论坛》2007,(10):94-95
独立董事制度最早出现于美国《1940年投资公司法》,兴起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其初衷是为了加强董事会职能,防止内部人控制,保护股东权益不受侵害.我国在2001年8月由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标志着独立董事制度正式在中国被采用.2006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规定:"上市公司设立独立董事,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进一步明确了独立董事的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18.
独立与激励     
曹丽莉 《财富时代》2002,(11):57-59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重融资不重改制、大股东滥用上市公司资源等现象。随着猴王、济南轻骑、三九医药等大股东利用控股地位控制董事会。大高非法交易,严重损害上市公司和中小投资利益的事件不断曝光,借鉴国外公司治理的经验,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呼声越来越高。8月22日.证监会向社会公开发布了《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它的出台,标志着独立董事制度正式步入我国证券市场。  相似文献   

19.
论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缺陷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立董事制度源自于英美法系国家,其目的是通过独立董事的引入增强董事会的独立性,从而加强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监督,维护股东的利益。2001年8月,证监会发布《关于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标志着独立董事制度正式在中国上市公司推行。然而,由于中国的起步较晚以及移植的土壤问题,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的实施并没有想象中的顺利,也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文章分析了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存在的缺陷,并为完善我国独立董事制度提出了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20.
2001年8月16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基本规则是:各境内上市公司应当按照指导意见的要求修改公司章程,聘任适当人员担任独立董事,其中至少包括一名会计专业人士;在2002年6月30日以前,董事会成员中应当至少包括两名独立董事;在2003年6月30日前,上市公司董事会成员中应当至少包括1/3的独立董事。以此为标志,我国把独立董事制度正式纳入了规范化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