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京辉 《民营科技》2010,(7):105-105
青少年犯罪日益成为我国社会的突出问题,关于青少年犯罪预防理论的研究也逐渐成为法学界的研究热点。现从家庭预防、学校预防和社会预防三个方面入手,针对青少年犯罪预防的对策研究进行三位一体的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2.
<正>犯罪预防:预是事先,防是防备,预防即事先防备。综合运用社会多种力量,采取各种措施,限制、消除产生犯罪的原因、条件,以防止、控制和减少社会犯罪及重新犯罪的举措体系。犯罪预防的具体措施如下:1.法治教育:采用新闻媒体、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尽享法治教育,使大家树立遵纪守法的观念,知法守法。促使人们全面了解法律的功能和作用,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行为,树立守法观念,营造学法、懂法、用法、守法、  相似文献   

3.
我国<刑事诉讼法>及其他与打击商业贿赂犯罪相关的法律中都没有规定缺席审判制度,这不仅不利于打击已然犯罪和进行一般犯罪预防,同时也影响到在国际间开展打击商业贿赂犯罪的刑事司法合作.在<反商业贿赂法>中应增设缺席审判制度,这既是我国有效打击商业贿赂犯罪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法律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相衔接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4.
《中国企业家》2011,(22):111-111
技术 还记得斯皮尔伯格导演、汤姆·克鲁斯主演的电影《少数派报告》中的“先知”吗?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发明了能侦察人脑电波的“聪明”的“先知”,能侦察出人的犯罪企图,指导犯罪预防组织的警察逮捕在罪犯犯罪之前将其逮捕。存美国加州的海滨城市圣克鲁兹,类似的科幻场景却已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5.
毒品预防问题作为禁毒事业的三大支柱之一,是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的一个方面,亡羊补牢虽为时未晚,但未雨绸缪总是更有成效,相比于一味地强化缉毒侦查,更应该发挥毒品犯罪预防的重要作用。在大数据时代,毒品犯罪借助数字化和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变得更加隐蔽和难于抓捕,但大数据技术同样为我们的预防工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助力,因此,如何在大数据时代做好毒品犯罪预防的相关工作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当前,世界各国犯罪预防的一个明显转变就是从被动的预防犯罪到主动的预防犯罪;从法律制止到物质制止从立足于行为人预防转向被害人预防。犯罪被害人学研究表明,要真正实现减少社会的犯罪,仅仅从犯罪人和潜在犯罪人这一角度考虑是不够的。而这一理论和实践结果与当代刑事政策的理念也是相符的。当代刑事政策正是强调了预防性措施,也把市民社会融入其主体之中,这更加巩固了犯罪被害预防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辛文学  刘靖东 《活力》2004,(9):88-88
青少年是社会和每一个家庭的希望与未来,然而青少年犯罪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话题,努力研究和探讨青少年的法律素质,采取有效形式和途径,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和管理,提高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搞好犯罪预防工作,也是摆在世人面前的一项首要任务。政法机关严厉打击已犯罪者是手段,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和预防在先却是关键。加强对青少年的犯罪预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目前大学生犯罪呈上升趋势,本文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对大学生违法犯罪如何采取应对预防措施进行了分析,为有效预防大学生犯罪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论公职人员职务犯罪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动是受思想支配的,任何犯罪都在特定心理支配下进行.公职人员职务犯罪的心理,在不同的阶环境有不同的心理活动,其中社会环境和社会矛盾对公职人员职务犯罪心理的影响最为显著.犯罪预防必须犯罪心理从其表现形式上,进行对策应对,以从根本上避免犯罪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价值工程》2017,(11):183-185
本研究以当代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犯罪心理为切入点,通过查阅文献、案例分析和调查研究,梳理近年来发生的大学生犯罪事件中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应激压力、人际关系、家庭成长背景等心理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大学生犯罪的预防教育系统和预警模型。  相似文献   

11.
培养法律意识加强法制教育是减少大学生犯罪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社会中,大学生犯罪呈增长趋势,且大学生犯罪向多样化方向发展,这不能不引起重视。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与其法律意识淡薄有关。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守法心理结构,是当前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问题,法制教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2.
李秀阳 《活力》2012,(8):70-70
随着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高校作为高质量、高素质人群的“培养基地”.其对国家、社会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而其教育对象即“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在任何时候他们都受到整个社会的密切注视.包括出现在他们身上的犯罪行为。所以,充分了解和把握当今国内外大学生犯罪的现状,对研究大学生犯罪的动因。预防大学生犯罪有着相当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大学生犯罪引起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文武 《价值工程》2011,30(23):256-257
随着我国各种性质的高等教育院校如雨后春笋般新增设立,大专院校的扩招,我国大学生数量呈急剧上升。大学生总体人数的增长,也带来了犯罪大学生人数的相应增长。笔者就这一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如何预防大学生犯罪作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目前,大学生犯罪呈现出许多特点,对社会的危害较大,这就要求有关部门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本文在分析大学生犯罪特点与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预防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5.
安全问题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重要前提,"安全"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通过物质空间环境的规划设计提高城市公共空间安全是城市安全规划的重要内容,而物质空间环境是城市设计研究的重要对象,因此将"安全"引入城市设计尤为重要,进而形成"安全城市设计"的理念,对"安全城市设计"的概念进行了解析。灾害和犯罪是影响城市安全的两个重要因素,首先从土地利用、公共服务设施、交通网络、公共空间四个角度综述了城市设计与防灾减灾规划的结合,然后从犯罪空间分布、犯罪空间分布与空间环境结合、通过环境设计预防犯罪三个角度综述了城市设计与犯罪预防的结合。同时从心理安全的角度对城市设计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归纳总结了国内外安全城市设计研究的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犯罪趋势呈现上涨的局面,甚至还有很多恶性案件的发生,引起了社会的重视,文化是人类精神和物质财富的总和,人也是文化的产物,在当前多元化文化的发展下,很多大学生受到主流文化危机的影响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大学生往往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但是通过对文化的调适,也能够有效预防大学生犯罪,引导其走上积极向上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犯罪心理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学生犯罪案件中,由于,心理问题导致的犯罪越来越突出.本文拟从大学生自我意识方面的缺陷(包括自我价值感显性膨胀:自卑和自我危机感隐性滋生:调节消极情绪的自我意志薄弱:自我理想、信念、世界观的偏颇)和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的缺陷(包括交往中的认识障碍、情绪障碍、性格障碍)来探讨他们的心理问题引发犯罪的危险.  相似文献   

18.
在大学生犯罪案件中,由于心理问题导致的犯罪越来越突出。本文拟从大学生自我意识方面的缺陷(包括自我价值感显性膨胀;自卑和自我危机感隐性滋生:调节消极情绪的自我意志薄弱:自我理想、信念、世界观的偏颇)和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的缺陷(包括交往中的认识障碍、情绪障碍、性格障碍)来探讨他们的心理问题引发犯罪的危险。  相似文献   

19.
齐怡 《活力》2012,(6):44-44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女性越来越多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去。女性犯罪也随之呈现出不断上升和蔓延的趋势。女性犯罪数量激增,犯罪增长率上升幅度大,且与过去相比,女性犯罪在年龄结构、文化层次、职业类型、犯罪种类、犯罪手段、犯罪形式等方面表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由于女性犯罪带有很大的危害性,因此预防女性犯罪势在必行,构建一社会稳定、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浅析大学生犯罪心理及其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打开电脑,不论用哪个搜索浏览器,输入"大学生",得到的搜索结果居然是以负面报道居多,更为恶劣的是不时会有大学生犯罪的新闻见诸报端。"大学生"正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在大学生当中,有一小部分做出了违背道德、违法乱纪的行为,甚至是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