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郭克良 《商场现代化》2018,(21):135-13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信息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智能制造业行业迎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智造"时代下制造业的成本管理也发生了改变。本文从制造业成本管理中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逐渐消失、市场需求的逐渐多样化发展以及"中国智造"时代下对"智能工厂"的要求三个方面入手,对制造业成本管理的现状展开分析,同时对成本管理变革的有效措施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
文章采用中国制造业分行业增加值贸易数据,考察贸易开放和《劳动合同法》实施对中国制造业用工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用工短缺现象日益凸显,贸易开放所引致的激烈竞争促使中国制造业企业纷纷采取"增强劳动强度,减少劳动人数"的用工行为,而《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会显著地抑制贸易开放对劳动者权益产生的不利影响,这意味着劳动力市场监管环境的改善有助于提升中国开放型制造业的劳动者权益,进一步分行业研究发现,《劳动合同法》在中高技术制造行业的实施效果更为凸显。  相似文献   

3.
"低端锁定"是中国制造业嵌入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inas,GVCs)后面临的主要困境。近年来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与更多新兴经济体的低端嵌入,又展现出GVCs的"挤出效应"。若"挤出效应"取代"低端锁定"成为主要风险,中国制造业存在与GVCs脱钩的可能。本文基于WIOD数据和KPWW方法,选取就业和工资的角度,从高端环节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低端环节的工资成本优势分析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所在。实证结果显示:低技术劳动力仍是中国制造业的主体,中高端人才规模扩张、质量改善,"低端锁定"尚未彻底解决;低技术劳动力成本优势不再,在相应环节出现"挤出效应"。本文提出短期发挥人口红利余热,中期成为区域价值链的技术制高点,长期重视人才培养的建议,以实现由"世界工厂"向"双环流枢纽"、"夹心层中心"的分工地位调整。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19902011这22年间中国制造业的RCA指数、劳动力成本、劳动生产率及FDI的变化进行的计量结果显示,我国制造业比较优势逐年提高,劳动力成本和劳动生产率上升也很快,而吸引的FDI虽较多,但是近年来的增长率放缓。对中国劳动力成本及FDI建立了ARMA模型预测、对劳动生产率建立BP滤波分析的结果显示,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趋势将不可避免,而我国吸引的FDI将在20132011这22年间中国制造业的RCA指数、劳动力成本、劳动生产率及FDI的变化进行的计量结果显示,我国制造业比较优势逐年提高,劳动力成本和劳动生产率上升也很快,而吸引的FDI虽较多,但是近年来的增长率放缓。对中国劳动力成本及FDI建立了ARMA模型预测、对劳动生产率建立BP滤波分析的结果显示,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趋势将不可避免,而我国吸引的FDI将在20132018年逐步趋稳,增长率很低甚至出现负增长,我国劳动生产率将在长期内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然后用影响因素制造业RCA指数进行了回归分析发现,劳动力成本对我国制造业比较优势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劳动生产率和FDI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所以在劳动力成本上升趋势不可避免的情况下,不能再继续依靠招商引资的方式提高我国制造业比较优势;只有提高我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才是保持和提高我国制造业比较优势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5.
控制人口规模是解决北京"大城市病"、疏解非首都功能以及发展四个核心定位的关键环节。随着首都人口疏解进程的推进,劳动市场供求会发生变动,特别是劳动力供给数量减少、劳动力年龄结构失衡、服务业劳动力短缺等问题,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企业劳动力成本的变动。基于此,文章将重点研究人口疏解对企业以职工工资为主体的直接劳动成本、以社会保险为主体的间接劳动成本及劳动力成本变动趋势的影响,最后,总结出政府与企业应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何雨华 《新财富》2008,(4):14-15
面积逐渐扩大的“民工荒”预示着中国劳动力供给拐点或已出现,这多少让企业主对新《劳动合同法》的抱怨显得苍白。即使没有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中国制造业也同样不得不面临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趋势。依靠低廉劳动力建立的中国产品价格优势正受到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当前劳动力成本增长较快,再加上人口结构带来的老龄化问题使得有效劳动力减少,致使许多大型制造业迁往海外,劳动成本优势逐渐消失,甚至个别城市的劳动成本高于东欧国家。本文分析了新冠疫情期间国际贸易典型风险点及这些风险产生的原因,并基于后疫情时代背景,提出了企业开展对外贸易的策略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动态变化是FDI区位转移的重要影响因素.运用单位劳动力成本(ULC)来衡量一国劳动力成本竞争优势,在对比分析中国与周边国家劳动力成本动态变化趋势基础上,通过构建数理模型来分析劳动力成本变化对FDI区位转移所起的内在作用,最后运用周边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检验了制造业劳动力成本变化对FDI区位选择的影响力,以期为中国相关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基于比较优势论分析了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优势对出口商品比较优势的影响,通过数据分析了我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优势及其出口的变化,发现我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增强会促进出口增长,如今我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优势仍然存在,但有被部分发展中国家赶超之势。为了促进我国制造业出口稳定增长,必须在保持劳动报酬适度快速增长的同时,更快速地提高制造业劳动生产率。  相似文献   

10.
国际比较:我国劳动力成本究竟有多低劳动力成本的变化,取决于两个要素,一是劳动力成本的增长,二是生产率的增长。如果劳动力成本增长率超过劳动生产增长率,那么企业和国家的竞争力就会下降,相反,如果劳动力成本增长率低于劳动生产增长率,企业和国家的竞争力就会增强。  相似文献   

11.
从国际比较看我国劳动力价格水平的优势及趋势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讨论劳动力价格时,由于各个行业的工资水平差异较大,我们通过对制造业雇员工资水平的比较分析,以反映我国劳动力工资情况。选取制造业雇员工资进行比较分析的主要原因:一是制造业是相对集中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其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在反映劳动力成本中比较有代表性。二是近年来“中国制造”成为全球高度关注的现象,我国制造业低廉的劳动力价格引起了各界的讨论,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三是国际劳工组织对各国制造业工资水平进行了专门统计,有利于数据的获取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劳动价值是经济学的基础概念,虽然如何评价劳动价值和社会的劳动力成本还存在局限性,但是这不妨碍利用劳动价值和劳动力成本开展经济研究,单位劳动价值是一个衡量劳动力水平的指标,其中包含科学技术的价值,单位劳动价值不是一个定常数,是一个变数,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然而在讨论具体企业的生产能力时,与企业的单位劳动价值有关,但在讨论劳动力成本时,与该地区、国家的经济社会平均的单位劳动价值有关,以此研究单位劳动价值与企业产品的定价、劳动力成本分析的研究,给出单位劳动价值与企业产品的定价、劳动力成本的计算公式,据此探讨国家和地区的产业配置和发展道路问题。  相似文献   

13.
《品牌》2015,(6)
随着新劳动合同法和最低工资政策的出台,我国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以制造业为代表的用工成本优势已逐渐消失,企业被迫面临转型—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换。本文立足于产业转型的背景,分析制造业的人力投入和技术投入情况,结果表明:劳动力的使用在不断减少,技术的投入在不断加大,企业的产出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本文从宏观政策上为产业转型提供指引,从微观企业行为上为企业要素分配上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制造业在过去的30年里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本文浅析了虽然金融危机与国内劳动力成本攀升使中国制造业在低廉的劳动力市场逐渐丧失竞争力,但是这种不利状况推动了我国长期被拖延之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型.使大型国有企业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产品的研发,"中国制造"将继续引领国际市场优势.  相似文献   

15.
新新贸易理论认为出口企业雇佣了更高技能的劳动者。本文利用员工学历构建高技能劳动力变量,采用中国制造业微观数据研究了高技能劳动力对出口决定的影响。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对中国制造业企业而言,高技能劳动力对出口决定具有负向影响,存在"高技能劳动力悖论",而分贸易方式的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出口中加工贸易占比较高才是导致"高技能劳动力悖论"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在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绝大多数发达国家因为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涨,不得不选择抛弃传统的制造业,继而转向劳动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据统计国外已有大部分的企业成功实施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口红利逐渐枯竭和劳动力成本持续上涨,如何积极选择有偏技术并重塑发展新动能,是当今中国制造业需要直面的现实问题。本文以最低工资调整作为劳动力成本上涨的外生冲击,从理论和经验上考察其对制造业企业技术选择方向的影响。研究显示,当企业资本和劳动要素替代弹性大于1时,最低工资上升将驱使企业选择资本偏向型的技术进步,其作用机制在于,最低工资上升将改变要素间相对投入价格,企业理性地采用资本替代劳动。本文利用中国区县最低工资数据和全国工业企业调查数据(2000—2013年)验证了这一点。对不同类型、不同地区的企业,最低工资影响企业技术选择的结果存在异质性差异。此外研究发现,最低工资提高了企业的研发效率,进一步促进了企业的技术创新。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理解当前我国出现的大规模“机器换人”现象,并对如何更好地应对用工成本上涨提供一定的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中国制造业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竞争力不断提高。但劳动力优势在发展制造业中存在较大的局限性,这对于以低价格、低成本优势进入国际市场的制造业带来了很大的国际压力。因此,必须提高劳动力资源的经济效率,将我国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9.
不少学者认为,劳动力自由流动是阻碍中国传统产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区域转移的根本原因。然而,该观点是否正确,尚缺乏必要的实证检验。通过对1993—2006年中国东中西部地区27个产业的劳动力成本进行分析后发现,劳动力自由流动并未使东部地区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得以维持:一方面,东部地区制造业的劳动力绝对成本持续快速上涨,且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另一方面,东部地区大部分传统产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劳动力相对成本优势已经丧失。这表明,劳动力自由流动并非是导致东部地区传统产业外移乏力的根本原因,多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了产业区域转移的规模不足。  相似文献   

20.
在过去的三十年间,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之一.然而,近年来我国人口红利逐步减退,中国制造业面临不断增加的能源成本、劳动力成本、管理成本,导致制造业的总成本持续攀升.美国波士顿集团发布的《全球制造业经济大洗牌》报告中描述道:“中国大陆的制造业成本优势大不如前,制造业竞争力已经落后于众多东南亚国家以及南美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