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宿迁是全国唯一拥有大运河三个历史阶段不同主航道的城市,千年运河历史,给宿迁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文化遗产。目前,宿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推进宿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需要深入研究宿迁大运河文化、建设富有特色的宿迁大运河文化带、加快宿迁大运河文旅融合发展、加强宿迁大运河生态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2.
大运河是世界上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运河,是我国古代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展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勇气.2014年,中国大运河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大运河沿线乡村是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对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与乡村振兴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侯兵  金阳  胡美娟 《经济地理》2022,42(3):160-171
遗产重生是强化遗产价值认知、促进遗产保护与传承、增强和提升文化自信的重要课题,空间生产理论在审视社会空间形态与文化生产演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分析遗产重生的过程与机制提供了解读视角。大运河作为一类巨型的线性文化遗产,难以全景分析遗产格局状态和演化机制,针对其中节点开展空间生产演化研究,是揭示遗产重生过程与机制的基础性工作。以扬州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为例,运用土地利用变化指数模型和GIS技术,从空间形态层面刻画遗产重生的物理形变过程与特点,进一步通过查阅志书和访谈分析探究遗产文化生产变迁历程,从空间生产视角揭示遗产重生机制。结果表明:(1)遗产重生过程分为农居空间、工业空间以及生态文化空间三个阶段,每一阶段功能区布局和空间形态规律不一。(2)遗产空间形态的变化,反映了遗产地不同阶段文化脉络及空间生产方式与内容的差异化特征,空间嬗变具有不同属性的特征。(3)遗产空间在工业化阶段出现断层,而在生态文明建设指引下,空间生产的三元主体共同作用,推动了运河遗产重生。  相似文献   

4.
王磊  李涛  刘志林 《经济地理》2023,(2):229-237
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黄河文化和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利用和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文章基于价值—特征—保护(V-C-P)视角,以黄河流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全面认识其类别结构、空间分布、文化生态等特征,深刻阐释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新时代价值,探索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系统策略。研究发现:(1)黄河流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结构、空间分布和文化生态与人们日常生活联系程度、内容专业性程度以及传习难易程度密切相关;遗产专业技艺性越强,其传习和保存越困难,遗产数量越少,空间分布越集聚,文化生态失调越突出。(2)当前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文化生态环境压力大、时代价值阐释不充分、系统性保护工程薄弱等主要问题,亟需探讨适宜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实现的“支撑—实施—保障”系统性策略,促进遗产保护和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5.
加强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研究,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举措.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古镇是江南运河文化钟灵毓秀的"人文荟萃地",保护大运河文化和江南古镇文化的根植性与多样性,促进南浔古镇历史文化保护与现代城市功能的有机融合,对全国、全省运河古镇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具有样板效用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遗产酒店是社会文明与经济发展的产物,不仅可以拉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也能激发人们对文化遗产的创新保护意识.2020年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动乡村之美、文化之美等系列人文资源获得更高关注度,作为历史文化特殊载体,遗产酒店迸发出新的发展希望. 为实现“在保护中重生、在传承中延续”的目标,活化利用成为遗产保护的有效途径.2020年11月,中国古遗址保护协会(ICOMOS China)在北京首钢园举办第二届乡村遗产酒店大会,聚焦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活化利用路径,发布“第二届乡村遗产酒店示范项目”,探索乡村遗产的文旅振兴之路,让乡村遗产在新发展理念下焕发新生.在文化旅游业态创新视角下,凭借遗产地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独具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的特征,遗产酒店成为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有效活态保护,更有助于实现创造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的双赢.  相似文献   

7.
千年流淌的大运河,自2014年申遗成功以来,在国家、有关省市的强力推动和沿线城市的共同努力下,正在让历史与现代、文化与生态、自然与景观相得益彰的一条运河文化带,逐步从蓝图变成现实.2021年,《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十四五"实施方案》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相继出台,为"十四五"时期再出发,更高标准、更高水平、更高品位合力谱写"千年运河"现代化新篇章,提供了科学指导,奠定了良好基础. 谱写"千年运河"现代化新篇章,顶层设计、规划先行是其鲜明特征.沿线城市要有效对接国家战略,在统一规划大框架下,切实把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同本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沿线名城名镇保护修复、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运河航运转型提升统一起来,运用系统思维,整体谋划推进,真正做到发展中保护、保护中发展,坚持把绿色理念、现代技术、文化元素贯穿到大运河治理全过程、各方面,努力把千年运河打造成新时代沿线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  相似文献   

8.
刘润楠 《江南论坛》2021,(12):42-44
为促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全面阐释运河文化和生动展现美好生活, 作为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建设的重点项目,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下文简称运博)于2019年9月正式开工,2021年6月建成并对公众开放.除发挥博物馆一般功能外,运博将立足保护传承、文化教育、对外交流等特色功能, 探索新时代下的发展路径, 以高定位谋求文旅融合背景下的高质量发展;以自身功能优势引领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升级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旅游服务,提高发展贡献率.  相似文献   

9.
冷南羲 《江南论坛》2021,(10):10-12
大运河沿线遗产资源丰富,是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过程中保护的主要内容、传承的重点对象、利用的核心资源.文旅开发是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主要途径,需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如今,人们对馆藏展示、静态呈现等传统遗产保护方式愈觉乏味,对特征模糊、内容贫瘠的文旅项目望而却步.因此,本文从遗产旅游角度切入,旨在分析遗产资源与文旅开发间的内在关联,从而探询充分利用遗产资源打造精品文旅项目的路径,进而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在卡塔尔多哈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申遗成功,标志着中国大运河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江苏段运河是孕育江苏地域文化的母体,文化种类多元丰富,是大运河的重要组成内容,但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均衡,各地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现状也出现一定差异.新时期如何进行江苏段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将成为运河文化发展中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由本体转向在城市景观视野内理解建成文化遗产,不仅有益于对古人传统设计智慧和营建逻辑的发见,也契合入遗之后的遗产保护需求,特别是遗产所在城市的发展要求。以大运河上一座重建的塔的周边环境提升为切入点,探讨入遗后遗产保护与景观设计如何全面认知价值和促进城市功能提升。以大运河上的塔和塔院这类特殊的文化景观要素指出古人整体性的营建逻辑和景观被赋予的多重属性,说明整体性的视野是应对入遗后需求的有效策略。风景园林设计应回归城乡背景而非从中剥离,方可为城市作出更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大运河山东段是运河的中枢河段,其中德州、聊城 段地处黄河以北,为著名闸河,解决了运河通航的关键技术 问题,也承担漕粮仓储、盐运等重要职能。以水利景观的复 合属性为切入点,选取大运河德州、聊城段为研究区段,从 水利系统和聚落景观体系两方面探讨其主要特征。首先从运 河水系、阻滞单元、调控单元和传输单元四方面研究水利系 统构成与运行机制,梳理了以弯代闸、龙形水势的德州段与 闸河聊城段的水利景观特征;再从聚落类型、城水关系、支 撑体系、空间格局与园林景观五方面探讨水利建设影响下的 聚落景观体系特征,从而挖掘运河水利景观的组成、特征、 运行机制与风景营建智慧,为运河文脉传承、风景保护与再 创造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关 键 词:风景园林;大运  相似文献   

13.
明清济宁古城水系发达、经济繁荣,是鲁西南最重要的漕运咽喉。以重要运河城市济宁为研究对象,探讨鲁运河影响下济宁古城风景体系特征,具体包括运河水利景观风貌和古城风景体系两部分。其中,运河景观风貌包括泗水、汶水、北五湖、南四湖构成的天然河湖,以及在此基础上通过引水、分水、蓄调系统建立的运河水脊独特水利景观风貌;古城风景体系则从城址变迁、城池形态、水网体系、水利营建、功能格局和城市意象6个方面探讨因水而生、因河兴市、因市而荣的古城风貌特征,以期为济宁运河风貌保护、文化传承及城市更新与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桂林作为山水城市的典范,其独特的山水环境基底 与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塑造出宝贵的山水城市历史景观。基 于古籍文献和舆图信息分析,构建山水城市历史景观的“锚 固-层积”分析模型,从历时性和共时性角度解译唐代至今桂 林城市“锚固-层积”景观结构的时空演变过程。研究发现: 1)桂林山水城市历史景观“锚固-层积”结构经历了初生与形 成(唐至宋元)、发展与成熟(明清至民国)、更新与重塑(中华 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3个阶段;2)历经由锚固原点到多核锚 固的层积化空间形成、锚固点更新下的层积化空间扩张、多种 层积模式并存的城市景观格局重构3个层次的空间组构模式演 变过程,最终呈现多种反向覆盖层积模式并存的城市景观格 局。对于“锚固-层积”理论的实践应用拓展,旨在为山水城 市历史景观遗产的适应性保护与当代风景营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沈阳中山公园(原名千代田公园)始建于1919年,是具有近百年历史的近代城市公园。将中山公园的空间利用划分为4个历史阶段:民国时期外国殖民者尝试并营造出东西方园林要素相结合的城市公园;新中国成立初期园内增添凸显中国特色的景观元素;改革开放时期全面建设空间与主题并重的中国特色城市公园;21世纪公园建设与利用呈现多样化。另外,通过山形水系、建筑设施、园路分布、活动区域4种空间构成要素分析中山公园空间利用的变迁特征。结果表明,公园空间利用最初集中在西北和中南部,以自然山水式格局为基调,增添西方园林元素,后逐步打通了东西向核心轴线,利用频率与规模在改革开放时期达到最高水平,但目前文化主题被削弱且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略显不足。  相似文献   

16.
古塔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是重要的风 景要素。长江三峡库区的古塔蕴含着浓郁的巴渝地域特色、 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及传统生态智慧。古塔的营建体现着该 地区特殊的传统文化和人们对环境的整体思考。以长江三峡 库区重庆段古塔为研究对象,以选址特征为切入点,对其相 地策略、景观表征、环境协同等方面进行剖析,厘清长江上 游沿线风景要素“塔”的营建智慧与作用机制,以期为风景 园林遗产,特别是长江三峡的景观遗产研究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山水城市、公园城市是当前城市规划和风景园林领域的热词,在中国几千年的园林与城市发展历史上,却并不是个全新事物,山、水、城、园的融合始终是中国城市建设的基本原则和理想目标。山水城市建设是一个持续发展、没有完形的动态过程。在近现代历史上,无锡曾经在城市山水资源开发和园林建设方面,有过2次系统的创新实践,这些探索上承历史、下启当代,与今天的山水城市建设理论与实践具有很高耦合度。对此开展梳理和分析,既还原了无锡山水城市建设的历史过程和真相,也为推进当代山水城市建设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为探寻适合中国历史园林植物景观保护修复的理论 与方法,基于相关国际公约前期研究基础,结合颐和园写秋轩 案例的实地调查与史料分析,针对其植物景观空间视域和文化 意境两方面的现存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复原依据、保护策略与 思路,同时指出了历史园林中植物景观与建筑保护修复的差异 等问题;最后,总结并探讨了在中国历史文化背景下,适应时 代与自身发展的园林遗产保护思想,以期为我国其他历史园林 保护与修复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武丹  张鑫 《技术经济》2022,41(8):123-135
历史园林是一种处于自然周期中的活态型遗产,其 保护具有特殊性。在忒休斯悖论的启发下,以《佛罗伦萨宪 章》为指导,对历史园林保护方法进行梳理与思辨。历史园林 的格局是遗产整体性和真实性的基础,呈现历时特征;要素易 变且部分有生长性,是整体性的必要条件,体现了共时性的特 点,但真实性矛盾尖锐。在此基础上提出格局第一性,要素第 二性的观点,建构了一种基于“格局修复,要素更替”的理论 范式,并以绛守居园池为例,以实证类推理论进行实践检验。 通过总结历史园林的保护方法,探讨历史园林保护、修复与更 新的边界和尺度问题,为相关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茶马古道”沿线具有丰富的生物和文化多样性,集文化与生态保护价值于一体。然而快速的城市化破坏了“茶马古道”沿线的生态环境,加剧了文化的流失,威胁到遗产本体保护。基于系统保护规划的方法,运用Marxan模型进行迭代运算,以普洱“茶马古道”为例,通过对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不可替代性的叠加,识别出普洱“茶马古道”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以此为基础构建普洱“茶马古道”生物文化多样性保护格局,包括15个面状保护节点区域,并构建从种植区到生产区和销售区的连接廊道与保护节点。为文化遗产廊道的保护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其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