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马克思通过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劳动创造财富学说和社会现实的进一步思考,发现了劳动和人之间的关系。人是一种对象性的类存在物,他通过自己创造的对象来证实自身的生命本质和自身的存在,并通过不断的创造来丰富自己的类本质。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认为人是对象性的类的存在,并通过劳动所创造的对象来确证和感受自身的存在和价值,但是马克思所看到的却是一个与他的看法非常矛盾的社会.马克思从对现实的人的生活状况的关注出发,对前人使用过的“异化”概念进行了改造使用,提出了“异化劳动”的概念,并认为异化劳动就是资本主义社会整个矛盾的社会现实的根源.  相似文献   

3.
唯物史观是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指导马克思主义在分析社会、国家与个人”_请关系上认为.社会是人的社会,历史是人的历史,社会历史的一切活动都是由人来承担的,活动的人和人的活动,构成全部社会历史,社会正是通过人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而存在和发展,人也正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确证了自己在社会中的主体地位。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正是人民群众,创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推动着社会制度的变革,因此,人民是社会和国家的主体,辩证唯物左义的历史观认为,人民是历史的主人,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发展的原…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揭示了人的对象性活动的本质,阐明了人的历史性存在及现实世界在人的对象性活动中的生成性。深入挖掘马克思哲学的生态意蕴不仅催生了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建构,而且实际引导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对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充分把握的基础上,我们党确立了绿色发展的理念,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在发展理念上的新的突破和新的高度。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5.
侯凯中 《魅力中国》2010,(3):343-344
自由是人的内在本质的具体体现,人类历史就是人实现自身自由而全面发展历史。而在实践活动的层面上解决人类社会所面临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更需要我们在哲学思想上的探索和创新。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内涵的阐述,力图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一个全新的理论质点和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6.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有关人的本质思想的论述,并不是给“人的本质”下定义,而主要是为揭示人的本质提供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理论视角。就人的本质理论而言,与以前的旧哲学相比,马克思理论实现了三大转变:从“对象性存在物”的视角向“对象性活动”视角的转变;从“静态的感性直观”视角向“动态的历史发展”视角转变;从“既成论”视角向“发生论”视角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桂姗 《魅力中国》2014,(7):260-260
一、人的需要是人的本质 “人的需要”这个词,马克思在《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中经常提起。马克思认为人的需要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作为人,他们“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一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  相似文献   

8.
历史作为一门人文类学科,通过再现历史、分析历史,体现了对人类社会的终极关怀。虽然历史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但它对当代大学生家国认同感、健全人格、开阔视野和时代创新力培养的作用是不可取代的;同时历史教育也以其自身无可比拟的优势渗透在高校思政教育的各个方面,发挥着其强大的育人功能;更挖掘自身内涵与先进文化创造的交互作用,以创新、延伸的姿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新的开始,新的思考 新的开始,比如新手、新岗位是我们改变生活、制定新目标的好时机。在新年到来之际,我们应该重新思考一些问题,让自己重新生活在希望之中,并使我们的人生变得更加精彩。 1.重新认识自己 通过进一步认识自我来开始新的一年,重新思考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以及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力求发掘自身的潜力,并通过发挥潜力得到对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山海经》中古人对山神祭祀祭品分类,阐释了肉类、玉石类、谷物类、杂类等祭品和祭祀方法,进而探讨《山海经》所反映的时代,人们思维方式上的特征以及人们的信仰观念.首先,体现出当时人们推己及神的思维方式.“祭祀活动从本质上说,就是古人把人与人之间的求索酬报关系,推广到人与神之间而产生的活动”;其次,在祭祀方法方面,体现出人们对于血的崇拜.血是生命的象征,对血的崇拜体现了人们对于生命永恒的追求.  相似文献   

11.
Abstract

The author of this slim, essay-like book—now translated into Swedish1—s-is a leading economic theoretician, noted for his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Keynesian theory and to the theory of the short-run dynamics of the trade cycle, as well as to modem theory of macro-economic growth. He is, however, known to a generation of modern economists above all as a ‘market’ theorist within the Walrasian tradition. In the present book he abandons his role as a strict market theorist, concerned with such things as the ‘existence’ and ‘stability’ of market equilibria, and attempts to explain the historical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arket system or economy as an institution or set of institutions. He disarmingly forfeits any claims to expertise on this topic, and I think wisely so; but he is far from being altogether a layman or a newcomer to economic history. He professes an early love of the subject, and although it was a romance that never resulted in marriage, he has, through constant association with leading British economic historians and through his own writings in the history of economic thought, preserved and developed some of the faculties of a historian. Yet, this book-as its title indicates-is essentially theoretical. Hicks develops a set of interpretative hypotheses mainly by a priori reasoning. The empirical references must be looked upon more as illustrations of his theses than as evidence in support of their empirical validity.  相似文献   

12.
管青青 《魅力中国》2010,(3):288-289
沈从文的湘西世界的建构,有他内在的乡村经历,但不可忽略的是他从边地踏上都会后,在都市大社会里生存所面临的种种外部环境。从沈从文的湘西世界里,可以明显的看出呈现在其中的田园牧歌图景的存在;尽管这种牧歌情调式的梦幻化的湘西世界使人如痴如醉,但深入研究其作品,还可以挖掘出湘西世界的非抒情、非梦幻的一面。同时,沈从文的湘西世界也是随着作者对社会新的体验与认识而有所调整和强化的。  相似文献   

13.
芥川龙之介的成名作《罗生门》描述了一个走投无路的仆人在罗生门下,面对生死抉择时善、恶转变的心理过程。从而展示了恶的无可回避,善恶之念转换的轻而易举,并且通过这种心理变化,展现出人性的多变,进而引起我们对人性的思考。作品强烈地控诉了当时的黑暗社会和残酷现实,由此我们可以窥视到芥川对现实的希望和不安的矛盾心理。  相似文献   

14.
陶一鸣  张昊 《特区经济》2006,213(10):184-185
新加坡交易所在上市规则中确定了及时披露重要信息的目的,是为了保持市场公平高效运作。上市规则中持续性信息披露的一般准则包括:重要性(实质性)信息准则、平等披露准则、法定披露渠道准则和鼓励自愿披露准则。  相似文献   

15.
Indonesia’s president, Joko Widodo (Jokowi), made a remarkable political recovery in 2016. During his first year in office, Jokowi had been overwhelmed by a combative and divided parliament, disunity in cabinet, tensions with his own party, and declining approval ratings. In 2016, however, Jokowi expanded his ruling coalition and consolidated his power, and his approval rating rose to almost 70%. By mid-2016, the president had achieved stable government for the first time since winning office. Political stability gave us greater clarity on Jokowi’s agenda and the kind of Indonesia he wants to shape. I suggest that in 2016 a Jokowi-styled new developmentalism began to emerge. Jokowi’s administration focused narrowly on infrastructure and deregulation; other problems of government were subordinated to these developmentalist goals. There are uncanny echoes of the past in the new developmentalism, and its conservative and nationalist features reflect political trends that pre-date Jokowi’s presidency. Indeed, Jokowi’s developmental strategy is neither unique nor coherent; his decision-making is defined by ad hocery. Instead, I argue, deeper structural features of Indonesia’s socio-political landscape are making their mark on the president and returning Indonesia to its developmentalist moorings.  相似文献   

16.
傅光成   《华东经济管理》2006,20(11):92-93
当一个正在建立竞争优势的小企业试图避免与行业巨大直接竞争时,就要选择并建立自己的市场,应要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结合自身实力,寻找到独特而又适宜的经营领域.因此,小企业只要能够按照细分后的子市场的需求特征和消费个性,把企业定位在消费者心目中所期望的位置上,就能够在竞争中发挥"小而特"、"小而专"、"小而精"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7.
王鸣 《理论观察》2005,(3):45-46
社会救助是公民因各种原因导致难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时,由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程序给予物质救济和服务,以使其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的制度。社会救助的对象是贫困者。在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着社会弱者阶层或群体。在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一个以低收入者和失业者为主的社会弱者群体。脆弱者群体的存在,是一种普遍现象。而社会弱者与贫困者有相互包容的方面,但也具有一定的可比性,两者有联系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8.
宗严 《走向世界》2011,(10):27-29
从被尊为“至圣先师”,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被打倒,再到今天塑像立在国家博物馆大门前,孔子的形象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无论是圣化还是丑化,不同的身份代表着不同人的利益需求。今天,在中华民族反省自身文化,寻求振兴发展之路的时刻,我们需要了解一个真实的孔子。  相似文献   

19.
易永锡 《特区经济》2008,(4):230-231
什么样的市场结构最能激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在理论界尚未取得共识。因为每个产业部门各有其自身的特性,市场结构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问题也应当就不同产业进行具体分析。根据市场结构对技术创新影响的有关理论、结合可竞争市场理论的分析发现,具有垄断地位的大企业的存在,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有促进作用,努力培养具有一定垄断地位的大企业是中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20.
张丽妮 《魅力中国》2009,(16):110-111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与一般意义上的就业指导相比较,又有着其自身的特殊性。因为高校毕业生作为学有专长的人,是高素质的劳动力,在某种程度上。属于稀缺资源。如何使其学以致用、人尽其才,使高校学生不仅有业,而且能敬业、乐业、创业,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