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加入WTO进程的加快和国内保险业竞争加剧,保险服务需求增加,被保险人对保险公司的服务项目要求越来越多;保险企业为适应变化的市场,加强对市场决策、市场战略以及市场信息反馈和客户关系的管理的内在需求愈来愈强烈;也出于保险公司人工及管理成本的增加,  相似文献   

2.
保险营销是保险公司通过各种方法来推广保险理念,带动产品销售,从而提高本企业在保险市场的占有率,增强竞争力的一种策略行为。由于目前市场上各保险公司提供的商品大同小异,因此营销就成为争取客户投保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保险业忧思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知是保险业真的利大诱人,还是市场前景无限,抑或是切实担心外资来抢一杯羹,总之,近年来保险业的的确确是最火的一个行业了,用炙手可热、如日中天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当外资保险全面抢滩国内市场还只是山雨欲来的时候,国内保险市场已经风生水起,如火如荼了.然而冷眼观保险,你就不难发现,国内保险面对外资保险公司攻城略地的压力,呈现一种浮躁.一些原来的区域性保险公司在保监会松绑后,不计成本地跑马圈地,呈现出一派大干快上热火朝天的局面.高投入虽然暂时拉动了保险业的高增长,然而这种不惜血本的盲目扩张给其后续发展带来了不可忽视的隐忧.国有保险企业改革步履蹒跚,"职工能进不能出,干部能上不能下"的固疾一时难以根治.国有保险公司背负着沉重的历史包袱如果真的与人强马壮的外资保险公司同台竞技,实在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4.
谢国  马兰 《浙江金融》2006,(4):53-54
保险险种是保险公司的商品.亦即针对社会满足保险客户危险转嫁需求的危险保障项目.如家庭财产保险、企业财产保险、人寿保险、汽车保险等。对险种的开发是实现保险公司经营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保险公司开展其他业务的起点.保险公司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巾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开发出多样化的险种,以最大限度的满足保险客户的需求。然而.就我国目前的保险市场而言,虽然保险产品的数量已经有千余种.但是真正为百姓普遍欢迎且为保险公司产生效益的只有十余种,保险产品大都缺乏个性和针对性.与发达国家欣欣向荣的保险市场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保险公司创新能力不足日益凸显.已成为当前制约保险业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国内保险市场不断开放、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新形势下,大力加强保险文化建设,重塑保险保障功能的正面形象,充分发挥保险文化对保险公司的作用,对建设我国保险文化新格局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论文简要回顾了中国保险业发展历程,剖析了我国保险业的现状,分析了在新"国十条"的政策红利下,政府、监管机构、保险企业三方在重塑保险文化上的职责和着力点,协力打造"诚实守信、风险共担、服务社会、合规发展"的保险文化新格局。  相似文献   

6.
1979年底,上海恢复国内保险业务,迄今已经走过了25个年头。在这25年间,上海保险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全市仅有一家保险公司,直到市保险学会成立十周年之际,上海保险市场也仅有四家机构。1998年11月,中国保监会成立,我国保险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保险市场机构主体不断增加,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保险功能不断显现。  相似文献   

7.
78亿元保单难住保险公司。“只要有风险,就可以保险”。这是一句在保险行业流传已久的行话,然而不久前,一个价值78亿元的巨额险单却让国内的保险公司束手无策。有关天价保单难住保险业的话题在保险界闹得沸沸扬扬。  相似文献   

8.
李凌 《上海保险》2003,(2):20-20,25
今年10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保险法》的决定,新保险法自2003年1月1日起施行。连日来我们已通过各种媒体看到了新的《保险法》在履行入世承诺、加强对被保险人利益的保护、强化保险监管、支持保险业的改革和发展、与国际接轨等方面的诸多可喜修订。比如,规定由保险公司自行制定条款和费率报监管机构审批或备案,改变了原先的颇有传统计划经济色彩的做法,把定价权交给了企业,交给了市场;增加了财产保险公司经营部分人身险业务的规定,令中国保险业与国际接轨迈出了一大步;规定保险人应当承担某些超越代理权限行为的保险责任,充分保护了消费者权益;等等。  相似文献   

9.
已在2007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保险会计新准则规范了保险公司经营行为,为国内保险业与国际保险业趋同创造了条件。但是新准则还有待改进,为此本文探讨了新准则尚存的缺陷,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0.
陆珉 《中国金融》2006,(17):27-27
《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国十条”)制定了今后保险行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并围绕这一目标制定了一系列方向性任务。“国十条”显示了中国政府致力于发展保险行业的政策动向,同时也给保险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作为保险市场体系的重要环节,保险中介市场也迎来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保险中介机构的职能是充当保险公司和消费者之间的“润滑剂”,一方面,保险中介机构是保险公司重要的信息渠道,另一方面,消费者可以通过保险中介机构了解更多的保险公司的产品。在成熟的保险中介市场,保险中介机构通过其服务能够在保险公司和消费者之间形成有效的信息传递机制,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保险市场不对称信息引发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正如“国十条”所倡导的,推进自主创新,提升服务水平,应当发挥保险中介机构在承保理赔、风险管理和产品开发方面的积极作用,从而提供更加专业和便捷的保险服务。笔者认为,提高综合服务水平是保险中介机构未来的发展方向,建立“需求导向”的服务体系是保险中介机构提高服务水平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夏翔 《上海保险》1997,(12):44-47
一、全球保险创新的形势及对我国的影响 1.保险业内部日益激烈的竞争。二战以后,西方国家保险业发展异常迅速,全世界保费收入1950年为210亿美元,1987年猛增到10701亿元,1990年以后保费增长幅度有所放慢,保险市场需求相对饱和,保险商品供给过剩,这促使西方保险公司一方面将眼光投放海外,另一方面又积极开辟保险创新业务;而我国自1979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已形成以中保集团为主体多家保险公司并存的市场格局。  相似文献   

12.
徐伟刚 《海南金融》2003,(10):53-54
我国加入WTO后,保险业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以市场取向为中心加快我国保险亚的发展,是当前保险公司要面对的头等大事。章从五个方面来阐述如何加强对保险业的监管。  相似文献   

13.
我国保险企业操作风险特点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险管理是保险企业实现集约化经营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保险企业的风险主要是保险业务风险、投资风险和操作风险。操作风险的定义方法较多,新巴塞尔协议把操作风险定义为由于不足的或错误的流程、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导致损失的风险。定义包括法律风险,不包括战略风险和名誉风险。这一定义在国际金融界得到了普遍认可。国际上许多保险企业也采用了这一定义。近年来操作风险管理得到了国际金融界的普遍重视,先进的国际保险公司已经把操作风险管理列为风险管理的内容之一。我国保险企业虽然也意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但对操作风险仍不熟悉。随着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国际保险企业与中国保险企业在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将日益激励,为了缩小与国际保险企业操作风险管理技术的差距,更加从容的应对挑战,我国保险企业应该开始进行适合自身特点的操作风险管理研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14.
朱正 《财政监督》2003,(12):44-45
一、确立现代保险监管目标与理念加快建立保险事后监管机制,必须顺应国际保险监管理论和实践发展变化的新趋势,确立现代保险监管目标和理念。在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全球保险业的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各国保险市场的关联性不断增强,保险业的国际依存度不断提高,一国保险市场日益成为全球保险市场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保险业的这种国际化趋势,使得一国保险市场的发展非常容易受到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冲击。我国保险监管必须适应国际保险监管发展新趋势,从我国保险业发展实际和监管现状出发,围绕有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保险体制的逐渐转轨,我国保险产业的垄断竞争结构也日渐形成。由于多元化的经营格局促进了保险公司之间的有效竞争,使得一些低效率的保险公司将遭遇淘汰出局的命运。鉴于保险公司退出市场的社会成本过高,其经营也涉及到多方面的利益,如果简单允许其破产,必然影响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和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因此,保险业建立相应的稳定机制至关重要。2005年1月1日,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入世后我国保险业市场准入限制的逐步放开,中资保险公司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中资保险与外资保险之间最大的差距在于服务水平,而这恰恰是保险企业能否在市场中立足乃至发展的关键因素。为缩短我国保险业与国外同行的差距,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中资保险公司目前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尽快改变滞后的服务管理理念,提高其服务及营销管理水平。本文拟在借鉴西方服务管理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以寿险实证分析为基础研究我国保险业的顾客满意度,以期为改善我国保险业服务水平提出建议,从而增强国内保险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保险创新是我国经济社会与保险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提高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竞争力,离不开保险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而保险创新又是保险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中国保险创新也面临着不少风险和挑战。我们可以从理论、观念、保险品种、营销方式、技术、政策体制上多方位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18.
作为保险业分散风险、提高承保能力而在资本市场推出的创新工具,保险证券化通过建立保险支持证券,使资本市场的资金顺利地进入保险市场,从而更好地帮助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转移承保风险,并且同时可以满足资本市场上广大投资者强烈的投资愿望.从保险业的内在动力以及开展的现实必要这两方面看,它在我国的保险业中也应该得到相应的发展.由于我国目前的金融、经济、法律等环境还不够完善,现阶段应从保险资产证券化开始.  相似文献   

19.
最近几年.国际保险业兼并浪潮对我国保险业产生重要影响,随着我国保险市场的完善,以及国内保险公司上市步伐的加快,这种表现形式为兼并收购的产权交易方式成为未来国内保险业资本竞争的主要形式。本文试从产权交易对保险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角度分析这种兼并收购对我国保险业的影响.也指出了产权交易对保险公司、监管者、政府的具体要求。[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冯冬 《重庆金融》2001,(8):38-41
关于保险经济和发展对一国国内均衡的实现所起的作用,已有不少理论来加以解释:如,保险的经济补偿机制减少企业商品生产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企业能够将所有的资金投入生产而不必自留一部分以防风险,这部分转化的资金被用于生产更多的产品,从而扩大了整个经济的总量,但是很少有理论关注这样一个事实:保险经济的发展对于实现一国的外部均衡即平衡国际收支,也有着重大影响。当今保险业总的趋势是国际间的融合与对外开放,1997年世贸组织第二轮金融服务谈判达成协议,其成果包括:美国和欧盟除了非常有限的一些限制外,将全面开放银行业,保险业和证券市场,日本将与美国在双边谈判中达成的开放保险市场的时间表纳入多边承诺的范围,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和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都均已承诺开放其所有的保险领域。据估计中国将在近期内加入WTO,根据协议中国将在入世后5年内全面开放保险市场,许多大的外资保险公司将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开展各类保险业务,而这将伴随着巨额的国际资本流动,会对中国的国际收支平衡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研究保险经济的发展对一国国际收支的作用就很有必要。本文将从保险经济发展的三个方面:承保能力的提高,再保险市场的发育以及保险资金的投资来论其对一国国际收支的作用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