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诸城市的企业改革与强化管理工作有不少实践经验,对于提高认识,增强紧迫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于各自把企业改革与强化管理更好的结合起来,并逐步引向深入大有好处。现借此机会,谈一点对“改管结合”的看法,如有不当之处,清指正。一、提高认识,摆正企业改革与强化管理的关系国务院领导同志曾经指出,“企业管理是改革的一部分”。因为改革包涵着管理的内容,改革是前提,没有改革管理缺乏明确方向,从这个意义讲,管理是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当然,管理也是改革的基础和保障。然而改革与管理也有它们各自的侧重点,改革主要在于调…  相似文献   

2.
民办高等院校的内涵式发展呼吁课程改革,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的改变、教师的适应性是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推行课程改革中,应重视教师的文化适应性,重视教师课程改革的意义构建;此外,在改革过程中,还应警惕一些利益小团体的出现,避免挫伤课程改革的积极性,重视学校文化的营造和构建。  相似文献   

3.
机械工业改革的回顾与展望机械部政策法规体改司司长邢玉久一、机械工业的改革,加快了步伐,加大了力度第一、根据去年初机械工业厅局长会议精神,各地结合实际情况,加快了改革的步伐,加大了改革的力度,使改革不断深化。陕西省机械局提出企业改革的思路是,重点抓好“...  相似文献   

4.
最近,徐绍史部长在成都统筹城乡土地制度改革研讨会上指出:我们面临的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涉及面广、关联性强,必须在关系全局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重大进展。改革的任务相当艰巨,改革的征途并不平坦,改革的目标也不会一蹴而就,改革中还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共同探索、共同求证。推进统筹城乡土地制度管理改革,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探索创新,突破改革重点,把握关键环节,注重依法规范,尊重农民意愿。  相似文献   

5.
李祥云 《北京财会》2003,(12):26-28
从2002年底到2003年初,北京市财政局机关服务中心作为试点单位进行了人事制度改革,并通过人事制度的改革,在一年的时问中着手进行了一系列后勤服务管理改革。通过初步的改革,可以看到,我国政府机关后勤改革的必要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6.
从诸城股份合作制改革起,山东的中小企业就抓住了产权制度改革这一核心,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而国有大企业改革过去则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产权改革的内容不突出,改革的效果不明显,在省属企业中,无论是大中型企业还是中小企业改革的进程都落后于市和县属企业,改革还没有真正破题。  相似文献   

7.
试论我国的会计改革目标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试论我国的会计改革目标○西南财经大学王治安向显湖会计改革目标是会计改革理论体系的最高层次,也是会计改革实践的行为指南。正确地确立会计改革目标,对于提高会计改革效率,加快会计改革进程具有重要意义。会计改革目标按层次可划分为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方面,两...  相似文献   

8.
十八届三中全会释放出强烈的改革信号,其中,集体土地流转和金融改革是两项重要内容。从改革大势看,刑法上的非法集资罪名应该改革,否则,将会影响金融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9.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攻坚战已持续了多年,然而,时至今日,国有企业改革的前途和命运仍是大家十分关注的社会问题。究竟是什么原因阻碍着国有企业改革的顺利推进?反思这么多年的改革历程,现实的困境似乎在告诉我们,我们的改革应当跳出原有的在国有企业内部做文章的狭窄的改革思路,改从国有企业外部去审视改革的前程、寻求改革的动力。  相似文献   

10.
不改革等死乱改革找死晚清的50年,可总结为“不改革等死、乱改革找死”。不改革等死,其实就是改革的动力所在。发端于1861年的第一轮改革,国家面临着内忧外患,西方媒体和外交机构都在思考着中国崩溃后怎么办的问题。在那样的历史关头,中国体制内外的精英分子们开始了改革。乱改革找死,则是改革对“技术”的要求颇高,不能急躁,不能跃进,不能盲动,否则就拔苗助长、欲速而不达。甲午战争之后的改革,就走上了大跃进的道路,总想找捷径、搭快车,从西方和日本引进一个“主义”,一揽子解决所有的问题,而放弃了在更为根本、更为琐碎、也更需要耐心的“技术”层面上的艰巨努力。  相似文献   

11.
文章根据教学考试改革过程,结合了教法改革、教材改革和考试方式改革,是一套综合性质的教学过程,三项改革缺一不可,相互结合,又各自独立;考核结果客观实用。  相似文献   

12.
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会计工作必须进行相应改革。实行会计改革,首先要明确改革的指导思想,会计改革不是孤立进行的,它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组成部分,必须与之配套进行,当然经济体制改革与会计改革总的指导思想应该是共同的,但会计改革还有自己的特点。会计...  相似文献   

13.
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们一直把国有企业制度的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付出巨大的努力,进行着艰难的探索。虽然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其他方面的改革相比,国有企业制度方面的改革始终没有实现应有的突破,反而成为传统国有经济体制遗留的最难以克服的改革障碍。随着体制外非国有经济的蓬勃发展,传统国有经济体制问题已变得更加突出,改革要求更加迫切。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传统国有经济体制及国有企业制度的改革离开了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离开了资本出资人制度的确立完善…  相似文献   

14.
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35年来先后召开了八次全体会议,每一次三中全会都是一座改革的历史航标,创造性地提出的大方向大原则,都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国资管理改革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催生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指引着改革的方向。回顾历届三中全会与国企国资改革的发展历程,探索中国今后国企国资改革的发展趋势,对于全面深化国有企业国资管理改革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许小年 《新电子》2013,(19):18-18
“商鞅和邓小平的成功在于鼓励了社会的创造,鼓励了社会价值的增加,各个阶层都可以获利。” 失败的改革有相似点,成功的改革也有相似点,中国的历史上经历过多次的。改革,包括在今天被视为失败改革案例的有西汉末年王莽的改革、王安石的改革、清末光绪帝的改革。成功的改革说起来是历史的调整,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经济改革已经进^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阶段,分税制是经济改革中需要重点突破的关键环节之一。以分税制改革为核心,将进一步伲进税制及税收管理体制的改革,促进政府职能的转换和政府机构的改革,促进财政预算管理体制的改革,促进企业改革的深化,将进一步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越是发展市场经济,越要加强宏观调控,这已为众多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所证实,在市场经济条  相似文献   

17.
必须用刚性措施控制弹性支出陈淑贤,秦凤翔推进行政财务管理改革、压缩行政经费支出,说到底是个机构改革精简和职能转换的问题。机构改革到位率高,行政财务管理改革的步伐就会加大,反之就会缩小甚至停滞或倒退。当然,这绝不是说行政财务管理改革只有等待机构改革,舍...  相似文献   

18.
我国县级中小企业改革目前已取得了显著成绩,突出表现在实现了以下五个转变:在改革的观念上,由“要我改”转变为“我要改”;在改革的领域上,由工业企业小改小革转变为商业、粮食、供销等全方位全领域的改革;在改革的层级上,由租赁经营等过渡式的改革模式转变为明晰产权的深层次改革;在改革进程上,由过去瞻前顾后、步履维艰转变为退而有序、循序渐进式的改革;在改革的效果上,国有、集体中小企业近半数以上实现转制,走上了民有民营之路。但是,毋庸讳言,中小企业改革中当前仍存在一些障碍民营化的因素,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  相似文献   

19.
按照中央的统一要求,1994年1月1日同时出台税制改革,分税制改革和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改革三项重大改革。对这三项改革,各地必须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20.
稳定的环境是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前提。随着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化,社会改革步伐的加快,影响稳定的旧的问题仍然存在,新的矛盾和问题也在不断产生,稳定工作的态势仍然十分严峻。所以,国有企业必须一手抓改革,一手抓稳定。只有做到改革与稳定并重,改革与稳定协调,国有企业在加快改革的同时,才能抓住机遇,加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