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佳兆业的危机仍在蔓延,受牵连的信托公司纷纷开始主动"维权"。虽然今年1月初,汇丰银行曾豁免佳兆业4亿元提前还款的责任,但这对早已经陷入了一波又一波债务风波的佳兆业来说,只是杯水车薪。后面还有高达24家提供巨额资金的金融机构,在排着队等待与佳兆业清算。在这批受牵连的金融机构当中,又以众多信托公司牵扯其中,受影响最甚。多家为佳兆业提供巨额融  相似文献   

2.
在即将首次开盘的节骨眼上,总部忽然传出"黑天鹅"消息,这让佳兆业苏州分部显得有些措手不及。突如其来的"黑天鹅",让大批金融机构卷入到佳兆业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佳兆业")困局当中。公开资料显示,已向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查封申请的华润深国投信托于2014年6月先后成立了"鼎新130号"和"鼎新131号"两个信托计划,资金规模20亿元,其中面向社会投资  相似文献   

3.
在"谁来拯救佳兆业"这个话题的背后,可能引发的将是中国企业运营模式转变的一场大争论。在佳兆业事件中,似乎充满了各种悖论。深圳政府肯定不希望佳兆业倒下,且不说其中损失的包括税收在内的各种经济利益,即便是佳兆业业主集体维权事件,也足以让政府头痛。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品牌企业的佳兆业如果就此倒下,对深圳的整体形象也是一次不小的伤害。业主们肯定也不希望佳兆业倒下,佳兆业倒下可能意味着近千人的安居梦想就此化为泡影。  相似文献   

4.
不受深圳总部影响,湖南佳兆业负责人放话,7个项目正常运营。湖南,是佳兆业布局中部的重点省份,尤其是在长沙,更是一口气连续开发了6个项目,佳兆业对于华中地区投入的力度之大和布局的决心之坚都让人叹服。不过,近期接连爆发的债务违约事件被业界称为佳兆业成立15年来"最大的一次危机"。面对危机,湖南佳兆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杨世强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湖南7个项目运营正常。"媒体和客户很关心佳兆业的发展,但目前的遭  相似文献   

5.
同佳兆业目前遭遇到的危机相比,"2014年深圳住宅销售双料冠军"的胜利加冕不免让人感慨。"烂尾楼专业户"、"地产黑马"、"旧楼改造专家",这些都是粘贴在深圳最大地产商佳兆业身上的标签,甚至在"出事后",佳兆业还新增了一项"2014年深圳住宅销售双料冠军"头衔,只不过当这份荣誉摆在佳兆业目前所处困境的面前,未免有些黯然失色。《中国房地产金融》在查阅过往资料时发现,成立于二十世纪末的佳兆业崛起速度很快。2013年  相似文献   

6.
正发生在佳兆业身上的一切,究竟是一场意外,还是意料之中?事实上,截止到2014年12月1日以前,所有的统计数据都显示佳兆业是一家非常不错的公司。数据显示,上半年,佳兆业累计完成70.2亿元营业额,毛利达25.6亿元,较上年同期分别大幅增长205.0%和130.5%,毛利率高达40.3%。而核心净利润增长195.1%至10.93亿元。在销售方面,上半年佳兆业共实现合约销售110亿元,按年增长70.7%。而到去年11月底,佳兆业官  相似文献   

7.
佳兆业违约风暴,似乎正在上海逐步蔓延和扩散。2015年1月23日,在上海佳兆业金融中心项目施工现场,《中国房地产金融》被多位手持来自上海某法院文件的工作人员告知,该项目日前已被法院查封。但对于该项目何时被查封、查封原因等问题,对方工作人员拒绝对此作出更多回应。笔者随后联系佳兆业地产(上海)有限公司、佳兆业深圳总部,该公司公关部一位周姓负责人表示,自己对此事并不知情。针对公司上海项目被司法部门查封一事,以最终公  相似文献   

8.
当一只高歌猛进的股票和一个前景宏大的行业遭遇了重大的不确定事件,是生存还是毁灭……从乳制品行业的三聚氰胺事件、双汇发展瘦肉精事件,到最近的酒鬼酒塑化剂超标事件,验证了投资市场往往有"黑天鹅"来袭。当一只高歌猛进的股票和一个前景宏大的行业遭遇了重大的不确定事件,是生存还是毁灭,不仅是对企业的考验,还对投资者的行为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黑天鹅效应时刻提醒投资者在看似确定的市场情况下如何辨识和应对个股的不确定突发风险。面对频发的黑天鹅事件,作为投资者应该如何有效控制风险,并且利用事件性机会获取超额收益,以下几种交易策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刘捷豪  黄佳计 《时代金融》2012,(33):150-153
黑天鹅事件指发生概率极小,冲击极大的事件。本文基于FF三因子模型和CAR模型的事件研究法,探究了A股市场上自1997年来的黑天鹅事件的当期市场反应,以及黑天鹅事件后个股的超额收益。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对黑天鹅事件存在过度反应,黑天鹅事件个股在市场过度反应后短期内会产生显著超额收益。但这种超额收益有逐年减少的趋势,表明市场的有效性在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
新年伊始,房地产市场就出现了一个让开发商像"吃了苍蝇一样"难受的破产案例:江西赣州长发置业有限公司和赣州银信置业有限公司先后破产,而这两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为同一人。按理说,有些企业春风得意马蹄疾,而有些企业破产倒闭也是很正常的市场现象。但在当经济出现"新常态"的背景下,中国房地产市场任何一次破产事件都可能是一个"黑天鹅"事件,引发全面而且系统性的房地产泡沫危机。何以如此,主要有以下原因所致。第一,中国房地产市场目前基本上已经是一个投机主导的市场,  相似文献   

11.
随着银行理财业务的高速发展,理财产品市场出现"黑天鹅"的概率越来越大。如何有效防范理财业务"黑天鹅"风险,避免小概率事件引发大损失,促进理财产品市场规范、健康、可持续发展,值得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2.
风声,鹤唳。同一家公司数十亿元债务,缠绕着平安信托、爱建信托、中融信托、外贸信托、中铁信托、华润深国投等。2015年1月1日,佳兆业(1638.HK)发布公告称,因董事会主席郭英成辞任触发了一笔汇丰银行4亿潜元贷款的强制性提前还款条约,但佳兆业未能按期还款。佳兆业4亿潜元的过桥贷款违约创下了中国2015年首单违约纪录。虽然,汇丰银行对此达成了谅解,但此事点燃了佳兆业债务危机的火药桶。  相似文献   

13.
孙柏 《金融博览》2014,(10):37-40
股市,是黑天鹅出现频率最高的地方.对比成熟市场,黑天鹅事件在处于成长期的新兴市场发生的频率更高.中国股票市场近几年的几次起伏,每次均与黑天鹅事件密切相关.从2012年年底发生的酒鬼酒塑化剂事件,到2013年6月银行间市场骤然而至的“钱荒”事件,再到2013年8月的光大“乌龙指事件”,每次黑天鹅事件都造成市场大跌,令众多投资者蒙受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14.
"黑天鹅"事件在股票市场中很常见,而且一旦发生,对于单个股票以及整个市场具有毁灭性的作用。尤其对于中国刚刚发展二十几年的股票市场来说,体系还不健全,结构性缺陷还很严重,金融市场的监管水平也处在较低的层次上,金融从业人员素质不高,金融产品的种类也不多,使得中国市场更容易遇上"黑天鹅"事件。  相似文献   

15.
要闻回放     
《中国投资管理》2011,(1):64-64
银监会提示信托公司房地产信托业务风险。 12月8日,银监会正式对外发布《关于信托公司房地产信托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对信托公司房地产信托业务进行风险提示,要求各信托公司立即进行业务合规性风险自查,逐笔分析业务合规性和风险状况,具体包括但不限于四方面内容一是信托公司发放贷款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是否满足“四证”齐全、开发商或其控股股东是否具备二级资质、  相似文献   

16.
在深圳无论是佳兆业的员工还是业主,都颇有点捧着金饭碗要饭的无奈。自去年11月28日,佳兆业在深圳的四个在售项目被深圳规土委锁定以来,各种舆论将佳兆业推上了风口浪尖。但与外界的喧嚣形成强烈反差的则是,在深圳佳兆业所有在售楼盘现场却显得井然有序。当然,在平静的表面下则隐藏着太多的忧虑和无奈。依然坚守的员工就在《中国房地产金融》调研人员赶赴深圳的  相似文献   

17.
白琳  王莉 《中国外汇》2013,(16):52-54
6月,货币市场上演的历时一个多月的"黑天鹅"事件似乎在提醒银行业,风险无处不在。6月,货币市场上演的历时一个多月的"黑天鹅"事件似乎在提醒银行业,风险无处不在。《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金十条")在强调金融要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同时,也用较大篇幅指出要严密防范金融风险。防范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必须坚持一手抓金融支持经济  相似文献   

18.
胡志豪 《财会学习》2016,(7):147-148
"黑天鹅"事件的偶发性、极端性,通常会给资本市场带来连锁性的负面打击甚至倾覆作用.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基本运行单位,在所难免地会与该类事件"短兵相接",而内部审计能作为平滑事件影响并发挥多维效用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9.
<正>预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那些曾经被视为"黑天鹅"的事件渐渐变成了"白天鹅",混乱、动荡、冲突与矛盾成为当今世界的常态,对于全球金融局势尤为如此。当前,主要经济体货币宽松史无前例,但已经接近极限。负利率政策背后凸显全球市场的主要矛盾:膨胀的流动性与较低的资本回报之间不可弥合的矛盾。特别是在全球经济下行,货币多轮宽松之下追求高质量的投资标的成为必然。未来  相似文献   

20.
随着信托行业资产规模的不断扩张,部分信托项目风险事件也暴露出来。在刚性兑付文化以及信托公司的社会影响力尚不稳定的情况下,加强信托项目风险处置对于信托公司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基于26个信托项目风险事件以及信托公司风险管理实践的研究发现,尽职调查不完善、信托项目过程管理流于形式以及交易对手不诚信等是信托项目出现风险的重要原因。风险处置手段包括延长信托项目期限和提前终止等措施,信托公司需要通过恰当的风险处置手段保护投资者利益。未来,信托公司需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和能力,进一步防范信托风险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