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内持续的通胀压力使PPI与CPI间的价格传导关系成为政府以及学术界关注的核心,传导关系的探讨是政府治理通货膨胀的前提,本文借鉴Hafner and Herwartz提出二阶矩意义的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构建Wald形式的统计量对CPI和PPI不确定性传导关系检验发现,通胀指数PPI到CPI方向只构成不确定性的弱传导路径,而CPI到PPI方向的不确定性传导是主体路径,因此政府应从需求方入手治理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2.
CPI和PPI的价格传导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本文截取了我国1996年10月至2009年5月的CPI和PPI月度数据,利用误差修正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到了CPI和PPI的价格传导方向为PPI的变动影响CPI的变动的结论,而CPI的变动不会影响PPI.  相似文献   

3.
刘建伟 《中国物价》2006,(11):23-27
2002年以来.我国市场物价出现了新一轮的温和上涨。与以往价格上涨态势不同的是,此轮价格上涨呈现CPI与PPI价格走势相对独立的态势,对此理论界、管理部门将其描述为“传导机制出现了问题”。目前,本轮价格上涨已接近尾声,CPI、PPI价格均在低位运行,值此之时我们对我国目前价格传导机制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供社会各界参考。  相似文献   

4.
近期的通胀看不到任何缓解迹象,各通胀指数间的关系备受关注,现有PPI和CPI间价格传导关系文献均局限于均值意义上的格兰杰因果性讨论,研究结论的解释力有限,因此借鉴Hafner等提出二阶矩意义的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构建Wald形式的统计量,重新对CPI和PPI不确定性传导关系进行检验非常必要。检验结果显示,PPI和CPI是相互传导的,并且CPI到PPI方向的不确定性传导是主体路径,这预示着基于需求考虑的政府治理政策或许才是当前经济持续通胀的根本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动态分析了中国与美国间价格体系的传导机理。结果表明:中美两国间的价格体系存在显著的动态传导关系;美国CPI和PPI波动对中国价格体系均具有较强的动态冲击,其中以PPI主导的正向传导特征明显,而CPI对中国价格体系的冲击路径则表现为差异性;中国CPI和PPI波动仅对美国PPI具有正向传导效应,但冲击影响的持续性明显较弱;与美国国内价格体系的传导特征不显著相比,中国国内价格体系在受到外部冲击时表现为明显的交互加强特征。因此,我国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外部价格冲击的影响,从而确保政策目标的顺利实现和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股票价格指数与CPI,PPI的Granger因果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格指数是反映市场物价水平总体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本文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0年7月中国上证综合指数(SZ),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和生产者价格指数(PPI)的价格先后传导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所考察期内,上证综合指数,CPI,PPI三者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上证综合指数是CPI,PPI变动的Granger原因,并且CPI落后于上证综合指数的时滞小于PPI落后于上证综合指数的时滞。  相似文献   

7.
廖启蓉 《商》2014,(43):249-249
传统观点认为,PPI处于产业链的上游,CPI处于产业链的下游,二者之间的传导路径应是由PPI向CPI传导。而且因为成本加成的存在,CPI的涨幅一般都大于同期PPI的涨幅。但是,2000年以来,PPI与CPI频频出现“倒挂”现象,引发了众多学者对之前的价格传导机制的质疑。本文利用VAR模型以及相关系数分析方法,得出CPI与PPI是双向因果关系,二者之间的传导路径是相互的。  相似文献   

8.
从CPI与PPI倒挂现象论中国的价格传导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中国价格领域出现了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增长不同步的现象,引起了国内外的普遍关注。为什么作为最重要的两大指标会出现这种现象?本文将在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对CPI与PPI倒挂现象的剖析,意在揭示中国价格传导机制现存的问题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9.
陈华  张艳 《价格月刊》2010,(6):11-18,22
宽松货币政策下释放的巨大流动性,加之股价、房价大幅快速上升以及黄金、石油等国际大宗商品资产价格虚高.通过传导机制不断向PPI和CPI传递.推动了通胀预期不断升温.如何协调经济增长与通胀预期的关系,是当前宏观经济政策面临的难题.考量通货膨胀不仅要盯住CPI,同时要充分考虑大宗商品资产价格走势.2010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将逐步发生动态微调,注重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强化通货膨胀预期管理,以保持经济持续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0.
尹慧  魏涛 《中国物价》2010,(11):42-44
针对房地产价格是否应纳入CPI这一热点问题,本文选取2000年至2009年房屋销售价格指数(HPI)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季度同比数据对HPI与CPI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HPI与CPI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和Granger因果关系,房价的上涨对物价水平的上升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将房地产价格纳入到CPI指标体系中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物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1.
CPI作为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其波动趋势往往能影响一些代表商品的价格走势。本文通过观察对比CPI指数与猪肉股价指数的时序图发现猪肉的强周期性,且猪肉概念股票市场的价格走势与CPI的猪肉价格指数的走势是高度吻合的;通过构建VAR模型来对CPI指数对猪肉概念股票市场的传导性进行研究,发现CPI对猪肉概念股票市场具有正向的传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大宗商品价格分化回调。分析当前价格形势,研判2023年价格整体走势,对于价格总水平持续平稳、经济持续复苏趋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多个层面梳理和提炼2022年CPI运行情况和主要特点,并阐述影响2023年CPI走势变化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1)2022年CPI运行主要特征:CPI总体温和上涨、食品价格同比由降转涨、八大类价格上涨、CPI和PPI走势明显分化;(2)粮食产量持续稳定增加、经济好转和消费恢复带动市场价格有所上升、输入性通胀压力明显减弱、上年翘尾因素影响较小等,将是影响2023年CPI走势变化主要因素。针对2022年CPI运行情况和2023年主要影响因素,应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进一步强化市场预期管理,加强民生商品和大宗商品价格监测预警和市场监管。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1999年1月至2012年6月我国CPI、PPI及CGPI的月度数据对这三个指数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协整分析表明:这三个指数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脉冲分析表明:PPI和CGPI对CPI存在着长期影响;方差分解表明:PPI和CGPI冲击对CPI的变动影响程度很大。最后,对我国如何保证三大指数良好的传导效应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更好了解国际油价冲击下的通胀风险,分别以国际原油价格、PPI和CPI为门槛变量,使用门槛向量自回归模型与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中国PPI和CPI的冲击。研究发现: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的PPI和CPI有显著影响,且影响程度和方向取决于国际原油价格、PPI和CPI所处的门槛区间。当国际原油价格处于不同水平时,国际油价冲击造成的影响各有不同。当通货膨胀处于较高水平时,国际油价冲击对通货膨胀造成的影响较大,反之,则影响较小。此外,国际原油价格冲击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但国际油价上涨造成的影响并没有总是大于下跌冲击。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分析了2014年我国物价总体走势变化特征及其原因,其次结合新常态下经济背景环境对影响我国2015年物价的众多因素进行了探究,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先行合成指数与一致合成指数、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对我国2015年CPI、PPI以及PPIRM三大物价指数作出预测分析,结果显示:2015年全年CPI将上涨1.8%、PPI与PPIRM与2014年相比大约下降1.9%,即消费物价保持温和上涨,工业生产与购进价格指数继续保持小幅下跌。  相似文献   

16.
从2008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走势来看,尽管我国国民经济仍处在良性运行阶段,但CPI却走出了先高后低的倒“U”曲线。CPI、PPI的过度波动造成黑龙江省GDP增速下降、黑龙江省食品价格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医疗、居住和通信等价格则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等影响。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货币政策的变化。防止CPI、PPI过度波动,成为黑龙江省扩内需、调结构、保民生、促发展的重中之重。黑龙江省应出手“组合拳”提振经济以保持CPI稳定;启动城乡市场和扩大居民消费以迎战金融危机;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以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并将经济危机转化为开启价格改革的新契机。  相似文献   

17.
物价问题与国民经济和民生福祉密切相关。本文首先对2023年价格总水平走势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提出当前价格走势的新特点和值得关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预测2024年价格总水平的走势,即2024年CPI和PPI不具备大幅上涨的实际推动力,短期内依然会保持中低速增长。同时,应该看到,当前价格领域有较多新的影响因素,国家经济稳增长措施的实施、国际输入因素以及猪肉等重要产品价格走势不确定等因素,将对价格走势产生重要的影响。全面认识物价领域存在的风险和问题,做好价格管理工作,一方面,需要理论创新,以理论创新更好地指导实践,特别是关注财政政策实施对价格总水平走势可能产生的影响;另一方面,需要从实际问题入手,关注国内外重要商品价格变化及相互传导影响,做好民生价格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8.
利用商品期货价格对中国通货膨胀进行了实证分析和预测。研究发现,大宗商品期货价格对PPI和CPI的变动具有显著影响。回测结果表明,模型对PPI和CPI的短期预测能力相对良好,对中长期预测的误差虽有增大,但预测走势与实际走势大体一致。在此基础上对下一步通胀走势进行分析后发现:2022年PPI将呈现逐步回落趋势;短期内CPI有小幅上升的可能,未来一年内将回落至较低水平震荡。由于期货价格无法预测到中长期产业政策变动,因此预测模型无法捕捉到个别月份的大幅波动,但在趋势判断上仍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刘涛 《中国市场》2013,(31):18-26
2013年上半年CPI涨幅相对温和,同比上涨2.4%;PPI则持续低迷,同比下跌2.2%。预计下半年需求回升力度偏弱、货币流动性趋于中性使得物价走势不会出现明显反弹,但要素成本刚性上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位宽幅震荡以及资源价格改革推进,将对物价上涨产生一定影响。同时,食品价格季节性波动有可能增大CPI短期上涨压力。预计全年CPI走势总体平稳,同比上涨2.6%左右;PPI降幅逐步收窄,同比约为-1.8%。宏观政策应坚持长短期相结合,进一步改善流动性管理,深化资源价格改革,完善更为市场化的农产品价格调控机制,建立化解产能过剩的倒逼机制等,从而为稳增长、调结构打开政策空间。  相似文献   

20.
关于PPI与CPI传导机制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PI对CPI的传导过程存在时滞。本文从这一时滞出发,试建立CPI与PPI之间的回归模型,以期对两者的传导机制进行深入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结果表明,PPI并非是CPI的良好先行指标,其影响需要从不同方面加以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