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民币离岸NDF汇率与境内人民币汇率关系的实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币汇改以来,人民币离岸NDF市场的交易日趋活跃,对人民币汇率走势预期的影响也日渐增强.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离岸NDF 市场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人民币升值预期,预期升值水平与NDF汇率期限相关;人民币离岸NDF汇率影响着人民币即期汇率,离岸NDF市场对人民币即期市场存在单向波动溢出效应,在信息传递上表现为人民币离岸NDF市场的汇率信息向境内人民币市场传递.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NEER)和海外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汇率(NDF)引入分析国内通货膨胀的框架中,对中国的通货膨胀进行研究分析.结论认为:人民币即期汇率和预期汇率都对国内通货膨胀具有一定的传导机制,并且人民币预期汇率对通胀的影响比即期汇率大得多.文章的结论启示我们:当前治理通货膨胀不应对升值人民币即期汇率期望过高,而应更多的将注意力放在如何稳定和调节人民币升值预期上.  相似文献   

3.
周茂 《中国外资》2010,(20):32-32
本文将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NEER)和海外人民币无本金交割选期汇率(NDF)引入分析国内通货膨胀的框架中,对中国的通货膨胀进行研究分析。结论议为:人民币即期汇率和预期汇率都对国内通货膨胀具有一定的传导机制,并且人民币预期汇率对通胀的影响比即期汇率大得多。文章的结论启示我们:当前治理通货膨胀不应对升值人民币即期汇率期望过高。而应更多的将注意力放在如何稳定和调节人民币升值预期上。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1999年5月5日-2008年9月1日人民币即期汇率和一年期人民币NDF汇率的研究发现:(1)汇改前,人民币即期汇率本身与人民币NDF没有直接联系,但其变动趋势受NDF影响;(2)汇改后,人民币NDF与人民币即期汇率联系加强,二者的绝对值水平和变动趋势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关系。随着人民币NDF对即期汇率影响的加大,人民币汇率定价权问题需引起重视,应加强对人民币NDF的研究,一味地将境内外外汇市场隔绝的政策并非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5.
自去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实行浮动以来,人民币对美元一直呈单边上扬态势。今年年初以来,人民币升值有所加快。尽管从3月6日开始的两周内,美元对人民币出现大幅反弹,但终究无法摆脱颓势,此后人民币汇率一路走高,显示出市场对人民币升值趋势的普遍认同。3月份人民币汇率出现的巨大波幅,印证了国家关于扩大市场力量对人民币汇率生成作用的改革承诺,也向国内众多金融机构展示了市场孕育着的汇率风险。  相似文献   

6.
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势如破竹,节节升高,连续突破6.6关口。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已累积升值4.35%,即期汇率升值更是高达4.4%,一改此前贬值趋势,开启新一轮稳中有升的新行情,预计未来人民币汇率仍会保持阶段性走强趋势。人民币汇率的持续上升也对欠发达地区涉外企业农副产品出口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2012年4月14日央行发布公告称,自2012年4月16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5‰扩大至l%,即每日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的交易价可在外汇交易中心对外公布的当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上下1%的幅度内浮动。中国人民银行上次扩大人民币交易区间是在2007年5月,将0.3%的汇率波动区间扩展到0.5%。  相似文献   

8.
2012年4月14日上午9时,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决定自4月16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0.5%扩大至1%,外汇指定银行为客户提供当日美元最高现汇卖出价与最低现汇买入价之差不得超过当日汇率中间价的幅度由1%扩大至2%。这是自2007年5月波动幅度由0.3%扩大至0.5%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幅度的再度扩大。此次扩大人民币汇率波幅是对我国汇率形成机制的重要改进,对我国人民币汇率市场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由于人民币升值以及美元贬值的原因,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出现升值现象.我国很多的进出口公司以及跨国公司每年有大量外汇收入要以人民币结算,人民币升值会给这些公司的境外分支机构的盈利造成很大的汇兑风险.因此,运用合理有效的金融工具对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进行对冲和平抑就是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问题了.本文立足于运用人民币期货等相关金融工具,对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0.
孙慧荣 《中国外资》2012,(10):61-62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决定自2005年7月21日起,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一次性升值2%,并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由此拉开了第二次汇改的大幕,此次汇改放弃了以往人民币单一盯住美元的机制,改为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标志着我国汇率向市场化改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浮动汇率制度的形成,使人民币汇率变得更加富有弹性,外汇市场也取得长足进展,本文对汇改后的人民币汇率走势进行研究,通过引入人民币汇率即期市场Hurst指数,估计汇率市场Hurst指数,并依据Hurst指数对人民币汇率市场的特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决定自2005年7月21日起,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一次性升值2%,并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由此拉开了第二次汇改的大幕,此次汇改放弃了以往人民币单一盯住美元的机制,改为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标志着我国汇率向市场化改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浮动汇率制度的形成,使人民币汇率变得更加富有弹性,外汇市场也取得长足进展,本文对汇改后的人民币汇率走势进行研究,通过引入人民币汇率即期市场Hurst指数,估计汇率市场Hurst指数,并依据Hurst指数对人民币汇率市场的特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温建东 《银行家》2014,(4):38-39
正近期,人民币汇率由升转贬,波幅扩大。2014年3月16日,人民银行宜布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交易价相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的波动幅度从1%提高到2%。本文将从多方面探讨了人民币汇率贬值的原因。近期人民币贬值情况2月19日以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和交易价双双走弱。本轮人民币汇率由升势转跌,始于2月18~24日的人民币中间价五连跌。2月末。人民币中间价报6.1214,较1月末下跌0.27%。加上1月中间价贬值0.13%,扭转了201 3年8月以来人民币的每月升值态势。2月19日后,银行间外汇市场即期交易价(CNY)持续下跌,最大跌至6.1808,月末收盘6.1450(相当于2013年7月初水平),全月累计下跌1.4%;25日开始,交易价自2012年9月以来首次转入中间价贬值区间,相对中间价日均最大贬值0.4%,28日一度接近跌停。境外即期人民币汇率下跌,但与境内仍有较大价差。2月末,境外市场人民币(CNH)对美元即期汇率收盘6.1194(相当于2013年8月初水平),全月累计下跌1.4%。CNH相对CNY溢价幅度于25日之前先收窄、25日之后再扩大,最大价差接近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2013年6月13日至2016年12月26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与在岸即期汇率日数据,分别运用协整检验、因果检验、Chow检验等方法,研究发现"8·11"汇改使汇率中间价和即期汇率数据产生了结构性突变;汇改前中间价和即期汇率不存在协整关系,汇改后它们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汇改前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并不是在岸即期汇率的Granger原因,而汇改后它们互为Granger原因.综上所述,"8·11"汇改提升了汇率中间价对即期汇率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杨荇  朱妮 《银行家》2012,(6):43-45
正2012年4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自4月16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日间波动幅度由0.5%扩大至1%。这是继2007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人民币兑美元日间汇率浮动幅度由0.3%扩大至0.5%后,汇率波动幅度的再度扩大。本文旨在对该政策出台的动因、市场反应、人民币汇率走势以及对商业银行相关业务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5.
今年年内人民币汇率难以持续处于强势状态。一季度人民币中间价稳中趋升。年初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为6.2897,4月3日为6.2609,升值不到300个点,升幅不到0.5%。由于美元走强,人民币汇率整体升值程度大于对美元的升幅,今年前2个月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值1.7%。对外贸易状况是决定当前人民币汇率升值的主要因素。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去年两会期间曾说,观察外汇市场供求关系的重要依据是贸易状况,是顺差还是逆差,是大还是小。今年前2个月,我国贸易出现明显改善,出口同比增幅  相似文献   

16.
升值压力下的人民币汇率机制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斌 《武汉金融》2003,(11):17-18
自1994年以来,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央行根据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上的外汇买卖行情,主要盯住美元来确定人民币汇率并对汇率波动进行管理。实质上,我国实行的是“管理着的固定汇率制度”,汇率长期围绕1美元兑8.28元人民币窄幅波动。近期日、美等国对人民币汇率施加了强大的升值压力,我国应如何应对?短期内人民币应否升值?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应如何完善?本文拟就此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7.
人民币有效汇率微幅升值自2005年7月20日人民币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累计升值了7.07%,但兑一篮子货币的贸易加权汇率却只累计升值了3.7%,且升幅主要集中在2005年度。在2005年7月20日人民币汇改至年底期间,人民币贸易加权汇率升值幅度高达3.3%,2006年仅升值了0.1%,2007年以来只微幅升值了0.2%。究其原因,美元疲软下跌迫使非美货币反弹走高,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升幅受限(见表1、表2)。  相似文献   

18.
当前人民币汇率趋势与我国汇率制度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来,关于人民币升值的问题成为国内外金融界关注的焦点。由于短期人民币汇率的升值趋势和人民币汇率长期的贬值趋势,构成了目前汇率趋势进退维谷的两难。我国目前实质上是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这种汇率制度已经暴露出许多问题。从当前我国汇率制度及其缺陷入手,结合国际上汇率制度选择的理论依据,我国汇率制度现阶段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实行真正意义上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相似文献   

19.
宏观基本面新闻是否对人民币汇率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市场化进程中的人民币即期汇率与完全市场化的人民币NDF汇率为例,考察了2006年1月至2008年7月中美两国基本面新闻对人民币/美元日汇率变化的影响.发现:样本期内基本面新闻对即期汇率变化存在一定的影响,但受制度层面因素约束,影响程度较低,基本面新闻对即期汇率变化的解释力只有5%左右.通过对市场化的人民币NDF汇率的考察发现,基本面新闻对汇率变化的影响程度有所提高(8%).尽管如此,从两个市场来看,汇率变化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取决于其他因素.  相似文献   

20.
洪昊 《中国外汇》2007,(8):35-35
5月8日,人民币汇率首次突破"7.70"关口后,升值幅度进一步加快。5月22日人民币相对美元的汇率水平已达7.6551人民币/美元,又创出了历史新高。此次利率上调后,一年期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达3.06%,超过了3.00%的一年期美元存款利率。受人民币升值预期和升息因素的影响,个人手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