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益言 《中国金融》2005,(1):63-64
2004年世界经济全面复苏,但第三季度以来,部分经济体复苏和增长势头有所减缓。美国经济仍保持较强劲的增长势头,就业状况继续改善。欧元区经济缓慢复苏。日本经济增速减缓,尚未彻底摆脱通货紧缩的困扰。拉美和亚洲新兴市场经济体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值得注意的是,石油价格从10月下旬的高点回落,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差距进一步拉大,布什连任后的财政政策取向尚不明朗,  相似文献   

2.
《金融博览》2010,(21):34-35
在世界经济复苏脆弱、下行风险尚存的背景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2010年季年会在华盛顿拉开帷幕,探讨推动全球经济持续复苏的良策。这其中,各国未来经济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的方向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一、关于固定生产投资和经济波动关系的一些观点 马克思认为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在于生产过剩、有效需求不足因而导致固定资产投入缓慢造成经济衰退、紧缩,而随着在经济危机中对于旧的固定资产的破坏,新的固定资产的购买与投入使用,会引起新一轮经济增长,复苏,高涨,而至下一轮经济波动.  相似文献   

4.
《新兴市场》杂志认为。在过去的一年中,中国及时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有效地促进了经济快速增长,也为世界经济复苏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5.
世界经济就像俄罗斯的方块游戏,我们总是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判断和思考其走向。"寅吃卯粮"的财政政策以及宽松的货币政策无疑是悬在美国乃至全球经济复苏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相似文献   

6.
邓宇 《中国金融》2022,(9):85-87
<正>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欧美国家为应对疫情冲击,普遍采取了大规模财政扩张政策。一方面,扩张的财政政策仍有其边界和局限性,债务型经济驱动模式的加深、财政赤字率的攀升以及现代货币理论的范式革命,这些因素叠加将会对疫后复苏过程中欧美财政政策的实施构成一定的潜在危机,也为全球经济全面复苏后的增长前景积累风险因子;另一方面,这些财政政策发挥了比货币政策更直接的作用,对弥补公共医疗和防疫缺口、缓解企业财务风险和家庭失业问题提供了重要支撑。后疫情时代,欧美财政政策面临较多不确定性,特别是伴随能源危机叠加通胀风险,财政政策回归正常化的预期将减弱。  相似文献   

7.
一、政策拉动力衰减和外需脆弱导致中国经济呈倒"V"型增长 第一,全球经济复苏方向既定但达到全面繁荣为时尚早,必然体现为中国的外需复苏乏力.一方面,世界经济再平衡的基本逻辑是生产国更多的消费、消费国更多的生产.这在美国国内层面的反映是,私人部门去杠杆化,导致其储蓄率整体呈上升态势.  相似文献   

8.
一、世界经济将进入恢复增长期 “十二五”时期,世界经济将在调整中逐步恢复增长,总体上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首先,各国在稳定金融形势、刺激经济复苏、改善基础设施、培育新兴产业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力度空前的大规模综合性措施,实行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大规模的扩张性财政政策,  相似文献   

9.
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考虑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刻分析了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为了确保经济的稳定增长,决定今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从国际经济环境看,虽然世界经济出现了一些复苏迹象,但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美国作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经济增长仍在低位徘徊。美联储频频动用降息手段,联邦基金利率已降至1.25%,再降息的空间已经不大了。美国开始转向使用财政政策,一方面大规模减税,另一方面增加支出,使联邦财政再次陷入巨额的财政赤字。美国财政、货币政策调控的余地越来越窄,加上资本外逃、贸易赤字、美元走软,这些都将延缓美国经济的复苏。日本经济一直处于低迷状态。欧盟经济也不景气,预计2002年仅增长1%,其中德国只增长0.4%,处于经济衰退的边缘。美、日、欧三大经济体同时低迷或不景气,不仅严重影响了世界经济的增长,而且对中国经济增长也会产生较大的冲击。因为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已经较高,美、日、欧又是我国前三位最大的贸易伙伴体,约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一半左右,他们的经济状况不好,势必会减少从中国的进口。今年我国的外贸,不可能有2002年那样大的发展。特别是美国一旦对伊拉克动武,将对世界经济产生新一轮的冲击,世界石油价格...  相似文献   

10.
经济温和增长,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逐步退出在各国一系列救市政策的刺激下,2009年全球经济开始筑底企稳并逐步回升,但复苏的基础尚不坚实,进入经济扩张周期还有待时日。若过早退出经济刺激政策,可能会中断全球经济复苏进程。预计在2010年上半年,G3等世界主要经济体仍将保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随着全球经济增长趋势的逐步确立以及可能出现的通货膨胀压力,主要发达国家将在  相似文献   

11.
最新数据表明,我国经济增长触底复苏已然确立.这种复苏能否持续下去,不仅要继续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更应该注重经济政策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2.
2009年的世界经济总体呈现前降后升的态势。绿色经济开始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驱动力量,美国新经济模式的萌芽值得关注。增长背后的失业率上升仍是世界各国面临的棘手问题,但无就业增长的内在逻辑和潜在机遇却已逐步显化。我国经济率先进入了复苏轨道,积极财政政策也已取得明显成效。本文以全球金融危机形势发展分析为基础,提出了以供给管理为主体,融选择性支持、自动稳定安排和相机抉择于一体的战略性财政政策组织建议和运行模拟方案,进而形成了以绿色经济为基础的发展思路和政策安排。  相似文献   

13.
斯洋 《云南金融》2010,(3):42-42
在世界经济复苏继续的同时,人们对各国政府巨额债务的忧虑反而有所加深。一些美国学者认为,经济好转必然导致利率和税率的上涨,从而增加政府偿还债务的压力,同时也会严重拖累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4.
<正>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于2011年1月发表题为《2011年世界经济形势和前景》的报告,报告认为,世界经济复苏继续失去动力,这将导致较弱的全球经济复苏。其中,失业率居高不下是全球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2011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中国经济经历了多重考验;随着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上升,2012年的世界经济总体形势仍将不容乐观。根据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我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预计2012年我国通胀压力将缓解,经济增速将保持在8%以上,全年经济呈现稳健增长、温和通胀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方明 《国际金融》2009,(8):17-23
在中国需求的推动下,世界经济有好转的迹象,美国经济可能在第三季度开始温和复苏,率先复苏的中国经济面临着过热的压力。政策转变时机或许就在外需恢复之际,政策的微调已经非常迫切。由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刚性,对新开工项目的适度调控非常迫切;考虑到未来内需和外需的均衡,也有必要适度控制投资。  相似文献   

17.
将作为外部冲击的新冠肺炎疫情因素引入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分析其对国内经济的冲击情况,并模拟了在无政策干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搭配四种情景下的政策效果.研究发现,新冠肺炎疫情短期内会对经济造成巨大冲击,但长期看,社会总需求和通货膨胀受到的影响并不明显,对就业的挤出效应持续时间则较长.同时,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同配合,会产生"政策叠加"效应,促使宏观经济更快复苏,但长期会导致通货膨胀压力增大.  相似文献   

18.
走势     
《新理财》2009,(7):15-15
尽管越来越多的经济指标传来利好消息,但多数指标仍处在衰退阶段,只是萎缩的幅度在逐渐改善,这也使得各界对世界经济复苏前景的判断存在较大分歧. 一些专家提醒说,要看到全面的经济复苏,可能至少要等到20lO年上半年,但部分受到危机冲减较小的国家,如"金砖四国",则有望提早迎来复苏.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世界经济前景仍笼罩着诸多疑云,因此对经济何时复苏和复苏前景也就众说纷纭。但普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当前西方经济衰退最困难的时期可能已经过去,在一些国家已经出现了一些可能开始复苏的迹象。  相似文献   

20.
在积极财政政策和四万亿元投资计划的刺激下,我国经济逐渐走出“L型”底部。下半年,特别是四季度,基建投资快速增长和房地产投资恢复较快增长将推动投资陕速增长,受世界经济企稳回升影响,出口将有明显好转,同时消费在政策刺激下仍有望保持稳定较快增长,经济将现“U型”复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