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陈雳 《金融博览》2021,(24):18-19
今年以来,由于全球经济复苏、刺激政策生效和供应链修复缓慢,全球主要经济体通胀迅速升温并屡超预期.美欧主要央行行长们几乎一有机会就会提示,通胀是"暂时性"的.但在新冠肺炎疫情不断反复的作用下,通胀压力变得更加难以判断. 全球通胀的原因及特点 首先,本轮全球通胀最重要的驱动因素是能源. 伴随新冠肺炎疫苗接种的推进,新冠肺炎疫情有所缓解,全球经济生产处于复苏阶段.新冠肺炎疫情后,全球央行长期维持量化宽松政策,有力助推了实体经济的复苏.然而在流动性异常宽松的环境下,需求推动的大宗商品等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供给短缺推动的能源价格飙升,主要经济体CPI出现趋势性回升.全球主要国家的新能源政策打击了传统能源供给,极端天气给能源的供需两端带来冲击,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又人为扩张了能源需求,由此引发全球能源供需失衡.这种失衡扭曲了能源市场价格,推高了原材料、制造、运输成本,并将价格最终传递到消费端,引发了全球性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2.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暴发,成为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的最大"黑天鹅"事件。由此带来的巨大不确定性正将全球经济拖入衰退的漩涡之中。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在中国得到有效控制,复工复产以及一系列相关的政策配套措施都在稳步推进之中。相比之下,海外疫情依然十分严峻,无论是美国、欧元区、日本等发达经济体,还是阿根廷、土耳其以及非洲等地区的新兴市场经济体,无一不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  相似文献   

3.
将作为外部冲击的新冠肺炎疫情因素引入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分析其对国内经济的冲击情况,并模拟了在无政策干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搭配四种情景下的政策效果.研究发现,新冠肺炎疫情短期内会对经济造成巨大冲击,但长期看,社会总需求和通货膨胀受到的影响并不明显,对就业的挤出效应持续时间则较长.同时,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同配合,会产生"政策叠加"效应,促使宏观经济更快复苏,但长期会导致通货膨胀压力增大.  相似文献   

4.
孙杰 《中国外汇》2020,(8):14-15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暴发以来,美国经济受到了明显冲击,货币政策也迅速出现了转向。这既反映了美联储的研究预案和政策储备,也体现了其对现实和未来走势的研判。疫情以来美联储的政策变化从2月底到3月中旬,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给美国经济带来的明显冲击和油价大幅下跌的影响,美联储推出了一系列宽松的货币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经济增长短期内的下滑和中长期的不确定,政府推进经济刺激政策时,往往以复苏经济为第一要务,可能出现关注绿色发展不足的倾向,对绿色发展不利。牛津大学的一项研究报告认为,截至2020年4月末,G20出台的超过300项相关政策和超过7.3万亿美元的支出中,绝大多数政策(92%)都是维持现状,仅有4%的政策突出了"绿色"要求。因此,在疫情后推动经济绿色复苏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6.
李湛  张菁 《金融博览》2021,(12):16-17
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经济正沿着低谷期→重建期→经济回归常态化的轨道稳步运行.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由重建期向经济回归常态化过渡的后期. 相较于去年新冠肺炎疫情较为严重的时期,逆周期调控政策正在稳步退坡中.今年政府工作的重心是解决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暴露出的短板以及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宏观政策的"后遗症".  相似文献   

7.
回顾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导致跨境资本流动波动性增强,国际金融市场风险增大,全球价值链面临重塑,各经济体复苏仍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为促进对国际及国内经济金融形势和重大经济金融热点问题的探讨,中国国际金融学会举办了以"世界经济与中国2022:聚焦全球经济金融体系的未来"为主题的学术年会,邀请众多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复苏面临的新挑战,展望未来经济金融发展新趋势和新变化。本刊从国际嘉宾演讲中择发有代表性的演讲,分别从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及全球政治经济格局重塑视角展望全球与中国经济金融形势,希望以此推动经济金融相关问题的学术研究。  相似文献   

8.
国内新冠肺炎疫情步入常态化防控阶段,宏观经济稳步复苏,2020年第三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4.9%,疫情期间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工具组合有效性逐步显现。但当前全球经济复苏的基本盘并不稳定,国外第二波疫情的來临可能加重全球经济衰退与金融市场动荡,我国中小银行经营管理面临较大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9.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2020年印度经济遭遇了50年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在此期间,印度政府一直坚持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最初政策目标是救助疫情冲击的企业和弱势群体。但随着防疫工作的常态化,政府加快经济改革步伐,相关政策更关注有利于长期稳定增长的机制建设,经济整体上也随之出现复苏态势。  相似文献   

10.
始于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逐渐出现全球蔓延的趋势,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管理学院经济学教授杰弗里·弗兰克尔撰文称,新冠肺炎Covid-19病毒正在改变全球经济复苏。弗兰克尔称,新冠肺炎早期发现时对经济影响的预测有点乐观,仅仅是对照2003年SARS时期,对全球经济影响微乎其微,仅对中国经济造成了短期的影响,当疫情过后,中国经济很快反弹。  相似文献   

11.
新冠肺炎作为重大的公共卫生事件,对中国乃至全球的覆盖面之大、经济活动影响之剧烈,都是历史上少有的,尤其是对处于转型升级、提质降耗的中国经济的中长期影响不容忽视。短期冲击与政策应对短期来看,当国中国经济的宏观运行处于典型的"突发冲击—政策应对"框架之中。由于严厉的隔离措施,疫情不仅对中国内需构成了巨大的冲击,而且随着全球范围内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外部需求也出现了较大的下滑。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国迅速推出了一揽子计划。  相似文献   

12.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经济复苏始终保持韧性,已基本恢复到了疫情前的水平.但经济复苏基础还不稳固,各领域复苏进度亦不均衡.与此同时,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愈加复杂多变,外需面临的不确定性正逐渐增大.稳住国内总需求,已成为我国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切实推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在抵御新冠肺炎疫情产生的冲击过程中,各国均进行了货币政策调整。欧洲和美国均采用超低利率政策,期望通过“以直升机撒钱”的方式刺激消费和投资以抵御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消极影响。本文构建内含传染病(SIR)模型的DSGE模型,刻画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宏观经济的总需求与总供给渠道,进而考察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产生的宏观经济效应。研究结果显示:第一,常规货币政策机制下,新冠肺炎疫情形成的总需求冲击与总供给冲击引起宏观经济衰退,具体表现为产出、消费和就业减少以及通胀下降,且这一衰退具有较强的持久性。第二,超低利率政策下,新冠肺炎疫情引起宏观经济“呆滞性”衰退,即产出、消费和就业表现出永久性减少;同时,这一冲击还引起通胀上升,使宏观经济呈现“低产出(就业)”与“高通胀”并存的“滞胀”特征。总的来看,超低利率政策下,新冠肺炎疫情对宏观经济产生的危害可能远超过常规货币政策情形,因此,采用超低利率政策并非最佳选择。基于此,我国应继续采用灵活适度的稳健型货币政策,并通过以“新基建”为重要内容的扩大内需战略拉动经济复苏。  相似文献   

14.
张伟 《中国金融》2022,(13):63-65
<正>在美国商业银行体系、美国资产市场和全球市场形成了三大流动性“蓄水池”,将削弱美联储此轮紧缩政策降通胀的效果高通胀成为美国经济当前最严重的问题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美国经济呈现出大落大起态势。首先是因疫情冲击而遭受重创,陡然衰退。2020年3月,当疫情在美国迅速蔓延后,  相似文献   

15.
邓宇 《中国金融》2022,(1):89-90
<正>自2020年下半年以来,全球经济已开启局部复苏(主要由中美两国引领),但拉长周期看,全球经济恢复性增长并未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出现新的变化,反而是疫情前所积累的中长期风险不断集聚,新的挑战频现,如复苏不均衡、超预期通胀以及刺激政策退出难题等。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已从攻坚克难联防联控阶段转向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在有序推进各行各业复工复产的情况下,如何消解新冠肺炎疫情给"三农"带来的影响,精准施策、多点发力,实现"三农"恢复性增长和经济常态发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论文通过分析新冠肺炎的特点、国内外疫情态势等,全面剖析新冠肺炎疫情对"三农"发展造成的冲击及影响,从供给侧、需求侧、均衡侧等三个层面提出了抑制疫情对"三农"发展冲击的若干建议,为农业生产的全面恢复和持续稳定发展,助力2020年实现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借鉴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7.
2020年新冠疫情导致的经济衰退对美国银行业造成了严重冲击,但相对于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美国银行业表现出了相当的韧性。在美联储和美国财政部疫情应急政策的支持下,银行业资产规模逆势增长,资本充足率、流动性指标处于合理健康区间。当然,新冠疫情也在很多方面改变了美国银行业整体的改革发展趋势,ESG发展战略(Environment、Social Responsibility、CorporateGovernance,即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重回舞台中央,金融科技加速发展,远程办公成为常态,信息安全风险隐患突出暴露等。随着新冠疫苗的研制成功以及拜登政府开启执政,美国银行业宏观运营环境也将在2021年发生重要变化。  相似文献   

18.
2020年上半年,遭受新冠肺炎疫情重创的全球经济陷入“骤停式”深度衰退。随着发达经济体迅速推出力度空前的货币和财政救助政策,全球经济与金融资产价格均实现快速反弹。2020年下半年,全球经济快速反弹告一段落,复苏势头趋缓。短期看,疫情反复有损经济主体信心和市场情绪,未来复苏进程面临考验。中期看,在政治不确定性回落、疫苗大规模接种、货币政策持续宽松等利好因素共同提振下,2021年全球经济有望迎来同步复苏。  相似文献   

19.
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和持续,让医药行业的发展呈现了很多新的特点,最为明显的是行业业绩出现严重分化。被誉为"朝阳产业"、具有消费刚性的医药行业,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和持续中也未能幸免,行业各个环节都有了新的变化。从政策层面看,今年医药行业发布的政策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相似文献   

20.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给全球经济与金融市场蒙上了阴影。相比于2003年的SARS,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更为深刻和全面。本文阐述了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内和海外扩散的轨迹,疫情对国内外经济、金融冲击,和疫情带来的短期、中期以及长期影响,并探讨了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