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然肆虐美国。不过,随着财政刺激和宽松货币政策并行推进,美国经济已经实现缓慢复苏。近来,多款新冠肺炎疫苗陆续获批,更燃起了人们对经济快速复苏的乐观预期。美国第46任总统的拜登披露了新政府经济政策纲要,被媒体称为"拜登经济学"。拜登的经济政策能否有效应对美国当下深受疫情和衰退困扰的经济问题,并把经济尽早拉回平稳增长轨道呢?这一问题,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2.
<正>全球经济复苏将呈现分化趋势,发达经济体总产出预计将在2022年恢复至疫情前水平,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预计总产出到2024年仍将低于疫情前水平2021年全球资本流动态势2021年世界经济复苏势头强劲。发达经济体经济2021年GDP增长较2020年大幅上升,预计为5.2%,同比上升近10个百分点。具体来看,美国由于疫情防控举措的推进、有力的财政刺激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2021年经济增速预计为6%,经济增长提速9.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3.
国内新冠肺炎疫情步入常态化防控阶段,宏观经济稳步复苏,2020年第三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4.9%,疫情期间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工具组合有效性逐步显现。但当前全球经济复苏的基本盘并不稳定,国外第二波疫情的來临可能加重全球经济衰退与金融市场动荡,我国中小银行经营管理面临较大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4.
2020年以来,多国陆续提出了“碳中和”目标,并且已有众多国家将“绿色”融入疫情后的经济复苏计划中,纷纷出台“绿色复苏”方案。无论是实现“碳中和”目标还是经济“绿色复苏”,都离不开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绿色金融市场的发展至关重要。在过去一年中,全球绿色金融市场持续扩张,我国绿色金融稳步发展。展望未来,本文认为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引领下,我国绿色金融将呈现以下趋势:一是气候投融资将成为绿色金融的重要领域;二是绿色债券市场将有更多的创新空间;三是金融机构气候环境风险管理将不断加强。  相似文献   

5.
伴着春日和风,沉寂数月的武汉逐渐从疫情的"寒冬"中"苏醒",中国经济的活力也正在稳步回升复苏。4月17日,备受关注的2020年一季度经济数据公布: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0650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6.8%。虽然一季度经济指标明显下滑,但随着复工复产按下"快进键",3月份包括工业、服务业、投资、社零和进出口等多项主要经济指标,降幅均大幅度收窄,呈现回暖态势,中国经济已迈出坚定的复苏步伐。  相似文献   

6.
报告指出,2022年中国经济将迎风前行,预计2022年GDP同比增长5.1%。经济政策将以"稳增长"为重中之重,财政政策将更为宽松,货币政策将推动绿色信贷,结构性改革聚焦拉动经济增长。绿色投资助力经济增长,消费有望复苏,制造业受益于CPI和PPI间差距缩小,盈利有望上升。受持续经常账户盈余和资本流入支撑,预计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稳,对一篮子货币升值。  相似文献   

7.
步入三月,春意渐浓。疫情防控已取得阶段性成效,我国经济也展现出巨大的韧性和潜力。据相关统计,目前上市公司的整体复工率已经超过了90%。为发挥资本市场力量,进一步打好防疫复工"双线战役",连日来,中国证监会出台多项重磅举措,引导资本市场为支持疫情防控、企业复工复产和实体经济发展提供精准服务,缓解民营、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  相似文献   

8.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经济复苏始终保持韧性,已基本恢复到了疫情前的水平.但经济复苏基础还不稳固,各领域复苏进度亦不均衡.与此同时,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愈加复杂多变,外需面临的不确定性正逐渐增大.稳住国内总需求,已成为我国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切实推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上的讲话中郑重承诺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并指出各国要推动新冠肺炎疫情后世界经济“绿色复苏”,汇聚起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合力。这表明了中国积极推动国内与世界经济在疫情后朝着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的坚定决心。  相似文献   

10.
毛盛志  张一林 《金融研究》2021,486(12):1-19
在“碳中和”目标背景下,本文基于经济“增长”视角,从理论上分析金融政策在经济低碳转型中能够发挥的作用。我们构建了一个包含清洁(绿色)与非清洁(非绿色)生产部门、定向技术进步、金融约束与金融政策的内生增长模型。通过基于模型的理论证明与数值模拟,我们发现:(1)清洁部门相对非清洁部门更强的金融约束会推迟经济低碳转型过程、导致环境恶化,绿色金融政策能够缓解清洁部门的金融约束。(2)绿色金融政策能够增加清洁部门的产量,在一定条件下,还能促进经济实现低碳转型并阻止环境恶化。(3)通过金融政策推动经济低碳转型,相比部分财政政策具有成本效益优势;两类政策存在组合搭配的空间。(4)在疫情冲击后加大绿色金融政策力度,将有益于实现“绿色复苏”,并有可能以相对平时更低的成本,加快“碳达峰”与经济低碳转型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李洪慧 《会计师》2011,(9):53-54
<正>近几年,受益于国家"以投资拉动经济"的政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大,工程建筑业在其他行业"过冬"的时候,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很多工程企业在近几年规模得到了极快的扩张,不少工程企业每年的产值增长率超过了30%。但是,随着世界以及国内经济的逐渐复苏,可以预见,以后几年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将会下降,工程企业的施工任务来源将会减少。  相似文献   

12.
声音     
《财政监督》2012,(19):76
温家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积极探索发展绿色经济有效模式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创造了超过以往所有时代的物质财富,同时也面临人口膨胀、发展失衡、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等重大挑战。我们期待一个绿色繁荣的世界,让现代文明惠及全人类、泽被子孙后代。应当积极探索发展绿色经济的有效模式,因地制宜,把发展绿色经济作为各国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世界经济复苏的  相似文献   

13.
2020年上半年,遭受新冠肺炎疫情重创的全球经济陷入“骤停式”深度衰退。随着发达经济体迅速推出力度空前的货币和财政救助政策,全球经济与金融资产价格均实现快速反弹。2020年下半年,全球经济快速反弹告一段落,复苏势头趋缓。短期看,疫情反复有损经济主体信心和市场情绪,未来复苏进程面临考验。中期看,在政治不确定性回落、疫苗大规模接种、货币政策持续宽松等利好因素共同提振下,2021年全球经济有望迎来同步复苏。  相似文献   

14.
安国俊  訾文硕 《财政研究》2020,(5):117-128,F0003
在当前世界经济政治大环境变幻莫测的背景下,我国自贸区已形成"1+3+7+1+6"的基本格局。为应对新冠疫情冲击,需稳定外资,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和产业链布局,这为自贸区发展带来挑战与机遇。同时,我国绿色金融市场也得到不断完善,绿色金融无疑可以为自贸区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本文系统梳理了我国的自贸区与绿色金融的发展现状,同时从自贸区发展绿色金融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出发,深入探讨绿色金融结合绿色财政助力自贸区发展的路径与政策建议,以期推动"十四五"期间绿色开放发展理念进一步落地实施。  相似文献   

15.
继绿色信贷之后,绿色保险将成为我国第二项重要环境经济政策。绿色保险政策堪称继绿色信贷之后亮出的环保新政"第二剑"。过去,一旦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造成的  相似文献   

16.
将作为外部冲击的新冠肺炎疫情因素引入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分析其对国内经济的冲击情况,并模拟了在无政策干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搭配四种情景下的政策效果.研究发现,新冠肺炎疫情短期内会对经济造成巨大冲击,但长期看,社会总需求和通货膨胀受到的影响并不明显,对就业的挤出效应持续时间则较长.同时,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同配合,会产生"政策叠加"效应,促使宏观经济更快复苏,但长期会导致通货膨胀压力增大.  相似文献   

17.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2020年印度经济遭遇了50年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在此期间,印度政府一直坚持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最初政策目标是救助疫情冲击的企业和弱势群体。但随着防疫工作的常态化,政府加快经济改革步伐,相关政策更关注有利于长期稳定增长的机制建设,经济整体上也随之出现复苏态势。  相似文献   

18.
新冠肺炎疫情与极端气候事件都存在严重的负外部性,二者的内在一致性提高了人们对气候相关风险的重视程度。疫情蔓延对气候相关风险的影响以中长期为主、短期为辅。短期内,在减排降污的同时,经济下行压力可能迫使环保部门放松执法力度,削弱金融机构应对气候相关风险的意愿与能力。中长期,低碳转型路径不确定性增大,转型风险升高,对金融市场产生了次生冲击。另外,疫情下的经济刺激政策可能会制约中央银行应对气候相关风险的能力。未来各国应在经济复苏计划中加入对气候因素的考量;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应重视对“气候+疫情”双重风险的前瞻性应对,防止金融动荡;合理把握疫情应对政策的退出时机、路径与节奏;夯实绿色标准制定、环境信息披露、气候风险压力测试等基础性工作,加强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9.
陈雳 《金融博览》2021,(24):18-19
今年以来,由于全球经济复苏、刺激政策生效和供应链修复缓慢,全球主要经济体通胀迅速升温并屡超预期.美欧主要央行行长们几乎一有机会就会提示,通胀是"暂时性"的.但在新冠肺炎疫情不断反复的作用下,通胀压力变得更加难以判断. 全球通胀的原因及特点 首先,本轮全球通胀最重要的驱动因素是能源. 伴随新冠肺炎疫苗接种的推进,新冠肺炎疫情有所缓解,全球经济生产处于复苏阶段.新冠肺炎疫情后,全球央行长期维持量化宽松政策,有力助推了实体经济的复苏.然而在流动性异常宽松的环境下,需求推动的大宗商品等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供给短缺推动的能源价格飙升,主要经济体CPI出现趋势性回升.全球主要国家的新能源政策打击了传统能源供给,极端天气给能源的供需两端带来冲击,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又人为扩张了能源需求,由此引发全球能源供需失衡.这种失衡扭曲了能源市场价格,推高了原材料、制造、运输成本,并将价格最终传递到消费端,引发了全球性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20.
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发生后,全球经济在各国量化宽松政策的紧急救市下缓慢复苏,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成为引领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2010年第二季度,中国GDP总量达到1.33万亿美元,首次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第三季度GDP规模为1.415万亿美元,继续保持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经济的稳步复苏和巨大潜力支撑着中国国内高净值人群迅速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