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市民对城市景观的要求逐步提高,其中,城市滨水景观在城市规划、功能分区、园林绿化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传统的城市滨水景观的评价基于影像分析、使用情况分析等简单的方法,本文创新性的提出在城市滨水景观评价中运用POE评估,分析了使用POE评估的优势、特点、运用前景,构建了城市滨水景观综合评价的框架。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大规模的改造和更新,老城区的滨水绿地的建设趋同化发展,城市记忆逐渐丧失,使市民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因此,如何有效保护城市历史文脉,延续城市记忆,保持市民的集体认同感,成为老城区滨水绿地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老城区滨水绿地城市记忆的表达进行了初步探索尝试,以期对滨水绿地设计提供设计思维的开拓和扩展。  相似文献   

3.
滨水城市是居民最向往的旅游和生活的城市之一,作者就滨水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这一话题,首先分析了水体、绿地与城市的关系,介绍了目前滨水城市生态环境的现状,提出了滨水城市园林景观的规划原则,制定了滨水城市园林景观的规划一般方法,为滨水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史维学 《活力》2006,(11):20-22
黑河市地处祖国的北部边陲黑龙江畔,与俄罗斯的布拉格维申斯克市隔江相望。为了把黑河市建设成为一个有特色的国际贸易、国际旅游和中国北方地域文化、民族文化、欧亚文化相隔合的滨水生态型现代化边境口岸城市,黑河市委、市政府找准城市建设定位点,紧紧抓住城市建设发展这一有利契机,提出了“城市建设快发展,城建规划有创新,城市思路要超前”这一工作目标,不断加大城市建设的资金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造老城区,拓建新城区,拓宽城市路面,建设黑龙江公园,改建步行街,植树造林,栽花种草,美化城市环境。历经五年的建设,黑河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现代化高楼鳞次栉比,城市道路笔直宽阔,垂柳成荫,松树林立,花香草绿,黑龙江畔美景如画……  相似文献   

5.
滨水空间是城市建筑硬质界面和水体这一软质界面的过渡空间,也是城市的开放空间,往往具有城市“窗口”的作用。滨水设计对城市特定的环境因素加以提炼、升华和再创造,以建立景观的独特性及蕴涵丰富意境的“环境意”来反映所在城市的所在内涵、民族性格以及岁月的积淀,地域的分野,并成为城市环境美的核心。  相似文献   

6.
王文忠 《活力》2009,(12):11-11
五常市结合几年来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积累的工作经验.确立以打造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突出自身特色和优势,动员社会各界力量.积极推进“三优”文明城市建设步伐。在以下三个方面对“三优”文明城市建设进行了有效的尝试。为实现五常市委提出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赶超发展”总体目标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7.
“中原水城”的规划建设要围绕城市总体规划,实现水清、岸绿、景美、游畅、宜居的建设目标:凸显水资源的特性、水生态环境的质量和城市水景观的品质,重构城市总体空间,按照城市适宜水面面积率,优化城市土地资源配置:形成河湖塘水系和绿地景观系统.使城市水系及滨水区域成为堤防安全的防洪地带、水清岸绿的生态住区、风景秀丽的景观公园、经济繁荣的产业纽带,实现“城、水、人、绿、文”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8.
城市滨水区域作为充满活力的经济社会载体和极具吸引力的环境载体,一直以来就是城市建设最集中的地方,也是城市最繁华的经济与文化中心。商业开发是城市滨水区域开发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成功的商业开发能给区域带来大量人流和活力,推动城市的发展,对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也更具现实意义。新加坡河区域是充满活力的"24小时滨水生活方式"的空间载体,也是新加坡最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城市休闲中心之一。以新加坡河克拉码头商业项目作为研究案例,分析和阐述其发展背景、空间设计亮点,并结合国内滨水商业区开发现状,提出针对我国滨水商业空间开发的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9.
隋洪波 《活力》2012,(18):9-9,11
近年来,同江市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三优”文明城市建设和“建大美大爱龙江”的要求,不断强化“大同博爱、醉美江城”城市发展理念.深入推进城市建设管理、市民思想道德建设和“三优”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全力打造集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和谐之美为一体的国际生态旅游口岸城市。同江市先后被评为省级卫生城市、省级园林城市和全省文明城市建设先进市。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建设“生态城市”、“花园城市”、“山水城市”、“绿色城市”的口号响彻中华大地.从小城市如江西宜春到大城市如上海,全国有100余城市将其作为奋斗目标和发展模式。但从这几年的实践来看,各地却刮起一股“人造生态”建设风潮。许多工程只考虑好不好看.有没有气势,没有充分考虑人与自然的和谐和“以人为本”的理念,成了典型的“政绩工程”和“面子工程”。比如,一些城市通过“筑坝拦河”、“挖地造湖”,圈引流经之水打造城市“水景”,不让或少让“肥水流到外人田”。据统计,在严重缺水的黄河流域就有16个大中城市完成或计划了“人造水景”。各地对此的投资金额少则数亿元,多则数十亿元。  相似文献   

11.
让大地血脉畅通--由"河流保护"看城市滨水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归纳发达国家在河流保护方面的理论、方法与发展,介绍美国凯斯密河恢复工程项目的经验与教训,以河流保护的观念审视城市滨水的景观建设,并提出基于河流保护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滨江路是山地城市滨水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重庆主城为例,重新审视了主城两江已建和规划未建滨江路在城市景观、生态、亲水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在分析三峡水库蓄水后江河水位变化及洪水特征的基础上,探讨并提出山地城市滨江路的合理规划建设模式和防洪设计标高设置建议。  相似文献   

13.
县城是县级城市的政治和经济中心.是城市对外服务的窗口,城区环境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城市对外的形象.也影响到城市经济的发展。近几年.随着县城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特别是县城总体道路框架的完成.“城中村”原有的建筑物已不能适应现代化城市建设的要求.加快“城中村”的改造已成为广大群众普遍关心和呕待解决的问题。本结合各地县级城市“城中村”改造的实际情况.就改造中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李峻 《企业世界》2007,(2):46-46
建设部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考评组,最近对深圳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进行了为时两天的考评,认为深圳市已基本达到了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深圳在经济高速、健康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在城市生态环境方面,各类绿地布局较合理、功能较健全、景观优美、生态效益良好、城市热岛效应程度较低。在城市生活环境方面,深圳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大气、水、噪音控制机制,空气质量全年保持在较好水平,城市声环境质量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5.
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培植城市建设财源,是实践“三个代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体现,但是,城建资金从何而来,是困扰现任市长们的一大难题。海伦市从树立经营城市理念出发,通过市场化融资,探索出了一条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步伐的新路子。一、经营理念来自于大胆的实践海伦市是农业大县,属于“吃饭”的财政,政府根本拿不出钱来搞城建。为了解决城市建设资金从哪里来的问题,1998年初,市委、市政府组织有关人员赴南方发达地区学习后,结合本地实际,提出了树立经营城市理念,以建设北方绿色生态城和打造中国大豆文化…  相似文献   

16.
王福 《活力》2011,(7):130-130
目前城市规划建设中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是“单中心”问题,即一个城市一个市中心,围着这一个市中心“摊大饼”。它的主要弊端是:1.市中心的吸附力或“向心力”过程。形成“摊大饼”模式。2.使建设布局不合理.市中心建设密度过大,  相似文献   

17.
李心怡 《民营科技》2010,(6):277-277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是城市规划的进一步深化,可以从生活的内容、社会背景、历史变迁、自然环境等众多因素中发掘,形成独具一格的滨水景观特色。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探讨我国大中城市滨水景观建设引入生态规划设计的原则,并提出了未来城市滨水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方向。以期为今后城市滨河景观的规划设计、建设起到一定的参考与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趋同化已成为当前中国城市建设的一个令人担忧的文化走向;千百年来风情各异的许多景象不复存在.而经过再造的城市全都是似曾相识.甚至“千人一面”。它们之间到底在哪些方面彼此一致.才会有这般的雷同?细一想.可举十种:  相似文献   

19.
如果说民族文化是海,那么,城市文化就是一条条奔流人海的大河。河表面上有水有堤有坝,内在上决定江河奔腾不息的则是地球引力.它决定了“水往低处流”的现象。如果说法律、制度、道德约束与规范是城市文化之河的堤坝,那么,汹涌澎湃的江河水则由一个城市的人、物、事组成.决定城市文化、城市文明奔腾不息的则是一个城市历史积淀形成的精神意识、思想观念,它像地球的引力。  相似文献   

20.
最近.市国土房管局在2009年深圳土地展“新重庆建设和房地产介绍会”上,重点介绍了重庆市的建设潜力。在这次土地展上,重庆市推介的土地总面积最大,市地产集团、市城市建设投资公司、渝富资产经营管理公司、市江北嘴中央商务区开发投资有限公司等四大土地开发企业前来助阵,作为国有重点投资集团,根据城市建设分工,主要承担土地储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重点道路桥梁建设.有计划和针对性地对项目所在地土地进行储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