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村级"三项资金"收入原来是指农业税附加收入、农业税正税安排和财政转移支付,取消农业税后完全成了上级财政为弥补农村税费改革后村级收支缺口、确保村级机构正常运转的补助资金.  相似文献   

2.
溧阳市是江苏省首批农村税费改革四个试点县(市)之一,于2000年9月在全市推开了农村税费改革,2001年1月将税费改革方案落实到户。近3年的实践表明,农村税费改革明显减轻了农民负担,实现了村村减负、户户受益。但村级收入大幅度下降,按税改方案测算,税后村级收入与税费改革前相比,全市村级减收2011万元,降幅为772%,平均每个村减少691万元。村级收入下降必将造成一部分地方“干部报酬难兑现、办公经费难安排、村级债务难化解”的“三  相似文献   

3.
税费改革后,为保证村级组织正常运转,江苏省丰县建立了村级三项资金制度,即农业两税附加、农业两税正税收入的10%、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的15%用于村级。随着农业税的取消,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成为维持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的基本保障。为管好用好这部分资金,丰县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对保障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前几年江苏省响水县农民负担逐步减轻,2001年又大幅度下降。与农村税费改革前比,全县农民负担农业税及附加、一事一议筹资等合同内负担减少914万元,合同外负担减少1207万元,减少以资代劳585万元,减少村组干部补贴等村级运转经费382万元。全县共减轻农民负担3088万元,减30.6%,农民人均减负76元。减轻农民负担促进了农村稳定和农民增收。农民到市县负担信访比上年减少95件(批),下降56.2%。3000多万元农民负担是怎样减掉的?功在改革农村税费改革之前,响水县农民除了承担监督卡内农业税、村…  相似文献   

5.
2002年以来,河北省全面推行了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全省5万多个村全部取消了向农民征收提留、统筹为主的税费制度,改为征收农业税和农业税附加、农业特产税附加的新农村税费制度。随着税费征收方式的改革,农村财务管理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一是财务管理主体。过去农村财务管理主体是村集体经济组织,税费改革后,征收的税费资金由乡镇经营管理部门监督管理,财务管理除以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主体外,乡镇经营管理部门也成为部分村级资金的管理者。二是财务管理内容。过去村级收入管理的主要内容是提留、统筹费,税费改革后村级收入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农…  相似文献   

6.
所谓村级三项资金是指村干部报酬、五保户供养金和村级办公经费。徐州市农村税费改革伊始,村级三项资金除由村集体经营收入开支外,采用新的农业税附加、农业特产税附加方式统一收取。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和农业税、农业特产税政策的取消,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村级三项资金来源主要为财政转移支付,村级三项资金标准逐年提高到村均8万元。  相似文献   

7.
村级组织的职能定位与财务收支范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2000年开始的我国农村税费改革,先是对农业税及附加的总体水平做出明确规定,即不超过农业税计税常年产量的8.4%,其中,农业税税率最高不超过7%。2004年,北京等地取消农业税及附加。今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减免农业税步伐,明年将在全国全部免征农业税。原定5年取消农业税的目标,将提前两年实现。农村税费制度改革作为一项农村分配关系和分配制度调整的系统工程,必然要求对村级组织职能进行重新定位,尤其是村级自身收入的减少必然要求对村级组织的财务收支范围做出重新界定。本文将探讨新税费制度下村级组织的职能定位和财务收支的范围.以期对村级组织的职能转变和财务收支范围的正确界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推行农村税费改革后,全部取消了农业税及附加,基层经费不足部分由中央以财政转移支付的形式弥补。但现实的问题是,在村级收入锐减的情况下,国家给予的转移支付存在很大缺口,大部分村级组织正常运转难以维持。从河北省沧州市的情况看,在5723村中,村集体收入超过10万元的村有269个,占4.7%,没有集体收入的村有1969个,占34.4%。  相似文献   

9.
农村税费改革目前正在江苏省南通市全面推行,据初步测算,改革后全市乡村收入减少53273万元,乡村资金紧缺问题已客观存在。为保证税费改革的顺利进行,实现既减轻农民负担,又保证乡镇政府和村级组织正常运转,我市各地在推行农村税费改革的同时,大胆探索,积极组织实施配套改革,缓解了乡村资金紧张的状况,取得了一定成效。一、合并行政村,规范村级收支,保证村级组织正常运转1、合并行政村,控制村干部数。我市原有村组规模偏小,但所用干部较多。因此,各地在推进税费改革过程中,积极进行了行政村的合并,将原有4315个村…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与假设20世纪90年代后期,村级债务问题开始引起各方面的重视和关注。随着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推行,作为村级重要收入来源的村提留改变为农业税附加和农业特产税附加,村级的收入大幅度减少,村级盈利能力下降,又进一步导致偿债能力下降,村级债务问题突显出来。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状况不佳是个普遍问题。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当前,农村信用社普遍存在三大问题。一是亏损严重。1999年,全国57%以上的农村信用社是亏损社,亏损面比上年增加3郾27个百分点;全国信用社系统当年净亏214亿元,比上年增加亏损46郾6亿元。二是贷款质量持续下降…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枝江市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始终把减轻农民负担作为第一位的目标,精心组织,稳妥推进,税费改革试点工作成效显著,实现了镇镇减负、村村减负、户户不增负的目标。该市320个村新的农业税纳税通知书和农民负担监督卡已发放到户,税赋入户签字率为99.25%。该市改革后的农民负担为4666.03万元,按省统一口径,比1999年减少2613.27万元,下降了35.9%;改革后的亩平负担为69.66元,人平负担122.85元。他们的具体做法如下:一、切实加强领导,提高改革的战斗力为保…  相似文献   

12.
一、村级资金来源(一)农业两税附加根据上级规定,税费改革后,村提留不再按人头收取,改按新的农业税、农业特产税附加形式收取。农业税附加为农业税正税的20%,特产税附加为特产税正税的10%~20%。两税附加为村级收入的主要来源,主要用于村干部报酬、五保户供养和办公经费。(二)“一事一议”筹资税费改革后,村级兴办公益事业所需资金,不再固定收取,而是采取“一事一议”和“一事一批”的办法,由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通过,报乡镇政府批准。“一事一议”筹资,每人每年不得超过15元,并实行村务公开、村民监督和上级审计…  相似文献   

13.
对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实践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央确定自2000年始,在安徽全省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现在回过头来对改革实践进行实事求是的理性考察分析,对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实有必要。一、安徽省改革试点实践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据报告,安徽省实施农村税费改革后,2000年全省农民总的负担为37.61亿元(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及两税附加合计),比1997年的49.25亿元(农业税、农业特产税、乡统筹费和村提留中的公益金、管理费合计)减少11.64亿元,减幅为23.6%;改革后全省农民年人均负担75.5元,比1997年的98.8元减少23.3元;…  相似文献   

14.
一、税费改革对乡镇财政的影响   根据 1994~ 1998年统计资料进行测算,江西省玉山县常年粮食产量为 29264 39万公斤,平均亩产为 895 21公斤,高于实际调查的亩均产量。 1994~ 1999年全县年均村提留、乡 (镇 )统筹、社会负担、农村两工款合计为 5486万元。根据中央农村税费改革 "三取消、两调整、一改革 "的精神,农村税费改革后,按 7%的税率全县可收农业税正税 2261 55万元,按新农业税 20%征收可收农业税附加 452 31万元,比去年新增农业税正税 1586 55万元和农业税附加 384 81万元。同时,全县减收屠宰税 418 66万…  相似文献   

15.
农村税费改革免征农业税后,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所需的村干部工资、五保户供养和村办公经费,由国家财政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加以解决,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保证了村级组织正常运转。但村级转移支付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却值得我们关注,从笔者调查情况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近两年来,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正在各地积极稳妥地开展,在这些地区,农村财会业务核算工作发生了一些变动,应对会计核算科目作相应的调整。《农村财务会计》也陆续刊发了一些探讨文章,现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谈些看法。一、建议取消“提留统筹收入”科目,设置“附加税收入”科目,进行农业税附加和农业特产税附加两项收入的核算。按税改政策规定,农业税附加和农业特产税附加是由原来的村提留项目演变来的,是村级的主要收入项目,资金性质属于集体资金,所以应在损益类设置“附加税收”科目进行核算,并设置“农业税附加”、“特产税附…  相似文献   

17.
农村实行税费改革后,改革了村提留的使用方法,不再事先固定地向农民提取村提留,加之,税费改革后,村级可支配的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两税附加以及村级分得的财政转移性支付资金有限,一般只能解决村级工作正常运转所需资金,基本上无力兴办集体的生产公益事业。因此,只有通过“一事一议”的形式向农民筹资予以解决。可见一事一议已成为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中的一个新的课题,其搞得好与差,不仅直接关系到村内集体生产公益事业的兴办,更直接关系到农民的负担。笔者通过对苏北某市10个行政村在农村税费改革后实施“一事…  相似文献   

18.
推行农村税费改革,宛如一阵春风吹过江南大地。南京市栖霞区于农民负担总额已由改革前的1151.5万元下降为777.5万元,人均减负32.5%。截止8月底,新农业税的征收已完成应征收任务78%,农村税费改革取得预期成效。 一、把握好党的政策,当好群众利益的维护者 在实际工作中,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把减轻农民负担作为协调关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减负作为判  相似文献   

19.
全国村级债务形成的几个阶段及成因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二十世纪90年代后期,村级债务问题得到广泛关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推行,作为村级重要收入来源的村提留,改变为农业税附加和农业特产税附加,村级收入大幅度减少,村级盈利能力下降,进一步导致偿债能力下降,村级债务问题突显出来。发展到现在,村级债务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诱因,引起了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本文主要从全国层面上分析村级债务形成的几个主要阶段及其成因,提出防范化解村级债务的政策建议。在全国村对债务的产生发展过…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江苏省泰兴市通过创新制度,强化监督,政策奖励等措施,在严控新增债务的同时,逐年化解陈债,取得了较好效果。至目前,全市村级债务总额为11156万元,比2001年农村税费改革之初的19990万元净下降8834万元,净化解率达44.2%,村平均债务由原来的54.8万元下降为30.6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