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中国寿险业自1982年恢复经营以来,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产品和消费者之间存在着互动的关系,即产品引导了消费,同时消费又反过来影响产品。保险产品也不例外。在寿险业发展初期,根据当时消费者对保险的认识有限、储蓄是消费者主要的投资手段、孩子是家庭的主要关注点等特征,开发和推广储蓄型寿险产品,尤其是针对少儿的险种。随后,在保险公司的引导下,人们逐渐认识到为家庭主要经济支柱购买保险对家庭的重要性,成人寿险产品开始热销。1996年起国家进行几次大的利率调整,促动寿险产品向保障型发展。利率的波动使消费者希望有一个稳定的投资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寿险业与其它国家栖比起步较晚,在各地区的发展也不均衡.外资寿险公司的纷纷进入,给我国的寿险行业带来了崭新的营销方式,如利用保险中介人进行寿险产品的营销.利用保险中介人进行寿险产品的营销,这是一种间接营销渠道,它为我国寿险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不仅提高了寿险公司的供给能力,拓宽了市场,增进了寿险产品的销售,而且也成为寿险企业提高承保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为开拓我国无限广阔的寿险市场,促进我国保险业的发展,众多的保险公司和保险有识之士还在寻求更适合我国的寿险营销模式.  相似文献   

3.
陈璐  李旷达 《消费经济》2012,(2):36-40,27
现实生活中很多寿险消费者的保险消费决策并不是按照传统理论预测进行的,甚至与期望效用理论相背离,呈现出非理性特征。本文从寿险消费的有限理性入手,分析有限理性行为在寿险消费中的表现,并运用行为经济学理论分析有限理性表现的成因,提出寿险有限理性消费行为下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措施:即加大消费者教育力度,引导树立理性、科学的保险消费观念;加大保险产品相关信息披露,便于消费者做出理性选择;建立专门的保险消费者保护机构;加强寿险公司的诚信建设,优化保险消费环境。  相似文献   

4.
我国寿险消费在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也受到相关因素的制约。本文在概括总结当前我国寿险消费特点的基础上,分析指出消费者的支付能力、产品结构失衡、保险知识的普及度低、信息不对称、保险消费意识淡薄、潜在消费转化为现实消费困难、存在丰富的替代产品和保险服务水平低下等制约我国寿险消费有效需求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厘清同质产品概念的基础上,比较分析寿险公司产品的保险责任、投保年龄、保险期间等,并构建同质指数,结果发现:我国寿险公司产品的同质程度不高。产品同质化并不是制约我国寿险业创新发展的首要因素,寿险公司要突破增长瓶颈,应在营销渠道、品牌宣传和价值传递等方面积极创新。  相似文献   

6.
赵新毅  石桂峰 《北方经贸》2001,(10):133-134
投资连结保险作为一种全新概念的保险产品,与传统寿险产品相比,它有助于寿险公司分散经营风险,降低成本,增加获得机会,因而对中国寿险业的发展更具迫切性。  相似文献   

7.
寿险业具有很强的金融服务功能,保险投资是现代寿险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支柱。必须看清我国人寿保险发展的现状及繁荣背后的隐患,分析寿险投资的风险类型和当前中国保险业资金运用的风险管理。寿险公司应采取相应策略强化风险防范,从根本上提高寿险业的竞争力和风险防范能力。  相似文献   

8.
2008年上半年,寿险业增迷高企,银行保险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由之而来的寿险结构失衡及银行保险过快增长等一系列风险导致监管部门在.2008年全国寿险工作会议后启动了对寿险业的结构调整,并针对银行保险在保障类业务发展不足、销售环节存在误导等问题展开整饬,银保业务一度处境尴尬。在这样一个特殊阶段,如何顺应监管要求,同时又有效引领银行保险的健康平稳发展,成为各银行保险经营主体,也包括监管部门的普遍关注。本文立足于银行保险在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进程中的战略地位,就产品和渠道创新、联合监管以及银保企业经营定位等问题提出了应对的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保险业特别是寿险业的快速发展,侵害保险消费者利益的事件也越来越多。但因为法律的不到位、监督不严、销售误导的普遍存在以及消费者的弱势地位等因素,使得保险消费者维权的路走得异常艰辛。要改变这种被动的局面,需要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完善法律法规;设立专门的寿险消费者维权机制;满足被保险人的合理期待;加大对保险代理人的培训、监督力度,加强对消费者的教育;建立诚信社会等。  相似文献   

10.
陆秋君 《消费经济》2007,23(4):7-10
中国寿险业在高速增长的同时,出现了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对寿险业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本文利用1998-2004年省级面板数据对寿险消费的地区差异进行特征描述,并建立计量模型探讨了可支配收入、社会保险、受教育程度、储蓄存款和抚养比对不同地区寿险消费的作用,最后作者根据分析的结果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1.
《三联竞争力》2005,(2):14-18
1996、2001、2004年,中国已经历了三次投资寿险业的集体冲动。在众多入局的企业中,有人为了获取资本增值,有人觊觎寿险业的巨额现金流。但目前只有极少数企业从中获得了收益,坚持还是退出可能成为两难选择。而在数十家寿险公司中,既有位居老大的国有企业,又有积极进取的新兴公司,更有来势汹汹的外资巨头,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谁能抓住消费者的心?从投资理财产品,到所谓银行保险,中国寿险市场近年来在概念上轮番炒作。不管“泡沫论”的是与非。很多寿险公司已开始主动调整产品结构。回归于保障。  相似文献   

12.
张青枝 《商业时代》2005,(21):81-82
近年来,由于业务结构的不合理以及赔付率的上升,我国非寿险增长速度远远低于寿险增长速度。如何提高非寿险业的投资收益,改变现有的困境,成为非寿险业发展的重要课题。结合当前形势,积极发展投资型非寿险产品无疑是一种正确的选择。针对目前我国市场上现有的投资型非寿险产品的缺陷和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制度建设、产品创新、加强监管、政策扶持等方面更好地促进投资型非寿险产品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介绍了云南寿险业2016年1—7月的发展概况,从近七年的寿险规模的变化,近七年的寿险保费收入的变化,近七年寿险赔付率的情况及近七年五大寿险市场份额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文章介绍了近几年保险监管部门在监管方面所做的努力,并且通过对近六年云南寿险业公司受到的行政处罚结果的总结,总结出云南寿险业发展存在以下四方面的问题:(1)财务数据不真实;(2)虚挂业务套取佣金及津贴的行为;(3)聘用未取得销售资格证的人员销售保险;(4)销售误导,针对这四个方面的问题,笔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以1999-2011年我国31个省(或直辖市)为样本,分析法律环境是否对非寿险和寿险发展产生影响,并探讨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这一影响是否存在以及影响结果如何。研究发现:一方面,在控制一些影响因素后,法律环境对非寿险业和寿险业发展存在着明显的正效应;另一方面,法律环境对非寿险业发展的影响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L”型关系,而寿险业则呈现出“U”型关系,证实法律环境会影响区域保险发展。  相似文献   

15.
财路启示     
<正> 寿险推销将成为就职新热点寿险业在欧美国家已有上百年的历史,美国、瑞士等国家年人均保险消费水平在8000元人民币。目前我国的人均保险消费水平只有50元左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银行利率的下调,许多人开始关注保险,这些都将促使人寿保险业迅猛发展。据寿险业专家预测,北京地区寿险从业人员将在未来几年内从目前的4600人增至5万人左右。专家分析,寿险营销是一个  相似文献   

16.
家庭消费、保险、投资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个体收入的增多,如何有效配置资产成为每个家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建立了关于消费、保险、投资的随机最优模型,采用蒙特卡洛模拟,得到最优的家庭资产配置策略。并对部分影响因素做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遗产动机影响寿险需求,对消费和投资基本无影响;消费的跨期替代偏好影响消费和投资需求;投资、消费、财险需求与家庭财富正向关,寿险需求与其反向关。  相似文献   

17.
叶朝晖 《商业研究》2001,(5):115-117
持续的低利率环境不仅抑制了中国寿险业的快速扩张 ,而且暴露了高利率寿险产品带来的偿付能力危机 ,投资型险种的推出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偿付能力不足对中国寿险业的压力。中国寿险业要借助产品创新实现向现代寿险业的转型 ,还有赖于外部的税收投资环境的进一步完善和寿险公司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王超  王志远 《现代商业》2013,(34):88-89
从1982年恢复人身保险业务以来,我国保险市场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保费收入逐年上升,监管制度逐步完善,公众的保险意识也越来越强。但我国的寿险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市场结构差,资产规模小,认可程度低,险种差异小,经营效率低等问题一直伴随着我国寿险业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的保险公司还存在一定差距。本文根据我国寿险市场结构发展的历史经验,从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及进出壁垒三个方面剖析我国寿险市场结构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寿险市场结构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张青枝 《商业时代》2005,(17):60-61
在沉寂了一年多后,投资型寿险又为人们所关注。笔者认为,随着保险投资环境的日益成熟和保险双方的销售和购买行为日趋理性,投资型寿险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同时必须看到,经营风险的防范控制依然是保险公司工作的重要环节,对消费者而言,也必须审慎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型寿险产品。  相似文献   

20.
保险公司销售与理赔服务过程的不透明、保险消费者与保险公司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造成当前保险行业普遍存在车险理赔难、寿险销售误导等侵害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文章基于云计算技术,对建立统一的保险消费者服务平台进行研究。力求通过科学的平台管理手段,保险消费者透明消费、保险公司透明服务和保险监管部门透明监管的"三透明"模式解决保险行业服务滞后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