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论“国八条”还是“国六条”,以及九部委的细则都没能有效阻止房价的高速上涨。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9年1—3月,北京市商品住宅价格同比上涨14.8%,4-6月上涨9.5%,7-9月涨幅达10.9%。在国内很多城市,普通百姓4个月的工资,不吃不喝还买不起1平方米住房。房价一路高歌,民众怨声载道。当然,房价大幅上涨,房地产市场红火,离不开外资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2006年.政府针对不动产市场存在的问题.出台了一系列税收调控政策。5月17日.国务院提出了针对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的六条要求(简称“国六条”)。国家税务总局先后发布了《关于房地产开发业务征收企业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6]31号).一是将预售收入的预计营业利润率修改为预计计税毛利率.并将比例由过去的15%提高至20%: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房地产投资高速增长,各地房价加速上涨,房价收入比居高不下,全国商品房空置率濒临危险边缘。与此同时,商品房结构性问题进一步凸显,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供应不足。房地产开发、交易、中介服务和服务管理各环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违法违规行为。针对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把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势头作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内容,在2005年3、4、5月份接连出台三个“国八条”进行控制和调节。为了确保宏观调控成果,推进房地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前不久,中央进一步推出了新一轮调控措施。5月17日国务院推出纲领性的“国六条”,5月29日推出具体调控措施“国十五条”。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无论是宏观经济调控,还是对房地产的调控,政府的政策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于房地产来说.其政策更是越来越多。几年来通过稳定房价等房地产政策的实施,从政府公布的房地产价格变化来看,2003~2006年全国房价上涨幅度分别为4.8%.97%、76%,56%.2007年1~5月份上涨57%.6月份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7.4%,北海.[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自2009年12月开始,中央针对房价过快上涨问题展开了密集的房地产市场调控,包括“国四条”、“国十一条”、新“国十条”、“五项措施”、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等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国家在调控房市方面立场坚定,房地产市场蕴藏的风险也逐步显现,亟待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6.
5月17日,国务院出台了促进国内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六条措施即“国六条”。对于2005年出台的“国八条”的成效,尽管在“国六条”中给予了肯定,但这只是自说自话,与实际结果差距较大。 2005年实施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以来,尽管从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看,全国房地产投资增长和房价上涨过快势  相似文献   

7.
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4月15日发布的消息,一季度,全国35个大中城市房地产市场价格持续上涨,房屋销售价格上涨9.8%。商品住宅价格上涨10.5%。房价与土地价格基本保持一致的增长态势,土地交易价格上涨7、8%,其中,住宅用地价格上涨9.6%,也接近一成。过高的房价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从中央到地方,无论是贷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甚至最新出台的“国八条”、七部委“八条”等行政手段,  相似文献   

8.
房地产金融怎样在和谐中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国六条”到“九部委”新政,2006年的房地产市场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态势,房地产业新一轮宏观调控的号角正式被吹响。房地产业是典型的资金密集型行业,这就决定了房地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业的有效支持,这使得银行在抑制房价上涨中的作用举足轻重。随着房地产新政的出台,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必将采取更为完善的措施,构建和谐的房地产金融体系,以促进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樊栩静 《投资北京》2013,(11):28-29
随着经济的繁荣,房地产行业呈井喷式发展,我国房价在近7年中呈现小断攀升的趋势,特别是今年以来,随着“国五条”政策效应的逐渐淡化,一线城市房价涨幅突出(均接近或超过20%)。截至今年9月,百城住宅均价已连涨16个月,其中,第二三季度涨幅较三季度明显扩大,累计上涨2.89%。笔者认为,我国(特别是一线城市)的房地产价格继续攀升将持续3到5年,但必须抑制未来房地产价格的持续过快上涨。  相似文献   

10.
《金融博览》2006,(9):4-5
今年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一直处在过热状态中,高档商品住宅过量开发,中低档住房数量不足,房地产信贷依然过热,全国房价涨声一片,从今年5月份“国六条”开始,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发布了一系列政策,对房地产实施供给结构和稳定房价的双向调控,近期,调控政策初显效应,房价上升幅度渐趋稳定,个别城市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11.
2013年3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继续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国五条”),对此前提出的“国五条”做了进一步细化,针对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需求,明确提出要求。包头市认真贯彻落实“国五条”要求,优化市场结构、抑制不合理需求,新政效果逐步显现,但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商品非住房积压、房价上涨压力加大等情况。作者通过分析房地产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毛萍 《金融纵横》2005,(9):38-39
一、房地产市场及房地产金融的发展概况 自2002年以来.中国部分城市房地产价格开始较快上涨。到2003年,涨速加快,房地产价格上涨的城市增加。上涨最强劲的是上海,从2002年开始.房价每年涨幅均在20%左右.2003年全市商品房均价为5881元/平方米。位列全国各大城市房价榜首。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房价上涨过快,局部地区出现房地产“泡沫”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7年国民经济运行数据显示,2007年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平均涨幅高达7.6%。房地产价格的不正常上涨正逐渐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为了进一步发挥经济手段在宏观调控、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中国人民银行在2007年连续六次调整利率,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房价过高,上涨过快,房地产调控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房地产市场变化态势不仅在经济层面上影响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和稳定发展,而且也在政治高度上关系着如何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承诺。专家预测,继“国八条”、“国六条”等重要调控措施之后,今年出手重拳调控是必然的。果然,今年以来,“加息频频进行,购买第二套(含)以上住房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40%”、“贷款利率不得低于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同档次基准利率的1.1倍”等政策于9月出台,物业税扩大“空转”试点并可能实征预期加强,居住保障政策力度加大……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成为各级政府寻求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期博士沙龙中,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士孙兴全、杨卫国、王汝津(现任职深圳市人民政府)就如何把握房地产市场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实施市场调控和居住保障政策进行了讨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国六条”细则即5月29日九部委发布的《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房价的意见》。我对“国六条”细则的总体判断是,这个政策是一个十分温和的政策。短期来看,除非还会出台新的政策,它对抑制国内过高的房价、过热的房地产投资影响可能不大;但从中长期来看,“国六条”细则对国内房地产市场影响会比较大,因为它的基本宗旨是调整房地产市场的结构,而结构调整是一个中长期问题。“国六条”细则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看。  相似文献   

16.
中国房地产去向何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商品房价格一直以10%以上的速度上涨,去年政府采取了许多严厉限制房价上涨的措施,商品房价的上涨幅度仍超过了5%,这引起了民众的强烈不满。最近出台的“国六条”对房价上涨  相似文献   

17.
房地产市场供需状况的实证分析——以乌鲁木齐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房地产业从20世纪80年代起步,进入90年代后期国家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房地产业逐步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与此相伴的是房价了也呈现不断上涨的态势,特别是近几年来,一些地方房价上升的幅度大大超过了经济增长的速度。虽然国家陆续出台了“国八条”、新“国八条”、“国六条”来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但是房价上涨的趋势未能得到有效的遏制。本文以乌鲁木齐市为例,通过分析房地产市场的供需状况,来研究影响房地产市场需求的主要因素,希望对政府管理房地产市场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18.
韩骏 《金融会计》2011,(2):26-29
2010年1月和4月,国家分别出台了“国十一条”(《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和“新国十条”(《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旨在规范国内房地产市场,打击投机性“炒房”,平抑畸形的房价,实现国内房地产市场和房价的理性回归。  相似文献   

19.
在多次提出“遏制房价上涨过快”后,政府此次终于动了真格。 4月1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1—3月全国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显示,今年3月,全囤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1.7%,创下2005年有该统计数据历史最高值。同一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贷款首付款不得低于50%,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1.1。对购买首套住房且套型建筑而积在90平米以上的,贷款首付比例不得低于30%。  相似文献   

20.
针对房价过快上涨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去杠抨化突出,二是短期性明显。政策以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为直接目标,对房地产行业的一些根本性问题无意触及或无力根本改变,支撑房价上涨的中长期和短期因素依然存在,房价大幅下跌可能性不大。调控的效果正在显现,预计一线城市及部分二线城市房价年内将较峰值平均下调10%-20%,全国三.四线城市和多数二线城市房价保持基本平稳,全营房屋销售面积也会在第3季度出现温和反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