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新《商标法》在损害赔偿责任方面所做的规定的特点和亮点在于加大商标权保护力度。这不仅体现在将法定赔偿最高限额提高到300万元,更在于通过举证妨碍以及惩罚性赔偿的引入,将切实解决权利人举证难、侵权责任威慑力不高、重复侵权恶意侵权频发等问题。一、程序上规定举证妨碍规则减轻权利人举证责任新《商标法》第六十三条第二款规定:"人民法院为确定赔  相似文献   

2.
刘春林 《中华商标》2014,(10):33-37
正2013年修订的《商标法》新增设了三年不使用抗辩制度。其具体内容为:注册商标专用权人请求赔偿,被控侵权人以注册商标专用权人未使用注册商标提出抗辩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注册商标专用权人提供此前三年内实际使用该注册商标的证据。注册商标专用权人不能证明此前三年内实际使用过该注册商标,也不能证明因侵权行为受到其他损失的,被控侵权人不承担赔偿  相似文献   

3.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下称商标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规定:“注册商标专用权人请求赔偿,被控侵权人以注册商标专用权人未使用注册商标提出抗辩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注册商标专用权人提供此前三年内实际使用该注册商标的证据。注册商标专用权人不能证明此前三年内实际使用过该注册商标,也不能证明因侵权行为受到其他损失的,被控侵权人不承担赔偿责任。”此即三年不使用抗辩制度,强调权利人三年内未实际使用注册商标,侵权人不承担赔偿责任。但如果商标注册尚未满三年,被诉侵权人能否主张不使用抗辩?在具体适用时应当如何理解“此前”与“实际使用”?司法实践中对此尚未形成较为明确和统一的认识,需要结合注册商标三年不使用抗辩的立法本意予以进一步明确。  相似文献   

4.
产业指引     
新商标法“五一”正式施行 5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正式施行,修改后的《商标法》规定生产、经营者不得将“驰名商标”字样用于商品、商品包装或者容器上,或者用于广告宣传、展览以及其他商业活动中,违反者处10万元罚款。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  相似文献   

5.
《商标法》第53条规定:有本法第五十二条所列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之一,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也可以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进行处理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当事人的请求,可以就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由此可见,对因商标侵权引起的赔偿纠纷,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以依当事人申请进行调解。此外,《特殊标志管理条例》、《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例》、《世界博览会标志保护条例》也分别规定,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据所有(使用)人请求(申请),可以(应当)就侵犯这些标志专用权的民事赔偿进行调解。  相似文献   

6.
吕志华 《中华商标》2003,(12):31-32
《商标法》第53条规定,因商标侵权发生纠纷的,当事人可以自行协商,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该内容是《商标法》新增加的程序性规定,进一步突出了商标专用权的民事性特点。《商标法》的立法宗旨首先是保护注册人的商标专用权,法律对商标专用权的取得、维护及查处侵犯其权益的规定,都是从保护出发的,从这个角度看.制止侵权是商标法律所追求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7.
商标权行政保护法律制度需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关于商标、专利等方面法律法规均规定了知识产权权利人或利害关系人对侵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相关行政机关处理,这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司法、行政保护双轨制。  相似文献   

8.
目前在商标侵权诉讼中,涉及侵权赔偿额的问题愈来愈引起各方关注,权利人渴望侵权人为其所侵权行为付出更大的代价,从而以儆效尤;侵权人希望自己在合理范围内尽可能的少承担赔偿数额。仅就这几年商标侵权赔偿额的总体趋势而言,赔偿数额节节攀升是一个不争的事实。2007年2月,  相似文献   

9.
袁博 《中华商标》2014,(9):29-32
2014年5月1日施行的新《商标法》,体现出诸多立法上的新意和创造,其中,对于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的确定,也在原有的“获利”、“损失”和法定赔偿三种方法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计算方法和新的制度设计,体现出更大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商标的近似问题是一个与侵权密切相关的问题,综合《商标法》第五十二条及相关法条的规定,可知,在注册商标本身合法有效的前提下,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包括服务,以下同)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商标的行为属于侵权行为。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在商标侵权的判断问题上,可以简单地根据被控侵权的商标与注册商标的“近似”去判断侵权的成立。  相似文献   

11.
陶钧 《中华商标》2014,(9):38-44
要旨:虽然我国商标法并未明确规定“权利用尽”规则,但是其作为一项重要的商标权限制制度,无论是在市场流通领域,还是商标侵权判定中均有重要意义。在侵犯商标权纠纷中,若被控侵权人能够证明其所售商品来自于商标权人或被许可人.且其商业宣传及营销方式符合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则,并未对注册商标的商誉产生负面、消极的影响,亦未导致相关公众对商品来源产生混淆,在此情形下,被控侵权人的相关行为不应认定构成侵害商标权。  相似文献   

12.
正5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正式施行,修改后的《商标法》规定生产、经营者不得将"驰名商标"字样用于商品、商品包装或者容器上,或者用于广告宣传、展览以及其他商业活动中,违反者处10万元罚款。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注册商标许可使用费难以确定的,由人民法  相似文献   

13.
万迪  路聪 《中华商标》2016,(4):55-61
当前,我国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数额的认定采全部赔偿原则。所谓全部赔偿原则,是指侵权行为人对受害人遭受的财产损失,负全部赔偿的责任,赔偿范围应与损失大小相当。[1]该原则强调利益的弥补和法益的衡平,体现了民法平等、公平的基本价值理念。根据该原则,在知识产权侵权诉讼中,应该以包括受害人的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在内的全部实际损失作为基础来确定赔偿数额,最终实现使权利人的权利达到损害发生前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认定商标侵权的标准是“混淆”还是“商标近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 最近接触的两起商标侵权案例,引起笔者对商标侵权认定标准的思考,并进一步引发对《商标法》第52条规定的反思。  相似文献   

15.
正某地工商机关根据商标注册人的投诉,对涉嫌侵权人进行调查,经查实,侵权人侵权事实成立,工商机关遂对侵权物品进行了异地扣押。但在该案作出行政处理决定前,侵权人与被侵权人自行进行了协商解决,并达成协议,被侵权人不再追究侵权人的任何民事责任。那么此案是否可以终结呢?通观我国《商标法》的立法宗旨和理念,商  相似文献   

16.
华鹰 《中华商标》2002,(4):21-22
临时禁令是在侵权诉讼前应商标权人的请求,由法院作出的迫使侵权人停止正在实施或即将实施的侵权行为,从而对商标权人的权益进行有效保护的措施。其目的是防止侵权行为的预期发生或侵权行为的重复给权利人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害,保护当事人正当权益。诉前临时禁令在商标侵权诉讼中扮演重要角色。我国原商标法并没有规定法院可以在诉讼前采取临时禁令措施,  相似文献   

17.
搞好商标印制管理,是从源头上防止出现假(仿)冒商标和商标侵权的一个重要环节。自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和《商标法实施细则》实施以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先后发布过四个有关商标印制的管理规定,其中《商标印制管理办法》是1996年9月5日发布并实施的,它对加强商标印制管理,促进监管职能  相似文献   

18.
马莉 《中华商标》2014,(5):18-19
4月27至23日,正值2074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期间,也是新《商标法》即将实施之际,中华商标协会主办的“2014年新《商标法》和《商标法实施条例》专题培训班”(以下简称“广深培训班”)在广州、深圳两地成功举办。中华商标协会会员代表、工商系统工作人员、企业知识产权法务工作人员以及商标代理人、律师等共计400令人参加了培训。此次广深培训班呈现出了如下新亮点:  相似文献   

19.
我国修改商标法亟需解决的三个重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又一个“4.26知识产权日”的来临,我国《商标法》第三次修改工作也步入了关键阶段。回顾以往,历次《商标法》修法无不对我国的商标事业乃至知识产权事业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为此,本刊特约请国内知名知识产权专家学者,就此次修法发表见解,集思广益,以向“4.26”献礼。——编者  相似文献   

20.
为了履行TRIPS协议(《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第六十二条“有关获得和维持知识产权的程序中做出的终局行政决定,均应接受司法或者准司法当局的审查”,我国2001年12月1日实施的新修改的《商标法》将商标确权案件的终局裁判权赋予了人民法院。其中,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