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法律关系是由法律在调整土地承包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权利和义务关系。它由主体、客体和内容三个要素构成。理清土地承包经营权法律关系,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立法的理论前提和基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立法应首先在法律规范上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和内容作出明确法律界定,以便理清土地承包经营权设立、变更、流转、终止等法律问题,达到切实维护土地承包经营权人的合法权益。本文拟从物权角度探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法律关系。一、土地承包经营权法律关系的主体土地承包经营权具有直接支配性,且在支配…  相似文献   

2.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性质及实现形式的创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性质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民承包农村集体土地所具有的经营权利。在现实运作中应具有以下一些法律性质。(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产生于承包合同,具有法律效应,是农村土地所有权与土地使用权分离的结果,是一种民事权利,其核心是经济利益 土地管理法第十四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承包经营,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土地承包经营期限为三十年。发包方和承包方应当订立承包合同,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同时,我国《民法通则》第八十条也规定:“公…  相似文献   

3.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化建构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研究目的:基于《物权法》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化改造的讨论,旨在改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立法的完整性和合理性。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一种特殊的用益物权,应当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明确承包地被征收的“公共利益”需要和细化征地补偿标准。研究结论:要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存在的问题、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就要切实改进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化建构。  相似文献   

4.
法学视角中的农村土地三权分离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目的:探讨农村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权和土地经营权的三权分离改革是否符合法学原理,研究如何推进相应的制度建设。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归纳演绎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结果:土地承包经营权不能分离为独立的土地承包权和土地经营权;土地所有权是法律概念,而土地承包权和土地经营权不是法律概念,因此农村土地三权分离存在明显的法学悖论。研究结论:法学中的权利与经济学中的产权具有较大的区别,必须在物权债权二元财产权体系中确定农村土地的权利结构。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明确农村土地"三权分置"中土地经营权的性质。研究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实践中的农村土地权利结构逻辑各不相同。不同的农村土地权利结构直接影响土地经营权的性质。(2)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是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分置为土地承包权和土地经营权,从而采用"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权——土地经营权"的农村土地权利结构。土地经营权将取代土地承包经营权,成为法定的用益物权。(3)土地经营权人既可以是通过家庭承包方式取得土地经营权的农户,也可以是通过转让、互换或者入股等流转方式获得土地经营权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期限届满之前,土地经营权应当独立于土地承包权存在,土地承包权消灭与否对土地经营权不产生影响。研究结论:明确土地经营权属于用益物权,才能解决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实践的疑难问题,从而促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  相似文献   

6.
新《农村土地承包法》贯彻三权分置政策,重构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主体制度、权能体系和流转体系,并强化了该权利的稳定性。修正后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身份属性和保障功能得以固化,并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了自物权或所有权的性质,成为家庭承包制下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的重要机制。随着与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内在关联的提升,土地承包经营权在新法上晋级为物权性土地经营权的母权。适应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功能转向和属性变化,正在制定的民法典物权编应当进行科学的回应,一方面巩固农村土地承包法的修法成果,另一方面弥补其修法之不足。  相似文献   

7.
农业部经管司负责人解读中央1号文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不是推倒重来 中央1号文件:"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强化对农村耕地、林地等各类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保护.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妥善解决农户承包地块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等问题." 记者:请您解释一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的含义? 经管司负责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是一种物权登记.按照我国法律,对不动产物权要通过登记明确权属加强保护.如城市房屋、土地所有权等都要到有关部门进行登记,以更好地保护所有权人的权利.  相似文献   

8.
明确农村土地经营权的合法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实行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就是在总结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改革实践经验基础上、根据农村现实需要和未来发展作出的顶层设计,目的是进一步解放农村生产力。从法律角度说,土地经营权应被界定为从土地承包经营权中分离出来的新的用益物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在农村土地所有权上设立的用益物权,在这一权能基础上可以再分离权利,设立新的用益物权。但这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明确"三权分置"下的农村土地权利结构。研究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现行法下的中国农村土地权利结构,以"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为基本结构,还包括土地所有权和"土地所有权+租赁权"两种类型。(2)"三权分置"的背景下,首先应当将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分置土地承包权和土地经营权;在土地经营权物权性流转时农户保留土地承包权;债权性流转时则为"土地承包权+土地经营权"。(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农村土地权利结构,取决于土地经营权流转形式,在物权性流转时为土地经营权,在债权性流转时是土地经营权的租赁权,在两种性质流转并存时是"土地经营权+土地经营权租赁权"。研究结论:"三权分置"下农村土地权利结构的构建,应当以现行法下的农村土地权利结构为基础,既要保护农户的合法权益,又要有利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农村财务会计》2004,(8):20-22
51.家庭承包方式下。承包方何时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承包合同自成立之日起生效。承包方自承包合同生效时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  相似文献   

11.
矿业权管理是矿产资源行政管理的核心内容。就矿业权本身而言,包含行政关系和民事关系两种法律关系,结合行政合同的行政性和合同性两大特点,可以考虑引入合同管理的方式来进行矿业权管理。用合同的手段规范矿业权管理,不仅有利于繁荣勘查业,进一步规范我国的地质勘查管理工作,而且还会为地勘单位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有利于建立"统一、竞争、有序、开放"的矿业权市场。  相似文献   

12.
在探讨建立和完善用益物权制度时 ,围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名称的存废问题 ,学术界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 :“要抓紧制定确保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期稳定的法律法规 ,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在此形势下 ,深入探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名称的存废以及农用地物权制度的最佳选择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名称存废的种种观点和评析按照民法理论 ,为了对土地使用价值进行利用而从农用土地所有权中分离出来的享用权能 (它一般包括占有、使用、收益…  相似文献   

13.
"三权分置"是农地制度改革的重要成果,为提升农业经营效益提供了制度保障。农业经营的实践形态显示,土地经营权的设立并未提升资本化耕种的农业经营收益,也难以提升村集体范围内农地产权正式转移的水平。农业经营体制在"统"的层面缺乏可操作性的产权制度方案,阻碍了农地产权设置在"分"的层面发挥出高效的制度效能。切实回应农地利用中实际耕者的地权诉求,解决农地细碎化、村集体内土地经营权流转价格过高、土地经营权配置不充分、土地经营权流转后的社会纠纷等问题,需要围绕农地高效利用,在"三权分置"下充分发挥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管理权能,以集体土地所有权统合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土地经营权。  相似文献   

14.
从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资金不足,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制度的确立可以有效缓解农民融资难的问题,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保障农民生活和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随着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成为研究的热点。尽管现行法律不允许农民对所承包的土地进行抵押,但在创新农村金融服务的背景下,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抵押已是暗流涌动,允许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在各地快速发展。泉州在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在过程中,在流转期限和流转用途等方面具有不同特点,通过充分利用政策促动,项目拉动,以点带动等措施推动土地流转发展,泉州实现了经济、社会、产业等效益上的进步。但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的土地流转思想顾虑、收益无浮动,渠道无畅通,行为不规范和种植“非粮化”等问题,应通过确保农民在土地流转中的主体地位,健全土地流转市场的中介服务体系,强化土地流转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完善土地流转的政府支持配套政策,以推动泉州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6.
采用规范分析与演绎推导的方法从契约利益主体关系和集中契约内生属性两个层面厘清林地规模化转出的集中契约内生威胁,探究集中契约的稳定治理措施。研究表明:集中契约中的利益主体关系演变会打破铁三角的均衡关系,降低契约的有效性与稳定性;利益主体在履约过程中由于价值观变化、心理契约失衡和契约内容不够灵活与完备致使集中契约长期稳定存在一定威胁。为此,从契约利益主体间权利、义务和责任以及契约治理两个层面提出增强林地规模流转集中契约的稳定性对策,以巩固和深化林权改革,促进林地规模化经营与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集体产权基础上承包制与合作制的契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我国农村改革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下,应当建立农民以承包经营权进行自主合作的农村内生发展机制.集体产权基础上承包制与合作制的真正契合,坚持了合作制和承包制的合理内核,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集体产权制度设计.以集体所有制、承包制和合作制为特征的农村基本制度框架、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8.
订单农业的契约困境和组织形式的演进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订单农业组织形式的演进和创新是破解订单农业高违约率难题的有效途径。本文运用事前交易费用和事后交易费用的概念,通过对交易费用的仔细划分,重新解释了"公司 农户"向"公司 合作社 农户"不断演进的现象。合作社可以同时减少农户面临的事前交易费用和事后交易费用,进而减少农户的总交易费用,也可以减少公司所面临的交易费用。由于合作社具有降低双方交易费用的功能,合作社的出现就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