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平凉市位于黄土高原中部,是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域之一;水土流失面广、量大、时间集中,对平凉市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许多不利影响;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双重影响;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是根治水土流失的有效途径,要利用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农业耕作措施以及生态修复措施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2.
河湟谷地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生林 《水利经济》2004,22(5):37-39
河湟谷地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与黄土高原接壤的农牧交错地带,自古就是我国西部农牧业发展较早的地区之一,在青海省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针对河湟谷地水资源和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严峻态势,就如何对其进行综合治理提出几点综合治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世人担忧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不是单纯的环境问题,而是生态恶化、经济贫困、社会落后的综合症。其治理必须采取综合措施。因内三百多位专家学者对黄土高原进行了六年的大规模综合考察后得出上述结论。这项课题的名称为“黄土高原综合治理”。考察表明,黄土高原在连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以宁夏固原市上黄村不同时期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基础,研究黄土高原乡村尺度上的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功能区规划。研究方法:RS/GIS技术与数理统计法。研究结果:近30年来上黄小流域土地利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林草地面积大幅度增长,坡耕地面积减少和果园面积逐年扩大;上黄村可划分为生态环境保护区、旱作农业区和高效生态农业区三个功能区。研究结论:在研究土地利用变化的基础上,进行土地结构优化调整与生态功能区划,对黄土高原半干旱生态严重退化区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其环境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基于黄土高原近30余年来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变化(LUCC),分析该地区LUCC及其环境效应,为区域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政策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地统计和趋势分析等。研究结果:(1)黄土高原土地利用结构整体上未发生变化,仍以草地、耕地和林地为主,但植被覆盖度提升显著;(2)黄土高原LUCC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影响,影响程度存在区域性差异,其中黄土高原中部丘陵沟壑区主要由人类活动导致;(3)黄土高原LUCC对地表径流、土壤侵蚀、土壤水分及碳循环等生态环境过程将产生长期的影响,植被恢复在发挥生态效益的同时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消极的作用。研究结论:黄土高原植被生产力已接近水资源承载力阈值,提升人工植被稳定性、促进水资源平衡仍为现阶段促进黄土高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中国林业企业》2005,(6):21-21
2005年10月8日国家林业局公布,“十一五”期间,三北工程建设将继续坚持以防沙治沙为主攻方向,突出抓好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农田防护林体系的更新改造与完善提高,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生态屏障。  相似文献   

7.
农牧交错带持续土地利用研究:以鄂尔多斯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简述了持续土地利用概念和农牧交错带研究历史的基础上,分析了鄂尔多斯地区持续土地利用的影响因素及土地利用中的问题,对本区实现可持续利用的原则和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论西部地区农业的集约化与持续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农业集约化发展对西部开发的基础作用,同时阐明了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促进农业持续化的意见;对黄土高原、西北草原、荒漠地区、西南岩溶地区、紫赠岩地区提出了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9.
以扬州市1996~2004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为基础,对其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过程进行了描述,并选取相对变化率指标分析了变化的区域差异。运用马尔柯夫链的理论与方法,构建1996~2004年间扬州市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的概率矩阵,预测扬州市2010和2020年的土地利用结构,并分析了其变化特征。预测结果表明,扬州市未来的土地利用主要存在着如下特征:耕地面积将持续减少,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仍将继续增大,未利用地面积减少较快。文章最后根据预测结果提出了扬州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调整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1998年洪涝灾害的特点,提出了土地利用,种植制度等避灾工程,灾后重建不仅靠洪区内的自身建设,要靠全流域的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1.
基于时空的土地利用变化预测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为例,通过对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新增度和土地利用耗减度的计算,研究该区域的土地利用变化速度;运用马尔柯夫模型,构建土地利用结构转移矩阵,对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演变趋势进行预测分析.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加强耕地保护动力机制建设;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建立土地利用规划信息系统以及进行综合治理,控制水土流失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依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利用QuickBird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采用面向对象的影像分析方法对黄土高原实验区土地利用进行分类,探索提高土地资源数量及质量信息挖掘的广度、深度、自动化程度与准确度,提高工作效率,为国土资源行业的土地资源遥感监测工作提供技术参考。研究方法:在光谱和纹理分类的基础上,提出利用坡度空间谱和对象空间关系构建决策规则的方法;通过对DEM数据的学习,可以得到对象的高程、坡度和坡度空间谱;通过空间方位、距离和拓扑关系,可以分析对象之间的位置关系;最后将学习所得的规则加入到土地利用分类的规则集中。研究结果:相对于完全基于光谱和纹理信息的分类方法,本方法使分类总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从76%和0.71提高到87%和0.86。研究结论:坡度空间谱与空间关系规则的应用能有效减少混分,提高分类精度,对于黄土高原区域土地利用分类规则集的构建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农业结构调整的5个重大问题:一是大力提高基本农田的综合生产能力;二是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三是坡地综合治理与合理利用;四是发展小城镇建设;五是发展具有当地资源优势的特色经济。  相似文献   

14.
在RS与GIS支持下,建立了兰州市1995年、2000年土地利用变化数据库;结合1985年和1990年土地利用调查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模型对引起兰州市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运用Markov与GM(1,1)两种预测方法对研究区未来的土地利用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两种预测方法的预测结果吻合度较高,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总趋势为耕地、未利用土地持续减少;林地、城镇工矿居民地面积持续增加;草地面积也有明显的减少;水域相对较稳定。  相似文献   

15.
该文以县域为研究单元,针对中国黄土高原区、北方农牧交错区、西北干旱风沙区、西南岩溶区和三江源区等生态脆弱区域,从环境支持性、资源保护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可接受性等四方面建立了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体系,综合评价了各区的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程度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区和三江源区的弱度、较弱可持续性等级县数比例各为55.14%和87.5%,整体可持续性较低;其余三区强度和较强可持续性等级的县比重均超过或接近40%,可持续性相对较高。从空间上看,新疆昆仑山北坡绿洲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宁夏南部山区、青海三江源区和贵州南部岩溶山区是弱度土地可持续性的主要聚集区。  相似文献   

16.
甘肃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的问题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中国成立以来,甘肃黄土高原人民为了遏止该区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趋势,坚持不懈地进行大规模生态建设,创造了令世人赞叹的业绩。但是,若从建设效率的角度审视,所取得的成效与50多年所付出的巨大代价反差明显,区域生态环境至今依然是“局部有所改善,全局持续恶化”的状况。通过实地考察,该文对以往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实事求是的分析,探究问题的症结所在,提出了出台“黄土高原土地特区”政策等提高生态环境建设效率的5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人工种草是综合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生态恶化,进而解决农业结构失调,群众生活贫困问题的重要措施。1979年以来,甘肃省草原队和种草养畜技术服务公司具体帮助通渭、静宁、会宁、庄浪、华池、陇西、渭源等县推广种植红豆草,相应发展养畜和草田轮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8.
2005年10月8日国家林业局公布,“十一五”期间,三北工程建设将继续坚持以防沙治沙为主攻方向,突出抓好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农田防护林体系的更新改造与完善提高,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生态屏障。  相似文献   

19.
运用3S技术,分析了河南省内黄县1979~2003年的土地利用数量变化特征,结果显示,该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显著;内黄县近25年土地利用的变化趋势为:耕地、水域和未利用地面积持续减少;林地、园地和交通建设用地面积呈现不断增加的态势;这集中反映了人口增长和经济建设需求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应采取有效措施减缓或阻止这种趋势的进展。  相似文献   

20.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实现从根本上预防和治理违法犯罪,化解不安定因素,维护社会治安持续稳定的一项系统工程。2016年我国对新时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面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结合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的专题调研和黑龙江垦区综治工作特点,谈谈对"健全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