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环境小卫星的半干旱区土地利用信息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准确掌握半干旱地区的土地利用情况,以辽宁省彰武县为研究区,分析多时相的HJ-1B遥感影像。依据影像各时相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及其波谱特性,获得对影像数据的整体把握。提出基于NDVI、光谱和纹理信息相结合的最大似然分类方法,通过此方法探讨该区的土地利用信息,并将分类结果与基于NDVI和光谱的最大似然分类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纹理特征参与的分类精度较高,Kappa系数达到0.80,总分类精度为83.56%。因此,该方法更适合于半干旱区的遥感影像信息提取。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以深圳市为对象定量研究区域土地利用演化方法。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空间Logistic模型和Markov模型,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1)空间Logistic和Markov模型集成可提升单一模型的应用能力,宏观上利用Markov Chain进行土地利用规模总量预测,微观上利用多分类Multinomial Logistic模型解决分类变量与连续变量,定性变量和定量变量的联合解算提高空间回归精度,同时可以确定每一个土地利用单元转移概率,实现土地利用空间分布的预测;(2)基于集成模型开发出的应用系统能够有效仿真和预测深圳市土地利用演化,通过验证系统预测精度能够满足近期土地利用预警和年度土地供应计划编制。研究结论:空间Logistic和Markov的集成模型是研究区域近期土地利用演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广州市主城区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的空间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1990年和2006年卫星遥感TM影像获取的土地利用信息,以广州市主城区为研究区域,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综合指教,以及根据土地利用结构特征计算了土地的紧凑性系数和相对熵值,本文分析了广州市主城区土地利用结构域动态变化、以及土地利用的空间变换特征.结果表明:广州主城区土地利用综合指数呈增加态势,尤其以建设用地...  相似文献   

4.
城市绿地信息提取和有效监测是城市规划发展和生态环境监测的有力保障。从城市规划角度出发,综合利用遥感影像的光谱、纹理和空间形态特征,建立了城市绿地信息提取的技术流程。并以唐山市生态园中心区的中分辨率遥感影像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植被归一化指数、一阶熵、矩形化指数的运算,采用基于规则的面向对象的信息提取方法提取了4种城市绿地类型,得到了较好的分类效果,为城市绿地信息提取提供了一种切实有效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5.
以济宁市任城区为研究对象,获取研究区域2001年、2006年和2011年三期Landsat ETM与TM影像,通过ENVI遥感影像处理软件分析了研究区影像的光谱特征以及植被归一化指数(NDVI)、建筑归一化指数(NDBI)以及水体归一化指数(NDWI),利用决策树算法确定各地类的综合阈值,建立决策树模型,得到了土地利用覆盖分类结果并取得了良好的分类精度。同时通过对研究区2001至2011年的土地利用动态度及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的分析得出研究区在研究期内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特征,最终得出结论:(1)利用决策树分类能够获得较高的分类精度;(2)任城区城镇化发展迅速,城镇化在区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过程中起到了主导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基于无人机遥感可见光影像的农作物分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无人机遥感具有高空间、高时间分辨率的优点,并可同时获得光谱和空间信息,因此在农作物分类中备受研究者的青睐。与侧重于从高分辨率RGB图像中提取纹理特征的分类方法不同,文章重点研究如何利用作物在光谱和空间维度上的联合特征尤其是作物高程特征,以实现农作物精细分类。[方法]首先,我们进行研究区域选择和地面实际情况调查,用无人机遥感系统进行可见光影像采集;其次,确定研究区域内农作物分类类别,分别对可见光遥感影像进行可见光植被指数计算及纹理滤波;针对数字表面模型(DSM)数据特点,对两期DSM数据进行差值处理,获得差异数字表面模型数据(DDSM),提取作物高度信息,并根据农作物冠层特性对差异数字表面模型进行滤波处理;最后,进行特征优选及组合,使用SVM方法进行农作物分类。[结果]确定最优分类特征为RGB、红波段对比度、绿波段二阶矩、蓝波段方差、DDSM、DDSM方差、DDSM对比度,分类精度由71.86%提高到92.30%,验证了由DSM影像提取的空间特征可以提高农作物分类精度。[结论]该研究探索了一种基于可见光及空间联合特征的农作物精细分类方法,方法简单可行,设备成本低,在基于无人机低空遥感的样方调查领域中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喀斯特地区复杂地表形态导致地面调查可深入性差、精度不高,遥感则作为该区有效监测与研究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LUCC)方式与利用程度影响的主要手段。文章利用ALOS多光谱数据与Terra SARX的数据进行融合,讨论了HH极化微波后向散射数据用于改善多光谱遥感数据LUCC分类的精度,并比较了不同融合方法对地物识别。结果表明:2种数据之间的融合充分利用了多光谱的光谱信息与HH极化数据丰富的结构与纹理的特征,增强了不同地物之间的光谱差异,提高地物可分性;PC法融合、IHS法融合分类精度较单独使用ALOS多光谱数据分类精度分别提高了8%与13%,而且由于HH极化对植被含水量的敏感性,提高了"插花"分布的旱地与草地、林地等由植被覆盖的土地利用类型的区分精度。通过该研究探讨了HH极化数据与多光谱数据融合在地表信息提取中的应用,拓展了遥感数据在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领域应用的范围。  相似文献   

8.
水稻空间分布遥感提取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其空间分布受自然条件和农业发展状况的影响,变化显著。研究水稻空间分布遥感提取是当前农业土地变化科学的热点和难点。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的回顾,该文系统归纳了近年来水稻空间分布遥感提取的数据源、特征量及分类算法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初步探讨。首先从遥感数据源方面,水稻面积监测主要采用多光谱光学影像,同时高光谱数据和雷达数据也正逐步推广应用。其次从遥感分类方法及其对应的特征量方面,包括监督和非监督分类、智能化分类算法(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决策树及随机森林算法)、面向对象分类、多时相植被指数法及综合提取算法等分类方法,其主要对应的特征量各有差异。最后,结合我国水稻空间分布遥感提取的实际状况,提出构建全国长时间序列水稻物候历和高时空分辨率时序NDVI数据集,大力发展基于多时相遥感分类方法和建立分层的面向对象分类方法,以及加强水稻种植北界、种植重心迁移等动态变化监测研究的建议,推动我国水稻遥感动态监测和农业土地变化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新疆于田绿洲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于田绿洲土地覆盖变化特征进行数量和空间的分析,对该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过程有一个宏观认识.本研究主要采用遥感与GIS技术,以TM遥感影像为基本数据源,在对影像准确分类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干旱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过程特征,建立了干旱区土地利用/覆被相关模型,讨论了干旱区典型代表区域--新疆于田绿洲土地利用/覆被过程固有的本质规律.  相似文献   

10.
基于GF-1 PMS影像的柠檬种植面积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应用国产高空间分辨率影像快速、准确估算丘陵区柠檬种植面积,文章基于GF-1 PMS影像使用不同数据预处理及分类法估算柠檬种植面积。通过对影像进行大气校正、数据融合、滤波等处理,分别得到光谱反射率数据、融合影像和纹理特征数据(分辨率分别为8m、2m、2m)。通过可分离性分析,发现荒草地和未成林柠檬的可分性最差,二者在光谱反射率数据、融合影像和纹理图像中的可分性数值均小于1.8,是影响柠檬分类精度的主要因素。基于最大似然法的分类精度评价结果显示,纹理图像数据估算精度好于8m分辨率的多光谱反射率数据和2m分辨率的融合图像,适当的影像预处理有助于提高监督分类精度。对比基于最大似然法的精度,基于面向对象法的柠檬面积估算精度达95.09%,高于监督分类法的,使用GF-1 PMS影像估算柠檬面积最优方法为面向对象法。该研究为应用国产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快速、准确估算丘陵地区果树种植面积提供了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11.
国土空间系统认知理论与规划改革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提出国土空间系统认知理论以及完善空间规划管理体制,创新空间规划协调机制,重构空间规划编制框架的构想,探索统一编制、部门落实、层次清晰、功能明确、上下衔接的空间规划体系。研究方法:创新空间系统认知理论,借鉴国际空间规划经验与理念,结合中国空间规划改革试点实践,梳理已有空间规划研究成果,系统提出空间规划管理体制、协调机制、编制体系创新路径。研究结果:(1)设立空间规划委员会,搭建统一的规划组织和协调平台,建设完善空间规划信息云平台、规划专家数据库、规划法律体系和执法系统等功能性平台,探索建立“空间规划统一编制,分部门落实”的规划管理新模式;(2)创新空间规划职能协调机制,跨部门、跨区域、跨行政层级协调机制和空间规划与公民权利协调机制,提出协调不同行业、不同区域和行政层级以及不同规划主体之间空间利用冲突的新思路;(3)按照国家“一级政府、一个规划,一张蓝图”的总体要求,提出国家、区域、县域三级空间规划编制体系,分别突出其空间保护、空间协调和空间管制功能,搭建“全国规划重保护,区域规划谋发展,县域规划促落实”的国土空间管护新制度。研究结论:空间规划体系改革的核心在于全面提升空间系统认知能力,创新规划思维和体制机制,建议群策群力、协同攻关,立足试点实践,借鉴国际经验,强化自主创新与集成,加快完善空间规划理论、技术、制度、法律体系,为构建“美丽、和谐、繁荣”的国土空间大格局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2.
Non-market valuation methods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are useful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tools for public land managers. Recent attention has been given to investigation and demonstration of methods for combining these tools to provide spatially-explicit representations of non-market value. Most of these efforts have focused on spatial alloca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 values based on land cover types, but recreation value has yet to be considered. This article presents an objective method for spatially allocating forest recreation value that is based on readily available data, demonstrates the method for a Southern California study site, and discusses the policy relevance of the method and how it might be extended to other applications and tested with additional primary survey data.  相似文献   

13.
Goodwin and Piggott reported that corn and soybean prices in spatially separated markets in North Carolina exhibited threshold cointegration and that commodity prices in different markets may persistently diverge. Here, a multivariate approach is used to test for threshold cointegration and nonlinear cointegration.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departures from the law of one price do not persist indefinitely.  相似文献   

14.
Malaysia is one of the largest producers of both white and black pepper.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s within and between six spatially separated pepper markets in the state of Sarawak. The results suggest some evidence that white pepper and black pepper prices are spatially threshold‐cointegrated and that both white pepper and black pepper prices exhibit evidence of threshold cointegration across markets. La Malaisie figure parmi les plus importants producteurs de poivres noir et blanc. Le présent article examine les liens qui existent au sein de six marchés de poivre spatialement distincts dans l’État de Sarawak ainsi que les liens qui existent entre ces marchés. Les résultats autorisent à penser que les prix du poivre noir et du poivre blanc sont liés par une relation de cointégration avec un effet de seuil et que les prix des poivres noir et blanc sur différents marchés sont aussi liés par des relations de cointégration avec effets de seuil.  相似文献   

15.
面向对象空间数据模型--Geodatabase及其实现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通过回顾地理数据模型的发展历程,介绍了RACGIS8所推出的新型的面向对象的空间数据模型———Geodatabase的产生及其特点;分析了Geodatabase数据模型在空间信息存储与管理方面的优势,并针模型的实现过程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16.
国土空间分区的概念与方法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目的:以国土空间分区为研究对象,对中国国土空间分区的内涵、方法和基本问题进行了探讨,为中国省和区域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提供指导和参考。研究方法:文献分析,资料总结与归纳。研究结果:(1)提出以县级行政区为主体,乡镇组团、保护区等为辅助的国土空间分区评价单元划分方式;(2)从生产、生活和生态三方面对国土空间进行多功能表达并阐述分区指标体系构建的方法;(3)制定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省和区域国土空间分区技术路线。研究结论:解决了如何划分评价单元、构建分区指标体系和分区技术路线等国土空间分区的基本问题,研究成果可为省和区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供科学依据,并对区域均衡与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探索农业碳补偿率空间关联情况、溢出效应及影响因素,可为分区制定农业减排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将农业生态系统的碳吸收、碳排放双重效应同时纳入考虑范围,在测算2007-2016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农业碳补偿率基础上,基于距离平方倒数权重矩阵,运用Moran’s I指数探究碳补偿率空间集聚情况,再构建空间Durbin模型对其空间溢出效应及影响因素展开探讨。结果显示:(1)农业碳补偿率表现出区域集聚态势,"高-高"集聚的省份均属于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低-低"集聚省份主要处于北部沿海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和长江中游地区。随时间流逝,北部沿海地区的"低-低"集聚效应逐渐减弱,"高-高"集聚中心由东北地区转移至西南地区。(2)农业碳补偿率存在显著正向溢出效应,邻近省份农业碳补偿率提高1%,将导致本省农业碳补偿率增加0.439%,区域农业碳吸收能力呈互相促进、协同提升的演进特征。(3)农业经济发展、农林牧渔部门比例优化与造林力度均对本省农业碳补偿率具有正向影响,农林牧渔从业人数、化肥施用强度和草食牲畜占比则呈负向作用;源于溢出效应,邻近省份农业经济发展与部门比例优化均有利于本省农业碳补偿率的提高。建议各省份加强区域协作,调控关键影响因素,因地制宜探索多元化的协同减排增汇路径。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深化对主体功能区的认识,探讨基于空间开发潜力评价的泰州市建设用地空间配置方法,为相关规划和政策研究提供参考。研究方法:GIS空间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相关性分析法。研究结果:(1)计算出6126个网格单元、95个乡镇(街道)、6个市(区)的空间开发潜力指数以及泰州市极限建设用地容量;(2)建设用地预测建立在供给——需求关系之上,根据空间开发潜力指数和建设用地需求预测,计算出泰州市建设用地总量指标区域分配方案、城镇用地指标区域分配方案、建设用地城乡统筹方案。研究结论:空间开发潜力评价是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础,也是建设用地空间配置的重要依据;建设用地空间上的拓展与空间开发潜力指数基本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Following Martin's paper on quadratic spatial equilibrium models this paper presents ways to incorporate imperfect competition in these models by altering the objective function of the quadratic program. This paper shows how the standard Cournot and Slackelberg equilibria may be modelled. The paper also describes the new theoretical models of consistent conjectural variations and how they may be translated into quadratic spatial equilibrium models. Situations that are likely to be modelled are discussed and appropriate models are presented. More complicated equilibria that cannot be modelled by simple adjustment of the quadratic objective function are also discussed.
Aprés la composition de Martin sur les modeles de L'équilibre quadratique et spatial, nous presentons des moyens d'incorprer la compétition imparfaite dans ces modeles en modifiant la fonction objective du programe quadratique. Nous montrons comment on peut modeler les équilibres Cournot et Stackelberg. Nous décrivons aussi les nouveaux modeles théoriques des variations consistentes et conjecturales, et comment ils peuvent éytre traduits en modeles de l'équilibre quadratique et spatial. Nous discutons les situations qui peuvent probablement étre modelées et nous presentons des modeles qui nous semblent appropriés. Nous discutons aussi des équilibres plus compliqués qui ne peuvent pas étre modelés par un simple ajustement de la fonction objective et quadratique.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从指标体系和分区方法两方面对具有综合分区性质的主体功能区划和土地利用分区进行梳理和总结,提出对未来国土空间综合分区研究的建议。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统计法,对比法等。研究结果:(1)这两类分区的指标体系构建仅从城镇化、工业化开发或土地利用等单主题或单角度出发,不足以体现统筹复合国土空间的各类要素的综合分区性质;(2)分区的定性方法无法支撑整个分区过程,常规定量方法在空间上表达不佳,“3S”技术等新方法在分区中的应用尚有进一步的挖掘空间。研究结论:应深化多模型耦合的智能化分区模型研究,加强对多主题集成综合分区以及时空演变下动态分区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