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LUCC研究与土地科学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70年代,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是国际社会学术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认识到由 人类活动所导致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是引起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同时又对人类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正因为LUCC在全球变化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自20世纪90 年代以来,许多全球变化研究计划都将LUCC研究作为主要研究内容。为了推动中国的LUCC研究和土地科学 发展,中国土地学会与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重点实验室共同举办了"LUCC研究与土地科学发展"学术年会,于 2004年8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召开。中国土地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院长程烨研究员主持会 议,中国土地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黄小虎研究员致开幕辞,中国土地学会副理事长、南京农业大学王万茂教 授作总结。相关科研单位、高等院校近100人参加了本次年会。会议共收到论文36篇,来自中国土地勘测规划  相似文献   

2.
近15年来中国土地利用冲突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目的:总结和梳理中国近15年来土地利用冲突研究文献,分析土地利用冲突的研究现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和重点。研究方法:基于中国知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学术文献数据库,采用文献调研法。研究结果:当前中国土地利用冲突研究具有很多共同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土地利用冲突概念演变、类型与区域分布、原因及机制、评价与管理等4个方面。研究结论:在全面评析土地利用冲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未来应当重点关注5个方面的研究:(1)理论基础和整体分析框架研究;(2)评价指标体系和定量模型研究;(3)多尺度(微观—中观—宏观)综合研究;(4)区域土地利用冲突情景模拟研究;(5)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  相似文献   

3.
面向国土管理决策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研究,已成为全球环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领域前沿的核心问题.新时期面向国土资源管理决策的这一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与战略意义.本文对其研究目标、主要内容、技术方法和关键问题等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区域土地利用强度内涵及其应用--以河北省曲周县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确定区域土地利用强度新的内涵并对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方法:文献资料综合法、因子分析法、地理信息系统(GIS).研究结果:土地利用由数量利用和质量利用组成,不同影响因子限定条件构成土地利用强度各维度的发展空间;土地利用强度的表征函数可由二维拓展到多维,其值是土地利用过程中各影响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以河北省曲周县为实证点,依据因子分析结果,分析县域种植业土地利用强度,并用GIS进行空间表达.研究结论:(1)以曲周镇为中心,土地利用强度由里向外逐渐降低;(2)县域中部土地利用强度高于南、北部;(3)县域土地利用强度格局是农户种植业微观土地利用行为累积的结果,其中农产品价格与耕地立地条件是县域种植业土地利用强度格局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5.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是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施加影响的显著表现形式。本文以案例的形式,运用LUCC度量模型和LUCC转移矩阵分析研究区清新县2001-2007年的LUCC空间格局变化,并对全县土地利用/覆被进行了分区。研究结果表明,清新县2001-2007年面积增加最多的为林地,而减小最多的为耕地,期间全县综合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度为2.77%、土地利用/覆被强度从2.163增至2.172;同时,清新县土地利用/覆被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空间差异,全县土地利用/覆被区划可分为南部综合服务中心区、中部产业转移区和北部生态脆弱区三个功能区。  相似文献   

6.
基于土地伦理的土地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已成为全球环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核心问题.人类在土地利用实践中折射出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道德关系.土地伦理观是从以人类为中心的利已主义,转变为包括人类在内的人地共荣发展观.土地可持续利用伦理的原则主要包括公平原则、生态原则和健康原则.土地可持续利用伦理建设策略主要有:(1)树立生态意识、合理利用土地;(2)正确处理人地关系,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3)逐步完善土地法规.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酒泉市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但生态环境也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拟通过对其土地利用和覆盖变化的研究,为环境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决策支持;依据肃州区1988~2000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对该区域LUCC进行分析,确定了土地利用类型的转移概率矩阵,并用马尔柯夫链模型预测了该区LUCC趋势。结果表明,肃州区土地利用将呈现耕地、水域和建设用地增加,林地、草地和未利用土地减少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陕西省县域土地利用多功能性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土地利用多功能性是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对陕西省土地利用多功能性时空分异与影响因素的研究,探讨不同县区时空上的变化与作用关系。[方法]构建"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三维指标体系,同时确定了契合研究区背景的指标阈值,分析了2000—2015年陕西省土地利用多功能性时空分异,并借助地理探测器探究了2015年区域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的影响因素。[结果](1)2000—2015年陕西省县区土地利用单项功能及总功能值逐步提高、但动态变化幅度不大、单一功能向多功能缓慢转变,仍以生态功能为主;(2)陕西省生态功能对土地利用总功能的影响最强为0.308,人口密度、土地垦殖率、封山育林总面积分别为社会、经济、生态功能的主要指标,且各层级因素两两交互后协同关系显著。[结论]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研究为维护社会、发展经济、保护生态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是促进区域土地可持续发展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9.
土地利用效率偏低是我国开发区建设中亟需关注和解决的重要问题,运用数据包括分析(DEA)方法和Tobit模型对江苏省开发区的土地利用效率进行测算,并考察了政策因素、区域因素和内部因素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弥补了当前开发区土地利用效率研究的不足。研究结果表明:(1)江苏省开发区土地利用综合效率平均水平不高,纯技术效率不高是造成土地利用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2)开发区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开发区的区位、级别、类型等区域和政策因素对开发区土地利用效率有较显著影响;(3)基础设施完善程度、获得专利数、主导产业产值占比等内部因素都能显著影响开发区土地利用效率;(4)严格控制用地规模、积极处置低效闲置土地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0.
LUCC框架下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目的:综述喀斯特地区在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的进展和不足,展望未来研究方向。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法。研究结论:⑴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变化研究较少,是LUCC研究的薄弱区域。⑵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覆被格局和过程变化的研究刚起步,需要深入研究以解释其变化过程和空间差异。⑶在驱动力方面,对城市化、政策、制度以及全球化等因素及它们间如何共同作用于LUCC涉及较少。⑷如何建立具有良好空间表达能力并能反演LUCC历史过程和预测未来变化的模型,有待深入研究。⑸LUCC对区域生态服务功能和人类福利的影响以及人类社会对此如何响应的研究将是喀斯特地区LUCC研究的一个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To restore China’s degraded environment and improve ecological balance, the government launched a land use policy known as the Grain for Green Program (GFGP), which is the largest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project in China or anywhere else. It has greatly increased the vegetation cover on the Loess Plateau but occupied the space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D) over the years.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policy implementation on ecosystem services (ESs) and their trade-offs can support scenario analyses that provide realistic guidance for decision makers to formulate future regional ecological restoration planning. Our focus is Ningwu County and Jingle County on the Loess Plateau, a typical ecologically fragile and impoverished area where expansion of vegetation cover has driven extensive loss of farmland and its benefits to farmers.In this study, soil conservation (SC), water yield (WY), habitat quality (HQ), and food supply (FS) were selected to assess the change of ESs and their trade-offs in different scenarios that represent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land reclamation policies.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overall ESs had the largest increase but there were more trade-offs among ESs under the GFGP scenario. For a single ESs, SC and HQ were increased while FS and WY were decreased under the GFGP scenario. From the view of trade-offs, the GFGP scenario exhibited more trade-offs than the AD scenario. Furthermore, compared to the GFGP scenario, the numbers of sub-watersheds with trade-offs of ESs decreased under the AD scenario. With more concern about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implementing GFGP and protecting farmland, we confirm that it is extremely unwise to incessantly implement GFGP to improve overall ESs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trade-offs among ESs. Given the certain sub-watersheds mainly developing agriculture, the AD scenario appears to best reduce trade-offs among ESs and ensure the improvement of ESs.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realize the win-win situation of regional ecological and resource demand to find the most suitable development direction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及“镰刀弯”等生态政策实施以来西辽河流域植被覆盖时空变化趋势及驱动因素,探究各类驱动因子对区域植被覆盖的影响,为区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提供参考。方法 文章采用像元二分模型,估算西辽河流域植被覆盖度,归纳了植被覆盖变化的驱动因素,利用一元线性回归和Pearson相关系数等方法,定性定量分析2000—2018年西辽河流域植被覆盖时空变化趋势及其与气候、地形、农村居民点分布和土地利用变化等驱动因子的响应关系。结果 19年来,西辽河流域植被覆盖度呈波动增加趋势。分区看,农区植被覆盖度最高,其次是半农半牧区,牧区植被覆盖度最低。全区植被覆盖空间变化趋势较为稳定,96.63%面积植被覆盖无明显变化,2.07%面积植被覆盖极显著改善,1.30%面积植被覆盖显著改善,基本无退化区域。结论 (1)植被覆盖度与降水、气温因子正向相关,降水对植被覆盖度的影响高于气温。(2)高程、坡度和农村居民点密度均与植被覆盖度正向相关,其中农区人类农业种植活动正向促进作用要大于生产建设活动的负向抑制作用。(3)林地和作物种植面积长势的增加促进了全区植被覆盖的改善。“退耕还林”和“镰刀弯”生态实施促进了全区植被覆盖的改善,但“退牧还草”生态工程效益有待提高。应注重区域植被覆盖变化监测与预警,充分发挥生态政策的积极导向作用,优化生态工程实施结构,提高生态脆弱区抵御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13.
利用地学遥感信息定性、定量分析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半个世纪以来塔里木盆地南部策勒绿洲的土地利用变化,探讨绿洲荒漠这一矛盾体之间的相互转化的动态时空过程、特征和机制,这是保护干旱区生态环境、促进绿洲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针对干旱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环境影响定量研究指标体系与研究方法中优化模型所涉及到的关于地学遥感、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环境指标体系进行深入分析,并给出了基本的量化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归纳分析2021年国内外土地工程与信息技术领域的研究进展,展望研究趋势。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研究结果:2021年,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基础理论、土地开发强度与模式、土地整治模式与功能、复垦土壤质量及生态环境效应评价、生态修复关键区识别与分区模拟、土地利用与覆盖信息提取及基于不同视角的土地信息多尺度动态监测;国外研究重点关注城市化背景下土地开发模式与评估、土地整理区划、土地复垦质量、土地修复材料与方法、景观与可持续土地生态恢复耦合、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信息处理与动态监测技术。研究结论:2021年土地工程与信息技术在土地开发模式、农用地整治、土地复垦质量、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土地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2022年及未来,将在生态文明建设及双碳战略的背景下,重点关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低碳转型、土地复垦理论与评价、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理论与技术、乡村振兴背景下村庄综合整治以及土地信息监测的高精度与多尺度优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文明、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进入了生态文明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协调人类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面对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的难题,以创新资源环境价值理论,推动资源环境管理的制度创新和政策创新。生态文明时代,按其保障发展和保护生态的功效不同,资源环境价值区分为生态价值与生产力价值。运用资源环境价值理论,提升国土资源工作水平。做好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以国土规划作为调控工具,平衡生态价值与生产力价值,解决保护资源与保障发展的矛盾,以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陇东黄土高原牧草种植历史悠久,天然草地面积大,发展牧草产业是振兴当地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该文通过对甘肃庆阳市牧草产业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陇东黄土高原牧草连片种植、推广优良牧草、加强对天然草地的保护和利用等可持续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7.
Land greening in China is regarded as contributing a great deal to greening of the Earth. The phenomenon is mainly attributed to climate change, arising atmospheric CO2 and ‘Grain for Green’ (GFG) land management policies. However, limited knowledge is known how much land greening is from contributions of the GFG practice. Therefore, the study took the typical region of the GFG practice, the Loess Plateau, as the study area, and used 1982–2015 satellite-observed GIMMS3g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 data, ERA-Interim climatic variables (precipitation, temperature and solar radiation) and atmospheric CO2 concentration data with the help of a developed TPRC-based NDVI model to derive GFG-induced NDVI after 1999. Furthermore, this study tracked the spatial-temporal dynamics of GFG-induced NDVI and assessed contributions of the GFG practice to regional vegetation changes. Results showed that satellite-observed NDVI and TPRC-based NDVI both exhibited an increasing spatial pattern from the northwestern to southeastern Loess Plateau, but their greening trends were separately 0.0022 and 0.0009 per year in 1982–2015 (p < 0.05). Note that the satellite-observed greening trend was much steeper with a slope of 0.0056 per year after 2006 (p < 0.05). The subsequent analyses documented that GFG-induced land greening were largely responsible for the steep trend. In space, evident greening patterns began to be observed in the central Loess Plateau from 2006 to 2008, afterwards expanded towards eastern and southwestern Loess Plateau. In 2011–2015, the increase magnitude of GFG-induced land greening in the Loess Plateau averagely accounted for 8.5 % in comparison to estimated TPRC-based NDVI, but in six natural zones were various, ranging from 3.2%–15.7%. In some regions of central Loess Plateau, GFG-induced NDVI contributed even more than 20 % to vegetation increase. This study highlights that land use management contributes more to land greening dynamics over the Loess Plateau compared to climate change and arising atmospheric CO2 concentration. These findings likely provide some valuable information for curbing or enhancing specific-location vegetation changes in future regional land management and planning.  相似文献   

18.
该文以县域为研究单元,针对中国黄土高原区、北方农牧交错区、西北干旱风沙区、西南岩溶区和三江源区等生态脆弱区域,从环境支持性、资源保护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可接受性等四方面建立了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体系,综合评价了各区的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程度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区和三江源区的弱度、较弱可持续性等级县数比例各为55.14%和87.5%,整体可持续性较低;其余三区强度和较强可持续性等级的县比重均超过或接近40%,可持续性相对较高。从空间上看,新疆昆仑山北坡绿洲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宁夏南部山区、青海三江源区和贵州南部岩溶山区是弱度土地可持续性的主要聚集区。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综述2022年国内外土地资源利用与空间规划方面的研究进展,展望2023年国内研究趋势。研究方法:文献调查法。研究结果:2022年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地资源错配、节约集约用地政策与方法、土地绿色利用与低碳发展、土地利用生态环境效应、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土地发展权配置等方面;国外研究侧重基于水—能源—食物系统的土地优化配置、土地利用模拟与评价、土地利用低碳化转型、可持续发展下空间规划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研究结论:2022年土地资源利用与空间规划在土地资源配置、土地绿色低碳利用转型、土地利用生态环境效应、双碳目标下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土地发展权的配置和转移、空间规划理论和方法等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2023年将重点关注土地资源配置的障碍因素与解决路径、节约集约用地技术模式创新、土地绿色利用实现机制、土地利用低碳化转型、土地多功能价值与生态评价、土地发展权的配置和转移、空间规划理论和方法创新、空间规划标准体系和立法体系完善等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以晋江市为研究区,依据2005年,2010年和2015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角度,运用Costanza的方法,结合谢高地修正的我国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表,分析了晋江市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服务价值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2005-2015年,晋江市的城镇用地显著扩张,而耕地和林地却急剧减少,土地利用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通过分析晋江市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可以为科学合理利用土地,保障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敏感性分析表明,生态服务价值对生态服务价值系数的变化是缺乏弹性的,因此结果是可信的。在编制土地利用规划时应将生态服务价值考虑其中,尤其是应注重保护湿地、水域、林地等生态服务价值系数高的土地利用类型,以期实现晋江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