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2001年6月12日,国务院发布<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决定在新发、增发股票时,按融资额的10%出售国有股,原则上采取市场定价方式.由于减持价格过高,沪深两市受此影响展开自1994年以来最大规模的下调.10月22日,中国证监会紧急叫停减持.11月14日,中国证监会规划发展委员会向社会公开征集国有股减持方案.本文集纳了一些专家、学者提出的方案及相关意见,希望能为稳妥减持国有股开拓思路.  相似文献   

2.
股权分置股市不能承受之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学成  刘华 《银行家》2005,(3):72-73
股权分置,股市的死结 中国股市从1995年到现在,以2001年6月为分水 岭股指大致分为上升与下跌两个阶段。上证指数从1995 年1月的562.59点开始,于2001年6月达到巅峰-- 2218.03点;之后,股市一路疲软,到现在已陷入重重 困境。2001年国家宣布实行的国有股减持方案,使得中 国股市上演了一出惊心动魄的狂跌大戏,其后,虽政府 当局紧急叫停了国有股减持,并竭尽全力叠出种种刺激 股市的利好政策,仍然难挽股市颓势,掉进万丈深渊的 中国股市已不复当年之勇。  相似文献   

3.
罗晨雨  张斌 《甘肃金融》2002,(3):25-26,29
我国国有股减持的目标之一就是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明晰产权关系,彻底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并在这一基础之上合理调整我国国有经济的产业布局,让其担当起自身应有的功能,更好地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从这一目标不难看出,国有股减持是带有全局意义和战略意义的一项措施,其对于我国证券市场来说应该是一个长期性的利好.但从市场的反映来看却并非如此.我国股市从2001年6月宣布存量减持国有股以来,股市应声下跌,直到10月暂停这一方案,股市才止跌.为何会出现这种矛盾的现象呢?我认为关键并不在于国有股减持方案的不妥,而在于没理清国有股减持与国企改革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实施国有股减持过程可谓一波三折,反映了流行思路与现实的强烈反差。 2001年6月,实施国有股减持暂行办法后,深、沪股市全面急剧暴跌,陷入了长期低迷状态。2001年10月份证监会宣布暂停执行减持,深、沪股市顿时全线狂涨。2002年1月26日,中国证监会汇集阶段性成果,称各方达成了继续减持  相似文献   

5.
粟东玲 《浙江金融》2001,(12):27-28
时值岁末,经过一年跌宕起伏的中国股市,疲态尽现,在相当一个时期成交量维持在较低的水平,而同时股价指数较年初也有较大的下降,整个市场的流通市值缩水严重.与去年同期相比,沪深两市成交金额明显减少.大跌后,尽管叫停国有股减持,又调低了印花税,然而已伤筋断骨的股市已不是一两剂汤药能痊愈的了.短期内市场已有复苏的迹象,但中期依然面临来自国内外的巨大压力.  相似文献   

6.
从2001年7月26日开始,中国股市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国有股减持工程正式启动。到8月7日,共有13只新股发行,同时进行了国有股减持的行动,减持量为新股发行量的10%。这第一阶段的减持工程使国有股套现了101110.7万元,平均每个新股套现了7777.75万元,其中最大套现股为贵州茅台,共套现20403.5万元,最小套现股为冰山橡塑,为1876万元。而由于新股申购积极性高涨,国有股减持不费吹灰之力顺利完成,与1999年中国嘉陵和黔轮胎费劲的减持有天壤之别。国有股减持,对筹集社保基金、改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证券市场健康发展都有重大意义。但国有股减持的合法性似乎还有待斟酌。现仅就国有股减持过程中存在的法律  相似文献   

7.
2001年的中国股市所经历的波动,可以说其引起的震撼及广泛关注是股市开办以来所仅有的一从年初成为全社会关注焦点的关于股市究竟是什么的大辩论,到下半年国有股减持方案的出台、查处违规入市资金等政策出台以及上市公司大规模地增发股票所引发的深沪股市的大幅下挫,再到管理层断然暂停实施国有股减持方案,由此才使股市稍有喘息之机.  相似文献   

8.
按市场价在新股发行时强行捆绑减持的第一次国有股减持已经被证明是错误的。这个错误的办法在2001年10月23日正式暂停以后,迄今已过去两个多月了。12月17日,朱镕基总理宣布,国有股减持还是需要进行的,因为这是社保基金的一个重要来源。暂停错误的减持是为了纠正错误并推出正确的减持方法。在暂停后的两个多月里,中国证监会已收到4000多条减持方案和减持建议,可见,国有股减持不仅牵动着广大投资者而且也牵动着社会各界人士的心。上一次减持为何失效?有人说失败在于不该"按市场价减持"。这样说当然没错,但却没有切中要害。要害是什么?要害就是不讲规矩。所以,下一次减持一定要吸取教训,按规矩办事。不然,即使把价格降下来了,减持仍然会重蹈覆辙,以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9.
2002年1月26日,证监会在其网站上公布了国有股减持修改后的草案.此草案比原方案有了很大改进,具体有如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0.
陈淮 《金融博览》2001,(10):22-23
7月下旬以来,深沪股市出现了一轮深幅下跌的行情.市场中流行一个解释是,下跌的原因源于国有股减持.这个说法其实并无道理.股市目前的下跌是其内在运行规律使然,与国有股减持并无必然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1.
大幅调整了一年的中国股市,不仅造成财富的巨大缩水,而且给投资者信心带来沉重打击.在公布了暂停国有股减持、调低印花税、降息、佣金浮动制、新股配售等等种种利好以后,股市依然在低位徘徊不前;直到国务院直接出面宣布停止国有股减持,市场才有走好的意愿,且也只有短短两天的行情.  相似文献   

12.
易阳 《浙江金融》2002,(1):34-34
国有股减持问题成为证券市场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2001年6月12日出台了《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对国有股减持作出了"原则上采取市场定价方式"的规定,在二级市场中增发新股的同时,对国有股进行存量减持,即按同样的价格、10%的比例减持,过高的定价使市场信心受挫,沪深出现大跌.  相似文献   

13.
政策信息     
1 政策信息国有股减持叫停从财政部和中国证监会获悉,国务院决定,除企业海外发行上市外,对国内上市公司停止执行《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中关于利用证券市场减持国有股的规定,并不再出台具体实施办法。 财政部和证监会发言人指出,国有股减持是一项重要的改革举措,方向是正确的,符合国有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现  相似文献   

14.
《银行家》2002,(7):20-21
国有股减持停止是双赢 人民网 2002年6月25日 不利用证券市场减持国有股是真正的"双赢".从中国证监会的答记者问中不难看出,国有股减持停止,一不会影响社保基金的充实,二不会影响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今后将把部分国有股划拨给社保基金,但社保基金持有的这些股份与其他国有股一样,不通过证券市场进行减持套现.  相似文献   

15.
国有股减持是中国资本市场的一件大事.在中国证监会果断停止"按第五条减持办法减持国有股"后,必须抓住时机,出台新的减持方法,否则,会影响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动摇投资者信心.  相似文献   

16.
6月12日,国务院发布了<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国有股减持的有关事项,标志着国有股减持计划全面启动.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中的总股本规模约为2846亿股,其中不能流通的国家股和法人股占62%.按2000年5月底收盘时的市值计算,深沪两市国有股的总市值大约为22550亿元.按照目前证监会在2000年至2001年内将国有股比重减持至51%的设想,大约要减持300亿股.国有股减持是有利于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本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中央十五届四中全会,就已明确指出国有经济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选择一些信誉好、发展潜力大的国有控股公司上市,在不影响国家控股的前提下,适当减持部分国家股"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17.
刘明彦 《银行家》2006,(12):88-89
2001年6月,中国股市上证综指到达历史高点2245.43点后开始下滑,到2005年6月下探至998.23点,股市经历了4年的漫漫熊市。当年导致股市走入熊市的导火索是国有股市价减持,因为两倍于流通股的国有股和法人股市价流通的预期给投  相似文献   

18.
国有股减持方案屡试屡败,究其原因和减持目标不明甚至不正确有关.本文试图从国有股减持与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辨证关系角度为制订国有股减持新方案、确立新目标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国有股减持与流通的目标和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由于国有股绝对控股且不能流通,使得证券市场缺乏有效的产权制度基础,难以形成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企业经营机制得不到转变,国有股减持与流通成为长期困扰股市的一大难题,国有股减持的主要难点是同股不同价,必须将国有股的成本价与二级市场股价的关系理顺,并处理好国家、上市公司和股民的利益关系,国有股减持与上市才不会引起股市的动荡。  相似文献   

20.
国有股减持作为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的重要举措,是一项探索性的工作和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关于国有股减持,许多经济学家和证券市场的业内人士都纷纷发表看法,为我国国有股减持的顺利进行献计献策.目前,由于国有股减持暂时处于停滞状态,经济学界的讨论都侧重于寻求更合理和更能体现多赢结局的方案,因此其中关于国有股减持的公平原则的论述多为点到为止,没有进行深入的探讨.本文的写作目的是分析国有股减持中的公平原则,提出实现公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