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李跃 《大众商务》2011,(11):93-93
中国已经迈入“老龄化社会”之列,老年人这一弱势群体应该得到社会的更多的关心和帮助,走进他们的生活,不难发现,当今社会老年人的生活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环境是那样的无助。被社会忽视,被亲人冷漠的事例时有发生。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做为一名口腔诊所的开设者,应该考虑到老年人群的特殊性,并给予老年人足够充分的重视,考虑口腔诊所中老年科室的开设。  相似文献   

2.
老年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人类社会的舞台上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而回族老年人,作为特殊之中的特殊又有着其与众不同的一面。那么,在现代社会下的回族老年人,他们是怎样在现代化的变迁中诠释着传统?本文试图通过对他们的宗教生活的研究,探索性的描述和阐释上述疑问。  相似文献   

3.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我国整体上已经处在老龄化社会中,而且是"未富先老"的境遇。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因此,面对老龄化发展的趋势和老年人口的增多,必须关注老年人,关心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如何有效的为老年人提供服务,使其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是我国顺利过度老龄社会的关键。而我国的老年服务却处在较为落后的境遇,因此要在学习发达国家经验的情况下,找到适合我国国情的老年人服务模式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关爱银龄"项目对社区老年人服务模式进行探索,在实践中检验"三方联动"的模式,旨在找到适合哈尔滨社区的老年人服务模式,促进老年社会工作的本土化。  相似文献   

4.
以浙江省杭、嘉、温、金四市老年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抽样调查的方式探讨老年人的不同人口社会特征及乡村旅游因素对乡村养老度假产品偏好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人口社会特征方面,除了性别,老年人的年龄、教育程度、居住地等人口社会特征对乡村养老度假产品偏好有较显著影响,在乡村旅游因素方面,老年人乡村旅游经验的具备与否对乡村养老度假产品偏好有显著影响,乡村旅游经济承受力对乡村养老度假产品偏好有较显著影响,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乡村养老度假发展个性化产品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探索人性化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传统养老方式受到挑战,社区养老服务,作为一种新的居家养老的辅助方式日益显示出其优越性。依托社区和居委会,通过科学的组织管理,不断探索人性化的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是破解目前日趋尖锐的养老服务难题,切实提高广大老年人生命生活质量,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北京市部分社区陆续进行了不同形式的居家养老服务试点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应从两方面着手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一是加大政策、法规的支持力度,引导市场,逐步完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维护老年人家庭的独立,以减轻社会养老的负担;二是发动社会力量,利用有限的资源,加强重点帮扶独居空巢老年人。  相似文献   

6.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早在1865年法国成为世界第一个老年型国家,1890年瑞典相继进入老龄化社会.进入20世纪后,欧美发达国家加速进入老年型国家行列.二次大战后,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日本及亚洲一些新兴国家也相继进入老龄化社会.他们在老年人居住环境规划与建设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其中亚洲国家与我国具有相似的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背景,更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之处.一、欧洲“福利国家”西欧以英、法、德三国为代表,北欧以瑞典为代表的“福利国家”早在19世纪末期已面临人口老龄化的社会问题.他们在养老方式和社会福利政策上大致相仿,但又各具特点.下面仅以英国和瑞典为例.  相似文献   

7.
痴呆老年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老年服务人员在社会支持理论的指导下,为他们开展服务时提供社会支持,通过对其周围环境中社会资源的广泛利用可以有效改善目前的生活状况.老年社会工作者理解和运用社会支持理论,为进一步提高痴呆老年人的照护质量提供了研究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8.
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近年来,老年人的经济收入和消费能力有了相当的提高,强劲的潜在购买力培育了一个巨大的老年市场。本文对我国城市老年美容护肤品市场进行了分析,认为该市场充满商机,然而存在着太多的缺失。老年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在购物过程中的期望和商家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是否一致。只有根据老年人的消费行为、消费心理特点制订有效的市场营销途径才能真正提高老年消费者购买意愿。服务、品牌、信誉是老年美容护肤化妆品市场的三大行销资源,谁占有这些无形的短缺资源,谁就能赢得众多的老年消费者。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人口老龄化态势加剧的背景下,提高衰弱老年人的幸福感,创建积极老龄化社会尤为重要。文章通过对中国31个省份的调查,利用2017—2021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的宏观数据,根据社会质量理论、自我决定理论和社会阶层理论,构建跨层次结构模型(HLM),探讨社会经济保障对衰弱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1)社会经济保障、社会地位及个人的心理弹性均与衰弱老年人幸福感呈正向影响。(2)心理弹性在社会经济保障与衰弱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而在社会地位与衰弱老年人幸福感之间不存在中介效应。(3)社会经济保障及社会地位均在心理弹性与衰弱老年人幸福感关系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10.
农村社会救助指的是国家和集体对农村中无法定抚养义务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和因病、灾、缺少劳动能力等造成生活困难的贫困对象,采取物质帮助、扶持生产等形式,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目标是克服贫困,农村现实生活中的贫困现象决定了农村社会救助的内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基于保险业的特殊性和本国国情,我国保险资金运营立法应当继续坚持“安全第一、稳健投资”的原则。根据入世后的新形势和保险业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应当逐步放宽和完甚保险资金运用渠道。同时,要借鉴国外成熟的相关立法,加强对保险资金运用的监管。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安全和效益两大目标的协调。  相似文献   

12.
论西部大开发中的政府职能与政府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部大开发中的政府职能定位对西部大开发的速度,效率甚至成败将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在论述西部大开发中政府职能定位的理论和实践依据的基础上,探讨了中政府的主要职能,分析了中政府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政府改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工资集体协商的约束条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0年底,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引起了企业极大的关注,工资集体协商是企业与市场日益成熟的表现,但在我国卓有成效地实行工资集体协商,实行上仍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中进行认真的探讨,本通过对“协商办法”可行性的理论分析,力图论证工资集体协商在中国将在走一段并非一帆风顺的路程。  相似文献   

14.
企业家理论和企业理论长期处于隔离状态,交易费用经济学的企业理论只有融入企业家因素才能更好解释企业的产生和企业内部权威的来源,企业能力理论只有融入企业家因素才能更好解释企业边界的动态变化。基于企业家的视角,企业的本质是企业家实现自身人力资本价值的工具,企业边界是企业家基于价值最大化主动选择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宋朝总管全国财政的机关,在宋神宗元丰改制以前是三司,元丰改制之后为户部,京师粮仓作为宋朝财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机构亦随之发生变化.为保证仓粮的收支与存贮,宋延还实行了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形成较为严密的管理制度.但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下,仓官吏的营私舞弊是仓务管理中的痼疾,伴随宋朝始终.  相似文献   

16.
地方高等教育要获得可持续发展,要做的工作很多。于千头万绪的思路和对策中,最重要的工作还是高校内部的学科建设。从地方院校的主要特点出发,应从学术方向、学术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和加强学科建设管理四个方面抓好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17.
论农业经营模式变革与农地使用权流转制度转变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业经营模式变革与农地使用权流转制度转变之间存在着内在相关性.首先从理论角度分析,农地使用权流转制度转变是农业经营模式变革的前提和推动力;同时农业经营模式变革的要求又是农地使用权流转制度转变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其次回顾二者相互作用的历史进程,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经营模式经历了合作化、分散化、再到产业化的变革过程,每一阶段都存在着二者的相互作用;再次,对郫县农业产业化的成功案例进行分析,直观地验证了二者的内在相关性;最后得出加快农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是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前提.针对目前农地使用权流转的尚存问题,应着力建立和谐农地使用权流转关系,建立健全农地使用权流转的市场机制,健全农地社保等.  相似文献   

18.
试析霍译《红楼梦》的风格翻译的功能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格翻译究竟以什么为标准历来有不同的看法,霍克斯在翻译《红楼梦》时以其匠心独运的技巧很好地再现了原作的风格,译者在翻译时,从原作风格的功能或作用出发,即充分考虑风格对于实现原交际者的意图的作用,力求译作的风格与原作的风格在功能上对等。  相似文献   

19.
电视广告形态的发展,依次经历了时段广告--栏目广告--特殊形式广告(冠名、特约播映、独家赞助等等)--新闻广告--广告栏目五个阶段,媒体经营和商品经营发展的需要使广告脱离原有的单一模式,与其他传播作品相互渗透,并最终成为一种电视栏目.  相似文献   

20.
税式支出是政府为了一定的目的,有意识地放弃一部分税收收入而让给纳税人的一种主观行为。本文就如何运用税式支出中减免税与优惠税率推进经济发展,提出了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运用政策,造福企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