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规定,在非货币性交易中,收到补价方应按如下公式计算确定换入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确认的损益:  相似文献   

2.
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三)中明确规定,企业接受捐赠取得的资产,应按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的规定确定其入账价值。同时,企业按税法确定的接受捐赠资产的入账价值在扣除应交纳的所得税后,计入资本公积,即对接受捐赠的资产,不确认收入,不计入企业接受捐赠当期的利润总额:按照税法规定,企业接受捐赠的资产,应按税法规定确定的入账价值确认为捐赠收入,并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企业取得的非货币性资产捐赠收入金额较大,并入一个纳税年度缴纳确有困难的,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确认,可以在不超过5年的期间内均匀计入各年度应纳税所得额。  相似文献   

3.
郑垚 《财会月刊》2011,(2):32-33
一、完全权益法的特征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号》第七条指出,企业持有的对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的投资,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规定,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在按持股比例等计算确认应享有或应分担被投资单位的净损益时,应当考虑以下因素:投资企业与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之间发生的内部交易损益按照持股比例计算归属于投资企业的部分,应当予以抵销,在此基础上确认投资损益。  相似文献   

4.
根据我国财政部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2007年印发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号》,企业持有的对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的投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在按持股比例等计算确认应享有或应分担被投资单位的净损益时,投资企业与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之间发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按照持股比例计算归属于投资企业的部分应当予以抵销,  相似文献   

5.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范了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差异的会计处理,解决了会计与税法的协调问题。但是,会计对收入的确认与税法对流转税(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应税收  相似文献   

6.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提出,企业采取分期收款方式销售商品时,如果具有融资性质。应按价款公允价值在销售商品交付时一次确认收入和增值税销项税款,这样做既不符合现行税法的相关规定。也人为地将流转税和企业所得税纳税时间提前,不符企业税收策划的基本原则。本文以新准则、新税制的基本规定为依据。分析研究分期收款销售商品应采用的会计处理规范。  相似文献   

7.
企业确认销售收入成立的标志周志忠企业销售收入能否确认是乡镇企业在会计核算中经常遇到的重要问题。其所以重要,一是涉及交纳各种流转税的时间;二是涉及企业取得销售收入以后必须在本期结转相应的成本和当期费用,如有利润还应交纳所得税。因此,企业销售收入一旦被确...  相似文献   

8.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CAS7)中不具有商业实质或资产的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计量,不确认损益的规定,与《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企业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当视同销售货物确认收入的规定以及相关流转税法  相似文献   

9.
一、新资产减值准则与原有资产减值制度的比较 1.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不得转回。我国原有的《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对于已经确认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如果企业计算的当期应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金额高于已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账面余额,应按其差额冲回多提的资产减值准备。  相似文献   

10.
一、《企业会计制度》对涉及补价的非货币性交易中应确认的收益的计量方法及其解析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在进行非货币性交易核算时,按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A资产入账价值。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按下列公式确定:  相似文献   

11.
《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规定,在非货币性交易中,收到补价方应按如下公式计算确定换入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确认的损益: 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 应确认的损益 应支付的相关税费-补价 应确认的收益=补价-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补价÷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应交的税金及教育费附加  相似文献   

12.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应用指南规定,持有至到期投资在持有期间,应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认利息收入,计入投资收益。当期利息收入与当期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的差额作为当期账面成本的摊销额。指南中明确说明了企业取得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债券投资,其付款额中包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  相似文献   

13.
正一、现行会计准则对出租无形资产摊销账务处理的规定出租无形资产是指企业将无形资产的使用权让渡给他人,并收取资金。现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出租无形资产时,所取得的租金应按《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的规定予以确认,同时还应确认相应费用。  相似文献   

14.
《企业会计准则——建造合同》和《企业会计制度》与传统的施工企业会计制度相比,在收入的确认、计量和会计核算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一、工程价款收入的确认 《施工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工程结算收入”核算企业承包工程实现的工程价款结算收入,包括已完工程价款收入、合同变更收入、索赔款和奖励款等。工程价款收入的确认方式有三种  相似文献   

15.
小企业接受捐赠的非货币性资产应按会计规定记入"固定资产"、"待转资产价值"等科目,没有确认当期收入;现行税法规定,接受捐赠的非货币性资产,应当按照公允价值确定收入额,并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企业发生的捐赠支出,列营业外支出;税法规定,应分解为按公允价值视同对外销售和捐赠两项业务进行所得税处理,即税法规定企业对外捐赠资产应视同销售计算缴纳流转税及所得税。  相似文献   

16.
增值税视同销售行为会计处理例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视同销售行为是一种特殊的销售行为,是在税收的角度为了计税的需要将其“视同销售”。按《增值税暂行条例》的规定,单位和个体经营者的八种行为,属于视同销售货物。此外,新会计准则对销售收入的确认也有明确的规定。对于税法规定的视同销售行为,需要按税法要求及时确认销售实现并计算缴纳流转税和所得税;会计方面是否需要确认收入,要看其是否满足销售收入的确认原则。  相似文献   

17.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定,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初始确认时,应按公允价值计量,相关交易费用应当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相似文献   

18.
《企业会计准则——建造合同》和《企业会计制度》与传统的施工企业会计制度相比,在收入的确认、计量和会计核算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9.
浅议建造合同收入确认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会计准则——建造合同》在建造合同收入的确认、计量,账务处理以及预计合同亏损的处理等方面作了较大改革,《企业会计准则——建造合同》对合同收入的确认进行进一步解释与规定,使建造合同的收入更符合权责发生制的要求,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企业会计准则——建造合同》与《施工企业会计制度》对建造合同收入的确认有显著差别,从而导致税务方面亦不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承租人角度对《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进行了分析,并对"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的归属及未确认融资费用分摊额的计算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