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市)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比较主要是指按行政划分的地市区域经济的集聚和扩散功能的比较,文章根据多元统计分析方法,选取能充分反映地市经济综合竞争力的16个指标,对贵州省8地区和1市2006年的统计数据进行因子(主成份)分析,对各地区的综合竞争力进行了分析评定,为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地区综合经济实力与竞争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区综合经济实力与竞争力的比较研究是判断区域发展格局的途径之一,对于合理制定地区发展政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全面落实科学观、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这对云南省各地区综合经济实力与竞争力的提升提出了严峻考验.文章在构建测度地区综合经济实力与竞争力指标体系的前提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云南省十六州市的地区综合经济实力与竞争力得分,并对其空间格局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提升各地区舜口全省综合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3.
南英子 《经济师》2010,(3):100-101,103
通过建立一套农业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30个省(市、区)各地区农业综合竞争力进行了科学的定量分析和比较研究,得出了主要结论:切实提高落后和欠发达地区农业竞争力的水平和素质,才能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各地区应根据自身特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发展具有地区特色和比较优势的具体农业门类。  相似文献   

4.
陕西省区域综合经济实力变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省是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然而由于自然与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区域发展政策等的差异,陕西省各地市经济发展的差异比较明显,经济发展水平很不均衡。因此,深入研究各地市的综合经济实力及其变动情况,有助于了解各地市经济发展状况的差异,制订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宏观管理政策和措施,进一步促进西部大开发。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1985年、1994年、2003年陕西省10个地市的综合经济实力做出排序,揭示出陕西省区域经济现状差异和近20年来的变动概况,并分析了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家经济融入全球经济步伐的加快,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市场国内化,使区域经济竞争力越来越成为决定地区经济发展绩效的决定因素。徐承红博士的新著《产业集群与西部区域竞争力研究》一书,综合参考WEF(世界经济论坛)和IMD(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国际发展学院)国际竞争力评价的理论方法、俄林的比较优势论、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论等提出了区域经济竞争力的研究模型和评估指标体系,并据此就西部地区区域经济竞争力,与中部地区、东部地区,特别是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地区,进行了对比分析,系统深刻地揭示了存在问题,指明了西部…  相似文献   

6.
经济综合竞争力是衡量一个区域经济发展能力水平的重要指标,通过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分析判断,能够明确本区域与其他区域比较中的优劣势,从产业结构、中心城市带、县域经济创新、动力机制等方面进行SWOT分析,从而发现安徽经济综合竞争力的优劣势,并提出提升安徽经济综合竞争力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正李建平李闽榕高燕京主编2014年3月出版/198.00元本书对"十二五"中期中国内地31个省、市、区的经济综合竞争力进行全面、深入、科学的总体评价与比较分析,并对"十二五"中期全国各省、市(区)在宏观经济、产业结构、财政金融、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区域协调,开放型经济等七个方面深度剖析,进而深刻揭示中国不同类型和发展水平的  相似文献   

8.
农业综合竞争力是反映一定区域农业生产能力和水平的综合性指标。本文利用构建的农业综合竞争力评价体系,以江苏51个县(市)为基本单元,分析了2007-2012年江苏省县域农业综合竞争力的时间和空间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发达地区由于规模化、集约化和农业科技进步的加速提升,农业综合竞争力提高较快。经验表明,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培育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现代农业服务业,是提高县域农业综合竞争力的核心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9.
城市综合竞争力比较主要是指城市经济的集聚和扩散功能的比较,根据多元统计分析方法,选取能充分反映城市综合竞争力的14个指标,对江苏省13个城市2005年的统计数据进行因子(主成份)分析.统计结果显示,经济总量、基础设施、产业结构是影响城市综合竞争力的3个主要因子,并且对各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定,为各城市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昆山市城乡一体化进程综合评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昆山市域为研究范围,通过分析、比较、综合法构建适宜中小尺度区域的县(市)级城乡一体化评价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从经济、民生、科教、生态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分析。总结分析了昆山经济、社会在高速发展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以及重点建设方向等。为提高政府对县(市)域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科学管理水平和为制订宏观调控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实力及经济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文章构建了河南省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其进行评价分析,有助于考察河南区域经济竞争能力的强弱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劣势所在,为确立河南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提升经济综合竞争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比较了国际上常用的两种国际竞争力计算方法 (IMD或WEF) ,指出了它们的异同 ,分析了东亚经济模式的共同特点 ,用IMD或WEF的统计数据对东亚八个经济实体 (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省、韩国、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 )的综合竞争力进行了横向和纵向的比较 ,指出政府政策对各国综合竞争力的影响。本文的比较分析结果对深入认识东亚经济的特点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西部11个省(市、自治区)的综合实力评价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郭利平  陈忠暖 《经济地理》2001,21(5):518-522
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本文选取27个指标作为西部地区11个省(市、自治区)的综合实力评价的原始指标,运用因子多变量统计分析法对27个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5个公因子。在此基础上计算出西部地区各省(市、自治区)的综合得分,进行排序和分类,并对11个省(市、自治区)进行简单评价。  相似文献   

14.
中国区域知识竞争力的综合评价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是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但国内研究明显不足.本文在构建知识竞争力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因子分析综合评价方法,对我国31个省市2003-2005年区域知识竞争力进行了定量评估及比较分析,以揭示我国当前区域知识竞争力状况及差异,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构建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时空综合测度模型基础上,结合GIS、AHP及重心位移法等技术,对辽宁省各地市的区域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时空综合测度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2年,辽宁省各地市可持续发展协调度总体上体现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部分地市具有一定的波动,甚至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总体上体现为良好的发展态势,多数地市呈现出一定的上升趋势,但上升空间较小,且部分地市起伏波动较大。大部分地市的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指数总体上相对较高,而社会可持续发展指数相对较低。这一表面看来的良好发展态势实际上是一种相对不健全的发展模式。东南部地区相对来说是可持续协调度和发展度的高密度区域,其协调性较好,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发展步调较为一致,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较强,发展速度也较快。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一体化的基础条件出发,分析长三角经济圈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状,然后通过因子分析法对长三角经济圈的一体化程度进行实证分析,选取12个指标对长三角七大城市和北京、广州两个城市进行综合竞争力排名,可以看出长三角的核心城市上海的综合竞争力在全国属于领先水平,一体化程度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区域内部存在着不平衡,仍需加以重视.最后提出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投影寻踪模型的河南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文峰 《经济地理》2012,32(9):61-66
在构建城市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以河南省2001—2010年各地市单元为数据样本,引入投影寻踪综合评价模型将多维评价指标投影为一维投影数据,采用加速遗传算法优化投影指标函数寻求最佳投影方向,根据投影值的大小对河南省各地市城市化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近10年来河南省各地市城市化水平均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尽管地区间城市化水平区域差异有所减缓,但两极分化趋势依然显著,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地区是河南省城市化进程的核心区,豫西北部地市高于豫东南部地市,加快推进豫东、豫东南部传统农区的城市化进程是实现河南地区间城市化水平协调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促进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本文通过建立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并选取具有比较意义的省(市)与福建省进行对比分析,探讨研究福建省文化产业竞争力的优势与不足,以促进福建省文化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构建县域经济科学的综合竞争力评价体系探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基本的运行单元,属行政性区域经济系统.目前,由于县域经济发展的自组织性和无平竞争状忠,构建科学合理的县城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非常必要.县城经济综合竞争力应该是一个系统性的发展概念,是县域经济主体集聚内外资源,既包括通过提供产品和服务来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也是县(市)经济、社会、科技、环境等综合发展能力的集中体现.建立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体系,必须坚持系统综合性、动态性、差异性和可比性的原则.强调发展水平是基础和目的,竞争是手段,可特续发展是目标和要求.科学合理的县域经济综台竞争力评价体系应该包括经济发展、经济竞争、可特续发展三走类指数,系统反映县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竞争实力和可持续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20.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文章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进行了测评,测评结果表明:影响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因子是基本经济竞争力因子、创新因子、生活水平竞争力因子和经济增长潜力因子;重庆市区域经济发展综合实力差距显著。文章将重庆市经济空间分为稠密区域、准稠密区域、结构弱化区域和农村区域,提出未来一段时期内重庆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空间整治目标是搞好"一圈",完善"一轴",培育"一核"。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转移剩余劳动力,缩小地区差异;建立统筹城乡的土地整治储备制度等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