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1 毫秒
1.
运用EG指数模型实证分析了2002—2009年间江苏省纺织业产业集聚程度的变化趋势,并计算分析了2002—2009年间江苏省纺织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基于此,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并进行曲线拟合。曲线拟合结果表明:江苏省纺织业的产业集聚度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确实存在倒"U"型关系,但倒"U"型曲线中临界点的位置与预期有所不同,这可能是受全球金融危机和江苏省纺织产业在发展中所积累的问题的影响。最后对江苏省纺织产业及其产业集群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
地区专业化、产业集聚与省区工业产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产业内(MAR型)与产业间(Jacobs型)的外部性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争论入手,构造地区专业化和产业集聚的指标,利用31个省区24个产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及稳健性检验,计量结果证明:产业结构单一化与产业发展负相关,专业化非常不利于落后省区的产业发展;而产业集聚与产业发展正相关,产业集聚对产业的发展正向作用程度要大于产业专业化的负作用。  相似文献   

3.
空间集聚是产业集群同有特征,也是产业集群识别和分析的核心.采用Ellison和Glaeserl997设计的产业集聚指数和产业间共同集聚指数,重点对江苏省5个典型的制造业产业集群的空间集聚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个典型的制造业产业集群均存在明显的产业集聚和产业间共同集聚.通过比较县域和市域两个尺度下的产业集聚和产业间共同集聚特征,发现,各集群空间集聚范丽有一定差异,钢铁、机械装备制造集群、石油、化学加工集群和汽车制造集群的空间集聚范围明显超越县域在市域,电子、通讯制造集群集聚范围在县域和市域尺度同时存在,而棉毛纺织服装制造集群集聚范围主要在县域.还发现,各集群的集聚程度也存在差异,电子、通讯制造集群无论是产业内还是产业间集聚程度最高,达高集聚水平,表明电子、通讯制造集群内外部性很高,集群内企业具有很强的相互吸引作用.汽车制造集群集聚程度较低,其他集群集聚程度为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4.
河南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各国(地区)竞争优势源于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是纺织服装产业组织结构的重要形式,随着我国沿海纺织服装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河南纺织服装业加速聚集的趋势进一步显现。笔者研究了河南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分布,各地纺织产业服装产业集群区特征与优劣势,并运用波特的"钻石模型"对河南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竞争力进行了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5.
喻言  庞舒 《经济研究导刊》2008,(19):202-203
产业集群是产业组织的新发展和地区经济的新现象。作为产业空间的集聚现象,产业集群对区域竞争力具有很大的提升作用。以华容县纺织业为例,通过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产业集群对华容县区域竞争力的作用机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制造业是集群特征最为明显的产业,以中国乳制品为研究对象,本文利用Ellision和G1aeser建立的产业地理集中指数,对我国乳品制造业的集聚效应进行精确计算,结合企业产值的变动趋势,得出我国乳品制造业属于高度集聚产业,并且主要聚集于华东、华北、东北三个区域,而西北、西南、华中三个区域的乳品制造业发展较为落后,鲜有大型的乳品企业。  相似文献   

7.
契约约束虽然早在古罗马法中就有了阐述,但真正为人们广泛关注是在制度经济学,尤其是新制度经济学、公共选择学派的兴起之后。产业集聚问题的讨论比契约理论晚了些,但迈克尔.波特等学者把这种理论推向了高端,目前其讨论的热烈程度不亚于契约理论。本文认为,契约理论和产业集聚论的有机结合,为经济实践提供理论指导,推动产业集聚向产业集群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制造业集聚程度变动趋势实证研究   总被引:163,自引:0,他引:163  
制造业是集群特征最为明显的产业。本文利用Ellision和Glaeser建立的产业地理集中指数和自定义的五省市集中度对中国20个制造行业1993、1997、2002、2003年的集聚程度进行了精确测定。结果表明,1993—1997年集聚程度有所下降,1997—2002—2003年集聚程度呈增长趋势。集聚程度的提高是主要的变动方向和发展趋势。集聚程度由高到低的行业分布依次为:技术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地域分布极不平衡,江苏、广东、山东、浙江、上海五省市集中度很高,西部边远地区则远远落后,两极分化严重。总体上看,制造业的集聚程度与工业增长表现出较强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20世纪后期以来,经济的全球化与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现象并行不悖的发展,正对世界经济产生深刻的影响。特定区域的产业集群作为产业组织的新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现象,是产业在空间上的集聚,成为经济学家们研究的一个主题。目前,浙江省绍兴县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纺织产业集群,富盛镇平绒产业位于这一大的环境中,集群已初具规模,既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集群效应优势,如绍兴轻纺城所提供的纺织产品营销、信息中心和创新引导等功能;又可以利用平绒的产品特色发展独特的产业集群。文章采用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首先介绍了产业集群的概念及特征;其次分析了富盛镇平绒产业竞争力现状及现有产业链构造;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创新性产业集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浙江杭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经过对文化创意产业多年的发展规划,现已基本形成产业集聚、差异明显、特色各具的十大文化创意园区。文章基于对杭州元谷创意园、LOFT49、浙江省大学科技园、下沙新加坡科技园等几大创意园区入驻企业的问卷调查,以及对园区经营者、入园企业的访谈,分析产业发展现状,剖析产业集聚的内在动因,集聚嵌入程度,以及集聚化发展对经营业绩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总结分析并提出改进完善措施,为文创产业长期发展提供参考及借鉴。  相似文献   

11.
我国产业集聚的特点、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产业集聚(industrial agglomeration)称产业地理集中(industrial geographical concentration),是指某些产业在特定地域范围内相互集中的现象。一般说来,产业的地理集中将可以获取多方面的集聚经济效益,如共同利用公共基础设施,便于企业间沟通和面对面打交道,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性,降低生产成本以及能源原材料消耗,等等。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产业集聚出  相似文献   

12.
纺织产业集群内的中小企业多,融资困难。在搜集了产业集群内172家纺织企业关于融资调查问卷的基础上,描述了企业融资现状与问题,利用SPSS中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产业集群内企业融资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企业与原材料供应商、销售商、金融机构的联系程度,政府管理时效性等因素对企业融资能力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郑健壮 《技术经济》2007,26(6):6-10
以资源现理论为基础,对产业集群的本质进行了新的界定。作者认为,产业集群是基于某个特定产业,众多相关企业和其他组织在某个特定的地理区域上的资源集聚体。集群竞争优势是“集聚和联系”所产生“协同效应”的最大化,即在资源集聚基础上的“专业化分工和合作”和“知识(技术)共享”机制所产生的报酬递增过程。  相似文献   

14.
夏星  杨彤 《时代经贸》2011,(24):108-108
纺织产业作为陕西八大支柱产业之一曾在较长时问内成为陕西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随着珠三角,长三角地区以及渤海湾地区和山东等地区棉纺织业的兴起,陕西纺织产业的地区优势已不再那么明显,产业集群的疲软成为阻碍陕西纺织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提升产业集群创新能力,改革原有产业结构已经刻不容缓。本文从分析陕西纺织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和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瓶颈出发,结合东部沿海地区纺织产业集群发展实际,提出自己的研究思路,归结出目前陕西纺织产业集群创新能力提升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5.
分别用专业化指数和多样化指数衡量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集群内知识溢出(即Mar溢出)和集群间知识溢出(即Jac溢出)。以浙江省13个高新技术开发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聚集的驱动因素,计算了其知识溢出半径并总结了其知识溢出辐射范围。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Mar知识溢出和Jac知识溢出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经济增长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浙江省沿海城市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集聚主要受多样化知识溢出驱动,浙江省内陆城市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集聚主要受专业化知识溢出驱动;Jac知识溢出既能促进集群的经济增长,又能增强其技术创新能力,而Mar知识溢出主要能提高集群的技术创新能力,但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的效果甚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产业经济集聚向产业经济集群的升级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产业经济集群的发展现状,重点研究了产业经济集聚向产业经济集群升级的发展策略,并介绍了产业经济集群的发展策略,最后总结了产业经济集聚向产业经济集群升级的重点与要点,旨在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皖江地区产业结构层次低、经济体系灵活性和适应性较差,产业集聚度不高,只有推动皖江地区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才能提升皖江地区产业的竞争力。文章以皖江地区产业集聚为研究对象,使用产业集聚有关理论作为分析框架,分析了安徽省产业集聚发展现状及出现的若干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8.
农业产业集群集聚效应分析——基于江苏的数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农村经济产业集聚度的视角,基于江苏省2001—2008年的数据,对农村经济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并通过农村经济产业集聚弹性的测算,分析了不同产业集群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而对我国农村经济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选择提出建议。本研究对探索我国农村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以及推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产业集群的分工优势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是指特定产业以及支撑和关联产业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地理集中,形成产业集群的过程也被称为产业集聚(industrial agglomeration)。产业集聚不是什么新机制,而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较为普遍的经济现象。早在工业化发展时期,它就成为产业发展的一种有效模式。随着  相似文献   

20.
陈四辉  王亚新 《经济地理》2015,35(2):120-126
通过对我国各省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进行聚类分析,将全国31个省区分成发达省区,中等发达程度省区和欠发达省区三类,以此引入区域虚拟变量,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进行省区差异和要素投入绩效分析,得出结论:1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投入绩效省区差异明显,中等发达程度省区和欠发达省区各要素产出总和弹性(斜率项)低于发达省区,但其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效果(截距项)高于发达省区;2各要素的产出弹性大小排序是投资、RD人员投入、新产品产值、出口(欠发达省区为负,其它省区为正)、RD内部经费(负)。其相应建议是:1从区域的角度来看,对于中等发达程度省区和欠发达省区,需要从促进区域技术进步的战略高度,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克服投入产出总和弹性低于发达省区;2从各投入要素的角度来看,需要改善投融资环境,促进产业资本形成;加大创新人才培养力度;提高RD经费使用效率;提高对外开放度和外贸市场开拓力度;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