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了分析产学研联盟内部创新对利益分配的影响,引入学研方技术创新努力程度系数和企业方对技术创新的补贴系数并构建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分析了松散型、较紧密型和紧密型3种产学研联盟模式中技术创新对联盟成员间利益分配的影响。研究表明,松散型联盟创新度最低,最终市场价格最高、需求量最小、整体利益最少;紧密型联盟带来的整体效益最高、产品价格最低,是最理想的联盟模式,但管理和协调难度大。因此,较紧密型联盟模式更符合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2.
王尧 《生产力研究》2012,(10):200-201,204
产学研合作模式是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对所拥有的资源与能力优化整合进行合作创新以实现经济利益为目标的一种制度安排和关系网络。文章应用创新价值链理论对三种常见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技术转让模式、合作研发模式和共建实体模式进行重新阐释,并以企业与学研在创新价值链不同阶段的结合方式为维度对产学研合作模式进行扩展。最后,结合产学研合作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阐述了产学研合作模式演变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3.
基于能力异质性的产学研合作创新对象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兴燕  银路 《技术经济》2010,29(11):24-29
通过文献研究,本文发现,企业方和学研方具有不同的能力系统,即双方拥有的能力是异质性的,而这种异质性正是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基础。双方通过合作不仅可实现优势能力的共享,而且还能有效够弥补对方的能力缺陷,因而产学研合作创新能够实现技术的快速研发和商业化。最后,从产学研合作过程中所需的能力出发,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创新对象选择的能力耦合图,藉此提高产学研合作的成功率以及合作效率。  相似文献   

4.
产学研合作中的技术定价问题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合作各方利益分配不合理被认为是影响产学研合作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而合作各方利益分配的比例又是通过技术价格反映出来的。正确认识技术价格的形成机理,遵循合作双方均认可接受的计价原则,采用分成率动态浮动的利润分享率法计算、确定技术价格,可以有效破解产学研合作中由于合作双方无法达成公平、合理的技术价格,而导致合作关系破裂直至失败的现实困境,积极推动大学、科研院所的技术成果向企业转移,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相似文献   

5.
从创新过程观的角度切入,论述学研方如何从创新源和创新过程两个方面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对遵循单向线性创新过程观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局限性和不适用性进行剖析,分析循环互动创新过程观中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并基于此归纳和划分出适用于我国企业的三大类典型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模式。最后基于实证研究,与国外相关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两者在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模式应用上存在差异的具体原因。  相似文献   

6.
产学研合作将企业的市场优势、资源优势和大学、科研院所的技术优势、研发优势结合起来,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针对目前我国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政府要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加快制定、出台有利于产学研合作的相关政策与法规,逐渐消除制约产学研合作的政策与体制因素,搭建全国性的信息交流与技术转让网络平台,建立、完善产学研合作创新中的风险投资机制与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积极营造有利于产学研合作的外部环境.而作为产学研合作创新主体的企业,应勇于担起创新主体的重任,选择合适的能兼顾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提前介入产学研合作创新过程,建立利益共享与风险共担的柔性利益分配机制,妥善解决企业内部的知识产权利益分配问题,实现产学研各方长期合作、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7.
《经济师》2020,(2)
产学研合作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至关重要,是高校与产业界、科研院所在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基础上进行的交流、合作的过程或活动。文章分析了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在此环节过程中的利益诉求,阐述了产学研合作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应遵循的共赢原则。并以上海电机学院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分段式"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为例,说明该人才培养模式对产学研三方的益处,达到共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产学研合作利益分配的博弈分析——基于创新过程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活动过程,需经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生产和商业化阶段。随着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深入,影响合作利益分配的因素也发生相应的变化,目前关于产学研合作利益分配的研究大都忽略了创新过程的演进对于合作利益分配的因素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在着重探讨创新过程演进与利益分配影响因素变化的基础上,依据创新过程对产学研合作创新进行阶段划分,将过程阶段的思想引入到产学研合作利益分配的研究之中,运用博弈论的相关理论建立基于创新过程的产学研利益分配模型,以期为实践中产学研合作的有效运行提供有意义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产学研合作以及知识共享的相关理论进行归纳和分析,探讨了产学研合作知识共享过程中学研机构、企业作为知识主体的表现以及知识情境的影响要素方面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基于Albino提出的知识共享基础模型,构建了以企业与学研机构知识共享情境匹配度为调节变量的产学研合作知识共享研究框架.通过30余家企业、院校、科研院所224份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对产学研知识共享能力与知识共享绩效的作用关系,以及知识共享情境在其中的调节作用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学研机构能力、企业能力以及产学研交互关系与共享绩效显著正相关,且随着企业与学研机构知识共享情境匹配度的提升,对绩效的影响越大.该结果表明共享情境调节产学研合作知识共享能力对共享绩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我国产学研合作的动因、现状及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学研合作是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一项重要政策,良好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可以使合作各方获得利益最大化。在产学研合作的实践中,合作各方由于出发点不同,参与动机也各不相同,企业偏重于技术创新中的风险分担、应对技术及市场的快速变化和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需要,而高校和科研机构偏重于实现自身的价值和提高自身科研能力和水平的需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我国产学研合作的现状,最后,加快产学研合作的制度建设,建立产学研合作法规体系;激励企业创新,加强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完善产学研合作的利益分配机制;完善财政与金融支持体系,拓宽融资渠道等方面提出了产学研合作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1.
产学研合作创新已成为推动国家自主创新战略实施的重要途径,而准确高效地进行知识转移是产学研合作创新成功的基础。基于复杂系统理论,揭示了以高校科研院所、大中小型企业为核心主体的产学研合作系统复杂特征及知识转移内在机理。采用多Agent建模方法,构建产学研合作创新知识转移ABM仿真模型,设计创新人才政策、创新服务政策、创新创业政策3类政策工具,研究不同政策工具组合对产学研合作创新系统知识转移及系统知识存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大型企业实施创新人才政策有利于系统知识存量快速增加,中小型企业实施创新人才政策有利于企业规模快速升级;②相对于创新人才政策实施对于系统知识存量增加的驱动作用,创新服务政策实施对系统知识转移催生的知识存量“涌现”现象效果更明显;③创新创业政策实施有利于知识主体合作关系数量增加;④3类政策工具同时实施对系统知识存量增加产生了1+1+1>3的共振效果。考虑政策工具实施成本,创新服务政策及创新创业政策同时实施对系统知识存量增加、系统知识差异化、系统知识转移效率及企业规模升级的促进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12.
利用文献计量学的统计分析方法,揭示了产学研合作研究向协同创新研究的演进脉络,探讨了协同创新研究的进展和方向。根据产学研合作和协同创新主题下文献关键词的知识图谱及相关分析结果,发现主体间关系从合作转向协同、组织方式从创新网络转向创新生态系统、产学研与协同创新结合成为一个具有特定涵义和现实背景的研究领域。最后指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和趋势:深入分析产学研合作和协同创新的知识增值过程;分析协同创新过程的动态演化模式和动态机理;加强对以基于异质知识的知识增值为核心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有效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建设工程项目各参与方合作关系质量的影响因素,构建BIM情境下工程项目参与方合作关系质量提升影响因素表,对天津市某工程项目企业开展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并构建模糊认知图模型,利用因子分析对模型结果进行修正。结果发现,信息共享、成员能力和利益分配机制对合作关系的提升具有关键作用,而机会主义思想与传统思维转型是阻碍合作关系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提高湖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带动湖北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依据湖北省经济普查数据,创新性地构建了自主创新能力指标体系,将其分为4个子能力模块,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建立了评价模型,对湖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结合湖北的资源优势条件,从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加强产学研合作,留住本省人才、提高科研素质,培育龙头企业、提高市场盈利能力4个方面,提出了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工业园区是推进循环经济的主要载体之一,但园区产业结构同构化现象影响着资源利用率和生态效益的提高。从产业共生的视角,提出了依靠园区企业合作推进区域循环经济建设,并分析了产业共生合作模式、合作关系和资源集成管理。  相似文献   

16.
建设“一带一路”是中国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为数据源,选取1978-2015年收录的中国国际合作论文作为样本,运用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对近40年来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科技合作的总体发展态势、学科领域分布、主导地位变迁、合作依存性等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科技合作呈增长趋势,但合作论文数量和质量仍有待提升;合作学科领域分布较广,但各学科领域具有较大差异性;在三国及以上多国合作中,中国的主导地位较弱,仍处于相对“从属”地位;在高质量国际合作论文中,中国及“一带一路”国家的“话语权”尚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三螺旋理论的政产学研合作模式与机制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以三螺旋理论为支撑,分析"大学-产业-政府"之间的互动关系,提出政产学研合作模式应重点发展"组建研发实体"等高级模式,适应产业技术重大创新的需求,建立产业技术层面的战略合作,且必须积极争取政府的参与、协同和投入。最后,提出了政产学研合作中的各种机制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既有文献已初步检验了企业信息技术应用与开放式创新的关系,但未深入探索其影响机制。鉴于此,从交易成本视角解释二者间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信息技术应用是推动企业开放式创新的重要因素。进一步扩展分析发现:信息技术应用对企业纵向创新合作的推动作用强于社会创新合作;相对于低技术行业,企业信息技术应用的开放式创新效应在高技术行业更为显著;地区信任度提高增强了企业信息技术应用对开放式创新的推动作用。造成企业信息技术应用对开放式创新产生上述效应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开放式创新产生的交易成本在创新合作类型间、行业间、地区间存在明显的异质性,从而检验了企业信息技术应用对开放式创新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