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前金融脱媒趋势不断加快,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愈发明显.本文从银行资产方脱媒、负债方脱媒以及技术脱媒三个角度对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金融脱媒程度进行了量化分析,并分别分析了三个层面的金融脱媒的主要表现.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了金融托媒趋势对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曾力  朱民武 《南方金融》2015,(4):90-94,72
本文以我国15家全国性商业银行2002-2013年的经营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利用固定效应面板回归模型考察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样本期内金融脱媒与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商业银行通过提高非利息收入,抵消了金融脱媒所带来的负面冲击,形成了“脱媒校正效应”。据此,本文认为,商业银行应当深入实施业务转型与多元化战略,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推动金融服务和产品创新,积极应对金融脱媒所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金融脱媒是金融分业经营和管理的必然结果.我国商业银行现如今正面临着金融脱媒的重大压力.而2016年作为"十三五"的开启之年,中央提出了供给侧改革以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因此,商业银行应该抓住这一机遇,积极进行供给侧改革以应对金融脱媒带来的压力.本文在介绍了我国商业银行金融脱媒的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最终提出商业银行应采取的供给侧改革策略.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和金融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商业银行作为传统金融中介的媒介作用正趋于萎缩,金融脱媒的趋势日趋凸显。在金融脱媒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应牢牢把握金融脱媒带来的发展机遇,并积极应对其带来的冲击与挑战。针对金融脱媒的加速化趋势,本文提出了商业银行应加强金融产品创新、调整客户结构、转变经营理念与转换经营模式、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积极开拓互联网金融业务五项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金融脱媒在我国的表现及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的发展,直接融资所占的比率有所增加,而通过商业银行间接融资的比率有所下降,金融脱媒表现更趋明显。本文主要运用理论的方法以及采用一些数据分析,论述在我国金融脱媒的表现及金融脱媒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徐宝林 《新金融》2006,(Z1):69-72
金融脱媒逐步撼动商业银行的霸主地位、对商业银行传统的信贷业务带来很大影响,使中国银行业主要依靠利差收入的盈利模式受到严峻挑战、将逐步改变商业银行传统的经营模式,同时,金融脱媒是长期趋势,这将给中国现行的分业经营体制下的银行业带来很大挑战。  相似文献   

7.
金融脱媒作为一种长期存在的现象和趋势,在很大程度上既是金融市场化进程中竞争给商业银行带来的被动影响,也是商业银行面对变革的主动选择。伴随商业银行脱媒的是商业银行和资本市场之间的相互融合,以及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竞争。最终,金融脱媒的结果是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提高,以及我国整个金融体系的产品和服务创新效率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8.
葛兆强  连建辉 《新金融》2006,(Z1):23-27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正快步迈入金融脱媒时代。这一时期的金融脱媒具有较强的非对称性,给商业银行带来了严峻的考验。面对金融脱媒,商业银行可以采取以下战略措施:实现由“融资中介”向“货币契约”的转变;实现由“批发银行”向“主体银行”的转变;实现由“单一经营”向“多元经营”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金融脱媒背景下商业银行资产配置多样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金融脱媒趋势下,金融市场的发展使金融产品日益多样化.为了应对金融脱媒带来的竞争,商业银行的资产配置也逐步多样化.资产配置多样化将使商业银行的收入向多元化发展,同时其资产组合的风险和收益特征也发生变化,从而要求商业银行对其传统的经营模式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0.
据2012年银监会数据显示,2012年商业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19%,较2011年下降17%。经济增速的放缓、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互联网金融模式的普及、金融脱媒的深化、同业竞争的加剧等推动着传统商业银行经营环境与模式的重大变革。金融脱媒与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提出了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因此如何应对经营环境与模式的变化成为传统商业银行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对金融脱媒与互联网金融模式进行了概述,并深入分析金融脱媒与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中间业务以及风险管理四个方面产生的影响。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商业银行在经营理念、管理制度、战略合作、资产业务、负责业务、中间业务以及风险管理七个方面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肖崎  黄翠敏 《新金融》2015,(5):37-40
次贷危机后,我国金融脱媒加速发展,使得银行业的经营环境、业务模式、资金构成发生了巨大变化,也给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和银行体系的稳定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本文分析了后危机时代我国金融脱媒的现实表现,重点探究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负债、资产、利润和风险四个方面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金融化的发展,商业银行发展的道路也需要进一步深化。目前金融脱媒现象正在快速攀升,呈上升趋势的金融脱媒现象被政府和媒体强烈关注,金融脱媒现象的发展对商业银行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面对金融行业的强烈冲击商业银如何做出自己的调整,发挥自身优势来应对脱媒现象。本文将从金融脱媒的原因和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入手,进一步分析商业银行的应对措施,从而保证我国有一个稳定的金融环境,发挥商业银行的最佳职能。  相似文献   

13.
“金融脱媒”是指在金融管制的情况下资金不经过商业银行而到达融资者手里,它既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面对金融脱媒,国内银行业要转变经营观念、大力拓展中间业务、提高银行服务水平、加大中小企业贷款力度、实现资产负债多元化,运用多样化的资产负债工具,管理和分散风险,努力推进综合化经营步伐。  相似文献   

14.
连平 《新金融》2006,(Z1):7-9
金融脱媒,是指资金绕过商业银行等间接金融中介机构,直接由资金的供给方流向资金的需求方,从而降低商业银行等间接金融中介机构在整个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程度。在国际上,金融脱媒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在我国金融脱媒的大幕已经拉开,我国商业银行面临全新的经营环境,我国的商业银行有必要在经营理念、管理体制以及产品开发等方面展开根本性的改革,以全新的姿态迎接金融脱媒。  相似文献   

15.
“金融脱媒”导致商业银行作为传统存贷款中介、甚至支付清算中介的地位受到一定削弱。但“金融脱媒”是金融市场发展的一个必然产物,所以我们的商业银行必须要摆脱仅仅作为单纯融资中介的角色,要力争成为一个全面的客户价值创造者,主动迎接“脱媒”带来的挑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居民理财意识的提高,金融脱媒现象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从商业银行的角度来说,正确认识金融脱媒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把握好金融脱媒的发展趋势,因势利导,对于帮助其强占市场先机、巩固市场地位,有着举足轻重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金融脱媒机理下的商业银行业务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斌 《海南金融》2008,24(5):56-58
随着经济金融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和金融领域的全面对外开放,我国商业银行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经营环境巨变,脱媒趋势日益显现。本文分析了金融脱媒机理,认为金融脱媒只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对银行传统中介功能提出的挑战,并不意味着银行机构的消亡,商业银行需要创新中介功能来应对脱媒。本文结合我国银行脱媒的现状与特征,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可从开展零售银行业务、拓展中间业务、开拓网络银行业务、推动商业银行的综合经营等方面进行业务转型来应对脱媒。  相似文献   

18.
金融脱媒的出现及发展减少了银行金融机构的利润来源,对银行金融机构产出重大影响,文章以金融脱媒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影响为研究对象,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文章首先指出金融脱媒的研究现状,然后从七个方面阐述金融脱媒出现及发展的原因;其次从深层次说明金融脱媒对我国商业银行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中间业务、表外业务造成的影响;最后从五个方面提出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金融脱媒的出现及发展减少了银行金融机构的利润来源,对银行金融机构产出重大影响,文章以金融脱媒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影响为研究对象,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文章首先指出金融脱媒的研究现状,然后从七个方面阐述金融脱媒出现及发展的原因;其次从深层次说明金融脱媒对我国商业银行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中间业务、表外业务造成的影响;最后从五个方面提出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0.
杨磊 《现代金融》2013,(11):19-20
互联网的发展给社会带来了重大的变革,其对金融行业的渗透越来越明显,商业银行渠道脱媒、客户脱媒、业务脱媒的现象日益严重,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农业银行要充分认清形势,尽快适应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