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中国居民营养和健康调查数据为基础,考察了地方政府支出规模与结构的居民收入分配效应及其制度根源。研究表明,地方政府支出规模与结构总体上加剧了我国省份居民收入分配状况的恶化,其中经济性支出比重增加带来的不利影响更为突出,社会支出比重的影响并不显著。财政分权体制对地方政府支出规模与结构的居民收入分配效应具有重要影响:支出分权总体上加剧了地方政府支出规模与结构对省份居民收入分配的不利影响,收入分权则有助于遏制地方政府支出规模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以及经济性支出比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负面效应,但也强化了社会性支出比重对居民收入分配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
文章利用1995-2006年城镇家庭收支调查数据,测算了我国医疗保健个人现金支出的累进度指数,包括Kakwani指数和Suits指数,并采用可支配收入、消费性支出和非食品消费支出衡量支付能力,分别计算相应的累进度指数.研究结果表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推行以来,我国个人现金卫生累退程度不断增加,这主要归咎于医疗保险覆盖不广泛以及分布不公平.这一结论对进一步改革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有着重要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3.
刘斌  杨红燕 《经济视角》2016,(4):109-116
我国卫生总费用的绝对数每年都在上升,但是卫生总费用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增加所致。公共卫生支出占我国财政支出及GDP的比重较低,与其他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我国的医疗卫生服务缺少公平性,呈现城乡二元性特征。本文通过搜集和分析历年医疗卫生相关的数据,从公共财政视角下对我国医疗卫生支出的规模和结构进行探讨,并提出了完善我国医疗卫生支出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4.
文章利用1997—2007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在DEA-Tobit两阶段分析框架下研究了中国地方政府的卫生支出效率。首先,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核算了各省份政府卫生支出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技术效率。在此基础上,利用受限因变量Tobit模型对效率得分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地方政府的卫生支出效率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而人口密度、居民受教育水平、人均GDP、财政分权和医疗体制改革等社会、经济和政策变量则是造成这种效率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1997~2008年浙江省教育支出和卫生支出的受益归宿分析表明,民生支出的最大受益者为人均收入最高地区居民,最大受损者为人均收入次低地区居民,民生支出具有累进性,距离公平正义的政策初衷仍有一定差距。但是,如果考虑不同收入组别生活成本、支出需求的差异,民生支出的公平程度将有所提高。通过建立因素法转移支付制度,提高民生支出比重,可以进一步提高民生支出的公平正义水平。  相似文献   

6.
彭冲  汤二子 《财经研究》2018,(6):94-108
分权体制框架下地级市政府在制定医疗卫生支出决策时往往会受到相邻城市相关策略的影响,从而引发城市间政府卫生支出的策略互动行为.文章选取了2007?2013年中国283个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检验了分权体制下地市级政府卫生支出的策略互动行为,并揭示出财政分权及其城市间空间策略互动对政府卫生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地市级政府在政府卫生支出上存在显著的互补型策略互动,这种效应在地理距离相近的同省区城市间更为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财政分权促进了政府卫生服务供给;而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地市级政府间财政分权的策略互动对政府卫生支出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从而较好地解释了政府卫生支出比重徘徊不前的原因.由此,积极利用竞争、激励机制以及实现财政体制安排的优化变革来引导政府的卫生服务供给将是重要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7.
综合医改是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探索,是深化医改的主攻方向,而深化医改是建设健康中国的强大动力.文章利用2010-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基于综合医改试点省份的准自然实验,考察了综合医改对居民就医满意度、医疗水平认可度和医疗支出的影响情况.首先,综合医改显著提高了居民的就医满意度和对就医点医疗水平的认可度.其次,尽管综合医改未能降低居民的绝对医疗支出和绝对自费医疗支出,但显著降低了相对医疗支出和相对自费医疗支出.进一步探索发现,综合医改降低了医疗支出中的住院支出,未降低医疗支出中的伤病支出.从自费占比角度看,综合医改显著降低了居民的自费医疗支出比例.相比农村地区,综合医改在城镇地区的政策效应更显著.整体来看,综合医改政策具有显著的政策效应,未来的医改方向仍是居民的医疗支出问题.  相似文献   

8.
金三林 《广东经济》2009,(12):31-35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政府在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方面支出的增加,能有效促进居民消费。近年来我国政府对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的支出有较快增长,但其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没有明显变化,并且显著低于国际平均水平。这导致居民在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消费支出比重不断上升,社会保障支出增长过快,影响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并降低居民消费倾向。因此,今后应进一步优化政府支出结构,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在扩内需、调结构方面的中长期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基本医疗卫生体制中,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范围是按照基本医疗保险确定的,医疗保险支付是按照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量决定的,高收入者比低收入者享有更高的医疗保险,对基本医疗服务的需求更大,也获得更多的医疗保险补贴。随着政府卫生支出中医疗保障支出比重的增加,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却降低了。  相似文献   

10.
卫生医疗服务的地区结构失衡主要体现在中央与地方两投入主体之间的分配不均衡。2000年中央财政卫生事业费为7.32亿元,占国家卫生事业费的比重为1.49%;地方财政卫生事业费为482.39亿元,占国家卫生事业费的比重为98.51%,中央承担的卫生支出过少,地方的卫生支出压力过大。这样的分权不利于卫生事业的发展,同时加剧了地区间的支出结构失衡。财力雄厚的地区,人们享有的公共医疗服务就多,财政困难的地区,人们的公  相似文献   

11.
我国政府已明确提出到2017年,总体上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降低到30%以下。该文分析了我国卫生筹资结构的总体情况及地区差距,研究与总结了世界卫生组织卫生绩效先进及落后国家的规律性特点,并提出未来我国应适当提高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例。该文还从"两分法"及"三分法"统计口径提出我国卫生筹资结构的中长期发展目标。考虑到我国的地区差异性,建议采取差别化的卫生筹资政策,重点提高中西部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政府卫生支出比例,提高中央和省级政府的卫生支出水平,降低市县级政府的支出比重。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贫困地区卫生与教育系统投入与人力的现状,选取6个省13个样本县51家县级卫生机构以及26家县级教育机构的人力现状进行比较。财政投入方面,教育支出所占比重远远高于卫生支出所占比重;县卫生技术人员的年龄结构与对应的教育机构差异不大;县卫生人员的学历层次明显低于教育系统;县级卫生人员的职称层次也低于教育机构。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赵满华  赵德爱 《生产力研究》2004,(2):107-108,114
进入新世纪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 ,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居民用于文教娱乐的支出越来越多 ,所占比重逐步增大。本文以山西省和上海市为例 ,分析了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居民收入与文教娱乐支出问题。  相似文献   

14.
公共支出规模不断增长的原因历来是经济学家们研究的热点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共支出占GDP的比重经历了先降后升的过程,文章利用1995—2006年我国各省份的面板数据对影响我国政府支出规模不断扩张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结论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城市化影响政府公共支出的理论与实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工业化向城市化转变的过程中,中国政府的目标发生了变化.工业化时期,政府动员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发展经济,而在城市化阶段,政府转向福利支出目标.这一转变表现为经济建设费支出比重减小而公共财政支出比重不断增大.本文分析了中国城市化使政府公共支出比重增大,并进行了实证分析.城市化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公共财政支出比重就增加0.6293个百分点,且公共财政支出比重随收入差距扩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6.
潘炜迪  袁辉 《财经研究》2021,47(5):34-48
面对"看病难、看病贵",居民可搭配宗亲互助与商业健康保险共同抵御疾病风险.文章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从文化和转移支出两个角度研究了宗亲互助对商业健康保险需求的影响.结果表明,宗亲互助能够促进居民的商业健康保险需求,考虑内生性影响后结果依然稳健.半参数双重差分结果显示,宗亲互助能够传递疾病风险感知,促进居民的商业健康保险需求.调节效应表明,在参与宗亲互助的低收入人群中,金融素养高的居民,商业健康保险需求更多.异质性分析表明,城市的保障程度高,宗亲互助对商业健康保险需求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在大多数年龄段,宗亲互助都能显著正向影响居民的商业健康保险需求.文章研究表明,日常生活中宗亲互助与商业健康保险并不是非此即彼,两者搭配成为风险转嫁组合更有利于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相似文献   

17.
1978年以来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国民收入分配从向居民倾斜逐步演变成向政府倾斜。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政府收入和企业收入比重偏高而居民收入比重偏低。就各经济主体内部收入分配结构而言,政府收入中的中央财政收入比重低、生产税比重较高而收入税比重较低、政府社会保险福利支出比重也较低,企业收入差距大、企业间利润分配不均,劳动者报酬和居民财产收入比重均较低且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因此,应该适当调整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比重,并将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调整与各经济主体内部收入分配结构的调节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8.
杨建云 《经济论坛》2005,(18):21-22
一、恩格尔定律与恩格尔系数19世纪中叶,德国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恩斯特·恩格尔依据对英国、法国、德国、比利时等国工人阶级家庭收入与支出情况的调查研究,发现低收入家庭花费在生活必需品上的支出,占其总收入的比重较大;而高收入家庭花费在生活必需品方面的支出,占其总收入的比重较小。或者说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富裕程度的提高,其家庭用于购买生活必需品的支出占其总收入的比重逐步下降,用于非必需品方面的支出占总收入的比重不断上升。恩格尔的这一发现,被后来的研究者称之为“恩格尔定律”,并将生活必需品支出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称为“恩格尔系数”。但在具体数据的应用上,由于对“生活必需品”较难界定,  相似文献   

19.
采用因素分解方法考察中国卫生支出在过去近30年的增长特点,将卫生总费用增长及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的变化,分解为人口数量增长、人口结构变动、健康模式变化和非人口学因素影响四个独立可比的部分。结果显示,尽管非人口学因素决定着卫生总费用增长,人口学因素却主导着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的变化。人口学因素中,人口总量缓慢增长和人口结构快速转变推动着卫生支出规模不断上升,但健康模式变化显著削弱了这种趋势。  相似文献   

20.
张晓云  贺川 《当代财经》2021,(11):28-40
后疫情时代,重新审视财政投入在医疗卫生领域的作用,对于提升健康人力资本、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基于省级财政医疗卫生支出数据、卫生总费用筹资数据双重视角,通过构建空间效应和门槛效应模型,实证考察了财政投入对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对于医疗卫生服务供给,财政投入强度存在显著的政府间互动和正向溢出效应;相较于社会、个人卫生支出,政府卫生支出对提升医疗卫生服务保障的促进效果更显著.同时,区域间财政透明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异质性因素对财政医疗卫生投入强度存在门槛效应,且当前大部分省份处于递增效应阈值区间内.因此,应提升财政资金投入强度,拓宽公共医疗筹资渠道,增强各省份医疗服务供给上的协同合作与空间联动,发挥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提低、竞高"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