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格式塔”原理构筑企业发展心智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雍少宏 《企业经济》2003,(12):58-60
企业“格式塔”是按企业发展的复杂性、整体性和具有内在结构性的特征,探讨企业发展整体解决方案的心智模式;知觉企业“情境”、顿悟企业“情境”、整合企业“情境”要素是构建企业“格式塔”的心理机理的基本模式;这种模式的建立,对企业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呼唤中国名牌 就一个企业来说,名牌是企业的良好形象,是实力的象征,是市场竞争中强者的体现。纵观国内外一些企业成功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每一个成功的企业背后,无一不具有一个著名的品牌,不必说美国的“可口可乐”、“IBM”,也不必说日本的“索尼”、“丰田”,单是国内的“健力宝”、“康佳”等品牌与企业成功发展的轨迹,就能看出名牌与企业水乳交融、血脉相连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企业管理“以人为本”是一个价值论命题,强调企业管理要把人和人的需求、发展放在最根本、最重要的地位。“人本”是与“神本”、“资本”和“物本”相对应的一种价值观。企业管理“以人为本”并不是一个新话题,它是在生产关系不断变革,管理理论不断创新的历史趋势下,企业管理重心由“资本”、“物本”向“人本”转移的结果。而科学发展观的诞生,又赋予了“以人为本”以新的时代内涵,并给企业管理提出了从理念到制度进行系统创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近日,全国企业文化建设的一次盛会——“第二届(2003)中国企业文化年会”在北京圆满结束。本届年会的主题是“企业文化与企业健康”。国内外知名的企业文化专家、学者、企业家先后就“以文化打造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与企业健康”、“企业变革与文化再造”、“绩效导向型的企业文化”、“启动企业文化战略”、“民营企业文化培育”等议题展开广泛深入地探讨。大家通过大量的企业文化建设事实和前瞻性的观点集思广益,以期通过企业文化找到企业健康和企业长寿的基因与秘诀。年会还颁发了“2003年度中国企业文化优秀奖”,30家企业榜上有名…  相似文献   

5.
现代社会中企业的竞争,究其根源是人才的竞争。企业的经营实质是对人、财、物的有效管理,但“财”与“物”只是企业的眼前利益,“人”才是企业发展之本。  相似文献   

6.
刘军 《企业导报》2003,(5):23-23
<正> 企业文化的理论源于日本,发展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进入中国。对企业文化的认识、理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人本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价值取向”。也有人认为:“企业文化是企  相似文献   

7.
“零”,完美无缺,碧玉无瑕。把“零”引入企业管理,则要求一切不利于经营管理的负效应趋于“零”,企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处于最佳状态。“零”,可谓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一直是企业界追求的目标;又是“高难动作”,令不少企业“叹为观止”。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以“零”为目标的企业管理,正激发出崭新的活力,企业管理正在向极限迈进。一、“零缺陷”──质量管理的一座耀眼航标。参观英国弗里德里克一伍利汽车零件公司的人,可能并不太留意墙壁上的标语,一条是:“我们的目标是把次品减少到零”,另一条为:“连续…  相似文献   

8.
政工干部队伍是企业管理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者和中坚力量,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企业的忠实宣传者和模范企业专兼职政工干部履行职责,无非是“说”与“做”、“言传”与“身教”两方面。而“身教”,不仅是“言传”的重要补充和最终体现,而且“自成一格”,独立发  相似文献   

9.
《企业文化》2003,(4):21-25
我们长庆油田第一采油厂地处陕北延安,主要担负安塞油田的开发建设任务。油区分布在延安市四县区,年生产原油188万吨。近几年,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我们逐步摸索形成了以“一本三涵”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文化工作模式。“一本”即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现代企业文化管理的主旨。“三涵”包括:一是“讲求经营之道”,即强调企业理念与经营战略的结合;二是“培育企业理念”,即注重对员工进行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企业作风、企业道德等方面的培育;三是“塑造企业形象”,即突出符合油田发展要求的企业形象和员工形象的塑造。  相似文献   

10.
创新是企业的灵魂和生命,是未来企业发展的主旋律。欧美知名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着企业的活力与竞争优势。剖析其创新理念与方式,主要表现出以下几大特点:勇于“挑战极限”欧美成功企业的一个重要做法就是把企业全方位管理的目标量化定位在极限上,最大限度地挖掘潜力,不断给自己加压。企业“零”管理目标除了质量上“零次品”、组织形式上“零管理层”、资源利用上“零浪费”外,还有生产上“零制造”,决策上“零失误”、产品上“零库存”、服务上“零死角”等诸多方面。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欧美企业都视设计与营销为企…  相似文献   

11.
中铁21局集团有限公司,是近年来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中崛起的一支劲旅,先后承担了全国铁路具有路网意义的南昆、大秦等10条干线铁路及公路建设任务,极大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大发展,实现了企业和地方经济共同发展“双赢”。企业先后获得了“全国优秀施工企业”、“重点工程建设先进单位”、“重合同、守信誉单位”、“AAA级信用企业”、“文明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企业”、“综合治理先进单位”、“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2.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切实减轻物流企业税收负担”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的要求。文章结合物流企业案例,从企业经营模式转变、企业服务方式转变、企业存量固定资产售后回租、企业营运价格体系调整等方面探索“营改增”下物流企业纳税筹划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3.
自从1994年1月1日实行新的工商税收制度以来,作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所发生的与增值税有关的业务,都集中在“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核算,它不但是企业用于分类、汇集、核算企业“应交增值税”的主要账户和途径,也是企业向税务机关申报的重要依据和来源。本科目在会计核算过程中的特点是:一、下属明细科目较多为便于企业核算交纳增值税,我国现行税收制度规定,在“应交增值税”明细账中,应设置“进项税金”、“已交税金”、“销项税金”、“出口退税”、“进项税金转出”、“转出未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  相似文献   

14.
可以说营销最基本的目标是为了实现企业从“营”到“赢”的跨越,从而达到企业的持续盈利,永续生存和发展。“营销”是“赢销”的基础,而“赢销”是“营销”的最终目标。那么,企业如何才能从“营销”走向“赢销”呢?作者鉴于对卓越企业的研究认为企业要实现从“营销”到“赢销”的成功跨越可以遵循三大法则。  相似文献   

15.
在人们的印象中,北京做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满眼都是企业总部、文化公司、金融机构、互联网公司等“虚拟”经济;实体企业中,特别是知名的传统企业,自首钢搬走以后,就剩下“两瓶酒和一只鸭子”了,即“燕京啤酒”、“二锅头”和“全聚德”。  相似文献   

16.
“三资”企业作为我国一种新兴的所有制类型,近年来,其工业产值以每年 40%以上的速度不断增长,究其原因,此类企业与内资企业相比,除具有相同的廉价劳动力优势外;主要是“三资”企业享受着某些特殊的优惠政策,拥有先进的管理方式、技术与设备的优势,国家为“三资”企业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我国加入关贸总协定后,“三资”企业会受到什么影响呢? 1、政策上的调整“三资”企业将从“贵族”走向“平民”。“三资”企业处在政策和其他环境多方宠爱的“骄子”地位,由于我国劳动力价格比较低,尤其是外商乐意在我国投资的劳动密…  相似文献   

17.
“企业社会责任”到底是“责任”问题还是“道德”问题,笔者认为,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本文试图回答这两个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监管。一、广义概念:责任与道德的不可分割性“企业社会责任”与“责任”是不同概念,如果将责任和道德都放在一个广义的角度,二者是不可分割的,“企业社会责任”既可以说是“责任”问题也可以说是“道德”问题。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 “核心价值观”、“共同价值观”、“价值观”、“价值理念”、“核心价值理念”等概念相继提出,这是好事。尽管这些概念提出的角度,甚至内涵不尽相同,但充分反映了企业确实是把企业文化建设不断引向深入,在努力寻找、确立对企业经营管理、市场竞争起统帅、制约、决定性作用的价值判断标准,力求为企业长远发展提供永不枯竭的动力源。 本栏目刊出的三篇文章,皆是对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讨论,目的是引起企业对该问题的重视,并不强求名词、概念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文标  丘强 《企业天地》2003,(8):20-21
企业文化是一种新的管理理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几年,广西路桥总公司在巩固和发展“一旗”(红旗党支部),一家”(职工之家),“一号”(青年文明号)文化活动成果基础上,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以弘扬企业精神,实践公司念,规范员工行为为重点,形成了“育人、铸魂、凝心、塑”的“四位一体”的企业文化建设格局,培育和建设具有浓工地特色的企业文化。以文铸魂,培育企业精神“团结拼搏、求实创新、开拓进取、敬业爱岗、乐于奉献”路桥企业精神,是广西路桥人在生产经营实践过程中体现来的特有的心理状态和群体意…  相似文献   

20.
企业“包装”问题浅议碧剑近年来,我们在审计中发现企业的“包装”问题较为普遍。那么,企业为什么要“包装”自己?企业又怎样进行“包装”呢?-、“包装”的种类企业对其“包装”的前提是效益差,大项亏损,所以,“包装”的重心便是财务决算报告所反映出的财务成果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