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湖北省恩施市是移民大市,移民安置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为建设好移民新家园,确保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恩施市以示范创建为抓手,着力打造一批移民美丽家园建设示范点,形成以点带面发展标杆,取得了明显成效,有力助推了全市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建设大局。  相似文献   

2.
陈铭儒 《市场论坛》2016,(12):25-27
贫困是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制约因素,贫困的消除需要依赖经济的发展.由此,发展中国家竭力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这种快速发展往往会以不惜牺牲生态环境为手段,于是,贫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脆弱三者形成了一个循环链条.具体来说,因为贫困,所以需要经济发展;经济的不惜一切代价发展,则导致了生态环境愈加脆弱;生态环境脆弱化程度的加剧,又进一步激化了贫困.从广西的区情上看,更是如此.为此,广西需要寻求切实可行的从贫困到富裕的合适路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文件说明,生态移民扶贫是我国民族落后地区扶贫开发的关键路径.但是,移民扶贫并不是简单的易地搬迁,移民扶贫需要有效地实现搬得出、稳得住与能致富三层次目标,本文着力探讨扶贫移民搬迁问题以及对策,以求为广西扶贫开发提供一些有益的指引.  相似文献   

3.
精准扶贫是党的十八大后全面实施扶贫攻坚的一项新战略举措,是促使我国落后地区摆脱贫困、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性步骤。吊庄移民则是以精准识别、精准扶持、精准管理的措施为基础而开拓出的一种创新型扶贫路径。本文是在精准扶贫政策的大背景下将吊庄移民与全面小康和可持续发展相联系进行研究,阐述了以全面精准扶贫为前提,通过吊庄移民这一路径,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4.
易地扶贫搬迁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脱贫攻坚战的胜利使乡村发展进入新阶段,推进重点帮扶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成为当前重点任务。当前,搬迁工作取得决定性进展,陕南地区易地搬迁群众的居住方式虽然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也改变了绝对贫困的情况,但也应该深刻地意识到易地搬迁户后续的生活生产方式、社会适应能力等仍然是移民在城镇社区生活中面临的一系列重难点问题。因此本文主要对陕南地区易地扶贫搬迁户社会适应情况进行研究,找出影响搬迁户社会适应情况的原因,进而提出提升易地扶贫搬迁户社会适应能力的建议。紧紧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可融入”的目标,不断增强搬迁群众的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促进搬迁户更好地适应迁入地的生活。  相似文献   

5.
“路入巴东何处好,万州廓外最清奇”。古人对万州的赞美从来不吝言辞,生活在这里的万州人更是对家乡心怀热爱。2008年初,本刊曾作了题为《三峡库区行》的专题报道,今年2月底,本刊记者再次来到万州,见证了在平湖万州的发展过程中,万州工商人是如何立足职能,为地方政府破解库区移民从“搬得出”迈向“稳得住、逐步能致富”难题做出贡献。2012年,重庆市工商局万州区分局综合目标考核全市第一,多项工作受到国务院、国家工商总局和重庆市委、市政府表彰。  相似文献   

6.
退耕还林后续政策是巩固退耕还林三大效益的关键。本文阐述了退耕还林工程取得的效益和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针对退耕还林工程如何才能“退得下、稳得住、能致富、可持续”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王丽萍 《商》2015,(1):93+92
目的探讨宁夏地区生态移民应对方式、社会适应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SCL-90、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和自编生态移民社会适应问卷对宁夏地区309名生态移民进行调查。结果 1男、女性生态移民在SCL-90总分和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恐怖维度上的得分差异显著。2不同年龄组被试在躯体化维度上得分差异显著。3生态移民的应对倾向性与心理症状总分和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精神病性维度显著负相关。4社会适应与心理症状总分及各维度均显著负相关。5社会适应与应对倾向性均对心理症状起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结论应对方式、社会适应与生态移民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并对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8.
朱丹  俞苗玲摄 《浙商》2013,(13):86-91
“从中国500强到世界500强,我们花了整整10年时间,但这绝不是终点。”胡江潮说,世界500强每年都要重新排序,如果增幅低于10%就面临出局,浙江物产要进得去、稳得住、做得好。  相似文献   

9.
《商》2016,(14):95-96
本文运用logistic线性回归模型对贵州省扶贫生态移民社区冲突发生机制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立意抽样为主,对贵州省已实施扶贫生态移民社区的两个地方为调研地点:贵安新区和榕江县,对移民、土著居民及乡村镇干部进行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根据调研所得资料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最终的研究结果,分析扶贫生态移民社区冲突的形成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扶贫生态移民社区冲突的化解机制,以此为后期移民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生态移民是一件具有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的大事,然而生态移民会使得少数民族地区民众在迁移过程中对其原有生活、生产、文化等方面产生极大的冲击,以疏勒河流域东乡族生态移民为例,就生态移民满意度进行评价。构造了三级评价指标体系,以层次分析结合模糊DEA评判方法,对东乡族生态移民的适应情况进行了测算。评价结果表明,疏勒河流域项目区东乡族移民满意度较高,但在医疗条件等方面还需改进。在此基础上,研究认为应当在西部民族生态移民中重视非政府组织(NGO)在扶贫方面的作用,同时注重加强移民地区的基础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强化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少数民族劳动力的素质。  相似文献   

11.
移民要想真正富裕,有一技之长,掌握生存技能尤为重要。文章介绍了宁夏生态移民新村农业养殖人员技能培训从中标启动、宣传发动,组织实施、结业总结,督查鉴定、推荐就业,完善机制、健全档案,以及评价反馈、应用推广的流程。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生态移民温棚产品的销售问题,以宁夏银川市良田镇园林村为研究背景,以吊瓜销售为例,介绍了吊瓜的销售现状,分析其滞销的原因,对如何为吊瓜销售创建一个公平的市场环境、提高温棚产品的销量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解决温棚产品销售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自从2010年7月全省干部大会确定走城乡生态化发展之路以来,全省上下高度重视,开展了扎实有效地工作,推动了我省生态文明的建设.最近几个月,我就左权生态庄园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深受启发,同时感到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解决. 一、左权生态庄园的主要做法及其现实意义 2001年,左权确立了“一城34个中心村”城镇化发展战略,开始了大规模的移民搬迁,由此全县出现了300多个“空壳村”和萎缩村.移民搬迁村几十年积累下的水、电、路、房屋等设施被闲置,大量土地撂荒,更多的“四荒”无人问津.面对新的问题,2005年,左权县委、县政府提出鼓励社会人士到“空壳村”投资,一批有识之士投入到移民搬迁村的开发,庄园开始出现.截止2012年底,左权县的生态庄园已形成241处,累计完成3亿元投资,经营面积35万亩,其中包括6.26万亩生态林和3.61万亩经济林.  相似文献   

14.
将课题组2009年在青海省三江源地区5个移民村的调查数据和迁出区与迁入区的非移民数据进行对比,运用迁移差别指数对三江源生态移民的特征作了分析。由于是以家庭为单位的迁移,三江源生态移民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民族结构等方面的选择性不强,但生态移民的家庭规模却呈现普遍小于非移民家庭的特征,另外,生态移民迁移前草场面积和牛羊头数平均低于非移民家庭。这种选择特征不利于三江源生态移民工程保护三江源生态环境目标的实现。从今后的政策应对上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神农架林区生态移民中残疾人移民生产生活状况的调查,发现残疾人移民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在地方党委政府的关心下残疾人事业,在生态移民中有了巨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三江源生态移民选择性及对三江源生态移民效果影响评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课题组2009年在青海省三江源地区5个移民村的调查数据和迁出区与迁入区的非移民数据进行对比,运用迁移差别指数对三江源生态移民的特征作了分析.由于是以家庭为单位的迁移,三江源生态移民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民族结构等方面的选择性不强,但生态移民的家庭规模却呈现普遍小于非移民家庭的特征,另外,生态移民迁移前草场面积和牛羊头数平均低于非移民家庭.这种选择特征不利于三江源生态移民工程保护三江源生态环境目标的实现.从今后的政策应对上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商》2015,(22)
黄河流域作为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为中华民族的繁荣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长久以来黄河滩区生态、生存、生产条件恶劣,发展基础薄弱,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实施生态移民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黄河滩区的生态移民具有一般移民所共有的特征与规律,如自愿移民与非自愿移民的共存,生存型移民与发展型移民并存等。借鉴世界银行在世界上诸多国家的工程移民中积累的丰经验,对于黄河滩区移民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如把移民不是当做问题而是看做一个发展机遇;有关移民经济复苏的规划应更加贴合现实;把提高移民生活水平作为移民安置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实现移民与扶贫的双赢;规范迁入地的选择等。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化浪潮下,跨国移民由之前的单向流动(即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流动)越来越多地呈现出双向甚至是多向流动,因此移民也由简单的“人才流失”变成了复杂的“人才流动”。本文通过设计一个跨期工作搜寻模型,解释了复杂的跨国人才流动行为,并且从理论上论证了移民输出国也可能会由于移民的跨期流动而获益,也就是说,我们不应将移民看成是对移民输出国有损的“人才流失”。  相似文献   

19.
《商》2016,(9)
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水平滞后的地区,我们亟需把生态环境极度恶化地区的群体转移出来,使生态贫困地区的生态、经济得到平衡发展,所以生态移民就成为了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扶贫开发的重要举措。其中生态移民的城镇化是指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改变,而移民的可持续性需要移民后城镇地区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建设的措施的支持。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经验研究的方法为基础,从中国生态移民的实践背景出发,提出生态移民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炼出当前生态移民的问题集中于如何实现其可持续发展,以此为基础,探讨实现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原则,从而为后续的、现实的政策研究提供框架性的指导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