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在我国物质生活不断提高的同时,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却在逐年下降。究其原因之一是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的机会减少。为此,国家制定了全国各个阶层学校参与的"阳光体育运动"方案。经调查在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这几年中,我国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均有所改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高职类院校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高职院校具有自身的特点和鲜明的办学特色,体育工作如何在"阳光体育运动"开展背景下更好地发展成为新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2.
2007年4月29日,"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全面启动。阳光体育运动的实质就是要构建青少年科学体育生活方式。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途径促进青少年科学体育生活方式的构建:加快健康教育立法,确立健康教育的重要战略地位,重视青少年生活方式教育;建立阳光体育的学校——家庭——社会网络支持系统;构建学校体育促进体育生活方式形成的有效机制;倡导阳光体育文化,通过体育文化的渗透促进体育生活方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3.
面对青少年体质下降的状况,2007年国家教育部启动了"阳光体育运动".为了发挥"阳光体育运动"的抓手作用,使"阳光体育运动"更好的全面渗透到高校体育工作的各个方面,有效地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出了"阳光体育运劝"与高校体育工作的"六结合",即与体育课程体系的改革、课外体育活劝、<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体育场地器材、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及宣传舆论相结合的做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李淼 《时代经贸》2011,(24):50-50
本文以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对“阳光体育运动”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内容体系展开全面、系统的梳理,在阐明各自核要内容的基础上,对二者相互交合的内容及精神实质进行相互关系分析。旨在从认识论的角度展开论析,为充分贯彻中央文件精神,又好又快实现文件的目标任务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5.
"阳光体育运动"是在当前青少年健康体质水平不断下降的背景下提出的,其目的是让青少年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进行体育锻炼,提高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开展好体育活动,对于学生增强体质、促进身体正常发育、巩固体育课所学技术技能、陶冶思想情操、丰富课余生活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实现素质教育,完成国家规定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重要手段.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努力构建生动活泼的校园体育氛围.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进行研究,为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更好开展提供参考,对培养终身体育习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经过调查,当前我国的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普遍偏低,为了提高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国家提出了阳光体育运动。但在组织阳光体育运动过程中出现了各种问题,与此同时,各高校的社团活动却开展的十分火热。本人针对其进行了研究,发现高校社团活动对于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具有很多的明显优势,由此,提出了通过社团活动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这一想法。  相似文献   

7.
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可行性措施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力 《铜陵学院学报》2007,6(5):110-111
2007年4月23日"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全面启动活动在北京举行。各地高校纷纷采取行动,吸引广大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通过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不断增强体质。本文对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具体方法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有关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8.
汤文钦  刘厚华 《经济前沿》2004,(11):i018-i020
世界卫生组织1998年在第51届世界卫生大会上强调:“健康是一切工作的中心”。罗湖区政府于2003年8月提出以创建健康促进学校,建设现代化服务强区。深圳市红岭小学在陈穗华校长的领导下,非常重视学生身心健康,并把增强学生体质,培养良好心理素质作为重要工作来抓。校领导大力倡导创建健康促进学校工作新思路,提出了“健康第一、质量第一”的办学理念,确立了“名人名言伴我行”为创建健康学校的校本教材,力求让师生掌握有关健康的知识,树立健康的意识,培养健康的行为,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健康促进理念根植于每个师生的心中,指导教学,促进学校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一、现实背景及意义由于当前我国学生生活中的体力活动越来越少,运动能力、健康水平的提高和维持主要依靠体育运动和锻炼。因此,为了落实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精神,需要一个《标准》更好地对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科学的评价,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从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  相似文献   

10.
韩身智 《经济师》2008,(6):52-53
文章论述了关注和认识网络时代的青少年,积极改进学校教育是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最佳选择,指出网络生存的常态化对人类自身遗传体质的潜在影响,亦是一个不客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姚柱  阎萍 《铜陵学院学报》2006,5(1):121-122,125
通过对铜陵学院2004级3006名大一新生进行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的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铜陵学院大一新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因而在体育教学中,应加强宣传教育,及时反馈学生体质健康信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有针对性地参与体育锻炼,培养学生健康意识与“终身体育”的意识;同时学校应加大对体育课程改革力度,增加对体育方面的投入,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 《江南论坛》2012,(11):I0002-I0003
无锡市堰桥中学创办于1902年,学校位于无锡市惠山区行政中心所在地——惠山新城,是无锡地区最早的近代新式学校之一。学校秉承“诚、勤”校训和“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让师生同创美好未来”的办学理念,百年耕耘,英才辈出,成绩斐然。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基础教育教学特色30校”、“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优秀单位”、“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集体”、“江苏省红十字示范学校”、“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学校”等荣誉。  相似文献   

13.
现阶段青少年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受到挑战。青少年健康生活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睡眠时间缺乏、电子产品使用过多等。巨大的升学压力使得青少年休息权得不到保障,随之,“双减”政策呼之欲出,对于塑造教育工作的良性生态具有深刻意义。青少年是国家的接班人,通过坚守理念、强化合作、完善配套措施等途径实施“双减”政策,对于青少年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助推青少年健康生活方式养成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东川区城区初中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的测试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东川区城区初中学生体质健康整体水平不高,身高标准体重指数较低体重占49.92%,肺活量优秀人数占21.98%,立定跳远优秀人数占25.29%,学生身高体标准重指数和坐位体前屈,男女生存在明显差异。为使学生体质健康有所提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体育运动可以达到健康、健身的目的。而错误的体育锻炼方式也是导致疾病的根源。国家体育总局在2006年向全民发出倡议:“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有一个好的运动方式及习惯,是我们生活、工作的保障。本文从运动健身误区和运动健康误区的产生及正确的身体锻炼方法进行阐述,提出建议性意见,以达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刘思胜  刘厚华 《经济前沿》2004,(10):i067-i068
“健康促进学校”是新时期教育教学工作中以学校健康教育为基础,促进行为和环境改善的各种策略措施为手段,充分利用资源,改造或消除不利于健康的各种因素,创造出良好的物质环境,培养健康、和谐、安宁、积极的氛围,给予社会各界健康受益的一种现代教育模式。深圳市人民小学在较早的时期就已经认识到“以人为本、以人的健康为本”的通力合作教育的必要性,现阶段已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正>提高人的健康素质,青少年是黄金期。这个阶段,长身体是第一位的,身体好了,才能为今后一生的学习工作打好基础。体育锻炼是增强少年儿童体质最有效的手段。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孩子们不是要吃得胖胖的,而是要长得壮壮的、练得棒棒的。体育锻炼要从小抓起,体育锻炼多一些,“小胖墩”、“小眼镜”就少一些。学校要把体育老师配齐配好,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都要为少年儿童增强体魄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8.
以“PlanT”康复花园的场所设计及志愿者参与性活 动设计为疗愈方法,通过循证实验设计,采用中医体质量表评 价健康增益。研究结果表明:其花园参与性设计对志愿者有不 同的健康增益效果。26.67%的志愿者在参与活动后,曾由偏 颇体质转为平和体质,其中有16.67%转为平和体质并持续到 活动结束。活动结束时,在各体质的亚量表中,志愿者平和质 得分显著高于活动前,8种偏颇体质得分整体均有下降,其中5 种与活动前得分有极显著差异,2种有显著差异。调查问卷结果 表明:志愿者主观认为康复花园参与性设计对健康有明显增益 作用。选择9月采集中医体质量表数据,将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 对比,得到实验组转为平和质的人数较对照组高14%,实验组 中有2种体质在活动前后的亚量表分数有显著差异,对照组均无 显著差异。研究表明,康复花园参与性设计对本案例45~70岁 人群的健康增益有效。  相似文献   

19.
安徽省农村留守儿童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安徽省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现状及可能影响其体质健康的因素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建立Ordered Logistic计量模型,定量分析了各因素对儿童体质健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父亲外出务工会对留守儿童的体质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且其外出这一行为本身对儿童营养状况的负面影响显著;家庭特征层面上,父亲的体质状况会对儿童营养健康产生正面影响,且影响显著;食肉频率、锻炼频率及营养知识得分等变量对子女的体质都会产生影响,且在模型中显著;由于地区间存在差异,地区变量对儿童的体质状况也会产生影响。最后,依据分析结果,从家庭、学校和国家3个层面提出了改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体质状况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是了解中国未婚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评价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服务的可得性与可及性,为改善青少年的性与生殖健康可及性提供政策支持。利用分层和概率比例规模抽样相结合的四阶段混合的抽样方法,用结构化问卷对15-24岁未婚青少年的三类子总体进行匿名一对一面访式调查。青少年整体缺乏全面正确的生殖健康知识,22.4%的青少年具有性经历。首次和最近一次性行为中,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的比例分别为51.2%和21.4%。在有性经历的女性青少年中,怀孕率为21.3%,多次怀孕率为4.9%。书/杂志、同学/朋友、学校老师、网络以及电影/电视是青少年生殖健康知识的五大来源。学校课程对青少年的性与生殖健康知识具有积极作用,但青少年参加相关课程/讲座的比例不足40%。50%以上的咨询和治疗需求未实现。分析了原因,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