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马宁 《活力》2010,(14):230-230
建立城市土地储备制度是城市土地制度改革的一个创新.其基本思路是由城市政府的委托机构.如土地储备中心.通过征用、收购、置换等方式.将土地使用者手中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进行土地整理和开发,在完成一系列前期开发整理工作后,变成可建设的“熟地”.根据城市土地年度计划.通过招标、拍卖有计划地将土地投入市场.以供应和调控城市各类建设用地需求的一种经营管理制度。它类似于欧美的“土地银行”制度。  相似文献   

2.
土地储备制度是近几年来城市土地制度改革的一项重大措施,也是房地产领域改革的一个热点。它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和土地管理改革深化的必然结果。作为一套行之有效的对城市存量土地高度集中管理的机制,其目标是盘活城市存量土地,加强政府对盘活存量土地的统筹安排。因此,建立土地储备制度既可以促进土地集约利用,消化闲  相似文献   

3.
规范土地市场健全供应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国务院关于“有条件的地方要试行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要求和国土资源部“拟用于商业的土地必须通过拍卖或公开招标的方式出售”的规定,全国250多个城市开始陆续推行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由土地储备中心代表政府对土地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储备、统一收购、统一开发、统一供应、严格控制供地总量。城市土地储备制度,是指由城市政府委托的机构通过征用、收购、换地、转制和到期回收等  相似文献   

4.
土地储备制度是近几年来城市土地制度改革的一项重大措施,也是房地产领域改革的一个热点。它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和土地管理改革深化的必然结果。作为一套行之有效的对城市存量土地高度集中管理的机制,其目标是盘活城市存量土地,加强政府对盘活存量土地的统筹安排。因此,建立土地储备制度既可以促进土地集约利用,消化闲置土地,又可以贯彻保护耕地的基本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促进当前土地制度的不断改革,随着当前土地使用制度的逐步改革,我国土地进入了有偿使用阶段。在当前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土地使用权的颁布,我国土地交易和房产开发的进程逐步的加快。我国土地制度改革也朝着土地运行的方向前进。保障国有土地的土地价值已成为当前政府的主要目标。加强城市规划与土地储备已成为国家土地资源利用的基础和条件,通过土地储备与城市化规划的关系与问题进行分析,阐明了土地储备规划在土地储备与城市规划条件下推动性作用。  相似文献   

6.
论城市土地储备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城市土地储备制度仍处于起步与探索阶段,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实践大大超前于理论研究.文章对与城市土地储备有关的地租理论、土地供求理论、区位理论、资源配置与市场失灵理论、政府管理理论、制度变迁与创新理论等进行了论述,指出了各个理论对我国城市土地储备的具体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土地储备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在其调控土地市场的同时,与之伴随的风险也逐渐显现并引起重视。为了合理规避风险,更有效的发挥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作用,文章结合土地储备制度的含义与特征,采用系统分析法,介绍了该制度运行中的风险因素,并给出风险应对策略。该研究对地方政府利用土地储备制度调控土地市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祝中  周巍 《上海土地》2007,(6):34-35
土地储备制度是土地使用制度的一个改革和创新。其基本思路是由土地储备机构通过征用、收购、置换、转制和到期回收等方式将土地使用者手中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进行土地整理和开发,变成可建设的“熟地”:再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及城市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通过招标、  相似文献   

9.
城市储备土地供应方式的创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土地储备是指城市政府依法运用市场机制,通过收购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并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对土地进行前期开发整理与储备,以供应或者调控城市建设用地需求的城市土地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它是随着我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城市土地市场的发育而产生和发展的。自1996年上海成立土地发展中心至今,全国已相继建立了城市土地储备机构2000多家。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各地普遍建立了土地储备制度,成立了土地储备机构,对于加强土地管理,推进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推行经营性土地公开交易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过分夸大土地储备的作用,模糊土地储备的功能,也不利于其正常发展,对加强土地管理工作也是不利的。以下试就土地储备制度的概念、作用、定位和发展方向作一些探讨。一、土地储备制度概念辨析1.现行土地储备制度的基本概念从各地土地储备制度的理论和实践来看,土地储备制度的概念基本上可以概括为:政府依照法律规定,运用市场机制,按照(土地利用、城市)规划,通过收回、收购、置换和征地等方式取得土…  相似文献   

11.
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及其弊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把土地作为增加财政收入的工具,对地方财政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造成不利的影响。分析了财政激励条件下地方政府的土地利用行为,并在环境保护视角下深入分析这些行为对地方财政和土地资源的影响。发现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地方政府以持续开发土地作为发展动力的土地财政不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不能为地方政府带来稳定的财政收入,终将导致财政收入的枯竭。  相似文献   

12.
李菁  马雁 《中国房地产》2012,(16):40-47
研究目的:运用演化博弈方法,基于现有制度条件、有限理性和主体学习的博弈框架,论证征收补偿标准逐步合理化产生的过程和机理,理清地方政府与征地农户之间的动态博弈关系。研究方法:演化博弈方法和图示分析法。研究结果:1.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土地的潜在价值被逐渐挖掘,形成新的价值体系。原产权主体——征地农户与地方政府会不断强化对其的控制和拥有,逐步形成以新价值体系保护为目标的产权结构和形态;2.土地新价值体系发现及形成后,地方政府采用行政征收权时会与征地农户产生激烈对抗,各主体依据各自利益诉求逐渐形成了目前征地补偿标准变化的新趋势。研究结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户维护自身利益的意识和政府维稳压力的增加,地方政府较之前更加愿意分享土地的潜在价值,形成土地征收补偿标准逐渐合理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马恒升  张丹  李文征 《价值工程》2012,31(32):48-50
农村集体所有制土地征用过程,侵害村民合法权益现象时有发生,由此引发失地农民经济权益的保障问题。文章认为,现行土地征用政策存在诸多不合理,国家应在保证所有权主体平等的基础上,实现农民与其土地使用者之间的平等交易。国家可在保障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基础上,由农民收取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国家转让土地使用权,收取使用权转让费用。土地流转中的地价增值收益,应在农民、政府和开发商之间合理分配,保证农民所有权收益,体现政府规划权收益,保护开发商投资收益,实现农民经济权益的可持续保障。  相似文献   

14.
苏欣 《价值工程》2014,(32):5-7
国有土地出让金让地方政府垂涎三尺,地方政府依靠出让土地使用权来赚取预算外收入。卖地成为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地价上涨,房地产越炒越热,房价也因而不断攀升。本文将逐一介绍房价上涨的原因,阐述土地财政依赖的现状,分析房价上涨与土地财政依赖性的关系并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5.
王吓忠 《基建优化》2007,28(3):58-64
作为中国住宅商品重要投入要素的土地,其价格对房价的影响不可小觑,而转型期地方政府有形之手及土地自身固有特性导致的土地市场失灵和地价失效,必须通过政府之手实行价格经济规制再造,以达到市场的理性回归.本文从利益各方地价博弈视角切入,构建中央与地方、地方政府与开发企业间的地价博弈模型,由于利益各方博弈行动相互牵制,纳什均衡结果表明中央政府为了稳定房地产价格须采取组合优化供给地价规制,实现土地市场的平稳发展,而地方政府则退而求其次,采取组合优化出让土地,迎合中央地价规制政策,实现自身目标效用的次优化.在地方政府与企业的土地出让博弈中,唯有采用组合优化土地供给规制方式,加大土地招标出让方式的比重,才能达到规制地价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The conventional argument that the introduction of transfer of development rights (TDR) shifts the power of land use regulation from the state to the market is increasingly under challenge. In China, the state's grip on land is reinforced through TDR, in which the state is both regulator and player. This state-dominated form of TDR affects China in three ways. First, competing aspirations of different scales of government complicate how TDR is implemented. Although the central state promotes TDR to maintain a national balance of arable land, some local states instrumentalize it to expand their landed basis of accumulation. Secondly, TDR tends to benefit the state but not its people. It may increase the fiscal income of the sending government and lessen the land shortage of the receiving government, but sometimes at the expense of the interests of land users without land ownership. Thirdly, given the state's deep involvement in TDR programs, the key for China's TDR to protect arable land lies not so much in clear property rights or a fully fledged market as in effective checks and balances regarding the state's powers over TDR. These three observations attest to the embeddedness of TDR in the local political economy.  相似文献   

17.
由于现行闲置土地治理体系的不完善,部分土地资源遵循一定机理转变为了闲置土地,加剧了土地市场的混乱无序状态,造成了资源和资产的浪费,严重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制度分析方法,探究其内在机理、现实根源与治理架构,得出以下结论:土地闲置的政治成本和经济成本很小而利润巨大,进而在政府原因、企业原因和历史原因的直接影响下出现大量的闲置土地,因此要从完善法律制度建设,改变土地闲置巨大利差的现实入手,构建闲置土地治理框架,并在相关配套建设的支撑下有效解决闲置土地问题。  相似文献   

18.
The traditional theory of urban land markets assumes perfect contestability—the absolute freedom of market entry—that compels developers to bid up the land rent to equal the economic profit from land use. This assumption, however, is empirically untested due to the difficulties in measuring the ex ante economic profit of land acquisition. We overcome these difficulties by applying the event-study methodology to Hong Kong government land auctions. When a developer acquires a site at a price below its fair market value, the rationality of the stock market entails a positive abnormal return on the developer’s stock. Our analysis shows evidence of positive expected abnormal returns, indicating an imperfectly contestable land market. We further show that the expected abnormal return increases with the site value and the government land disposal level but decreases with the property market liquidity.  相似文献   

19.
丁丽艳 《价值工程》2014,(13):304-305
土地登记制度是国家的一项法定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确立了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土地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不动产,土地登记是不动产登记的基础。土地登记是将国有土地使用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使用权和土地抵押权、地役权以及依照法律法规规定需要登记的其他土地权利记载于土地登记薄公示的行为。我国的土地登记具体工作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负责,经县级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后,根据国家有关土地确权和土地登记的规定,依照法定程序,对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进行注册登记、确认、发放土地证书。  相似文献   

20.
王彩霞 《价值工程》2010,29(19):246-246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政府调控土地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过去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客观上存在诸多问题,新一轮规划修编面临更高要求。面对土地利用规划中一系列问题,应加强规划基本问题研究、尽快制订规划专门法规、以可持续发展理念编制规划、重视规划的公众参与以及大力推进规划管理创新等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