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超男  魏浩 《国际贸易》2023,(2):12-18+27
积极扩大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口,是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手段。然而,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政治风险和金融风险较高、中国从事“一带一路”业务的国际商务人才缺乏等因素严重制约着中国从沿线国家积极扩大进口工作。基于此,中国政府要构建多层次的融资体系,支持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风险识别和评估能力,形成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加强“一带一路”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吸引沿线国家的优秀人才来华留学;积极应对新冠疫情的不利影响,确保从沿线国家的进口稳定;动态调整从沿线国家的进口关税,挖掘中国企业进口贸易的新增长点。  相似文献   

2.
“一带一路”战略开启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新篇章,为中国自贸区建设和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更多机遇.中国应抓住这一契机,进一步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有效突破发达国家贸易封锁,并使自贸区发展辐射其他地区,不断推进中国自贸区建设.  相似文献   

3.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物流合作对“设施联通、贸易畅通”意义重大,如何加强物流合作,需要进行科学决策。世界银行发布的物流绩效指数(LPI)已成为评价各国跨境物流绩效综合水平的工具,利用该工具进行分析研究,可以为跨区域物流合作提供决策参考。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中东欧国家的合作是目前最具区域板块价值的合作机制,即“17+1合作”,需要进行系统性的合作机制研究。利用“一带一路”沿线中东欧17国的LPI,通过多维分析,可探索中国加强与中东欧国家之间的跨境物流合作新路径。在验证LPI6个子要素衡量一个国家物流绩效水平合理性的基础上,通过对中东欧17国LPI的平均值、增长率和变异系数进行分析发现,影响中东欧与中国物流绩效的重要因素依次为基础设施水平、物流质量和服务能力、货物追踪性、国际运输能力、海关效率、货物运输时效性。另外,对中东欧17国LPI的6个子要素进行聚类,并对不同群类进行针对性分析。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中国应充分发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平台和丝绸之路基金的主导优势,提升跨境物流通道设施水平,加快建设“一带一路”自贸区,构建物流大数据信息中心,打造中东欧物流枢纽网络,促进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之间的跨境物流、供应链合作。  相似文献   

4.
"一带一路"战略覆盖地域广泛且国家众多,是全球经济发展最具有活力的区域,为我国物流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机遇.本文从当前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出发,探讨"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市场机遇,并从大力发展多式联运运输方式、提升供应链物流"走出去"服务能力、深化国际交流运输合作、构建物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网络体系、加快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推动国际物流运输巨头兼并重组等方面提出拓展我国物流业发展市场空间的策略,加快推进我国"物流强国"战略建设目标进程.  相似文献   

5.
从对贸易投资总体影响、对国际通道和跨境物流的影响以及金融博弈和贸易摩擦影响等视角对俄乌冲突下“一带一路”经贸合作发展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俄乌冲突及美俄博弈对“一带一路”能源和农产品贸易、中国-中东欧投资合作项目、国际海洋运输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同时也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和构建“一带一路”区域产业链带来了新的机遇。中国应进一步深化与“一带一路”国家的经贸合作,采取有力措施,管控危机,把握机遇,切实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强调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设施联通与贸易畅通,对沿线国家的承包工程业务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同时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不断加深。文章采用贸易强度指数模型,对2006-2018年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51个国家进行定量分析,发现对外基础设施合作建设通过提升特定国家偏向提高了与合作建设国家的贸易强度。以上研究发现对于我国对外基础设施合作建设及建立紧密贸易关系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一带一路"倡议在构建国际物流大通道、加速经贸合作的进程、促进物流业专业发展、提供园区和电商平台等方面带来的机遇,提出东南亚国家物流行业发展战略:平台方面,建立东南亚物流信息平台;制度层面,完善物流单证、设施设备与作业标准化制度;基础设施层面,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信息层面,完善物流网和数据网;人才层面,培育国际化物流人才等。  相似文献   

8.
经贸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基础和先导。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在对外贸易、外国直接投资和对外经济合作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并呈现出融合发展的特征。文章剖析了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三外融合”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并归纳中国与“一带一路”不同区域国家“三外融合”的发展特征,最后总结了“三外融合”带动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经贸合作的发展成效。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与共建国家的合作建议:进一步发挥驱动“三外融合”发展的积极因素,以“一国一策”促进“一带一路”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是"一带一路"的合拢工程,新通道建设将使广西物流业发展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但在广西物流业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呈现出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服务水平有待提高、企业协调能力较弱、集疏运效率偏低等的主要问题。为加快广西物流业可持续发展,建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运输网络;促进广西与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沿线企业合作;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构建物流协作平台;充分发挥广西出海通道优势,提升物流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0.
孙北雁 《现代商业》2024,(3):126-129
本文针对“一带一路”国家国际结算风险分析与对策进行研究,本文从“一带一路”沿线经济圈、沿线国家金融合作程度、人民币国际化等角度阐述了“一带一路”倡议为国家国际结算创造的发展机遇,并且分析了“一带一路”国家国际结算风险产生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指出“一带一路”国家国际结算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一带一路”国家国际结算风险的应对措施,通过研究为银行在“一带一路”倡议下针对国际结算业务优化风险控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张瑜 《中国商论》2021,(8):104-106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沿线国家数字经济进入全新发展阶段。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字经济建设,不但可以帮助中国制造走出去,还可以帮助国家国际贸易、经济发展。本文主要围绕“研究背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字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字经济发展策略”“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字经济发展安全保障”这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希望明确国家数字经济发展的方向与趋势,加快“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字经济的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中相关措施的逐步落实,中国与沿线国家间的经贸合作的发展,以及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日益增长的融资需求,将在资本运作、贸易与投资结算、跨境融资及货币结算等领域,催生出更广泛的人民币跨境使用,加快人民币周边化、区域化发展,进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同时,人民币国际化亦将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共赢创造一个新的契机,打造一个金融服务网络,形成一系列的区域金融合作机制,而这也必将为人民币国际化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本文意在通过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解读以及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现状分析与展望,研究新常态下二者融合发展的新问题与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资金局限性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投资面临的共同难题,融资模式的适宜度直接决定“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工程的建设效率。北京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创造了有目共睹的优异成绩,其成功经验可与各国分享、各国借鉴。本文通过分析“一带一路”基础设施项目的主要融资模式,以及北京融入“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所具备的优势,提出了北京企业通过多种方式有效参与到“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中去的途径或策略。  相似文献   

14.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道路、港口、机场、管道、物流基础设施等传统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不仅需要国有企业,也需要国内外民营企业通过PPP等多种形式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基础信息网络、互联网、移动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方面的规划、标准、规范等对接,更需要民营企业的参与.”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广东省借助其开放程度高、经济实力强、辐射带动作用大的优势,加快推进广东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其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的发展迎来了机遇的同时,也迎来了新的挑战。查找最新相关数据,运用定量分析方法深入分析“一带一路”倡议下广东省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协同发展的现状,发现两者可以实现协同发展,与此同时存在协同难度大、物流企业发展缓慢、两者沟通不足、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从“一带一路”视角出发,提出了创造协同发展新环境、增强物流企业实力、促进两者的全面对接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2016年,商务部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方面,加强与相关部门协调配合,深化与沿线国家经贸合作,取得积极进展. 推动与沿线国家交流沟通与务实合作.充分利用双边经贸联委会、混委会等现有机制以及区域次区域合作平台,发挥驻外经商机构作用,加强与沿线国家的交流对话,积极推动政策沟通和战略对接.成功就“一带一路”倡议同欧盟“容克投资计划”、蒙古“草原之路”、柬埔寨“四角战略”、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等对接达成共识,推动“一带一路”战略同捷克、波兰、乌兹别克斯坦、文莱等国以及欧亚经济联盟的发展战略对接.  相似文献   

17.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实施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间机电贸易合作提供了新机遇。基于“一带一路”沿线60个国家与地区2010—2018年机电产品贸易数据,使用改进的双边显示性贸易偏好指数测度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机电产品贸易强度的动态变化,并采用扩展引力模型检验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的机电产品贸易强度日益增加,且出口强度高于进口强度,周边邻国高于其他国家;技术差距、“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的市场需求、外贸开放度、政府规模、地缘优势等因素可以显著促进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双边机电产品贸易强度。  相似文献   

18.
在“一带一路”倡议中英语作为通用语言的地位被提升到全新的高度,这无疑会对我国的国际经济贸易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为了探索英语作为通用语言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贸易发展影响,本文首先对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最新贸易数据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通用语在其中的重要作用,最后引入改良的经济学引力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证实了英语的合理运用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贸易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提高英语的运用能力可以有效推动我国国际经济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湘欧快线为我国直达中亚和欧洲开拓了一条国际物流新通道,有力地推动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深化了我国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结合湖南省物流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湖南要建立健全配套政策和运行机制,尽快建立多方合作的协调机制,促进湖南省的物流业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一带一路"国家倡议的提出为甘肃省区域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如何快速、高效地融入国家倡议是影响物流业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分析"一带一路"国家倡议背景下,甘肃省物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和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存在的问题,并从降低物流成本、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培育物流人才等方面探析了甘肃省物流业发展的倡议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