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作为一种面向低收入人群的保险产品,小额保险因其保费低、保障范围广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的青睐。然而我国小额保险的实践与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的发展尚不是很成熟,在这种情况下,应该积极借鉴国外小额保险的先进经验,探索我国小额保险的运作模式.从而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小额保险发展的道路。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外小额保险的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小额保险应该采取的运作模式,最后分析了我国小额保险的发展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王芳  周颖 《中国证券期货》2013,(3X):180-180
小额保险是一种重要的金融扶贫手段。从国外小额保险的发展发展经验来看,小额保险的经营模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本文通过分析国际小额保险的经营模式,进一步分析了适合我国农村的小额保险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3.
小额保险是一种在成本、期限、承保范围和供应机制方面适用于中低收入市场的风险分担性产品。发展小额保险,对于扶助低收入和弱势群体,降低经济和社会发展与变革过程中的整体风险也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小额保险的发展还面临着一些制约农村小额保险进一步发展的不利因素。保险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结合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努力营造小额保险发展良好环境,不断创新小额保险发展模式,实现小额保险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小额保险既是小额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有效的金融扶贫手段。我国农村小额保险尚处在起步和探索阶段,实践中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寻找有效的经营模式。本文旨在结合国内外现有经营模式,通过分析各自的优势与劣势,积极探索我国农村小额保险经营模式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5.
保险“十三五”规划要求大力发展小额保险等普惠保险,但我国小额保险发展相对滞后,制约着普惠保险的全面发展。本文基于对印度等五国经营小额保险的经验研究,比照我国普惠保险发展实际情况,期望借此破解我国普惠保险发展困局,优化普惠保险发展路径。研究发现:我国普惠保险发展在政府推动力度、法律法规完善程度、政策支持力度及发展模式上均可进一步强化改善。结合国际经验和中国实践,我国普惠保险发展应重视法律法规等正式制度建设,顺应各地风俗文化等非正式制度,出台“小额保险条例”作为普惠保险的配套支持政策,利用合作代理销售模式和科技创新手段,控制普惠保险交易成本,开发符合消费者实际利益的普惠保险险种。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村小额保险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实践中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寻找有效的经营模式。本文基于我国农村小额保险开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了该模式下农村小额保险运行机制的具体构想。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有效的扶贫手段和构成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小额保险越来越受到我国政府的重视。本文通过分析小额保险的定义及特征,紧密结合广东省农村的实际情况,对广东省推广农村小额保险的必要性、可行性及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本文从保险意识、产品开发、运营模式、法律法规、监管体制等方面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旨在推动广东省农村小额保险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小额保险经营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额保险是增强穷人抵御风险冲击能力、减轻贫困的重要手段.全球范围内小额保险的经营模式主要包括互助或合作保险模式、合作-代理模式及独立经营模式.从国外小额保险的发展实践来看,小额保险的经营模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与各国或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发展阶段及制度环境等的不同密切相关.互助或合作保险模式、合作-代理模式与独立经营模式各自有其自身的优势和劣势.  相似文献   

9.
普惠金融旨在为社会所有人,特别是贫困和低收入者提供金融服务,帮助他们摆脱贫困.小额信贷作为普惠金融的核心,是普惠金融理念的有效实践.通过了解普惠金融的涵义,指出我国的农户小额信贷模式存在问题,分析公司+农户的小额信贷模式、保险+农户小额信贷模式、P2P网络农户小额信贷模式的基本情况,提出完善发展我国农户小额贷款的各种主体相结合模式,以更好地发展农户小额信贷,进一步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论农村小额保险与农户小额信贷的结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郑竑 《福建金融》2009,(6):17-18
农村小额保险是近年来在发展中国家受到广泛重视的创新型保险业务。本文分析将农村小额保险与农户小额信贷相结合的现实可行性,探索将两者有机结合的运行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农村小额保险,助推农户小额信贷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1.
小额保险是继小额信贷之后推出的又一项支持低收入群体的金融业务,由于其具有商业性与公益性的双重特性,在国际上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引起了高度的重视。本文通过对小额保险在国外运行情况的分析,结合在我国的发展现状,提出从发挥政府作用、拓展营销渠道、加强产品创新、降低经营成本这四大重要因素着手促进小额保险的快速发展,为解决"三农"问题和加快新农村建设提供重要的支持和保障。  相似文献   

12.
完善我国农村小额保险监管法律法规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额保险作为一种新型保险产品,自2008年引入我国并在农村试点实施以来,引起了政府和学界的广泛关注.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因此下发了<农村小额人身保险试点方案>以及<关于进一步扩大农村小额人身保险试点的通知>等文件.从近两年实施情况来看,我国农村小额保险存在监管目标偏颇、操作规则阙如、相关配套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从而损及...  相似文献   

13.
小额人身保险"菲律宾之经验"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的主题是菲律宾小额人身保险的经验、特点及其原因分析。在菲律宾,真正意义上的小额人身保险始于2006年,所取得的成就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其成功的经验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民众对小额人身保险的普遍认同;二是政府坚定的决心和全面介入;三是小额人身保险销售渠道的网络化。对于我国正在开展的小额人身保险而言,菲律宾的经验耐人寻味,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国际小额保险模式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额保险发展的问题目前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国近年来小额保险计划的发展势头也正在抬升,但相关的研究工作还不多。我们发现,国际上已有的研究在介绍国际小额保险的模式经验时显得纷繁复杂,还缺乏较好参考标准对各种模式进行更加清晰的分类。本文则对该项工作作了尝试性的补充,并就如何认识模式问题提出初步观点。  相似文献   

15.
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已在全国多个省份进行试点,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文章从资源配置角度总结出江苏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开展的可行性因素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并针对江苏保险业实际情况和目前的经济大环境提出一些可行的对策,推动小额保险项目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灾害高风险区分布有大量中低收入群体,巨灾小额保险是使其避免因灾导致更深层贫困循环的有效手段。通过对强制性小额信贷附加的巨灾小额保险经验、自愿性小额信贷附加的巨灾小额保险经验、巨灾风险管理体系中的特定补偿巨灾小额保险计划进行分析与比较,提出中国指数型巨灾小额保险的初步构想,并对捐赠款、区域子基金、参数机制、交叉补贴及...  相似文献   

17.
发达国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及其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文章概括介绍了德国、法国和日本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经验,以此为借鉴,结合我国的实际,主要从三个方面提出创新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救助建设形成了丰富经验,为进一步发展社会救助事业的提供了宝贵财富。在我国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社会救助建设处在新的时空条件下,加快社会救助事业发展,需要进一步转变价值观念、逐步拓展制度功能、加强制度弹性化运行、促进制度衔接整合,需要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加强基层建设。研究和解决好上述议题,我们应当构造一种观念引领、体制保障、技术支撑“三位一体”式的发展性框架。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农村小额再保险机制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额保险为发展农村小额信贷、满足农村资金需求提供了保障。然而,承办农村小额保险的公司却无法承受农业经济发展中天然的高风险,小额再保险在农村的实施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引入小额再保险的重要意义,指出当前我国小额再保险发展面临的障碍,并提出了小额再保险建设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0.
N. Vittal   《Futures》2004,36(6-7):781
India is a rich country in which poor people live, a big country which does not realise its own potential. India must build on its strengths and achieve its potential to become an economic superpower with a good and just society. A number of attitudinal and structural factors, such as lack of national pride, politics based on caste and other identities, a hierarchic and corruption-ridden feudal society and the tendency to reward failure and weakness rather than success and achievement are the major hurdles that are stopping us from achieving our true potential. On the other hand, our strengths in democratically managing a multi-ethnic, multi-cultural country and our capacity to master technology are also notable. Steps and hopeful developments that show the way forward to solve our national problems and realise the vision of a better India are sugges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